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析。 (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列数据: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注: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通过什么图表的展示,使读者对什么的理解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9)摹状貌: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10)引资料: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引用什么资料,更充实具体地说明了什么)
注: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这一失误具体表现为叙事过程中突然“跨越式前进”,同时又缺少一些必要的交代,使得叙事有明显跳脱之感;或叙事结得过于仓促,“悬疑”未解,事犹未定,意有未尽。如有一篇题为《等待》的记叙文,文章重点叙述的是自己等待事先有约定却迟迟未归的母亲的过程,在前文未作任何铺垫或暗示的情况下,却作了如下收束:“我惘惘地推开家门——原来,妈妈早已到家。”读了这样的结尾,读者也定有些“惘惘”,而能够带领读者走出迷惘的方法就在于作一些补充交代,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可以释疑的细节的设置。
有一篇这样的记叙文:起笔由“自习课上的.喧闹、神侃”叙起,然后转入“我和小宇之间关于足球的争执”,并由此引发“我和小宇关于文具盒的矛盾纠葛”,最后借“文具盒事件”传达友情主题。这样的记叙文实际上是前后叙述了几件彼此有牵连的事情,前者牵出后者,后者“登台上演”,前者淡出视线,一出连着一出,似乎是“好戏连连,精彩不断,跌宕起伏,相承紧密”,其实回望一下全篇便会发现,全文并没有一个中心事件,而这将最终导致全文中心不明。究其原因,一是叙事之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立意,二是叙事过程中又出现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失误。而解决之道便是——明确一个中心,锁定一个事件。
1.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这样安排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最合理的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以上是说明文几种常见的说明顺序。针对不同的说明对象,我们应用不同的说明,但实际上这几种说明顺序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常常是综合运用,只是以哪种说明顺序为主罢了。在考虑运用何各说明顺序时,既要注意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又要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只有合理地运用说明顺序,才能使说明文的写作完成得更好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