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天山游玩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高高的山,一碧千里的草原,五彩缤纷的花海,密不透光的翠色森林。而在这次,我就去了一次这美丽的天山,来一览它的美丽。
我来到一望无迹的草原上,碧色的绿草随着微风摇晃着,“沙,沙”的声音又有规律又悦耳,仿佛是一首温柔的摇篮曲。一碧千里的草丛里,一朵朵小小的'碎花跟着绿色的草儿轻轻摇摆着,随风飘摇。碎花与碧草好像结为一体,像一块美丽的画本。
草原上,逐渐看到一群雪白色的绵羊清晰了起来,好似在碧绿色的纱衣上点上了白色的花纹。走近了羊群,羊毛软软的,柔柔的,好像就绵羊的白色的大毛衣一样,羊群低头吃着随风摇晃的草,心满意足极了,觉得这草十分的新鲜吧。
走进森林,立刻阴暗了下来,原来一棵棵大树挡住了阳光,只有一些碎影从树枝上树叶的缝隙里投下来。细细碎的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让人感觉轻飘飘的,很休闲。这时,“哗啦,哗啦”的溪入声传来,闻声而去,清澈的溪水映入眼帘。小溪顺流而下,溅出了一小朵一小朵的白色浪花,就像小女孩白色裙子的波浪裙边。那么天真,那么优雅。凑近小溪,小鱼小是在溪水里自由自在的畅游,好像在开舞会,尽情的在那儿舞蹈呢,好像什么烦恼、忧伤都没有,溪水轻响着,好像在为小鱼小是伴奏。
离开小溪,来到马群边,挑一匹棕色骏马,骑上马,马儿缓缓走上天山,在半山腰上,我停了下来,下了马。在一片花海里,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花儿们争奇斗艳,好像一群女孩在讨论谁的花裙美,谁的花裙亮丽,花香年鼻而来。眼前的花海好似一幅美丽的图画。
再回过神来,原来我一直在写关于天山的作业,情不自禁的就幻想起了天山的美景,并觉醒在其中。这次天山幻游记,使我加强了去天山观望美景的***。
朦朦胧胧,我看到了白而冰的东西。那……那是雪吗?没错,那就是雪!
穿过朦朦胧胧的雾,仿佛来到了仙境。低下头,想不到这一碧千里的大草原就在脚下。碧绿的小草在春雨之后使劲地冒出了小芽,在阳光下,尽情地舞动着。叶上的露珠晶莹得就是一块宝石,闪闪发光。它们滚落着,去滋润着另一个小生命。除了这些小草,更多的是高过小腿的野花:红得似火,堪比那熊熊燃烧的火;也有白得没有一点儿瑕疵的花;还有黄得耀眼的花;也有“粉色少女”、“紫色舞娘”等花。这些花拼在一起,比天上的彩虹还要美过几分呢!还有一个湖泊镶在这草地里。这就是一面天然的镜子:清得可以看见那一颗一颗的小石子,静得看不见一点儿波纹。
再往里走,四面都是树木。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覆着黛绿的树冠。这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绿色和一种沁人心脾的蓝。我原以为这里没有一丝光线,直到走到半个林子时,我发现了一条小溪。那里的水是雪水,干净得没有一点儿杂质,我想着这水之所以这么干净是因为经历过种种困难吧。我一时愣住了,愣愣地坐在石头上,愣愣地发呆……回过神时,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天山上看看。一步……两步……我慢慢地爬上了天山,有点儿忐忑不安。上去,再上去,快到山顶了。雾中,隐隐约约看到了那清澈见底的自然湖,把天上的天鹅都引了下来。围绕着湖的是一些雪莲花。它的香味是那么芬芳,迷乱了我的心智。
下了山,看见羊群在草原上游荡,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牧民在向我招手,身后也不知何时来了一群姑娘把我推向蒙古包。走进一座蒙古包,主人是那么的热情奔放。主人先向我献上了一条五彩缤纷的哈达,我把它绕在脖子上,别提多美了。餐桌上也摆起了奶茶、酥油茶和香喷喷的烤全羊。晚饭过后,就是那篝火会了。马头琴、舞蹈、唱歌……样样不少。
想起明天,我将要离去。我想起了一句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一座座墓碑一座座山 ,一颗颗红星一朵朵雪莲 ,啊,一生、一生不变的誓言,啊,守望、守望永远的天山".这是它的主题歌,《守望天山》的故事很简单。30多年前,陈玉柱随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著名的天山独库公路。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上级派陈玉柱等四名战士去40公里外送信。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班长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新兵陈玉柱,他活了下来,而班长、副班长却英勇牺牲了。陈玉柱复员后,毅然抛弃工作,拖家带口,重返天山,为班长和168名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一守就是24年。是什么力量促使这名老兵重返天山一家人如何熬过这段漫长岁月《守望天山》为我们揭开了一位退伍老兵24年感人肺腑的守墓生活。其中让我最感动的镜头有班长吃掉了陈玉柱扔进垃圾桶中的半个馒头,陈玉柱吃掉了女儿扔在地上且用脚踩过的馒头皮,这足以说明中国军人的精神所在。还有,陈玉柱夫妇毅然偷偷去往天上,守望天山,实在是让人折服。他们那种甘守寂寞,甘守清贫的精神值得我们没一个人学习。
如果说《守望天山》给了我们什么?我最深的感悟是:无私、奉献,是中国军人最高的追求;乐观、坚强,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应有的正确的生活态度;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守望天山,是母亲对儿子的期盼,母亲的坟墓也要朝向天山;守望天山,是战友一生的诺言,用自己的生命与战友作伴;守望天山,守望的是战士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天山,是新疆的象征;天山,是大自然的奇迹;天山,是中国西部一幅绝佳的边塞风景。
天山哪都美,不论是外边白皑皑的雪,还是里边一片绿色的.原始森林。不过我认为最美丽的莫过于天山的天池了。
天山的天池从远处看,天池边上的云是棉花那样白,天池的绿是湛青的绿,天池的水是碧绿的蓝,因为它的蓝太纯粹了,所以连天空的云与池边的树都无法投影。从近处看,天池的水特别干净,没有一点垃圾在水上漂浮着。传说,天帝与王母娘娘有七个女儿,就是常说的七仙女。一天七个女儿在天上待得寂寞了,就从天上飞下来,来到人间的上空游玩。她们飞过草原,飞过戈壁,远远看到了高耸入云的雪白博格达峰。她们围绕着山峰转了几圈,很喜欢这座挺拔的山峰,就急忙上天去,要求母亲给她们在博格达峰下修一个洗澡池,她们每天可以在那里洗澡。王母非常爱她的七个女儿,便答应了她们的要求,她命令雷神挖池,雨神下雨。雷神在博格达峰附近花了七天时间将它挖好后,雨神就连下四十天大雨,终于汇成了清澈的湖,这就是天山天池。一个美丽的天池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你说,有谁不会向往的呢?
天山除了天池,还有许多陡峭的悬崖,山势十分险峻,那真是笔峰挺立,曲润深沉通地户。两崖花争奇,几处松筐斗翠。
天山真是太美丽了,如果说它是一幅风景画,那我说只有大自然这位大画家才画得出来。
今天训练完后随区队观看了《守望天山》,期间哭过、笑过、愤怒过、也遗憾过。
这部电影是通过各种不同角色的人物经过叙述以及穿插一些回忆进行下去的。镜头的转场运用的非常完美,不同时间的回忆的出现并未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反而更能使观影者融入电影。
整部电影看完,我想《守望天山》守望的不是天山,而是当年在天山所历经的年少、青春、友情、热血,守望的是爱情、守望的是亲情。
一座座墓碑一座座山,一颗颗红星一朵朵雪莲,一生、一生不变的誓言,守望、守望永远的天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班长四人携20个馒头去远方报信中,只剩下4个馒头的那段时期。镜头是静止的,天山在那一刻没有风、没有雪、四人围坐在墙角下,班长摸出仅剩的四个馒头,一人一个分发后。在大家狼吞虎咽之时,班长沉重的要求大家慢点吃,馒头之声手里的这个。而后镜头仿佛凝滞了,班长说我先去远方侦查,5分钟后出发。镜头随着他一个人,转至远方,放眼望去只有一望无际的冰川荒原,班长望着手中的属于自己的馒头,探手放入了衣服内侧。就是这只馒头,救了陈玉柱的生命,同时消失的还有班长的生命。班长死后,玉柱临行前的一瞥头眼神之沉痛让人不由为之动容。最终4人中俩人获救,另俩人永远的长眠于天山。那一刻,所有人为之侧目,令我印象极深的还有,陈玉柱携妻儿返回天山时,途径的那片胡杨林,金色的胡杨叶,闪耀明媚,突然陈玉柱像是发疯般扔掉手里的包裹,踩着溪水奔跑起来,起初我不仅骂道干什么啊,神经病。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往事过眼云烟班的浮现在我们面前,原来这里是班长埋葬的地方。当初用来做标记的石头还在,而那人早已在风雨时间中消逝。陈玉柱恸哭的脸庞不禁让我鼻头一酸。
就这样为了那一句班长临终前:"帮我回湖北老家,看看父母。"陈玉柱留在了天山。挣扎过、激动过、争吵过、陈玉柱一家人还是留在了天山,归期一次又一次推延,住所从最初的塑料布搭建的一吹就到的烂房子建设成坚固的房屋。这一守便是24年。
24年,他是如何做到的,我不敢想。是什么支撑了他,又是什么停留了他的妻儿与他一同面对苦难。我不敢想象,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又为他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理解与支持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其中就有提到类似陈玉柱的这种精神。人无论何时都需要信仰,需要理想,需要坚守。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是怎样的信仰让他坚持了呢。
我想陈玉柱不仅是因为对班长的感恩,还有对国民精神的信仰,鲁迅说过:"我们的文艺来自于国民精神的火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守望天山》告诉我,放弃一切,舍弃所有,痛快地去感恩,不管是领导还是我们这样的百姓,不管是老人还是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哪怕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也会友好地,态度亲和的对待他们,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真正做到在感恩中成长。
"碧血洒满天山,捐驱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夫妻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聚。"这是千千万万筑路官兵的真实写照。十年间,陈玉柱所在部队官兵战冰雪斗严寒,经受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先后有168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几千人受伤致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在天山上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他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绝唱!蜿蜒而平坦的天山公路,是筑路老兵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奇迹。陈玉柱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将伴随着这条天山公路传向远方。战友们的无私奉献、为国捐驱是一种大爱,班长的舍生忘死是一种大爱,陈玉柱的知恩图报也是一种大爱。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陈玉柱这种感恩精神,他的故事和天山精神不仅要在部队宣传,还要向社会宣传,更要向年轻一代宣传,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懂得什么是国家,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感恩!
一个馒头,一个生的希望:一句承诺,一段长达的24年的守候;一座陵园,了却一生的心愿;一条冰雪之路,一段被雪藏30年的历史。冰雪埋藏下的天山,埋藏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埋藏了一段孤独与绝望的守望,埋藏着中国军人们难以逝去的血性,更埋藏着那些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英烈。作为大学生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精神,愿这种精神永远伴随我们!
今天训练完后随区队观看了《守望天山》,期间哭过、笑过、愤怒过、也遗憾过。
这部电影是通过各种不同角色的人物经过叙述以及穿插一些回忆进行下去的。镜头的转场运用的非常完美,不同时间的回忆的出现并未影响故事的完整性,反而更能使观影者融入电影。
整部电影看完,我想《守望天山》守望的不是天山,而是当年在天山所历经的年少、青春、友情、热血,守望的是爱情、守望的是亲情。
一座座墓碑一座座山,一颗颗红星一朵朵雪莲,一生、一生不变的誓言,守望、守望永远的天山。片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班长四人携20个馒头去远方报信中,只剩下4个馒头的那段时期。镜头是静止的,天山在那一刻没有风、没有雪、四人围坐在墙角下,班长摸出仅剩的四个馒头,一人一个分发后。在大家狼吞虎咽之时,班长沉重的要求大家慢点吃,馒头之声手里的这个。而后镜头仿佛凝滞了,班长说我先去远方侦查,5分钟后出发。镜头随着他一个人,转至远方,放眼望去只有一望无际的冰川荒原,班长望着手中的属于自己的馒头,探手放入了衣服内侧。就是这只馒头,救了陈玉柱的生命,同时消失的还有班长的生命。班长死后,玉柱临行前的一瞥头眼神之沉痛让人不由为之动容。最终4人中俩人获救,另俩人永远的长眠于天山。那一刻,所有人为之侧目
令我印象极深的还有,陈玉柱携妻儿返回天山时,途径的那片胡杨林,金色的胡杨叶,闪耀明媚,突然陈玉柱像是发疯般扔掉手里的包裹,踩着溪水奔跑起来,起初我不仅骂道干什么啊,神经病。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往事过眼云烟班的浮现在我们面前,原来这里是班长埋葬的地方。当初用来做标记的石头还在,而那人早已在风雨时间中消逝。陈玉柱恸哭的脸庞不禁让我鼻头一酸。
就这样为了那一句班长临终前:"帮我回湖北老家,看看父母。"陈玉柱留在了天山。挣扎过、激动过、争吵过、陈玉柱一家人还是留在了天山,归期一次又一次推延,住所从最初的塑料布搭建的一吹就到的烂房子建设成坚固的房屋。这一守便是24年。
24年,他是如何做到的,我不敢想。是什么支撑了他,又是什么停留了他的妻儿与他一同面对苦难。我不敢想象,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又为他付出了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理解与支持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引起人内心深处的感动。"其中就有提到类似陈玉柱的这种精神。人无论何时都需要信仰,需要理想,需要坚守。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是怎样的信仰让他坚持了呢
我想陈玉柱不仅是因为对班长的感恩,还有对国民精神的信仰,鲁迅说过:"我们的文艺来自于国民精神的`火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守望天山》告诉我,放弃一切,舍弃所有,痛快地去感恩,不管是领导还是我们这样的百姓,不管是老人还是带着红领巾的孩子们,哪怕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也会友好地,态度亲和的对待他们,尽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真正做到在感恩中成长。
"碧血洒满天山,捐驱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夫妻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聚。"这是千千万万筑路官兵的真实写照。十年间,陈玉柱所在部队官兵战冰雪斗严寒,经受了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先后有168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几千人受伤致残,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在天山上筑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他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绝唱!蜿蜒而平坦的天山公路,是筑路老兵们用青春、热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奇迹。陈玉柱和他的战友们的故事将伴随着这条天山公路传向远方。战友们的无私奉献、为国捐驱是一种大爱,班长的舍生忘死是一种大爱,陈玉柱的知恩图报也是一种大爱。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陈玉柱这种感恩精神,他的故事和天山精神不仅要在部队宣传,还要向社会宣传,更要向年轻一代宣传,要让我们的年轻一代懂得什么是国家,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感恩!
一个馒头,一个生的希望:一句承诺,一段长达的24年的守候;一座陵园,了却一生的心愿;一条冰雪之路,一段被雪藏30年的历史。冰雪埋藏下的天山,埋藏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埋藏了一段孤独与绝望的守望,埋藏着中国军人们难以逝去的血性,更埋藏着那些无私奉献、为国捐躯的英烈。作为大学生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精神,愿这种精神永远伴随我们!
乍一听,像一个人的名字。是的,春山,春天的山,最能代表山。
春天的山是湿漉漉的。特别是南方的山,氤氲成一帧水墨。在山间行走,有鸟在枝头,小爪子紧攥松枝,叫一声,抖一下子,抖落一串山岚凝露。
走累了的时候,有人就想亲近一块石头。这块石头,往往巨大无比,丝丝凉气,从石头缝间缕缕散出,人贴着石头往前走。一抬头,原来这块石头就是一座山。
春天的山,远山如黛,群山围坐。人们大多时候,选择在春天进山,山里有草药、野果、松竹、青苔、松鼠、流泉、瀑布,还有雾……才发觉那些电影导演们真是勤脚僧,好多地方被他们占了。“天山名山僧占多”,天下风景,电影导演们总是先到一步。那天,在温州雁荡山小龙湫的源头水潭,我发现一块碑:“断肠崖”,张纪中《神雕侠侣》中殉情演绎的地方。
抬头望,幽静山谷绿森森的,咳一声,四周回响。这地方,天生就是拍两个武林高手纵横无忌、独来独往的地方。
春天的山,有许多妙趣。那是许多年前,夜幕降临的黄山,山道上影影憧憧,四周幽静,有人说笑,空谷回音。那时,我还很年轻,我们在半山腰上呐喊,满山山鸣谷应。
山有四时表情:夏山如滴,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宋人郭熙在《林泉高致·山水训》里说,春山如笑。他又怎么会听到春天的山“呵呵”一串爽朗憨笑?吐纳胸臆淡雅明丽。
春天的山,浑身散发的都是爱情。文人一向萦绕于怀,对嘉木的欣赏和崇拜,李渔将草木分为草本和木本。这时候,雨水充沛,满山都是生命力。雨中登山,对于生活在平原的人来说,平生难得一景。
山峦云雾缭绕,草竹树木分外清新,千沟万壑,汇成的巨大飞瀑,从山顶顺势而下,弥漫着水汽在身边发出巨大的轰鸣。
有一次,沿着山石峥嵘的一条小径拾级而上,路在峭壁上,瀑布在脚底奔腾。随着山势巨石不断改变形状的同时,我位于峭壁兀石之上,看脚下巨浪激石,翻卷奔突,望头顶百水倾注,水流鼓荡。俯仰之间,相互之间指点江山,激越欣赏,胸中荡涤快意,感受大自然的伟力与神奇。
雨在哗哗地下着,向山顶冲刺时,脚下的路,似空中放下的一道天梯。前面的人在上面攀爬,后面的人紧紧跟上。两壁之间,一道左右摇摆的绳索桥上,看着雨中伙伴淋湿头发衣裳的背影,分明是人与自然构成的一幅人间最美的图画。雨中观瀑,我欣赏到水的飞珠溅玉,水的柔美与刚烈。
春天的时候去旅行,爬山最痛快淋漓的,还是一行人气喘如牛地终于爬上山顶。有位小伙,见山巅方尺之地竖着一面鼓,就快步上前,操起棒槌,边敲边唱:“河山只在我梦里……”这时候,山鸣谷应。一回头,见山似磐石,人如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