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北漂”一词在我耳边频繁出现,它的意思是年轻人去北京漂泊闯荡,是属于每一代青年的特有名词。
每每谈及这些人,我心中总是又惊又佩。佩,自是佩服其拼搏和激情;惊,是为他们“007”的生活而惊讶,惊叹于他们是如何熬过来的。而我个人是趋于安适的,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的观点。
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个采访,镜头里是阴天,但几个“北漂”的小伙却在工作中满头大汗。他们说,平时他们赚钱打工,一有零碎时间便兼职赚取外快。接着又抱怨道:在北京,时间和空间仿佛不够用了,每天起早贪黑,猛灌咖啡,一天下来身子都不是自己的了。但他们仍是笑着的,时不时用手擦擦头上的汗水,笑道:“还是有意义的!毕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的确,这是一种苦乐交织的生活。
相比较而言,我和我身边的亲朋好友的生活可就普通多了。我们的生活里固然也有“苦”,但一觉后仍迎来如常的一天,日子更多时候总是安适的,每天吃饱喝足,居所温馨安稳。当然,这种生活很平淡很没劲儿,少了拼搏的热血和期待。
可生活往往便是由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呈现的:安适与拼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衡量二者孰是孰非,就如同每天辛勤忙活的蜜蜂,并不能嘲笑默默生活,每天重复着一成不变的事儿的小蚂蚁,生活要拼要忙固然有其精彩,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有它的价值。
好吧,关于这些问题,或许如今我的心中还只有很浅的认知,但我想人们都无法否认的是:若没有了拼搏,怎能感受安适的美好?而若没了安适,怎能体味拼搏的奔放?正如老子的思想,万事皆有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我想,正是有了这一组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才有了现在大千世界的美好吧?
如悄然飘落的冬雪,如淅淅沥沥的春雨,如浓荫里沙沙而过的夏风,如轻轻随风舞动的秋叶,成长的时光在一页页翻着。岁月的风铃摇落了黄叶,催醒了枯枝,滴滴答答的钟声和我成长的快乐与苦恼一起舞蹈。淋着雨,迎着风,我已经走到了人生重要的阶段-----高三。
十八岁的天空是高三的教室,这未免有些让我难过。我开始迷茫:难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天空吗?看着这冷冷的墙壁,我的心也凉了,狭小的空间让我透不过气。十八岁的天空连蓝天、白云也没有,更何况是流星。
高三的日子平淡地过着,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比流星更美丽的饰品装饰了天空,那就是雄鹰。
流星的美丽是灿烂的瞬间,它梦中的天空是一瞬即逝,留下的是燃烧后的残骸。
雄鹰的美丽是拼搏的永恒,它梦中的天空是蓝色的永恒,留下的是奋发的鸣叫。
尽管小时候的天空是我所向往的,但是我却只能踮起脚尖才能接近。十八岁的天空需要的不是踮起脚尖,而是张开翅膀飞翔。
高三的教室是孕育翅膀的圣地,只有在这里我们才能长出隐形的翅膀,飞向湛蓝的天空。尽管高三的生活是平淡的,但它却在创造鹰击长空的奇迹。
我想这就是那蓝的纯粹的天空所意味着的吧:天空以蓝色的梦想,让雄鹰努力拼搏,飞向蓝天。
走进高三的我也应该去为梦想拼搏,在高三的教室里努力张开隐形的翅膀,飞向我的天空。
最终,我们将看到:雄鹰以强健的体魄冲上云霄,盘旋在天空中,拥抱着蓝天。
走在高三,我们坚信: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船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吹面不寒杨柳”,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我漫步在草丛中,无意中失足坠入“时空隧道”,穿梭到过去的那一天。
“狂风密布”,坚持
话说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到姑姑家做客。刚吃完午饭,爸爸便与亲戚们垒起了“长城”(打麻将)。姑姑看我昏昏欲睡,便笑着带我到南京攀岩中心体验一番。
“此攀岩非彼攀岩也”,只不过是在一面约十五米高的墙上安上几个石头作为脚蹬罢了。这对于训练有素的武警战士们来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对于我这个毛头小子来说,想要征服它可就另有一说了。
在全副武装“上战场”之前,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啥大不了?说不定明天报纸上还登我的‘光荣事迹’呢!于是,我猛得一跺脚,“毅然决然”地决定参加。
“多云转晴”,坚持
攀岩前的准备工作很快就绪,我一直“武装”到了牙齿。接着,我“庄严”地迈出了第一步。不过,没过多久,我便一下子释然了:好像也没那么难吗!但事实改变了我的看法——我遇上了第一个坎。这个坎凸出墙壁大约半米,且石子排布极其稀疏,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很难“征服”它。据说,有许多体验者都败在它的“魔爪”之下。
我回头俯视地面,心中的恐惧又增添了几分。顿时,我怀里像揣了一只顽皮的兔子,扑通扑通地跳着,放弃的火焰很快嚣张起来。可开弓哪有回头箭啊!我可不想做临阵脱逃的懦夫。于是,我颤颤巍巍地迈出了脚步,牙齿抖得就差集体“下海”。
“阳光明媚”坚持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这道坎终于“败退”,并且,我很快掌握了技巧,迅速突破了“对方”的所有“防线”,“直捣”它的“大本营”。
顿时,我的心情一下子舒畅起来,太阳公公朝着我“微笑”,鸟儿“唱出”婉转的曲子,小草也“舞动”着身姿,随风“应和”着。
其实,身边所有的困难都只是“浮云”,只要你敢于迈出第一步,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我国清代杰出文学家吴敬梓,生活贫困。在他创作《儒林外史》时,经常因为家中无米下锅而挨饿。有一次一连两天吃不上饭,饿得头昏眼花,躺在床上喘气,还向妻子要笔继续写书。妻子流着泪劝阻他。恰好此时,有亲戚送来三斗米、两千文铜钱。
吴敬梓吩咐妻子点火做饭,自己立即从床上爬起,走到桌前奋笔疾书。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作家伏契克被德国法西斯关在牢房里,他受尽酷刑,遍体鳞伤。昏迷几个星期,刚一清醒,他就向同情他的狱座克灵斯基要来纸笔,趴在床板上写。每写好一章就托克灵斯基秘密带出监狱。他忍受着浑身伤口的疼痛,额上黄豆大汗珠,滴湿了稿纸,浸湿了床板,仍坚持写下去。他牺牲后,他写的书出版了,就是现在人们读到的.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
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决心写长扁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时,他口授,让人记录。后来他想老是让别人代劳总不是个事。于是,他用硬纸做成一个框子,放在稿纸上,用手摸着框子写。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咬着牙一页一页地坚持写下去。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这部世界名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