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记录了她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家长、作为一名专家对教育显现的种种反思,活生生的记录她对教育的无奈与困惑,记录了她对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态度。这都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贴近我们的生活呀。
走进《玫瑰与教育》,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人生的塑造,更多的则是感受到窦老师的独立思考、独家发现和独特表达等个性特征的彰显。这本书中我想提及最多的词语就是“读书”二字。“读书-思考-实践”是这个时代的老师应当静下心来要做的一件事,这也是要成为一个有专业尊重的教师的必由之路,作为学生要读书,作为教师更要读书,我理解学生读书贵在培养兴趣,所以只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即可。教师多读专业书籍固然是应当的,但更应当多读一些名著、专著等等,“修身养性、净化心灵”不敢说!但多多少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的爱好。从窦老师的这本书中我理解,教师应当是要培养读书的习惯的。
从《玫瑰与教育》中我体会到读书的重要,作为教师更应做好“读书-思考-实践”。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从前,有一户人家有一个园子,园子里种着玫瑰和桃树。
到了春天,玫瑰开花了,它就到处炫耀,每天在桃树底下说:“你看,我的花多艳丽,再看看你,就是老木一棵。”桃树默默无语,可是它心里明白。
第二天,主人来给桃树浇水、施肥。玫瑰看到了很生气,就对主人说:“主人,你为什么不给我浇水、施肥,只给桃树浇水、施肥!”主人什么也没有说。就这样,玫瑰就更讨厌桃树了。
玫瑰心想:主人是不是因为我不能结果,所以才没有给我浇水、施肥呢?它又想了想:没错。玫瑰天天努力结果,可是,没有结一个果。
一天天过去了,到了秋天,桃树结出的果子熟了,这时,玫瑰看到了桃树上挂着一个个红通通的果子,羡慕极了。渐渐地,玫瑰花慢慢的枯萎了,主人就把玫瑰给拔了。园子里也只有桃树了。
主人把玫瑰拔掉那一刻,玫瑰才仿佛明白了什么。
有一个王国,叫玫瑰王国,这里的居民很喜欢玫瑰。国王有两个女儿,大的叫紫玫,她16,小的叫蓝瑰,她15,她们貌美如花,谁见了都会夸她们俩长得漂亮。
紫玫和蓝瑰是同睡一张床的。
一天,她们正要睡觉时,在床旁边出现了一扇门,那扇门金光闪闪。“姐姐,我怕。”“不怕的,我去看看。”紫玫轻轻的走过去,忽然,门开了,把她们吸了进去后,门又不见了。
她们来到了一座皇宫,她们一看,啊,比玫瑰王国还要大很多,她们惊奇地看着周围。这时,从皇宫走出一个漂亮的女人,头戴皇冠,穿着洁白的衣裳。蓝瑰说:“你是谁啊!”“嗯?我是宁艺,这个王国的女皇,我的公主,快过来呀!”紫玫小声的对蓝瑰说:“等一会儿,我们跑出去吧,在这里不怎么好。”“哦,知道了。”“过来呀,我的公主!”“快跑!”紫玫说。她们冲出皇宫,后面还有待卫追着。我们听到了那个女皇的声音:“不用追了!”那些待卫没有继续追我们,我们松了一口气。
我们来到了一个竹林,“这里景色挺好的。”蓝瑰说。
“真不明白,我们怎么会到这里啊!我要回去!”
“姐姐,既然来了,那我们就玩一会吧。”
“你还想玩,真是的,还不快想办法回去啊!”
“额,哎,你就让我玩一会儿嘛!要想办法,要放轻松一点。”
蓝瑰笑嘻嘻的,没办法,就让她吧!
“呀!姐姐你看,这里有一间房子耶,我们在这里住下好了。”
“好吧。”
我们走进房子,忽然有一个声音,“命运,靠你们自己!”紫玫惊呆了!“蓝瑰我们赶紧走吧,这里好恐怖哇!”说完哭了起来,这时,天上下起了小雨。
“怎么会下雨呀!刚刚还阳光明媚的。”
“难道有超能力吗?”蓝瑰停住了。
“天又不下雨了,好神奇啊,蓝瑰。”
“难道是我吗?”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古罗马时期。据说当年的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纳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丰厚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芳心”。为此,查理曼大帝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纳。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纳征服罗马帝国”。生活,让战争走开,让帝国坍塌。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巴黎玫瑰”的。1942年5月,德军三个机械化师越过孚日山脉,沿罗纳河两岸直驱巴黎。这天夜里,巴黎凯旋门广场周围的几乎所有人家都收到一大把鲜艳的玫瑰,里面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明天上街请都怀抱鲜花,让纳粹看看我们并没有被他们吓着。我们依旧热爱生活和大自然。”字条的落款是“洛希亚”,一个卖花姑娘。据说,当德军进驻巴黎时,洛希亚看到平时生意兴隆的花店竟然没有一个人来买花,她心里十分难受,不是担心凋敝的生意,而是沦落的生活。于是,她将店里所有的玫瑰花和她从别人店里买来的玫瑰花一起打包,送给左邻右舍。洛希亚的行为感动了大家,第二天早晨,驻扎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德军发现,几乎所有的巴黎女人,都手捧鲜花、面带笑容,眼里没有一丝绝望的'神情。
当时法新社记者以《玫瑰花的早晨》报道此事,这个细节给了远在伦敦的戴高乐将军和他的自由法国的战士们极大鼓舞。十年后,戴高乐还专门找到了洛希亚,并且将她称为“巴黎的玫瑰”。当年执勤的德军士兵著书回忆此事时,同样不忘感慨:我们可以征服这个国家,却无法征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