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教育能改变吗?》之后,我感悟颇多。该片包括了《起跑线上》、《学习的革命》、《公平之感》、《高考变革》、《大学危机》、《再度出发》,成为一个系列。全方位、分角度、多靶点,反映了我们国家当前教育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在片中,有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第一句是“当一个学生忘记所有知识,剩下的就是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还有做人道德的教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教授。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做事、做学问”是我大学学校的校训,现在想来意义是如此深刻。那种只要生学习的教育是不够的。回顾自己将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我发现我是深受这种教育的毒害的。从小,在我的记忆中,仿佛学习好了,一切都是好的。我不用做家务,不用培养兴趣,不用学会与人交流,读书就是我全部的天地,甚至我的大学也是在一堆堆书本中度过的。踏进社会了,才知道社会的要求,远远不是会读书的书呆子,做好人,做好事远远比做好学问重要得多。要问我当我忘记所有知识,还剩下什么的时候,在做人做事方面真的所剩无几。反观现在的教育,作为一个刚刚跨入教育界的新人,我发现与我们当时的教育相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民间却基本变了味道。除了传统科目的课后辅导,各种“素质”都成为孩子的重担,钢琴、小提琴、画画、乒乓球、排球等等。学习好,各种“素质”高的小朋友就是好孩子,好学生,好榜样。在那些家长看来,学会这些仿佛一切都万事大吉了。
另一句话是日本教育学家大前研一说的“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社会里,能否找到自我”。在中国式的学校中,什么都是有标注答案的,学生也被训练成记背标注答案的机器。我不否认这种技能在某些中的作用,但是我认为这在培养孩子树立自我的路途上制造了障碍。就以我为例,不谦虚的说我是一只训练有序的狗,各种考试基本进行题海战术,背、记也算是我的强项。就这样懵懵懂懂地考过了中考、高考,几乎不想我是怎么样的人,将来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唯一目标是期中考试要得第几名,期末考在年纪段目标第几名,学年末奖学金要拿几等奖,诸如此类的事情,仿佛成绩是证明我是我的唯一证据。就是这样一个活在老师、同学掌声中的孩子,当面对考研失利被逼进入社会时,我迷茫了,我慌张了,这时我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自己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喜欢什么,向追求什么。没有方向,失去自我的人生是悲惨的。教育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并且发展它,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在日本,机会没有家长抱着让孩子读好书来改变生活坏境的想法读书的,也没有一定要孩子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其实,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爱好,踏踏实实地来,积累好以后工作、生活的技能和,做一个平凡的人有什么不好呢?
因此,在我看来,要想改变现在我国的教育现象,改变制度是关键,改变理念是重点。我不否认应试教育的优势,我们的基础更加牢固,相比起来知识深度更加强,学生的理解力比较强。但是我们要看到,孩子比的不是一个单单的中考、高考,比的是人生不是一个阶段。越来越多的事实告诉我们教育者,发掘孩子的潜能,发展孩子的强项,教会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生活、学会做事才是王道。
为什么说改变制度是关键?若高考这个制度一直存在,中学、小学想要彻底进行改革,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考试仍旧将成为学习的目的而非手段。高考这根指挥棒不改,想要社会改变观念也是不可能的,而人的观念不改变,人的行为更加难改变,那么教育改革根本就是空话。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教育改革之路远兮、难兮!作为一名新的教育工作者,我能做的就是向学生灌输理念,而要让之有效,还需家庭、社会、国家共同协助!
在那些不为人知的日子里,没人知道你经历了多少苦难,一晃眼,那篇令人心寒的日记又印入脑海。
五分钟前,我还尚未意识到自己即将揭开的那个秘密是多么令人落泪,只是在翻家里的箱子,希望能找到些好玩的。忽然,一张花纸印入眼帘,好奇心作怪,我打开了那张花纸,只见上面你清秀的字迹写着:“某年某月某日 晴”令人一目了然,这是一篇日记。我往下看了下去。五分钟后,我的心忽然冻结了,你在日记里写道:“女儿发烧了,头很烫,我担心急了,整夜都没睡好。”看完了日记,一滴水滴在了皱皱巴巴的纸上,我情不自禁地哭了,整篇日记虽然一个好词好句都没有,但却真实又伤感的让人心都要碎了。我久久地看了又看,原来你的笑容里包含着挣扎的痛苦,而你一直强忍着。我以为你是个坚强的人,因为我从未看见过你脸上的泪痕,却疏忽了那些日子里,你偷偷的哭了又哭 , 然而我却一直你在瞒着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因为看不懂,我连改都没法改。 ,甚至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我实在不敢看你的眼睛,害怕忍不住又落下了泪。
那是灰色的一天,我在看你手机里的短信,忽然翻到了一个阿姨发给你的短信,内容是这样的:别难过了,总会过去的。我一下子愣住了,你到底经历了什么?你又和阿姨诉了什么苦?为什么不让我分担?太多的谜团涌上心头,但我不敢开口问你,生怕你责怪我偷看你的秘密。从那天起,我似乎长大了,开始学会分担你的忧愁,我不想再看见发生令人心碎的事了。
我错了,错在不应该偷看你的秘密,错在隐瞒了你,错在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说。对不起!你会原谅我吗?
这是一年前的事了,我还记忆犹新,因为当时怕你生气就没敢跟你讲,现在,借此机会讲出来,希望你能原谅我。
记得有一次,我到你家来玩,我一进来就奔进你的房间,打开玩具箱,开始找玩具玩。那是你还在外面上课,没回来。我在众多的玩具中找了好一阵子,终于找到了一个玩具卡片,那个玩具卡片是我没有的稀有卡片,在学校小店买不了,我不由紧张起来。我心想:这么稀有的卡片不然把它拿走吧!我向四周看了看,没有人,我突然想起,原来陈宇的爷爷去接陈宇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拿吧!这么好的卡片又没有了。我左思右想,还是飞快的把卡片放进了口袋里。
过了一会儿,陈宇就回来了,他见我来了,一下子跑过来,笑眯眯地对我说:“我们一起玩吧!”我没有作声。他见我不回答,又见我头上直冒汗,就慌忙地问,“你没有事吧?!”我假装捂着肚子说:“我的肚子痛,先回家了!”说完,便飞一般地跑出去,叫奶奶带我回家,连再见都忘了说。
从那以后的几天,我走在哪都觉得那张卡片像一块石头压在我的腿上,压在我心里,让我踹不过气来......
陈宇,你能原谅我吗?
快乐在我们大家心目中应该说占有相当份量的,有多少为了快乐幸福谋过生计,每一个人为了名自的`目标,追求过.奋斗过,最后所得的不是快乐就是痛苦,快乐意味着成功,而痛苦,则意味着失败,所以说,人生中的快乐和痛苦根本谈不上选择,如果真有选择的那一天,那谁都会选择快乐,到那时痛苦就会远离我们。
风靡全球的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快乐,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也是快乐."快乐只是人们追求得到的,当然在这追求的道上也许会有很多的痛苦,快乐中适当的让一些痛苦插入,那这种快乐更让人难忘,两者之间是有质的分别的,它们虽然都是一种精神世界.当快乐大于痛苦时,仍然是快乐的。
人生没有单一的快乐,也没有单一的痛苦的,快乐与痛苦混杂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痛苦并不是一种精神折磨,而是一种快乐的前提,或者说是另一种境界,它比快乐更快乐.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拥有快乐,快乐其实就在人的前方,当你想抓住自己的快乐时,你只有不断的追赶着,正视路上的痛苦,越过快乐时,到那时你才真正的拥有快乐,回想自己所追求快乐而氙受的痛苦时,你会发现达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一是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我市是教育大市,如何发展教育大市,巩固教育强市的地位,任重道远。目前,我市乡村“麻雀小学”共有1000多所,形成了“老、少、边、穷”的现象,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由于师资、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促使一些学生家长心理上滋长了“赶名校”的现象,致使一些学校生源爆满,而另一些学校则产生了“学生荒”。
二是教育方式变革的问题。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工程,一时很难看到的明显成效,而最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只能是,不少老师这样认为,考试,名在考学生,实际是考老师!那么,考了试之后,要不要公布学生的成绩呢?回答是否定的。可是,不少教师认为这样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于是,公布学生成绩,排名次是通常的做法。也许,这是长期形成的一贯做法,在现实中一时难以转过弯来。也许是中西方教育的传统习惯不同,西方学生的分数是当作隐私来加以保护的,老师交给学生的打过分的作业或试卷时,总是扣着或装在一个信封里递到学生手中,这样以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杨振宁教授在阐述东西方教育的区别时总结出东西方教育的两大特点: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所以学生善于发明创造;东方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所以学生识记能力强。也许,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人们处理分数的不同方式。
三是母语教育问题。安庆日报文艺副刊沈天鸿老师写过一篇文章《高校招生不考语文是祸国殃民》,曾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我读这篇文章,是因为它的标题吸引了我。说实话,现在是新闻爆炸时代,一天有几千条几万条新闻在轰炸我们,让我们猝不及防,让我们目不暇接,一个标题抓住读着的眼球,一篇作品就算成功了一半。《高校招生不考语文是祸国殃民》引起我的兴趣,首先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其次是个“老牌文艺青年”,平时好钻故纸堆。我曾严厉地批评,当下国人语言的粗鄙化现象,嘲笑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而脑袋越来越贫(主要是说人们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可谓“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大款就会让一个书生窘得钻地缝!人们对物质的热衷,冲淡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语言修养,到了尴尬的境地。
我平时好文墨,偶尔写写东西自娱,偶有见报,欣喜之余,与同事共享,没想到,得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写这些诗词干什么,那可是退休的老头子***!”现在,连教师都鄙视诗文,何况他人乎?据我了解,在我区近千人的教师中,没有几人阅读文艺作品,就是那些“曾今的文艺青年”,也是“渐行渐远”,无心境再去亲近诗文。没准想,你在大路上,见到一个西装革履或者摩登女郎的时候,他们会冷不丁给你个“粗鄙”!
现在,就连一些高校的老师,也会迎合市场,语言“大众化”起来。譬如,我的女儿语文很不错,有当新闻主播的愿望。于是,家教少不了。可是,几个老师、教授、行业人士辅导下来,都有一个点评,“注意啦,某某同学,你说话不可太文艺!”再如,现在电视剧铺天盖地,我看了一些,觉得语言太贫乏,太小学化。当然,语言的口语化又是另一回事,口语化其实是很丰富的,鲜活的,水灵灵的,脆生生的'。总而言之,生活语言简单起来,电视剧语言简单起来,我总结一句,“如果你的语文不好,你可以去做演员!”
因为,一些知名高校不考语文,学校就根据高考指挥棒,弱化语文教育,据了解,一些重点高中,高三的语文课就是理科生的睡觉课。语文教师一上堂,望着底下哗啦啦的倒下睡觉的风景,也自得其乐,自顾自地讲起来,算是对得起天地良心!
高考不考语文,谁的不幸?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世人瞩目。所以,纽约也好,温哥华也罢,伦敦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仿佛一夜之间,哗啦啦,一下子冒出许多的“孔子学院”出来,现在,我看,一些老外学汉语的热情远远盖过国人,他们埋下首,啃起线装的“砖头”来,是傻还是精明?几年前,我看过一篇国际论坛获头奖的论文《孔子21世纪道德的坐标》,文中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在道德、人文即将丧失殆尽的时候,如何重拾信心,去拯救人类的道德,感触颇深!
以上是本人的个人感受,欠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谅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