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英雄。我心目中也有很多英雄,和繁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有保洁员、军人、护士可最亮的一颗就是“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
伟大的哈尔威船长是英国航班“诺曼底号”的船长。1870年3月17日,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船长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大约凌晨四点,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了一个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艘装载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笔直地向“诺曼底号”逼了过来。可人们还没有觉察到就要大难临头,葬身鱼腹了。玛丽号向诺曼底号侧旋撞过去,在它船身上剖开了一个大窟窿。一刹那间,有的人在哭喊、有的人在乱跑、船里一片混乱。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全部救走”。但他忘了自己,船上一共六十一人,时间只有二十分钟了,大家都往救生船上挤,救援工作进行的井然有序。所有的人都上了玛丽号,可哈尔威船长还站在指挥台上。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时间到了哈尔威船长和诺曼底号转眼间被海水淹没了。
虽然他牺牲了,可他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孜孜不倦、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传承下来。就如李商隐的《无题》里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说哈尔威船长是不是英雄呢?
三年级上学的第一天,陈老师带了一位,上身穿一件白色短袖衣服还有一只小猫图案的,穿一条短牛仔裤,留着一头乌黑的头发,鼻梁上架一副黑色框的眼镜,含笑的小嘴巴,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既精神又干净漂亮。
陈老师介绍说:“这位是你们的新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向大家打招呼说:“大家好,我叫李连娣,是你们的新班主任。”她说话轻轻的。
李老师是一个很认真细心的老师,有一次我的语文阅读题不会做,就抄刘智鸿的答案,给李老师发现了,自习课时李老师叫了我和刘智鸿上讲台,轻声地问我们:“你们的作业答案都一样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刘智鸿指着我说:“是她抄我的。”听了这话是,脸一下子通红了,我低下头不敢看老师和刘智鸿,老师问我:“凯欣,刘智鸿说的是真的吗?”我还是低着头不敢看着着老师回答,只好点点头。李老师很严肃的对我说:“我会打电话给妈妈,另放学留堂改正。”经过这件事后,我再也不敢抄别人的作业,不懂就问,请教别人。
初中的第一节课——班团。她穿着条暗紫色的连衣裙,踩着高跟鞋,不紧不慢的走进了教室。教室里立马起了议论声,同学们一个个低声细语着这位班主任。“安静!”略显苍老的女声很顺利的止住了我们。她很满意的撇了撇嘴,用手扶了下眼镜,说:“我呢,姓王,在接下来的.一学期,将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希望……”像所有班主任一样,又开始滔滔不绝了。这样的开场白,似乎是所有班主任的专利。
一节课,45分钟,她的一张嘴,足足讲了45分钟,无关课本,无关知识,仅仅是些做人的大道理,是些让我们听着就昏昏欲睡的空话。霎时,我感到悲哀,为自己悲哀,难道,这一年,我就要这样听她啰嗦吗?
作为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去习惯,去适应那些让自己痛苦的实物。自然,我也习惯了,习惯了她那苍老的声音,习惯了她的啰嗦。似乎,还有一点敬佩。一个四五十岁的女人,能够扛下一个班,能够从嘴里说出这人,能够扛下一个班,能够从嘴里说出这么多大道理,也是不容易的。
时间过得飞快,这种快,似乎让我有点庆幸。初二了,终于不用再听她啰嗦了,终于不用再天天看到她那副厚厚的眼镜了,终于不用再麻木的习惯了。
当我异常轻松的走进初二的新教室时,我顿住了,难道这就是命运吗?又是她!又是她当我的班主任!第一节课,依旧是她的课,依旧是讲她的大道理。一个假期没听她啰嗦,似乎还有点怀念。于是便认真听了,无非是些做人要踏实,学习要认真之类的话,听得耳朵都起茧了。可是虽有些不耐烦,一种敬佩之意却油然而生。她又何尝想讲呢?既浪费口水又伤害喉咙,还不是为我们好。
初中三年,我就这样在她的啰嗦声中成长。不知道是真的如我所想的习惯,还是我早已对她改观。没有开始的讨厌,没有当初的不耐烦,有的只是对她的那一份莫名其妙的情……
孔子是我们都敬重的伟人,他知识渊博,意气风发,是我们敬仰、敬佩的著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孔子出生于没落的鲁国贵族家庭,幼年丧父,家道中落,饱经人生苦难。但他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尊师重道,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历史上有"七十二贤人"之说。
在这段时间对孔子的了解和认识中,我更深的走近了孔子,走近了这位圣人的思想。
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期,孔子主张各国君主以德治国,触犯了很多人的权利,因而才能一直没能得以发挥。在他五十五岁时,带领他的一批学生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涯。在各国的民众中赢得了好评,创立了儒家学派。他把"仁"和"礼"视为道德的最高原则,主张有教无类,晓得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即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也说明了孔子思想的先进性,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的方略施展而奋斗的伟大先贤,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二千五百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远东立,并已走向世界!
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一定要信守孔子的思想,把孔子的精神发扬光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在京剧中,他被塑造为一个白脸奸臣,在《三国演义》中,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尽阴招,但这都不是他真正的面目,他,曹操,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官渡一战后,曹操大败袁绍,但是“公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曹操在袁绍的军营中搜出许多书信,皆是由许都和军中人写给袁绍的通敌的信,但曹操却没有大怒,而是“皆焚之”,他说,当时自己也没有信心打赢袁绍,又怎么会去怪手下的通敌的将士呢?
宽容如曹操者也,必为英雄。
而官渡一战后,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生灵涂炭,遍地哀鸿,曹操见到这民不聊生的情景,异常心痛,下令免除当地一年的徭役赋税,并大力改革,加重惩治好强兼并土地的豪强,这使百姓十分高兴。《三国志》中说,当地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曹操由此得到黄河大部分地区的民心,百姓十分爱戴曹操,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爱民如子如曹操者也,必为英雄。
而曾经,战前,袁绍问曹操“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并自认以黄河之阻,燕、代之险,兼有戎狄部众,方可长久。但曹操思考片刻,却认为:“吾拥天下之人”即可,他只需任用天下富有智慧和能力的人,用道义来驾御他们,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成功。
确实,曹操之爱才,世人皆知,关云长曾被曹操抓去,但曹操亲自为他松绑,并奉为座上宾,以赤兔宝马之厚礼赠与他,为何?他嗜才如命,但关云长还是走了,他没有阻拦,为何?他爱才,不忍***。
唯才是用如曹操者也,必为英雄。
《三国志》中评价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也”。曹操的坚韧不拔,他的宽以待人,爱民爱才,他的雄心壮志与他的魄力,成就了这样一个我心目中的英雄。
英雄,是什么?是英烈,是雄杰。有的拯救了世界,有的做出了贡献。有的站在世界的尖端,而有的,就在我们身边。班级英雄,就在我们眼前。
英雄,是勇气与才能都超乎常人之人。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向前的精神,以努力和天赋共同锻炼出自己超常的才能。先成为自己人生中的英雄,再切身实地影响他人,帮助他人成为他们自己的英雄。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这样的英雄能得到自己的成就与独特的人生,有着不错的成绩,带动同学前进,领着头,先踏出前行的道路。在学业上,他们为集体做出了贡献,自己也品尝到成功的果实。英雄是具有英雄品质的人。能够舍弃自身利益为集体奉献,能够负起责任,让集体更好,让大家更好。
英雄是能做到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人。事实上,班级中的英雄被称为榜样更合适。在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帮助同学,热心服务班级事务的同学,是榜样;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坚持到最后的具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的同学,是榜样。那些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有风度有气量的同学,那些团结同学,协调纪律的同学,都是榜样。也许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甚至许多人觉得这不能称作英雄或榜样。但是,尽管这义务琐碎而难理,同学依旧将责任担起。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没有英雄光环的普通人。但只要我们能做好自己,担起自己的责任,就是榜样,就是英雄。无论能力大小,无论天赋高低,广义上来讲,在一个班集体中,每个人各尽其责,各守其职,班级便会良好地运作下去。
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我们就是英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