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发展较快,学生的需求也不同于以往,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也愈来愈高,如何把握最新教育动态,如何满足学生最近发展需求。这些问题使得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特地通读了扬州大学教授潘洪建教授着作《有效学习与教学》一书,受益匪浅。
要变革教学,首先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学习方式。该书作了极为精辟的解释“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认知与行为的方式、策略及其倾向的总和”这一定义不仅仅将传统的感知倾向、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更是将我们平时不注重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也归纳进去,这是非常具有意义的一次划分,因为,经过近段时间的摸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较之于思维、方法而言,更是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要有效地提升学习和教学效果,改革的应该是全方位的学习方式、而非方法和思维习惯。
学生的学习方式多种多样,但总而言之,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共同的特征“个体性、稳定性、多样性和互补性”而每一个特征都各有优劣,切不可偏颇评判。但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的背景之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又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单一、被动、机械化训练、简单重复和死记硬背”这不仅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背离了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同时也使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遭受压制和打击。
所以,在变革教学方式的大背景下,我们首先将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变单一为综合,变被动为主动,变机械接受为意义建构。
在谈了有关学习方式及其变革的内容后,该书就以大量篇幅叙述了多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例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表现性学习、反思性学习、服务学习和体验学习”等等,其中有些我们已经耳熟能详,而其中又有我们颇感陌上的学习方式。接下来就书中所讲的“表现性学习”,来谈谈我对其的看法。
所谓表现性学习,其主要内涵是指:表现主体通过在操作或者在做的情境中,选择最合适的表现方式,来表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根据这个内涵的界定,可以深层次的对表现学习进行解读,首先是表现性学习发生在操作或者做的情境中,人的活动是获得认识的途径,学习也是活动的一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当十分重视学生从做中学,而不是静听、静观。
其次,表现性学习应属于学习主体内在心理特征的实时、自然的表现和释放,表现性学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释放其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到人的需要层次理论,而表现性学习正是学生在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得到的释放将会以情感的方式获得,并最终影响学生发展。
最后,在表现性学习方式中,学生作为主体,能够能动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或者表达方式,这是源于人类自身智能的多样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不同个体拥有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每个个体自身能力的多元性和独特性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独特性,鼓励学生使用适合自身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和谐互动要求要学会关注。教师不仅要自己关注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生不只是关注教师,还要关注其他学生。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关注教师和其他学生,课堂上就不可能呈现出和谐乃至高效的“互动”。教师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着眼发展;不仅要关注好的学生,更要关注学习偏差的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意志等等。学会关注是“和谐互动”所必不可少的。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形成以“静听”为主的学习定势,使学生养成心理上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能力。
学以致用,格物致知。实践既是学习目的,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经过了大脑的思考、回忆、总结、表达、应用的加工过程比反复阅读更有效。其他推荐的好方式包括:将知识通过想象或模拟形式具体化、以教为学(好为人师)、置身不同角度和观点中看问题等。
最近在准备证券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可能是久为参加这种应试项目的学习的原因吧,感觉学习效果不好。恰巧之前买了一本《高效学习》的书一直摆在眼前,于是就单纯的抱着找个能实用的学习方法的念头,翻开了这本书。看完之后,有些所得,结合之前看的《精进》一书中的关于学习的模块,做一下简单的探究。
《有效学习》是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于2018年2月刊印出版的。旨在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这个时间极度碎片化的时代,指导人们如何系统化的有效学习。
书中讲解的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包括以下内容: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反思。下面我们一一阐述:
价值感——学以致用: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主动探索和发现事物的价值感及意义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我们本身不想学,那么是不太可能学会的,也就更谈不上精通了。对于感兴趣的方面让我们产生学习动机是简单的事情,但当一普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学习掌握的时候,如何使自己产生学习动机呢?书中给出了两种方法:1社交联系—加入一个学习相同内容的学习小组或者做出公开承诺,以社交联系的方式给予激励,以产生学习动力。2建立知识与自身的强关联性,产生成就感,以此促使自己产生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会使我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探索,以寻求学习内容里的独特价值,从而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有指导者的指导、督促和支持,效果会更加理想。
目标——循序渐进:在精通某项技能的初始阶段,专注是最关键的。学习就是一项知识管理的活动,它包括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基本技巧和专业技能,同时做好情绪管理。在学习的开始阶段,由于每个人的基础知识水平、知识边缘范围以及短时记忆的能力不同,应结合自身情况设立阶段性的目标,专注学习,之后将各个阶段的学习知识整合,建立自己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经常应用,刻意练习,刻意挑战,不断提升,使之变成一种自动化的思维模式。过程中做好情绪管理,保证我们专注、高效。
提升——精益求精:为了更好的提高技能水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1学习需要积极的反馈,包括内部积极反馈(监控、记录表现,关注问题改进)和外部纠错(交互式指导,引导思考,深入探究),做到有效监控,才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2学习是个付出努力不断试错的过程,我们要进行长时间的投入,做有针对性的练习,不断地回忆再现学习过程,大脑会知道自己挣扎努力的价值。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管理,当遭遇问题时,及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正视问题,管理情绪,关注改进提高,将关注点放在精通掌握专业技能上面,而非外部干扰因素(关于情绪管理的问题在后续《自控力》的介绍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实践——格物致用:我们掌握了基础内容之后,需要主动拓展相关的领域,需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始终保持创造性。为了能充分掌握,我们要:1多问为什么,解答为什么,有助于建立知识间的广泛联系2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将已知的知识教授给他人经常辩论,有助于我们梳理知识体系和推理过程4将学习内容具体化、可视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质疑,从多样性的不同角度和不确定的答案深入理解提升。
融合——融会贯通: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发现知识背后的规律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有效的构成系统化思维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1各种知识相互融合,混合训练,(fsir交叉验证理解2假设推测,依据具体情况,建立假设,推导,检查假设,形成结论(重复进行)实验验证4图形化、可视化概念类比推理。以此建立深层知识体系,从而系统化的解决问题(首先发现问题,理解问题,然后制定计划,实施计划,验证计划,最后回顾)。
反思——温故知新:知识的学习是个永恒变化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错或者过度自信或者存在认知偏好,所以我们要回顾和反思,重新审视我们的理解。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反思和回顾:1收尾问题2改变模式进行检验跟踪学习情况4外部检查反馈间隔时间复习回顾6记录思考过程7进行明确解释表述8慢思考,调整思考状态。
上述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总是按顺序发生,针对不同的场景,应该有不同的组合。学习活动是一个过程、一套方法、一个体系,它最终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获得专业技能。我们一旦掌握了如何学习的方法,就可以提升我们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技能。只要我们思想上勤奋、方法上得当、态度上严谨,再加以练习和实践,让各种知识触类旁通,并进行持之以恒的回顾和反思,我们一定可以成为精通某一领域的专家。
所以,你准备好了吗?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对待学生
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他们平等相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得以在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亲切可信,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以下观点也非常重要,始终贯穿本书主线。
A、勤奋上进:刻苦比天赋更重要,夸人勤奋比夸人聪明更有利于他的进步。
B、自我对话:开启自我对话有利于学习:此内容的观点是?对吗?为什么?记住了吗?怎么做?
C、情绪管理:积极向上的精神能提高专注力和学习效率,负面情绪分散注意力和记忆力。
D、身体记忆:身体是大脑的延伸,借助身体活动能提高理解、记忆和表达。
E、回顾反思:温故知新,深化理解和记忆,根据记忆曲线的特点,精准间隔复习很有必要。
F、充足睡眠。保持充足睡眠对学习效果显著,睡眠还有助于减肥、身体的协调性等。
本书内容很丰富,其他涉及有用的内容和观点很多,不一一列举了。我没有给本书五星,是因为我觉得本书部分内容晦涩难懂,举例和说理不能很好解释他所要表达的观点,还有很多内容和观点在前后多次重复,略显啰嗦。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和谐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使课堂变成充满生趣的师生交流场所。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
刻意练习能够让我们快速提高知识与技能,但如何去练习,效果却有着天壤之别。
死记硬背大多数时候只是将信息存贮在短时记忆中,非常容易遗忘。而如果在学习之前带着问题,可能会对知识有更深刻的领悟,并且与自己的亲身实践或者生活中的事件相联系,成其与身体相连接,就会形成长时记忆,并且不容易遗忘。
输出倒逼输入。我们有种感觉,就是知识要用的时候才觉得不够。比如我准备一个比较陌生的主题分享,就会调取大量的资料和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例子去阐释。我会在不同的书中去寻找相同的主题,比对各方的观点与例证,再去结合我所针对的听众的特点以及接受水平,去尝试如何交付。
这就是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针对这一个主题点,集合各家所长,并对之进行取舍,用通俗的语言去传递知识,自己在这一个主题上有了更系统、整合性的理论,而这些知识是很难被别人复制的,这才是知识的本质。
分享获得反馈,扩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越分享,得到的越多。我们分享时,如果能够有不同视角的回应,我们会对知识有了更加立体的感觉。别人的提问也会引发新的思考,如果我们回答不了,这也正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学习内容,帮助我们发现我们所欠缺的地方。
现在很多学校的设计,创造了许多主动性学习的机会。比如讲到力学,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去寻找生活中与力学相关的例子,然后把自我的发现与产生的疑问做成PPT,在班级进行分享。在准备与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很多感性与理性的认识,未解决的问题也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好奇,推进他们继续探索的动力。有一些困惑可能在分享讨论阶段就已经搞明白了,还不明白的,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老师的讲解,就会把知识点搞得更加地透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