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达·芬奇在写蒙娜丽莎时,为了描绘出发自内心的微笑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后来,达芬奇请来了当地著名的乐队为蒙娜丽莎演奏,美妙的音乐回荡在画室,那一瞬间,蒙娜丽莎的脸上终于透露出发自内心的微笑。那一刻,达芬奇用画笔描绘出了此时的微笑,成为了永恒的微笑。
那一夜,你隐晦的爱,已永远刻入我的心间。
——题记
从小便觉得自己被母亲当做了“累赘”,比起母爱,更觉得的是母亲对我的无奈和一丝丝的嫌弃。直到那日,我想我终于发现了母亲那深藏于似是冷漠面容背后的深深爱意。
那是个初秋的傍晚,母亲忙碌的时候,由于无暇照顾我这个麻烦多事还多嘴的孩子,无奈只好将我先送回家,才能继续工作。
也许由于是小城的缘故,还一路驶于路为偏僻的小道,一路看到的,只有那飘落于地的梧桐叶,昏暗的路灯无精打采地晕染这寂寥的夜。一路无言,车缓缓地停靠在小巷前,被夜色压抑了的巷口吞蚀了灯光,墨色般浓郁的黑暗充饰着一切。怕黑的我,将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钝钝的痛意却仍无法驱散内心对黑暗的`恐惧,僵持了片刻,仍是迟疑地喊了一声“妈……”话音未落的时刻,便听见驾驶座上的母亲不耐烦的声音:“自己走,这么大了害怕黑,丢不丢脸”丢脸,丢脸,我就只会丢你的脸!莫名的怒意涌上了头脑,愤愤地下了车,随手使尽力气碰上了车门,融入了黑暗,闷重的声音回荡于小巷。
借怒而来的胆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一步步摇曳于巷道中,踢蹋的脚步声与喘息也成了不祥的预兆,终于忍不住回了头去寻找一丝光线,却被莫名耀眼的灯光刺疼了双眼微微眯起双眼,愕然间却发现那是母亲车上的远光灯,立身车外的她因是看到了久立不动的我,挥起手,示意我快走。
暮然间我开始后悔,为两分钟前对母亲不敬后悔。逆光而立的母亲在眼中不断模糊,脸颊上淌过一道温热的泪痕,我想我终于懂了母亲那无言的爱意——漫长而无声的等候。
一个个瘦尽灯花夜晚的催促与等待,一个个悲伤压抑时的拥抱与爱抚,每一日每一晚的牵挂与担忧……瞬间在脑海中回放一点一滴的涌现、凝聚,结成一串串晶莹的泪花,那一刻我仿佛无数次地再度穿梭于自己十四岁的生命。那一瞬间我看见了永恒。
记得龙应台曾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装作不经意地拭去泪花,朝母亲挥了挥手,示意她走,望着担心后悔的一瞥和缓缓驶离得车影,我想说:每一个被爱的瞬间都是永恒,哪怕母亲离开,但相处被爱的每一滴时光都不会被磨灭只因我们的心已在一起,那也是永恒。
如果说母爱的终点是一个句号,那么母亲会用谱写满整个宇宙的文字来表达,也不含画那个圈。如果说我对母亲的爱与感激是一颗星辰,那么我想,我会燃烧亿万年直至永恒。
那一瞬间,我懂了母爱,那一瞬间,已成为我记忆中的永恒。
一瞬间的选择,造就了永恒的刹那。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就是屈原,一个选择了清波荡漾,一个选择了民族魂的人。茫茫江畔、一袭白衣、披散着长发,孤独的背影,在血红的残阳的映照下,渐行渐远,直到江面恢复了平静。这是屈原的选择。屈原是不幸的,他忧国忧民,矢志献身祖国,却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一生――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却被千古传唱,成为永恒。
“宁溘死以流之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虽遭迫害,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多的危险,在“楚才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真有“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这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思想。可是,他的脑子里似乎只装着“美政”,屈原思想的时代特征、个性特征和历史、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他只能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不是一个叱诧风云的革命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他虽然选择了离开,但是他并不甘心,他只是容不得浊流与滋垢,所以只好选择离开市朝,而毕生忠君爱国的抱负又只能在市朝实现。面临着进退两难的问题,他只好选择了前者,以涛涛的江水结束了他的一生,满身的抱负也随着滚滚的水流而烟消云散。但他带给我们的是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悠悠回味……
“忧国谁能与君同,天公有情雨蒙蒙。舍身永垂天问志,爱民不沉离***情。碧波有幸隐忠骨,青史无意表贤名。粽抛江水爱君意,神州千载颂英风。敬君忠气贯春秋,忧国爱民谁比俦,身同青山千载秀,名共黄波万骨流。情寄天问每凄凄,心系离***长悠悠。鱼虾不应食忠骨,位列仙班凤池头。”当端午节再次来到时,让我们缅怀屈原那宁死不屈,坚持真理的精神,不忘他那“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共同颂读这首《悼屈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