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曲折是美丽的。
无论圆缺,月亮从不用直线勾勒自己的身姿。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一直赞美和吟诵,这一切,不都是为了月亮的'曲线美吗?如果月亮是把直尺,那么这么美的遐想又从何而来?
在这儿,曲线是美丽的,美在它的蕴涵。
风景秀丽的园林中,九曲回廊蜿蜒水上,游客驻足其间,常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一条弯弯的小路盘旋曲折,平添一份神秘,深邃,而那样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会让我们倍加珍惜,这份心情,没有曲折经历的人是无从体会的。
在这儿,曲折是美丽的,美在它的神秘。
自然之路是曲折的,同样,人生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它有荆棘,也有曲折。
“司马迁,爱迪生,张海迪,岳飞,”每一个闪光的名字后面,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曲折历程,在这曲折中,饱含着汗水与心血,苦涩与艰辛,但也伴随着希望,在我看来,那比成功的花环更娇艳。
其实,那些奋斗过但又失败的的曲折就不美丽了吗?不,点燃的烟花虽然最终燃尽了自己,但它那异彩纷呈的瞬间是美丽的。
在这里,曲折是美丽的,美在它的过程。
品尝过苦涩与艰辛,经历过泪水和汗水的洗礼,才能铸就一个大写的人,艰难的求索,忘我的奋斗,总会使人受到磨练变得坚强,也只有经历了曲折,忆及往事,才会开心一笑。
记住,人生的美就蕴含在曲折中,只有勇于追求,不畏曲折的人,才会感受这份美。感恩曲折。
初三:温慧
“凡做人贵直,而贵曲。”特别是写记叙文,要学会一些设计情节波折的方法:
利用时间、地点、人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之间的误解,为行文推波助澜,丰富情节的戏剧性。如习作《期望》写“我”整天沉醉于武侠小说的刀光剑影之中,成绩急剧下降。而没有文化偏想培养出一个文化人的母亲见“我”整天抱着厚厚的一本书“用功”,心中有几分欢喜。“我”则为自己的瞒天过海之术而得意。直到一个风雪肆虐的日子里,母亲一大早起来,踏着冰雪,忍着饥饿,来到二十里外的学校,给我送来“我”常念的厚书——《神雕侠侣》时,“我”才流下了悔恨的泪水。文章用误会法,写母亲因“我”学习用功而欢喜,又用误会法,写母亲错把“我”常看的武侠小说当成教材,冒着风雪严寒饥饿到二十里外的学校送书的感人情节。突出了母亲的善良和盼子成才的热切心情,也表现了“我”的忏悔和惭愧。
父亲的车子
焦可馨
时间的车轮,无声无息地碾过记忆的长路,但是,总有一些事情让人难忘。每每想起那件事,我心中就不平静,它就像烙印一般,深深刻在我心上,使我久久难以忘怀。(与“父亲的车子关系不大,可以删除”)
读初二那年,一场车祸,有惊无险,但还是落个左脚骨折。()父亲就买了辆二手自行车接送我上学。两年过去了,我的脚也早已恢复正常,但父亲仍坚持骑着那辆破车送我上学,全然不管那辆自行车的外表多么破旧,速度是多么缓慢,是多么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只是一些平实的叙写,缺乏描写性的语言,应该多用一些形容词,追求叙事、状物的生动性;关于“我”心情的内容,都是直白式,要通过描述性语言展示)
每次父亲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接我时,周围的同学都露出怪异的表情,也有说三道四的,说什么的都有,什么眼神都有。(同学是谁?怎样的一种怪异?“说三道四”的内容是什么,应该具体化)看到他们的种种神情,我心中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自卑感,感觉自己投错胎,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人家。特别是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总是脸上热辣辣的。心想,其他同学有小轿车接送的,也有摩托车接送的,我呢?为什么,只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接我?我多次想跟父亲说,让他不要把自行车骑到学校来。但是,每次都是看着年迈的父亲,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后来,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最后一节课,老师正安排周末事宜。父亲又照例穿越夹在道路两侧的众多的小轿车,颇为得意地将自行车停在教室窗户附近,那处能透过玻璃望见我的位置。我的同桌看到了,就当面嘲笑我。(这里应该描写具体的细节或场景)我想避开同学的鄙视的目光,在教室里多待一会,班长又拿父亲的那辆车子挖苦我。(班长说些什么,有什么样的表情,都应该具体描写出来,只是一味地自己叙述,没有组织成场景一、情节,很难兴起波澜)于是,我终于硬下心肠来,对父亲说:“爸,你以后接送我,都不要到学校里来了,到学校前小巷的拐角处就可以了。不然,同学们又要笑话你那辆‘高级轿车’了。”(这样的语言,应该由“同学”自己说出来)
父亲听了我的话,虽然有些不高兴,好像想说什么,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点点头答应了。后来,父亲每次接送我,都只到那小巷口,绝不去学校的。
直到有一次,父亲冒雨送我上学,我才改变了对那辆自行车和父亲的看法。大雨将至,父亲看我
很着急,二话不说,塞给我一个雨衣,带上我,骑车向学校方向赶来。看着雨中的父亲,我很后悔,过去那样对待他。(由父爱场景,到深情感动,再到理性感悟,应该更为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故事的高潮,人物情感的波折,都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一)
朋友,你有这方面的经历么,让我们记住父母的爱,更加努力地学习吧。
从“抑”“扬”的顺序看,有“先扬后抑”“先抑后扬”两种:从“抑…‘扬”的对象来看,有“抑人”“抑物”两种。
如梁实秋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文,开头交代老师的绰号“徐老虎”,给人穷凶极恶的感觉;接着写外貌,“脑袋有棱有角”“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方方的,亮亮的,扁扁的”,还说他像《聊斋志异》中的夜叉,真是有些古怪,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的“狞笑”和“鼻里常川的两桶清水鼻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形容猥琐、可怜可鄙的人,却是一位满腹经纶、古道热肠、热心教学、严肃育人的好先生。梁实秋的这篇短文,不但张扬了自己老师的个性风采,而且给我们留下了抑扬结合的珍贵的写作技巧。
三、陡转
故事情节不是循常理发展,而是陡然遇到情理中的`“意外”,转向另一方面去。如小说《窗》。写两位卧床的重病人,住在仅有一门一窗的狭小房里。只有透过窗口才可见外界,生活死寂。为了安慰病友,近窗人每天向病友编织窗外斑斓多姿的景观,病友摆脱了寂寞,得到了快慰。至此故事似可以作结了。然而病友突生嫉妒,对近窗人竟见死不救,待争到近窗的铺位,见到的却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文末陡起波澜,出现逆转,使小说有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也许人生正如天气一般的难以预测,昨天刚是一场暴雨,可今天呢,却艳阳高照。我和我的组员一起走向自己的灶台。把该洗的东西全都拿出来,一步一步慢悠悠地走向刷洗的地方。剩下的三个组员在那里兴奋地看着灶台,把打火机、报纸都拿了出来,看那架势,好像要正准备点火呢!我和另一个组员在刷洗台那边。洗着东西。“都还没有准备好呢,就点火。”她无意地说了这么一句。可我心里却咯吱一下,恍了神。手边的水在缓缓地流着。她提醒了我一下我才记得。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继续洗着。当时也许真的是我的错,怪我自己没有把组员分配好,也没有注意要怎样安排。
我走过去的.时候,她们把所有的干草扔进去烧,火一下旺了起来。她们一个个都高兴地不得了。可这一下该怎么办,东西都没有准备好,该切的没有切,该洗的没有洗,该放的没有放。我一下子慌了。不知道怎么办。最终我们烧了半天都没有烧起来,我们没有烧柴的常识,一下子把干草几乎全烧光了。别人都烧好了。我们却一个菜都没有做出来。我们为什么一开始没有让老师指点一下?我们为什么开始不先准备好?我们为什么不在家里先做一下?真的是因为我们不足吗?老师说不要当家里的小皇上、小公主,要自己亲自做做劳动。我们真的都是小公主们吗?回答是不是的!我们并不是小公主们,而是大雨磨灭了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意志并没有在第二次的考验中胜利,我们事先根本没有准备好!我们还没来得及认真对待。我们只是想侥幸在这次实习中得到胜利。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又会说“早知道这样……”,“早知道这样……”。可是,真能早知道这样吗?有准备不一定会胜利,可没准备一定不会胜利!人家准备好翅膀飞翔,而我们却在飞翔中准备编织翅膀!
也许我们真的够团结,在困难艰巨中我们想到了办法,向别人借锅来烧菜。可最后十分钟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还有一个组员没有烧菜。她一直蹲在那里,往我们自己的灶台加柴,试图把这灶台点着。可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干草,没有报纸,有的只是硬邦邦的木柴。别人劝她,她也不听,只是默默地蹲在那儿。一直加柴,一直点。年轻的泪水在她稚嫩的脸上流淌。或许我们都太稚嫩了点。在家里总以为一米一菜来的容容易易,却不知这里面包含了父母多少的心血,我们的一句不好吃,他们都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而现在我们却连柴都烧不起来。
最后我拉着她东奔西跑,终于她完成了,我也该擦一下汗了。一路上,我们没有说话。来这里,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小皇上、小公主的。可……我们真的错了,自己好像还离这目标很远。总以为很简单,可做起来却大出糗。我们默默地对视了一眼,我们在眼神中传递着力量,对!下次我们还要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