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介质调和颜料作画的方式,常用自由、轻松且宽大的笔触在薄图法下完成,与纸张本身的纹理,颗粒的效果增添了跳跃性的美。
目前经专家分析,在公元9世纪时,希腊,罗马等国家都是用水彩与铅混合后的颜料来绘制精密画的,这样的混合使用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后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迄今为止,水彩已经彻底有了新的定义,明快、鲜亮的属于透明水彩,而厚重的则是水粉。人们常见的管状水彩,它含水量较多,呈膏体状,满足室内绘画的用量,利于色彩调和;而固体的水彩几乎没有水分,用于外出写生或速写,非常适合“懒人”使用!
水彩中包含增塑剂,如蜂蜜水,甘油等来保持湿度。调润剂画出的效果笔触平稳,当然,在作画时笔与纸也必不可少。尤其是笔,水彩一般用毛笔画在手工特制的画纸上。笔又分毛笔与西洋笔,毛笔便于勾勒细节,西洋笔则着重于手感。
水彩作画的本身而言有两个基本特征:(一)颜料本身具有的湿透性。(二)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水彩的材质特性使水色与透明结合,随机与机理相应,形成一曲悠扬的乐章。“淡妆浓抹总相宜”正是诠释水彩表现力度的最好分析。它透明空灵,淋漓清新,有一种自然灵动之美,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特殊性,画家们一致追求的是:流动着水的透明,捕捉世间透彻的美,描绘出令人忘不掉的惊艳。
我的水彩盒长约14厘米,宽约6厘米,厚约2厘米,底部印着一抹豆绿色的小草。边角因经常使用而磨损出铁的质地。它便携,轻巧,使用水彩,使画作洋溢着绚烂清新。
水彩于我有着特殊意义,在我有灵感时,它让我抒发情感;在我忧郁沉闷时,它陪我度过漫长时光。我的生活少不了它,它带给我与现实不同的自由感。倘若我的生活离开了它,如同在所有人看不见的空间里,我像幽灵般游荡徘徊……
走在高楼林立的街道,环顾四周,你会发现许多人低头而行,两眼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是在对它说话,就是用手指在荧屏上跳着“凌波微步”,这如此受欢迎的“明星”究竟是谁?它就是包罗万象的高科技产品——智能手机。
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当然要紧跟时代潮流,我的生活里也绝对少不了它。
它是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是我国国产品牌,我特别喜欢它。它长约15厘米,宽约7厘米,厚不足1厘米。它通体蓝色,屏幕呈蓝紫色。机身最下方有三个功能键,还有个耳机和充电的接口;机身右上方是音量键,用来调节音量大小,紧挨着它的是电源键;屏幕上方有一个前置摄像头,与它遥遥相望的是一个听筒,噢,还有一个能提醒我及时充电的指示灯。机身背面相对较单调,仅有一个摄像头和一个闪光灯,它们两个默默地蜷缩在右上角“相依为命”。
它的功能很强大。常规的通话短信功能自不用多说,单是它的摄像功能就让你爱不释手,因为它轻便,可随身携带,所以无论是街头美景,还是家中的温馨一幕,你随手即拍,还可美颜自拍、全景拍摄等。我最喜欢的便是美颜自拍这个功能了,虽然我是个男孩子,但是,谁不想在照片上呈现自己最美的一面呢?
微信更是与我的生活密不可分。微信让我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分享心情,可以使我同远在他乡的姐姐视频通话,让我不仅可以闻其声,更可以见其面。最重要的是,在周末节假日,我还可以通过它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百度搜索也是它极为实用的一大功能。通过网络搜索,我的疑惑都可以被解答。拥有它,我就就好像拥有了一位无所不知的答疑解惑的老师。学习之余拿它来听听歌曲,播一段英语美文,放松头脑,绝对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当然,以上这些也不过是它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已。总之,这部手机为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接触到许多物品,但这样东西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就是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筷子。
历史延至今天,古人悠闲的生活态度已经埋没在现如今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旋律里,可唯有筷子,历经了千年,还是那般的经久不衰,亦如中国人刚强不屈的品质。
“民以食为天”,对于善喜美食的中国人而言,筷子是进食的工具,也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古时称筷子为“箸”,闽南话至今沿用此音。
后来据说吴人为了避免同意便改“箸”为“筷”也就是船行得快,一帆风顺。
汉代又称筷子为“挟”,意为夹住再提起,这也十分形象地道出了筷子的使用方式。
当祖先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时,筷子便随着文明一起诞生了,迄今为止,筷子的种类就多达六百余种,有商朝的铜筷、春秋时的铁筷、玉制筷等。
在唐朝,筷子还曾用来象征人的刚正不阿。
唐玄宗就曾赐给宰相一双金箸道:“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
”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
现在最常见的是竹制、木制、塑料制的筷子,它们不像金属筷子那么重,也不像玉制筷子那样昂贵,做工简便亦可就地取材。
筷子不仅有象征意义,还有特殊作用。
现在说的“筹算”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用筷子来计算的一种方法。
汉代数学著作中也曾提到过利用“筹算”来计算体积和容积。
总之,“筹”使我国古代数学达到了很高水平。
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
就像中国使用筷子,而西方善用刀叉,从中可看出中、西方人性格的差异。
正如蔡元培先生回答西方人提问时所说:“中国人从来都是崇尚文明,而不是崇尚武力。
”,这也就是从餐桌上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吧!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便渴望有一辆自行车。看到哥哥姐姐们在车上飒爽的英姿,心中便无比羡慕。在我的多次恳求下,我终于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从那时起,我的生活便少不了它。
它有着一对羊角似的车头,即使再狭窄的地方也能灵活的转弯。车头上方有一个馒头似的铃铛,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时刻提醒着他人:“车来了,车来了,小心啦!”车头的前端是一对手刹,仿佛总是对我唠叨个不停:“前面有车,前面是红灯,有人跑过来了……”教导着我减速慢行。向后看便是三角形车架,它巧妙地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车身千摔不烂。圆滚滚的车轮,更让每一次的骑行都畅快淋漓,给人幸福的享受。
我的自行车车身全长约2米,高0。9米至1。2米,是由不锈钢打造而成。这种材料非常坚固耐用,即使饱经岁月沧桑,也只是象征性的蜕去一层颜色,却依然能驰骋于大街之上。车轮是由橡胶制成,既能减少摩擦对车轮的损害,又能使车子在崎岖不平的路上骑却仍能如履平地。这些都让自行车的维护简单方便,只需偶尔涂涂油,打打气,清洗清洗便够了。而不像小汽车,摩托车那样,要像对待“老爷”一样小心“伺候”。
我的自行车的骑行舒适无比还因为它有海绵式的坐垫,柔软而有质感的龙头,有弹簧的车轴,能调速的车轮,还有头盔,护额,护膝,护腕等安全设备,都使得我每次的骑行都是那样的享受,那样的令人难忘,那样的安全快乐。
自行车让我的日常生活变得方便迅捷、有滋有味。它像伴读小书童一样,每天陪伴我上学。以前上学放学时常花费我一个半小时,而自从有了它,一个往返也就半个小时,给我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做作业和复习。它也像一枚奖章,每周末我都带着它出门装酷,来到空地飙车,单手骑,空手骑,漂移都为我赢来了一排羡慕的眼神。他更像一台快乐释放机,无论我是伤心,失落,孤单,亦或是生气,愤怒,迷茫,只要骑上去便能忘却烦恼,滋生幸福。
自行车——我的好朋友,生活中的其它可有可无,但无论何时都不能没有的,就是你。
小小的个头,黑黑的身体,我的生活中,总是少不了它。
——题记
在我的生活中,我可能最少不了的,就是笔了。这个大家族的成员有千千万万,他们无时无刻的为人们服务着,记录,绘图,摘抄,我总是少不了他们的帮助。
在这个大家族中,我最亲近的还是铅笔、中性笔和钢笔这三兄弟啊!
陪伴人们最长的非铅笔莫属。从大家接触文字或图案时,铅笔就会陪伴在人们身边。它的身体最轻,中间的笔芯最软,适合初学者和低龄者的掌控。由于掌控着的力度的大小还可以让笔痕的粗细浓淡皆有不同,通过橡皮,人们也可以调整,这样即使人们告别了书写的低龄阶段,由于画图的需要,铅笔还是会伴随人们一生。这也是为什么铅笔在我心中是老大的原因。
老二的位置要留给钢笔。跟铅笔不同,钢笔由于写作时不能轻易更改,所以需要书写人更加小心谨慎。钢笔也更适合书法家们的需要,用它写出来的字,可以苍劲有力,可以龙飞凤舞,还可以婉约优雅,除了毛笔外,书法家们可最喜欢它了。钢笔的内部是一个储墨室,当里面的墨水用完后,可以再此吸墨使用。所以一支品质好的钢笔,使用者小心,十年都不是问题。
老三的位置非中性笔莫属,在发明的时间中,他最靠后,而且也最受到我们这些“00”后的喜爱。它外形多样,结构简单,使用简单,携带方便。不用担心墨水的事,笔芯可以替换,不同的颜色和外形,你都可以随心到商店自行挑选。而且一些铅笔用不了的场合,也能代替钢笔的地位,又不用担心摔坏,中性笔是亿万学生的首选。总而言之,无论是钢笔、铅笔、中性笔又或者是这个家族中千千万万个其他成员,他们都为人类无私的服务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它们,梵高如何画下《向日葵》?雨果又如何写下《巴黎圣母院》?而我们又怎样通过书写继承和传递中国文化呢?所以,我们的生活最少不了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