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浙江的临海,有许多与别的地方不同的习俗:过新年、元宵节、中秋节。
快过年了,人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回家乡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挂上了红红的灯笼,贴上了红红的春联。
除夕那夜,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都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放烟花爆竹,一走出门,便听见了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传来。这声音把我吓了一大跳:吓得我赶紧用手捂住耳朵!这声音大得,连说话声都被淹没了,不得不让人大声地喊。之后,我看着满天迷人的烟火,每个烟花,都像朵花,大的、小的,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真叫人看的眼花缭乱,简直就像杭州西湖的“烟花节”。
在我们浙江临海春节一般都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八止。大年初一那天天还未亮,我就被鞭炮声吵醒了。天刚蒙蒙亮,只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烛焚稥,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在初一那天还有许多禁忌:不准扫地吧,不准将水倒出去,不准动刀······
还有,我们那儿过元宵节不是在正月十五,而是在十四那天过。元宵节那天你猜我们吃什么?汤圆No!No!No!不是汤圆,在我们哪儿吃的是“羹”,它是将一大堆原料搅拌成的,都是薏米浆为主,再放芥菜叶、猪肉末、豆腐干······搅合在一起,搅好了之后,就用小火慢慢煮,最后调味出锅,因为做羹的原料很多,所以通常都是一煮就是一大锅,这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呢!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风”。各地的风俗,各有各的特色;各地的节日,各有各的过法。因为有了这样的不同,节日才会变得非常有趣。你家乡的`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艾饺是我们绍兴当地清明节前后家中常吃的美食,清明食艾饺,能驱邪排毒,越谚有“清明吃艾饺,不怕阵雨浇”之说。
清明未到,我和妈妈也在家里做了一些鲜美的艾饺。我们在田间地头采来一些艾叶,挑去老叶、艾梗,清洗干净。接着是煮艾叶,待锅中的水沸腾后,倒入这鲜嫩碧绿的艾叶,煮艾叶时不能盖锅,还要拿筷子不停地搅拌,防止它颜色发黄。煮到艾叶软嫩,汤水碧绿,就关火,等到水有些凉了,就来和粉。先准备一个盆子,将米粉和少量的糯米粉一起倒在盆子里,再舀上煮好的艾叶和汤水,周围顿时清香四溢,一边用手使劲和着面粉,一边根据面团的湿软程度添加汤水或面粉。
妈妈双手不停地和着面粉,最后揉成了一个均匀的绿色团子,软乎乎如气球,绿莹莹如翠玉,还散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开始包艾饺了,我洗净手从面团上扯下一个小团子来,,把它揉成一个小圆团,再用手一压,变成了一块小圆饼,然后双手拇指和食指轻捏四周,小圆饼成了一个碗状大小的圆片,中间厚四周薄。接着把馅料裹进去,我加的是炒熟的芝麻糖粉和葡萄干,当然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可以加其他的馅料,如咸菜竹笋等,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四边开口捏紧,这样一只艾饺就包好了。
我和妈妈忙碌了两小时,包了四十多只艾饺,看着这一只只千姿百态的艾饺:有的像枝头未成熟的柿子,有的如海面跃动的'海豚,有的似林间觅食的小兔,心里美滋滋的。妈妈把这些可爱的的艾饺被放进了锅中蒸,二十分钟后,当锅盖被掀开时,香味扑鼻而来,口水在我的嘴里不觉地流了下来……
在去湖北的路上,一路的欢歌笑语不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那就是主持人——我的功劳。为了缓解路上的沉闷和大家旅途的疲惫,经常主持节目的我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瞧我的!导游的'话筒转眼已经被我软磨硬泡地拿在手中,我先自报家门临场发挥,来一段单口相声,滑稽的表演和幽默的语言把一车人逗得乐不可支。“给我,给我...”话筒转眼被大家抢来争去,参与的热情一下像洪水决堤一样不可收拾。像歌曲、笑话、绕口令、脑筋急转弯什么的,一个个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我们这个临时组建的演出小分队,在我这个团团转的“小导演”指挥下井然有序,看到大家合不拢嘴的笑脸,听到大人们赞不绝口的夸奖,就像一股甘甜的泉水注入我口干舌燥的喉咙,从头到脚都幸福地舒展着,延伸着.....
终于来到了绿林寨,这是当年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起义的策源地,也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发祥地。历史人文底蕴丰厚,自然风光秀丽无比,所到之处是满目的翠绿,不时暴露出战争的遗痕。踏上两千年的古烽火台上,想象自己披上戎装手举火把厮***战场。沿着古城墙,攀上古汉梯田,想到一支改变历史的起义兵就是从这里走向全国造福百姓,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美人谷的漂流更是我们路途中开心的一站。一夜的休整扫去满脸的倦容,林中的莺歌带来愉悦的身心。我们整装待发耐心等待了“漫长”的10分钟后终于踏上橡皮船。“下水啦!”小伙伴们用手中的水枪对天空一阵扫射。“初生牛犊不怕虎”,看着妈妈那紧张的样子,我们高歌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第一个激流转弯就已经来到,歌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是一阵阵的尖叫声,浑身上下已经被冲过来的水流打湿。狼狈不堪地相互取笑之后,小船驶向平静的水面,开始平静的晃悠打圈。但刚调整好方向又猛冲向弯道,几个回合之后,衣服上开始滴滴答答的掉水珠......总算跌跌撞撞的到了终点,从头到脚没有一处不湿的,但心却是暖暖的幸福的。
继续走进仙人洞府,领略仙人们的风采,做着飘飘欲仙的美梦离开了湖北,真有一种“身在郑州,心在湖北”的感觉呀!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着风而来了。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荣幸地来到新会司前大范亲眼目睹一次久违的赛龙舟。
比赛在人们的翘首以待中终于开始了。青年桡手们意气风发,头上腰上各束一块红布,在朝阳的光线下熠熠生辉。鼓声响起,龙舟便如一支离弦的箭,在塘江上来去如飞。一时间,呐喊声、锣鼓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交汇在一处,在江面上回荡,震耳欲聋。
端午节又怎能少了粽子呢?我们新会司前的粽子是所有粽子之中体积最大、用料最丰富、做法最讲究的。咸粽内馅有咸肉、蛋黄、烧鸡、烧鸭、叉烧、栗子、香菇等;甜馅有莲蓉、绿豆沙、红豆沙、栗蓉、枣泥等;更有广东碱水棕、竹叶粽等。
然而这一天还得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夏季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用中药制成香袋拴在孩子们的衣襟和肩衣上。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