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觉得这是一个充饥的好机会,又想起上次的教训,哥哥就直接拿出一支白羽箭,“嗖”地一声,白羽箭就射了出去,一只大雁从天而降。
到了中午,哥哥把鲜美的汤煮好了,弟弟把皮香肉嫩的大雁也烤好了,但每人只吃了半只大雁,觉得只吃了半饱,他们俩就又开始责怪起来。哥哥说:“ 你可真是的\',你一定知道这样我们是吃不饱的,你还当没事一样。”弟弟连忙说:“我是弟弟,你是哥哥,这事应该由你来管理,怎么把全部责任都推给我呢?”
那个老人听到这些声音便听出是那天给评理的那两兄弟,走过去才听出来他们是在吵架。老人笑着说:“我是叫你们煮一半,烤一半,但没叫你们只射一只大雁呀!”
兄弟俩哑口无言,愣在那里。
看来,只知道吸取别人的正确劝告还不够,自己应该也要学习思考呀!
著名作家余华的新著《兄弟》看完让人非常困惑,很难将这本韩国影片一样装祯的小说和余华这个名字联系起来。至少我作为一名读者,实在想不到这本书居然是余华写的。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余华不能写这样的书,只是这样的做法实在太过浪费。
如果世界上必须有那么一本书,它的头两章需要围绕的女人的屁股浪费掉几万字,那么我希望这书的作者不是余华。因为这种事情只需要一个具有初小文化程度的人,怀着对女厕所的一定热忱就能在半天内干完。是什么让余华在《兄弟》一书里执意要亲自动手,不厌其烦地描写屁股,实在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谜。看完《兄弟》(上)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告诉我全文和头两章有什么关系。如果《兄弟》一书直接从第三章看起,可能效果要好得多——-避免了看到一个著名作家的病态行为,并且不在这种病态上面浪费太多时间。
如果世界上必须有那么一本书,它讲述故事的时候总让你有种脱帽致敬的冲动,那么我希望这书的作者不是余华。如果余华失去了他鲜明的个人特色*,失去了他讲故事的能力,我希望他还能保持体面的沉默,而不是继续不知疲倦的说下去。《兄弟》(上)的前半部里,我不得不向王朔起立致敬,为了他的那本《看上去很美》,我现在看到余华版的了。在下半部里,我不得不向意大利导演贝里尼起立致意,为了他的《美丽人生》,我现在看到中国版的了。我的问题是:余华干了点什么?
《兄弟》据说是余华从百万字的家族史中转型而来的结精,按照他的话来说,是从一条小路出发,最终却见得了一个宽广的世界。恕我直言,我实在看不出什么世界来,这本书是彻头彻尾地在试图愚弄读者。
它就是一本通俗小说,通俗且恶俗。如果不是想钱想疯了,就不会把这么一本通俗小说写到40万字,而且分上、下册分别出版。这给人的感觉是余华突然想去挑战海岩,成为一名畅销书作家。所以,《兄弟》里才出现了香艳的臀部、小朋友的性*冲动和类似电影《美丽人生》一样的煽情故事。它的目的是满足从中学生到离休干部所有的需求,因此怎么看怎么像是一锅杂烩。
如此空洞无物的作品居然出自一名严肃作家之手,简直是对这个职业的侮辱。通篇对文字的炫耀,毫无创意的故事情节,甚至是对电影剧本的直接模仿,居然也敢于把这种杂烩端到桌上,当做年度大餐提供给读者?谁给予了作者和出版商这种勇气?让读者去分辨大餐和猪食?端出这么一份东西,作者难道不感到羞愧吗?这写的都是什么啊?
作为职业作家,我觉得对读者最起码的诚实和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是应该有的。《兄弟》这种似驴非马的东西不应该出自一位成名的严肃作家笔下,尤其不应该出自余华的笔下。职业作家写出那么业余的东西来,值得自己反思一下。
读《兄弟》的感觉犹如观看一幕舞台剧,《上部》(关于文革)是悲剧,《下部》(改革开放到现在)是喜剧;《上部》是悲剧中有喜剧,《下部》是喜剧中有悲剧;极度夸张的表演,极度粗鲁滑稽的语言,使得悲喜剧看起来都更似闹剧;舞台上的喧哗与***动,让人对故事本身压根不想去信,而待沉静下来,对故事背后的现实却又不由不深信。
《兄弟》发表后,畅销的同时也遭遇了国内批评界无情的批评,国外的一些评论大概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兄弟》自始至终都非常有趣。中国的批评家们不满于余华故事的荒诞和形式的粗糙,他们更愤怒的是余华对当代中国生活坚持不懈的批评。《兄弟》……充满了对整个社会辛辣与深刻的嘲讽(美国《洛杉矶时报》20xx年2月1日);余华笔下的中国***动不安,沉重压抑,畸形发展(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对这个世界余华根本不存希望(法国《读书》杂志)。
《兄弟》中描述的两个时代,用余华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个是“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命运惨淡的时代(文革)”,另一个是“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现在)”,从《兄弟<后记>》不难看出,余华在写作中国的遭遇时品味着欧洲的历史,而我在这本书中读到文革时不由自主想到了不久前英国的暴*,想到了利比亚总统卡扎菲之死。英国暴*中参与打砸*的不少是学生,最小的不过10岁;卡扎菲被年轻的士兵抓到,士兵残暴地用鞋底抽打他的脸,虐打羞辱之后用枪结束了他的生命。卡扎菲曾问士兵:以我的年龄可以做你们的父亲了,我对你们做了什么你们要这样对待我?余华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特殊时代背景下人灵魂深处的恶和浊,只是,这恶和浊不仅仅属于中国。
有位诗人说: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余华坦言他与现实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说得严重一点,他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他写作的使命几乎就是发泄、控诉或揭露,他作品中充斥着暴力和死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的愤怒逐渐平息,他对事物有了理解之后的超然,开始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他的长篇小说一改过去的写作风格,尤其在《活着》、《许三观卖*记》里,他贴近小人物的生活,倾听他们心灵的声音,为他们的绝望悲悯叹息,又和他们一起在绝望中探寻活下去的希望,并为微渺的希望之光悲喜交集。
亲爱的黄鹂兄弟:
你好!
我是你的好友金丝雀,想必你还记得我们曾经居住在一起,玩耍过的树林吧!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飞上地片森林中最大最高的那棵树顶眺望远方,倾诉心事吗?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去离森林不远的小溪边听她歌唱吗?还记得我们曾经一起翱翔于蔚蓝的天际吗?可是现在你可知道那片曾被我们誉为“欢乐林”的那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那里大片的树林被砍伐,溪水被污染,湛蓝的天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天空整天都被工厂里排放出的有害气全所覆盖着,黑压压的一片。山里整天都是刺耳的伐木声。我们的家园全都被摧毁,我们也曾试着另找一处居住地——深山。可是结果却令我们失望,几乎每座山里都有刺耳的伐木声,那茂密的森林再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光秃秃的山岗,满目凄凉。
你知道吗?现在的我已是无家可归,成了一名四处飘泊的孤儿。更可悲的是现在我已是身负重伤,我的伤口还在流血。也许你会感到疑惑而不可思议吧!但是这的确是事实呀。那一次,森林来了几个带着很长的.捕捉猎物的工具的人,没想到他们的那玩意儿那么厉害,几枪就打死了我的很多邻居与好友。我的父母为了保护我与哥哥,也不幸遇难了,整片森林里唯独我们哥俩逃脱了他们的魔掌,等到我们再回到那儿时,朋友与邻居都不在了。最后还是哥哥使我明白了,这里绝非久留之地,于是我们便远走他乡,流浪的日子好难过啊。但就在路上,有两个猎人发现了我们,就在那一刻我失去了我唯一的亲人——哥哥。这次我也是在劫难逃了,因为我也中了猎人的一枪。现在我的眼睛已经模糊,我的呼吸一次比一次更加急促,我感觉我的日子不多了。我多么想回到那以前的美好的家园中去啊,我好杨再拥有从前那种幸福的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啊。可是我不能了,作为你的好朋友,我只想告诉你,远离人类吧,他们太残忍了,否则你将也会丧命于此。现在的我终于深深到了“命运多舛”的意思了。以前你总是夸我美丽,现在我不在拥有我的美丽了。我想警告你:不要把自己装扮的太美丽了,否则你美丽的羽毛将成为人类的装饰品。还有,为了你的人生安全着想,千万不要为我报仇。你是敌不过他们的,他们有捕捉猎物的工具、有捕鸟的网、有能排放毒气的工厂……
好了,现在的我实在太累了。我能感觉到一只猎狗正朝我扑来,我可以好好的休息了,也可以再见到我的亲人朋友了,最后还是请你记住,远离人类。
你的好朋友——一只即将死记的金丝雀
201x年11月13日
我们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上都有五个指头。一天晚上,兄弟们在床上开始了一次对话。
大拇指说:“我虽然很胖,但我在护士推药时我出力最大了。”听他说完,爱探险的食指说:“我拿枪时,按子弹时,我出力也不比拇指力少。”
中指说:“虽然我没有大拇指和食指那么能干,但我比他们漂亮多了。”确实,她长长的。
无名指说:“你当然很美丽因为你在中间,我们都在保护你,而在小主人写字时我出的力也不少。”
小拇指说:“你们大家不要吵了,无名指比我出力少多了。而且我们生活在一起,要团结一点,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起。”
这时大家说:“小拇指说得对,我们要团结。”
他们笑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