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
很高兴在你长大离家之前,有机会给你写这封信。也许,你会觉得,天天见面,天天交谈,写信就没有必要了吧。你爸爸前几天告诉我,要在你的成人礼上给你写封信,我的内心是欢愉的,终于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和你说说我们的心里话。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17个春秋。你也从懵懂无知的孩童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虽然你还不满18岁,可是过了成人礼,就意味着你即将长大成人,即将离开我们的视线,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是复杂难言的,既有对往昔你儿时岁月的留恋,又有对你长大成人后的美好憧憬。
18年前,我和你爸爸怀着欣喜、忐忑、期待的心情迎来了你。可以说,你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快乐,我们对你也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小时候,你爸爸把你当天才养,一个月的时候趴在床边教你说话;后来,你爸爸把你当人才养,各种书籍一股脑的买回来教你,并且固执的认为你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再后来,你爸爸就把你当常人养了。让你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小学玩,初中学,高中搏,愉快完成人生难忘的每个阶段。
在我们的记忆中,小学是你这么多年学生生涯中最快乐、幸福的时光。那时候的你,就像一只快乐的蝴蝶,不知疲倦的从早上忙碌到晚上。初中前半程,和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一样,你开始了你的叛逆生涯。那时候爸爸妈妈和你说的很多事你都不以为然,我们和所有的父母一样,焦急、忧虑,不知所措。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依然对你充满信心和希望,我们通过不断的摸索,探讨,总结失败的经验,终于经过无数次的促膝交谈,你也渐渐过了逆反的劲头,走出了迷茫,迎来了我们之间彼此理解、互相关心的崭新阶段。我至今还记得你上高中以后,第一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时,你说妈妈,你发现了吗,我长大了,也蜕变了。那时我们的心情,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欣喜,还有一种对你的未来充满了希望的执著。我们知道,这只是你人生路上一段小小的插曲。我对你说过,你第一次做孩子,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管是对你的学习,还是对你的教育,我们都需要不断摸索,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高中这两年你取得优异成绩让我们为你骄傲,更值得欣慰的是你的性格和生活态度也越来越阳光,越来越成熟。可以说高一、高二这两年是我们一起度过的一段最难忘的幸福时光。但平静的日子在你临近高三的时候,还是被打破了。起因是因为你的学习遇到了瓶颈,好强的你情绪出现了自高中以来最长的一次低落。无奈之下,我和你爸爸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转学。对这个问题,最初的你,也是摇摆不定和煎熬的。既不想放弃已经熟悉的环境和老师同学,又不甘平庸,不想失去可以奋力一搏的机会。我们为此也不停的咨询、分析、探讨,经常夜不能眠。既怕因为我们的优柔寡断,让你失去可以提升自己的难得机会;又怕因为我们的决定,给你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毕竟,离高考只有不到10个月的时间了。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论证利弊得失,在征得你的同意后我们终于做出了最后的选择,转学到吉林一中。那一阵子,你的情绪也出现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波动,我们内心里其实是非常忧心的,尽管我们相信你是个坚强的孩子,但这毕竟是你人生第一次重大的选择,并需要你独自来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可预知的结果。
那一阵子,你爸爸放下了所有的事情。为了让你尽快适应新学校,新环境,你爸爸早晚坚持接送你上下学,因为怕你感觉孤独和无助。你也没让我们失望,只用了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新的老师、同学。这一切,都要比想象中好得多,同学热情,老师敬业。经过了这次的事情,你明显的比以前更成熟了,情绪也更稳定了。这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虽然我经常和你说,“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名校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比起学习进步,我们更看重健康的身体和好的心态,毕竟只有这样,才会有快乐、幸福的人生。我们对你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你尽到了最大的努力,结果就顺其自然吧。对人,对事不必过于执著。
成人,这两个字写起来并不复杂,但蕴含的内容却丰富而深刻。其中最需要记住的应该是这两样:责任和价值。
首先,我们希望你做一个负责任、肯担当的人。责任是成年人最重要的标志,也是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和原则。当你拥有了独立选择和行动的能力,也便有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懂得负责而又能够负责的人,才能被社会认同和接纳,成为一个真正受人尊重的人。
其次,我们希望你是一个有价值、有作为的人。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使命。不论你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不论成就大小,财富多少、位置高低,人生真正的成功其实在于能够施己所长、益人益世、有所奉献、无愧于心,生活得快乐而充实。
借此机会,我们还要发自内心地向你表示感谢!感谢你带给我们的许多快乐和美好的记忆,也感谢在养育你的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许多人生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也在带领我们不断成长。这些都会成为我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使过去在你成长的岁月中,我们对你有过很多的批评和责备,甚至有一些过分的苛求,但那都是因为我们对你抱有更多的期望,希望你能够更优秀、更完美。
在你18岁成人之际,如果说我们对你还有什么更多的期望,那就是希望你永远不要丢掉自己身上那些美好的品德,并且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有些东西,不论走到哪里,不论环境如何,不论经历什么,都是永远不能放弃和改变的,比如:善良、诚实的品质,对正义的坚持,对友谊的珍视,对苦难者的同情,对大自然的敬畏……要始终怀抱美好的理想,那是你人生向上的动力;学会感恩、学会欣赏,学会宽容和忍让,那是你生活快乐的源泉;善于观察、独立思考,那是你获取真理必经的路径……
悲欢红尘,坎坷人生。今后,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成功或失败,顺利或挫折,我们都永远爱你,支持你、信任你。
最后祝福我们最亲爱的女儿在明年的高考中,终会实现你的理想,展翅高飞。
在希望得到救赎的时候突然顿悟到,很可能,并不存在着什么救赎。大都市的一间昂贵而狭小的公寓,可能不构成救赎。或许救赎这个词太沉重了,不符合你低调而立足于平实人生的世界观,那么,让我们换一个说法,让我们说,“问题的解决”。是的,问题在变换的环境中,依然不能得到解决,正如许多在大都市的公寓中生活的人们所感受到的那样。因为敌人是某种更普遍、更广泛、更本质也更无处不在的东西——你让你的人物意识到了。重要的是找出那些更普遍、更本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你在你许许多多故事中所做的,你致力于找出那些噬咬着我们的,花样繁多而又层出不穷的困扰,你展现它们出现与袭击我们的形式,并描绘我们与它们作战时的样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希望人们将你看成“小镇作家”,因为这个词太容易引起与视野狭小、平庸这类词有关的联想。事实上,读过你作品的人都知道,你小说世界中传递的经验是普遍的,甚至是有世界性的,这就是为什么,以宣传高眉文化著称、深谙世界主义精神的《纽约客》杂志会如此钟爱你的.小说,将你视为精神知己的原因。
有评论家称,你小说中的女性总是在试图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去理解(to make sense)的过程可能没有听上去那样容易,它要求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与情感状态,要求尝试与更深入地参与(engagement),而要获得真正的理解,则要求一种开放与坦诚。于是,阅读你的小说,正是与你的主角们一起,去获得这些理解,进入一个更深入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常进入的、感受与反思的空间。我们也常常随着故事的进程,在一个不经意的时机,接受震动与顿悟,得到了某种启示——似乎解开了生活中某些隐隐困扰我们的谜团。但随着对更多故事的阅读,我们会发现,一些谜团解开后,永远都有更多的谜团在前面等待着我们。而现在,作为你的读者的我,则安心地认为,我并不畏惧那些更多的谜团,而是能够与它们安然相处。为此,我深深地感谢你。
你的小说世界中充满了热望与激情,但我却感到它被一种隐约的绝望感所笼罩。比如,《逃离》中的卡拉在逃离又回归、与丈夫和好之后,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她像是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不感到疼。可是每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出那根针依然存在。” 我想,这是一种艺术选择,也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基本洞察,对“真实”的追求让你拒绝为你的人物提供廉价的希望。
或许,你的读者并不需要所谓的希望,而更感激你提醒他们注意那根针,因为,那才更加接近生活本身。和你常常被比较的契诃夫一样,你的小说,也正是生活本身。
你的诚挚的中国读者
本届奥运会的马术赛场上有几位六十岁以上的选手,其中最年长的当属朱莉·布鲁厄姆,她同时也是本届奥运会中年龄最大的选手。
这是布鲁厄姆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她也是新西兰在该项目派出的第三位骑手。遗憾的是她最终止步于盛装舞步的第44名。不过有日本马术选手法华津宽71岁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先例,想必布鲁厄姆也能在下一届奥运会再创辉煌。
界有一位特殊的存在,因为他连续三届奥运会都倒在最后一枪。马修·在里约埃蒙斯终于不用再去最后一枪决胜的生死时刻了,因为他在资格赛就已经被淘汰。现在,他也终于准备退役了。
从雅典到北京再到伦敦,霉运一直伴随着埃蒙斯,连续三届奥运会最后一枪崩盘,让他成为了最令人同情的人。但实际上,埃蒙斯真的拿过奥运会金牌。2004年雅典奥运会,23岁的埃蒙斯拿到了50米步枪卧射的金牌,这也是他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枚奥运金牌。而且,因为射击,埃蒙斯遇见了爱情,他和捷克射击女将卡特琳娜一见钟情,于2007年在捷克结婚。从2013年开始,埃蒙斯将自己的生活和训练的基地移到了捷克,并获得了美国和捷克的双重国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