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激烈而又优雅,自《勇敢的心》勇夺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之后,《血战钢锯岭》堪称是20年来最好的梅尔·吉布森作品。《血战钢锯岭》很可能是近年来最无情和血腥的电影,甚至比《拯救大兵瑞恩》或《兄弟连》还要令人感到不适——许多场景都足以让观众如坐针毡。梅尔·吉布森对暴力的热爱几乎是病态的——但通过聚焦于战争对人物心理造成破坏,《血战钢锯岭》很好地平衡了这种潜在的不道德感。电影花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高度赞扬这种忠于信念的勇气的同时,将这位现实生活中的和平主义者的故事描绘得扣人心弦和满怀敬意。
而这其中的功劳,多半要归功于安德鲁·加菲尔德对戴斯蒙·多斯这一角色的演绎,在影片后半部分的战场戏份中尤显精湛。但需要指出的是,前半部分中新兵训练营的部分场景显得有点不切实际(比如在军事法庭军事诉讼中,主角的父亲突然乱入,同时对戴斯蒙的形象刻画有些过于高大,从而丧失了一定可信度。一般来说,描写正面战场的战争电影都会尽可能少地引入浪漫元素(《珍珠港》就是典型反例,但德斯蒙与妻子多萝西·舒特之间的关系虽然保有一定篇幅,但在处理上谨慎而克制。泰莉莎·帕尔墨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还原角色,设法使其脱离纸片人的形象。
配角方面,雨果·维文一如既往地奉献了其职业生涯中最好的表演之一。但真正令人惊喜的反而是那些看似普通的角色:自2012年的《诸神之怒》以来,萨姆·沃辛顿已经很少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了,而葛洛佛队长这一角色几乎算得上是他最好的表现。但整部电影中,最出人意料的演员当属文斯·沃恩。霍威尔中士这一角色对本片的重要性直逼R·李·埃尔米在《全金属外壳》的上校,而将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喜剧片的文斯·沃恩并没有让人失望。继萎糜不振的《真探》第二季之后,我们很高兴看到他重新找回了他在90年代末期的表演热情——毕竟作为一名出道即在道格·里曼、塔西姆·辛、格斯·范·桑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电影中担纲主角的演员来说,他的确是有一定潜力的——何必跟凯文·詹姆斯抢饭吃呢。
有趣的是,虽然《真探》第二季让人大跌眼镜,但几位主演反倒是在大银幕上有着不错表现:瑞秋·麦克亚当斯当了《奇异博士》的人肉背景,科林·法瑞尔在《神奇动物在哪里》找到了长期饭票——终于可以甩掉票房毒药的头衔了。唯一翻不了身的就是泰勒·克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很难见到转机的苗头。
支撑整部《血战钢锯岭》的两大支柱是动作和摄影。和表演类似,在这两方面,《血战钢锯岭》也具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超写实的摄影风格和壮观的爆炸场面无情地传达了战争的残酷本质,这对于担纲本片摄影和剪辑的操刀手们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飞跃。
由于电影的重点在于戴斯蒙·多斯和他在钢锯岭的英勇义举,观众们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他参加的唯一战斗。事实上,戴斯蒙·多斯还参加了太平洋战场的关岛战役和莱特湾海战,并最终获得了荣誉勋章。片尾的历史图片和采访剪辑为整个故事和戴斯蒙本人增加了现实主义的力度。
硬派而又勇气非凡,疯狂而又感人至深。简言之,《血战钢锯岭》是一次对信念和坚守信念的人的伟大致敬。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却出乎意料的面对两级性评价
美国那边的评分才5分左右,
而豆瓣评分一如李安片的平均水准,
8分之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级分化?
在婧婧看来,可能是两地对表达方式接受度的不同。
美国人想看一部反战电影,李安说:“不!”
李安的电影从不表达观点
他只是把真实拍给你看
《比利 林恩的中场战事》
描述的是一个从伊拉克战场回家休息的年轻士兵,
参加一场文艺演出,遇到的人和事,
并最终回到战场上去的故事。
这部电影选在11月11日美国的退伍军人节上映
不得不说非常有深意
经过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
美国社会中退伍军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给你几组数据:
美国目前共有3000名死囚,其中10%是退伍军人
120万退伍军人没有医保
5万退伍军人无家可归
退伍军人自***率比平民高50%
患有精神疾病的2.2万名军人失去福利待遇
他们是一群边缘化的人,
青春献给战争,毫无一技之长
有些还在战争中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和心理疾病
美国社会对他们的态度
从原来崇拜的英雄变成不安定的`盲流
政府对他们的态度更像是用完就弃的棋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美国主流社会当然希望
李安能拍一部高举反战大旗的影片
但李安并没有说教
而是把美国社会的扭曲拍给你看
每个人好似都很在乎战争,但其实根本不在乎
林恩的家人不在乎,
他们对待从战场回来的林恩就像儿子出了次远差回来,
父亲觉得他去战场
是磨炼,是必经的过程,是爱国的表达方式。
那些向他致以敬意的普通民众
只是对一个偶像倾诉爱慕,当成发泄情绪的渠道而已。
那个他一见钟情的女孩
也并没有把他当一个男孩看,
她是他心中英雄的符号,强大不允许懦弱;
只能上战场送死,不能临阵脱逃!
每个人都在谈论战争,却没人能真正了解战争!
蒂姆·波顿受Z级片导演艾德伍德影响深远,为此还与强尼·德普合作过《艾德伍德》这部个人传记电影。艾德伍德电影生涯开始于默片时代末期,喜欢拍摄吸血鬼、外星人等神秘恐怖元素电影。波顿电影中很多经典梗,《火星人玩转地球》里面的外星人、《断头谷》里面的吸血鬼、《僵尸新娘》里面的僵尸,都是致敬艾德伍德电影中的桥段。而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依然能看到熟悉的哥特电影风格,以及熟悉的神秘元素梗。
本片第一条线索是杰克与爷爷的亲情。导演蒂姆·波顿从小孤独,父母也不够理解他。成年后的蒂姆·波顿在作品中很注重亲情,会去诠释怪异却温暖的家庭是怎样一种存在。如《查理的巧克力工厂》中的威利·旺卡,在严厉的父亲教导下,扭曲了父爱的定义。直到遇到温暖的查理一家人,才找到快乐的自己。而在《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中,父母忙于工作,无心顾及杰克。爷爷亚伯拉罕与爸爸富兰克林的关系淡漠,时常尖锐对立。杰克从小就和爷爷很亲近,缠着他讲睡前故事。爷爷经常讲亲身经历的奇幻冒险,亚伯拉罕在奇幻城堡长大,里面的少年都有特异功能,为了逃避怪兽的追***,大家躲在小岛上。爷爷意外身亡之后,杰克决定去小岛一探究竟,发现奇幻城堡真实存在,奇妙冒险也从此展开。由信任爷爷,到被爸爸等大人质疑亚伯拉罕的经历不过是吹牛,最终得知爷爷没有骗自己,而是与自己分享美好经历,祖孙情始终贯穿全片。
第二条线索是杰克的成长。蒂姆·波顿自认为是个古怪小孩,心理世界活在13岁,作为艺术家要像个孩子一样看待世界。他作品里也经常出现怪咖,有着奇特的外表,诗人般的灵魂。《剪刀手爱德华》里面的爱德华,虽然心地善良、性格单纯,却因长相怪异却不被世人理解,只能独自忍受孤独。而在本片中,因为相信奇幻城堡的存在,杰克从小就被同学骂作怪咖,受人嘲笑。各种被欺负,受尽白眼。直到来到奇幻城堡,遇到了异能少年们。友情,爱情给了他勇气。继承爷爷的遗志,也拥有看见隐形怪物的特殊能力。保护异能少年们,击***怪物,拯救奇幻城堡。由一个怯弱的壁花少年,成长为一个勇武的男子汉。
第三条线索是时光圈。科幻小说家威尔斯有一部经典作品叫《时间机器》,带给人关于时间旅行的想象。也产生了一个穿越到过去,是否能改变历史的问题“外祖母悖论”: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不小心***死了自己年少的外祖母。如果外祖母死了,就不会生他妈。如果没有他妈妈,又怎么会有他?如果没有他,那***外祖母的又是谁?关于这个问题,本片有个有趣的设定。佩小姐拥有特殊的能力,能够建立时光圈,进行时间循环。奇幻城堡就在这个空间里,大家活在二战被空袭前的那一天,重复着过去。当杰克来到1943年的奇幻城堡,遇到艾玛,还都是16岁的彼此,他们的感情并不会影响历史。因为这个时间是循环的,不会产生“外祖母悖论”,也不会改变历史。
从演员表现来看,最大的亮点依然是爱娃·格林,脸蛋精致,身材火辣,气质邪魅而出众,首部电影《戏梦巴黎》里的少女伊莎贝拉,美妙酮体令人惊艳。《罪恶之城2》蛇蝎美人爱娃,心狠手辣。《天国王朝》选择真爱的西碧拉公主,美到极致。《低俗怪谈》里面的灵媒凡妮莎,神秘奇异。爱娃·格林各种类型的角色都能hold住。这次出演高冷的佩小姐,照顾异能少年,尽忠职守。而小鲜肉阿萨·巴特菲尔德和艾拉·珀内尔的CP有点萌,荧幕和现实里都是情侣。阿萨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雨果》里的可爱正太,变成了本片清秀少年杰克。老戏骨塞缪尔·杰克逊则在片中贡献了精彩的反派表演,邪恶且富有魅力。
电影画面精致,美的如同老照片,服装道具很好的还原了20世纪40年代的风格。奇幻城堡满满的哥特风,充满着神秘气息。电影人设很有意思,会飞的氢气女,能控制时间的时光鸟,心意相通的美杜莎双胞胎,力大无比的怪力萝莉,脑后长嘴的小女孩,会喷火的少女,能控制人偶的善妒少年,在梦境预知未来的小孩,隐形人,蜜蜂男孩。本片改编自美国著名奇幻作家兰萨姆·里格斯的小说《怪屋女孩》,异能少年们各有所长,给人的感觉很像奇幻版的`X战警,但本片并不是超级英雄电影,波顿想用其隐喻那些在生活中受歧视,不被理解的奇怪小孩和残疾小孩,唤起大家对他们的关爱。
若你喜欢怪人,其实他们很美。
来信我也读了三遍,謝謝你的鼓励。你傳来的美照和文章,獲益良多。
祝你合家新年快乐!
青霞
聽說這部戲是小寶的成名作,我就是沖著這個理由看的。
在這部影片裏基本所有人的目的都是為了奪得武林第一的稱號,而出來打打殺殺的。
老實說,我並不喜歡這樣的影片,讓我感覺不到它對社會的意義,所以我把它歸類到武俠迷們的幻想片吧。
裏面有很多鏡頭讓我覺得很好笑很好玩,可能現在的電影跟以前的真的大相徑庭吧!這部戲裏面基本每次打鬥都要毀掉旁邊的東西,比方說敲個門把門打兩個孔,主角跟那些小籮籮的打鬥,那些小角色都要被打飛然後撞到欄杆啊什麼的,雖然人家家裏夠窮了,還是把牆給撞破了,對我來說這樣的段子很好笑。不是嘲諷,是好玩的感覺,感覺現在的片子比較不喜歡那麼誇張吧,科技發達了,弄點什麼光會比較有效果吧。
小寶扮演的三少爺,是江湖第一劍,卻是最不想要這個稱號的人,為此還需要詐死來躲避紛紛擾擾。然而真的是人怕出名豬怕肥,都躲起來當個無名小阿吉了,還要被人追趕。實在是相當無奈,難怪謝曉峰的臉上總是像塊木頭般毫無表情,他對這個追逐名利的世界或許太厭惡了吧。
在感情線上,比較感動的是那個啞巴,他不想要報答地對阿吉好,也莫名其妙地對他的友情到了死心塌地的地步。真的很讓人感動。在愛情上就比較奇怪,莫名其妙地阿吉和小麗竟然到了相愛的地步,實在沒什麼好的鋪墊。
總的來說,主角太幸運了,他擁有了所有人想要的稱號,想要的名利,情感,可是這一切不是他不想要的,就是最後得不到的。其實真的挺悲哀的.
影片對我來說比較特別的是,三少爺的寶劍有好多把啊,他去決鬥的時候竟然是帶一把劍的而不是帶他最擅長的劍,還有他的寶劍也太容易斷了吧。
姜大衛扮演的那個二少爺很好玩,瘋瘋癲癲的,傻乎乎的,其實他都比三少爺厲害了,怎麼不稱他是第一呢?可惜顛了...
我還是看不懂武俠片啦,可是太脫離現實了吧。所以就這麼草率地發表一下我的看法啦
《长城》的预告片看的人热血沸腾,正片也没有辜负众望,激烈程度使得整个人在IMAX厅的座椅上都燃起来了。
首先要说的是场面够大,画面够美,一些设定非常富有想象力,比如军种的设定、长城机括的设定、战术攻击的设定等,我只想说这些特色很老谋子,画面真的是电影重要的加分项,雄伟绵延的古长城、冷寒萧***的明月边关、山水泼墨般的群山雾霭,把长城的神秘气氛营造的恰到好处;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服装道具亦非常考究,由当红小鲜肉组成的五个军种的兵器及铠甲相当具有质感;在特效方面,超震撼的大战场面让我想起了《霍比特人:五军之战》宏大的战争场景。排山倒海的箭雨,倾盆而下的火焰弹,不计其数的饕餮铺天盖地席卷围城的场面,在IMAX的大银幕前感受相当震撼,犹记得系着锁链的强弩射向饕餮的那个场景,放佛从鼻尖前一闪飞过,有这种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恐怕也只有IMAX3D了吧?
饕餮的外形设定完全出乎意料,在国人印象中,这个招财的神兽外形一直都是汉唐旗帜中的外形,很古朴,很有韵味,很中国化。电影中的饕餮则不然,个人感觉太过于西化,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哥斯拉与异形,有人站出来说毕竟是老外做的,作为一部商业片也要迎合西方观众的审美。这话没毛病,可是兵器与铠甲以及部分相关道具也是老外做的,质感与审美也还可以啊,并没有什么违和,只能说为了西方观众,饕餮的外形设计是失败的。
再简单说说特效和剧情部分。特效制作来自好莱坞的工业光魔与维塔工作室,绝对的好莱坞水准,毫不夸张的说,在特效部分和霍比特人五军之战真心零差距。剧情来讲主线突出,情节设定简单,但并没有“美女爱上英雄”的庸俗套路走向,Matt Damon和小甜甜之间相互的尊重比只见一面就爱得死去活来的情节更让人觉得走心。整个电影并不拖沓,节奏足够紧凑, IMAX 3D呈现的特效也足够吸睛,再加上片中的笑点也屡屡戳中观众,《长城》还是蛮值得一看的。
自从120帧4k技术被大张旗鼓地宣扬,李安的这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就注定会引发一场争议。在海外上映后口碑扑街似乎更加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兴趣。不知道其他“低配”版本的观影感受如何,标准的120帧4k画面给人的感受很诡异。这部电影充斥着大量面部特写,原本只需中景的镜头都被义无反顾地推得极近,几乎每个角色都顶着红鼻头以及泛着血丝的面颊和眼睛。这是启用这种技术的初衷或者副作用——李安企图在这部作品中把一切变得纤毫毕见。所以,没有什么比毛细血管破裂带来的红晕更能表现这一点。当男主角林恩和拉拉队员在帷幔后偷偷亲热完毕,尴尬地走回座位时,班长问他,为什么像刚打了炮一样?(中文翻译故意回避地改成了‘像刚刚睡醒一样’,那种羞涩、掩饰和努力回归清醒的微妙红晕,只有这样的细微的技术才能得以呈现。但是,这样的“真实”恐怕不是现实意义中的“真实”,它更像是显微镜下的“真实”,一种“超真实”。
这种技术剔除了电影独有的某种质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觉得这更像是在看高清电视。它或许更加适合表现足球比赛或者现场演出之类的内容,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近处的毛孔与皱纹都可以被凝视,远处的不同风景也都层次分明。怎么说呢,这有点像图像范畴中的“恐怖谷”理论,一旦真实度超过某个上限,它就有点古怪了。
不知道擅长故事叙述的李安把多少精力放在了研究技术之上,至少从故事本身的层面来讲,《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还有更好的叙述方式。这种在热闹现实和残酷战场之间闪回衔接的方式十分老旧,更何况在很多时候,它的转折做得过于生硬,比如庆典的焰火声、琐碎生活中敲击桌子的声音都成为了触发记忆的扳机,引爆对战场炮火的恐惧,这种做法,次数多了就显得了无新意。其实,这个故事也并非在表达对于战争的态度,更多的是在向人们展示,现实生活有时猛于炮火。
在真实的战火中被当做英雄的人,一旦回到俗常,就必须被纳入一场表演。而林恩和他的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一旦进入影像、解释、传颂与报道,就都被娱乐化了。他们的恐惧、自豪和悲伤都化成一种象征和固定格式,进而被消费。林恩和自卑的姐姐与疲惫的家人重逢,和想用他们赚钱的二流经纪人周旋,与充满算计的球队老板对峙,更何况还有一群把他们当做异类的吃瓜群众需要应付,自以为是的能源公司老总,没完没了询问他们各种枪械功能和***人感受的橄榄球队队员,日常场景俨然突变成为战场,人们的语言、观点和审视态度都像是子弹,林恩和战友们像无辜的动物,被一群人环伺。林恩对只肯出五千五百美金的球队老板说,“你还不如那些圣战分子懂得对我们尊敬。”那些圣战者至少还是以命相搏,但这个衣着体面的富人,不过给出了打发乞丐的价码,就企图买断这几个战士的叙述权。某种意义上说,这群现实中的人们更危险。
一群穿越生死的士兵,远离战火之后,发现自己必须被纳入一部电影才能把生死变现,被世人铭记,但很快就没人愿意投拍这样一部电影,他们成为了一种用后即抛型装饰物,用来短暂地被别人拿来装点自己的情操,他们最终拒绝了这种娱乐化的状态,宁愿选择回到生死未卜但真真切切的战场。这个故事中植入了有关拍摄电影的桥段,充满小小的自嘲和幽默,电影成为了一个象征,有关资本、有关娱乐化、有关对于留存记忆的需要。这其中有李安自己作为电影导演的一些隐秘又有趣的心绪和况味。
这一群有着战争心理创伤后遗症的人们还是要选择回去,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战场。回到那里,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更像回家,对于旁人来说,只有在那里,这群人才真正维系了英雄的模样,这一点才最残忍。但是每条情感线索,在这部电影中都没有被更深入地呈现。
其实,这个故事,以李安对人物心理细腻的把握和故事讲述节奏的精到,足以可以呈现出另外的方式,但现在更多的时候为了呈现技术上的先进更损失了太多其他的韵味。目前看来,这种技术不太能代表着未来电影发展的方向,至少不适用于这一类故事。电影的发展方向绝不是线性的愈发清晰,相比于技术,它存在的价值还是基于情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