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多姿多彩的,我的成长故事则是一个五颜六色的万花筒,演绎着成长时的快乐,演绎着成长时天真幼稚的梦。呈现出我悟出道理的那一幕。
就在去年暑假的一天晚上,一阵清脆的电话声把我的注意力从好看的电视节目转移到了电话上,我快步跑过去,拿起电话,一听,原来是姑姑打来的,她告诉我说,鸿舟商厦要举行儿童绘画比赛,问我要不要参加。我歪着头刚想问妈妈,却听她冷漠的抛了一句“自己决定吧。”正在我怀疑不解时,电话那头传来了姑姑急促的催促声,“参不参加啊”。我赶忙应付了一句“报名吧”。我放下电话,心情无比沮丧,有些伤心,妈妈对我怎么不闻不问呢?于是,我大着胆子去了妈妈的房间,我打开房门探个头进去,问妈妈:“妈妈,我答应明天要去比赛,您不陪我练习吗?”可妈妈却说:“练不练你可以自己决定,不要什么事都要问我,如果练呢,也许会有个好成绩,如果不练呢,得不得奖也无所谓,主要是过程,你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办。”我没想到妈妈会对我这样的冷漠无情。原来那个连我咳嗽一声都会担心的不得了的妈妈,变了吗?难道随着雪花飘落的告别,随着11岁蜡烛的熄灭,妈妈的爱也随着消失了吗?我刚想再问些什么,只听妈妈说:“明天我不陪你去了,你就一个人做公交车去吧,”听了妈妈的话,我彻底失望了,我认为,妈妈不再爱我了。
第二天,我一个人坐着公交车来到了鸿舟商厦,看见其他的伙伴,都是家长陪着来的,我更加伤心难过,比赛要开始了,我打开彩笔盒准备彩笔,我惊奇的发现里面有一张纸条,我赶紧拿起来,上面写着“欣欣,妈妈的好孩子,你一定是在怪妈妈没有陪你去比赛吧,不要生气,妈妈只是想让你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自立,不能只想着依赖别人,要学会独立面对事情,面对生活,你长大了,应该学着独立了,妈妈也相信你,一定会做的很好,你永远是妈妈心中的骄傲,一定要加油啊!你会理解妈妈的,对吗?”看完了这张纸条,我终于明白了,妈妈是爱我的,是在乎我的,我更加信心百倍,妈妈我爱你!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妈妈的纸条上的那些话印在了我的脑海,告诉我要学会自立、独立地面对生活。
我们逐渐长大,能做的事却越来越少。
现在的我好像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起来桌上就放着妈妈准备好的早餐,起床后也不用打扫房间,连被子都是妈妈帮我铺。回家后袜子也是直接脱下来放到盆里,就更不用说衣服了,都是由妈妈帮我洗的。即使周末在家我也只是偶然打扫一下卫生,清理一:下自己的书桌。午饭也都是妈妈准备好的,我也不会自己洗碗,都是让妈妈回家后洗的。
但是以前的我自己准备早餐和午餐,不需要妈妈帮我准备。起床之后也是自己铺床,自己洗袜子自己洗碗。周末在家会帮妈妈打扫卫生。
看到材料之后,我这才发现原来我和材料中的“我”是如此的相似。可是我们小时候都是独立的啊。我们可以自己做很多事的。可是我们越来越大,做的事反而越来越少了。因为父母都希望我们能好好学习,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所以能帮我们做的事都全部包办。我们或习以为常,或想自己做点什么,却被父母阻止,我们的动手能力也会越来越差。
我再次站到厨房里,想自己做一顿饭,却发现我连火怎么开都忘记了。只能在外面解决。自己打扫家里卫生,却总是有些地方打扫不干净,洗碗也是,总有些不干净。好久没做家务,原来我已经“退化”成这样了。
我突然发现,父母帮我们包办所有事想要我们好好学习,当然没错。我们当然要好好学习,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不做家务。因学习而丧失一些基本的能力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总是要自己生活的
我开始学会自己多做一些事,尽管妈妈也会阻止我。早晨起来自己铺好床,妈妈会说:“上学那么早要去,不用铺床了。”我总会说:“没事的,不管怎么样总还是要铺床。”一开始妈妈不同意我做这些事,不过再我的坚持下,我还是尽量做一些我能做的事。
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不能让父母为我们包办所有事。我们要学习,但是父母也要工作,而且我们也不应该总是依赖父母,要学会独立。
我是家里的小太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要什么就有什么,但除了一个自由的空间。从我懂事起,爸爸妈妈就象关小鸟一样把我关在了家里。于是,书本和电视就成了我消磨时间的唯一办法。我很少出门,爸爸妈妈总是说外面的坏人多,万一出事,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就算要去什么地方,也是由爸爸妈妈拉着护着,好象生怕冲出一个坏人把我抱走。
以前我对爸爸妈妈这种做法也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全世界的孩子都是被爸爸妈妈这样捧出来的,但自从看了《乌塔》这篇文章之后,我的想法才彻彻底底地改变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人游欧洲的事。当时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觉得十分惊讶。因为在中国,不要说14岁游欧洲,就是把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游一圈都不可能。特别是等我读到乌塔能自己挣钱给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买礼物时,我更觉得是“天方夜潭”。自己挣钱买礼物,是我绝对不敢想象的,更何况是到外国去买。在家里,如果我要买什么,也是爸爸妈妈亲自“出马”。所以我对商品的质量、价格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象乌塔那样懂得比较多的商品价格。我唯一的一次自己买东西是在我10岁的时候,那天在“好当家”超市里,妈妈交给我一个“神圣”的任务,那就是帮妈妈买三包红酒,我听了之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我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了。妈妈把红酒的名称和摆放的位置仔仔细细地说了三遍,才让我去买。她还说她会在收银台等我。我高高兴兴地找到了要买的红酒,拎了三包就往回跑。可到了收银台,我怎么也找不到妈妈,我吓得六神无主,象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后来通过广播才找到了妈妈,看妈妈的样子,似乎是急得快哭了。她看到我一个劲地责备说:“你跑到哪里去了,害得我急死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买过东西了。
现在想起这件事,觉得妈妈管得太紧,连一个自由展示的空间都不给我,仿佛我是一个蜡人,她一松手,我就会融化。所以才造成了我一遇到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在这里,我要向那些对孩子放不开的家长呼吁:请不要再把孩子关在家里了,这样对他们并没有好处,只有把他们放到一个广阔的空间里,他们才能自由飞翔,独立自主!
父母,是我们温馨的避风港;父母,是我们撒娇时的依靠;父母,是我们物质上的来源,精神上的支柱。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有一天,父母会离我们远去,或许是我们离开父母远行,我们总有一天要学会独立。
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意识,是我们学会独立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吃好的买名牌根本不用顾及钱不够,花钱如流水,钱不够就伸手向父母要。他们认为向父母拿钱是天经地义的,就是从不想一想父母赚钱的辛苦,也很少抱着感恩之心去利用父母给的钱,而是一味地攀比挥霍。他们名义上已成年,独立,但是从本质、人格、心理上的独立却十分幼稚。这就需要当今大学生重新对自己进行思考。
培养社会责任感,懂得回报,是独立的表现。当你自己对着父母说“不用你们管,我已经独立了”时,你是否想过离开了父母,你真的能独立吗?虽然,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很多,但我觉得应多让他们去社会体验体验,每逢暑假有许多学生就会去打工,参加夏令营,他们在不断地学会独立,在独立的这个过程中,王文韬的父母,之所以对儿子签订了一份数额1。6万元的借款协议,目的也是为了培养他的勤俭节约,懂得感恩,懂得报答社会的一种表现。
父母的正确做法对培养孩子独立意识有着指导作用。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家庭里面,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就会让他们自己去经营自己的事业,父母只是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孩子们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他们只有通过自己查阅、上网、自学等方式经营自己的事业,他们钱不够,也不会向父母要钱,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最终他们事业有成。是的,或许在传统的我们看来,他们的父母有点残忍,但是这却是对子女的一份最真挚最实用最有意义的爱。
当我们对父母的唠叨觉得厌烦时,我们想想,我们该独立了。父母的唠叨也是一种教诲,说明父母对你的担心,说明你还不是十分独立。独立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前提,独立是培养社会责任感,懂得回报社会的表现。当我们在向父母要钱时,能主动打一张借条,也许我们就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了。当我们有一天离开父母独自去闯世界时,你就能真正体会什么叫做“独立”了。
“物质的***,虚荣的诱惑,是人们迷失的重大原因,许多可贵的才华与可能有的成就都在这种诱惑下断送?”
这是罗兰的一句名言,讽刺了那些由于意志不坚定而断送了自己的目标与前程的人。我是一个意志薄弱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了《感动同心的励志故事》这本书,使我感受颇深,读完了它,书中的一个个简短而精湛的故事,让我对自己的性格与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反感,“我一定要磨砺出自己坚强的意志,立定明确的目标!”我发出这样的感叹。
《梅兰芳——以勤补拙》是书中故事其中之一,梅兰芳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京剧世家,这为他以后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刚开始学戏时,由于先天的不足,感到非常吃力,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勤奋苦练。为了过台词这关,他数十遍的背诵;为了过眉目传神这关,他放飞鸽子,目光紧紧追随天空的鸽子;为了使基础功更扎实,他在院子里泼水成冰,在冰上练踩跷,跑圆场……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感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只要以勤补拙,用勤奋刻苦来弥补先天的不足,一定会换来后天的成功,因为勤奋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有一篇故事叫做《被突破的极限》,令我至今记忆犹新。田径运动员罗杰·班尼斯特用了3分59秒4的时间就跑完了1英里;美国选手占海因斯以9.95秒的成绩跑了100米,突破了10秒大关。体育竞技是这样,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在飞机前,有几人相信人能飞上天,在阿姆斯特朗以前,有几人相信人能踏上外星球?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追求就有希望,只要努力就有可能。相信自己,努力奋斗吧!
自尊加自立加自强,就等于成功,总之一句话:人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坚持自我,相信自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