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饺子夏至面”,又快到冬至了,我不由想到了美味的饺子。
星期天,正好表妹也在我家,妈妈买回肉馅、韭菜,开始做饺子馅。妈妈麻利地拌好馅、和好了面,包了起来。我洗干净手对妈妈说:“妈妈,我帮您包好吗?”妈妈笑着说:“你还是帮我擀皮吧。”我挽起袖子,正准备擀皮,妹妹跑了过来,不由分说从我手里抢过擀面杖,擀起了饺子皮。“妈,你看。”“你让着点妹妹,那你包饺子吧!”
我更高兴了,学着妈妈的动作,把一个饺子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夹起一小块馅,放到饺子皮中间,将两头对折,贴在一起,两手用力一捏,可饺子开了一个大洞,馅漏了出来,我赶快交给妈妈处理。我又拿起一个皮,心想,这次少放点馅,可不知咋的,皮对折后,捏不到一起,“算了,不包了。”我泄气地说。妈妈看了看说:“做事要有耐心,遇到困难要找原因。”听了妈妈的话,我又包了两个,虽然样子不好看,但成功了,我得意地说:“妹妹,看我包的饺子咋样?”妹妹抬起头来,只见她脸上、衣服上粘满了面粉,真像个圣诞老人。妈妈望着我俩,笑得前仰后合。
吃着美味的饺子,我们三人会心地笑了。
今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来到饺子馆吃饺子,门口站了很多人在排队等候,我问爸爸妈妈:“今天是什么节日呀?怎么这么多人呀!”爸爸告诉我:“今天是冬至,是吃饺子的节日。看大堂内悬挂的两个条幅: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我又问爸爸:“什么是冬至?”爸爸说:“冬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节,冬至这天,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我接着问爸爸:“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爸爸笑着说:“来让我们先吃饺子,这个问题回家后上网查资料。”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心里美极了。
回到家,我马上上网查到了为什么冬至吃饺子。在东汉末年,各地灾害严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阳有个名医叫张机,字仲景,自幼苦学医书,博采众长,成为中医学的奠基人。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的性命。
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后,走到家乡白河 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回到家,求医的人特别多,他忙的不可开交,但他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 耳朵的穷百姓。他仿照在长沙的办法,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 分给乞药的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出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从此,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就留传下来。
今天是冬至,老师让我们要跟着妈妈学会包饺子,体验一下从择菜、和面到把饺子包好吃到嘴里地过程。我围上围裙,戴上套袖,把手洗干净,准备工作做好了。
第一步是和面,先把面舀一碗放到面盆里,然后用水一点一点的洒在面上准备把面粉和成团。我是第一次和面水加多了面粉就稀了,水加少了面粉就和不成团。“妈妈,快来帮帮我”我都着急了,妈妈过来教我把面和好。妈妈真厉害面和好了,面盆上也干干静静的。
第二步是择菜,我们择的菜是韭菜,先把韭菜坏的菜叶摘掉,然后把韭菜洗干净,晾干上面的水分,再把韭菜切好放到一边。
第三步我们把切好的韭菜放到早就准备好的肉馅里,再把香油、盐、花椒粉、酱油等各种调料放好用筷子把肉馅拌好。我端起来闻了闻,真香,妈妈这时对我说:“香吗?我们赶快去包饺子吧!”我高兴的点点头。
我和妈妈开始擀饺子皮,妈妈对我说:“擀饺子皮要左手拿着皮右手拿着擀面仗,右手使劲擀,左手要跟着转,知道了吗?”我在妈妈的指导下一个饺子皮擀好了。下一步就是包饺子,我也是第一次包,妈妈手把手的教我。先拿一个饺子皮放在手心里,用勺子舀一勺肉馅放在皮里,再把饺子皮对折边上捏上花边,我好不容易包好了第一个饺子,我很开心。
终于吃上香喷喷的饺子了,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可真香。通过这次体验让我体会到了妈妈平时为了我是多么辛苦。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妈妈。冬至里吃饺子,还防止冻耳朵呢!你看饺子的形状多像耳朵呀!
转眼间,就到了今天下午,我连忙准备东西:一只水碗、一杯水、一个大托盘,一个小碟子、一个碗、一双筷子和一根勺子,你一定要问我:“没有馅和皮,拿什么包饺子?”其实,馅和皮、还有纸巾,等一下我妈妈送过来。
到了学校,老师来了,我们就端端正正地坐好了。老师说:“大家先不要包饺子,我们先看一下王仁捷怎么包饺子。”然后,就叫王仁捷包了一个饺子。王仁捷包好后,老师就把王仁捷包的饺子托在手心里,给大家看,老师一边托着饺子一边说:“同学们一定要包好了,要送给你们一、二、三年级的老师,包不好的,就不要包了。”说着,就把王仁捷包的饺子放下,又说:“哪个小组坐的好,哪个小组就先包饺子。”
老师见王仁捷的那个小组坐的好,就让她们小组先包。然后又见我们坐的也好,就叫我们大家也开始包了。
我包饺子可是“老手”了。我熟练的拿起一张饺子皮,又用手指沾了一些水抹在饺子皮的四周,然后,填上合适的馅,最后,把馅子皮对折,在上面一捏,两边也捏一下,然后再把中间部分捏一下,这样,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完成了。
包好饺子后,就要煮饺子了。只见老师把饺子一个一个的放进锅里,饺子就像一只只小鸭子在水中游来游去。不一会儿,水沸腾起来了,饺子煮好了。老师把熟透的饺子装了起来,然后叫我们去端,可怜我们组是最后一个端到饺子的。
到了最后一个环节,那是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吃饺子了。我们组一共吃了三盘,其中吃的最多的就是王昱俊了,他一共吃了十几个。
其实,我们还拿了一些饺子送给了语文组、数学组和英语组的老师们。
今天立冬,放学后我做完作业,就和妈妈一起包饺子。
妈妈把一碗面粉倒到面盆里,再加上适量的水拌匀,然后揉到一起。和了一会,一碗面粉就变成了一个光溜溜的面球了,我也忍不住下手和了几下,妈妈看我揉个不停,就说:“好了,别揉了,盖上盖让它醒醒吧,咱们准备菜!”
妈妈拿出一个大白萝卜,把它洗个干干净净,用擦子擦成丝,我看着妈妈擦几下以后又换个面,换了几下以后像一枝削好了的铅笔。我决定试一下,结果怎么也削不动,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削了一下,削了四五下,就没有力气了,我拿开擦子一看,啊!这可不是丝,是末,我花了这么多功夫都白费了!妈妈说:“没有关系的,反正还要剁,只因为你的力气小才会这样!”妈妈把擦好的丝放到锅里煮一下,趁这一会妈妈把肉拿出来,我把肉放在盆里,在妈妈的指挥下,我放了三勺盐、一勺鸡精、倒了一些味达美酱油、放了一些香油,就开始用筷子搅拌,妈妈让我顺着一个方向搅,说这样拌的馅好吃。我搅匀了,妈妈也剁好了萝卜,我把肉和萝卜都放在一个盆里,就开始使劲地往一个方向搅,直到把它们搅匀了为止。搅完以后,我觉得胳膊很酸,我不得不休息一会。
把馅拌好后,又拿出来和好的面,在面板上揉,我揉呀揉,把面揉成了一条“小蛇”妈妈拿起刀子“嚓嚓嚓“把面切成小块儿,我也试了几下,呀,刀子可真沉,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把这条“小蛇”全都切完,我们把切成的小块儿搓成圆柱形,又把它们按成扁的,我擀皮,可是,手怎么也跟不上去,两个手不知道怎么配合,擀好了,可是是个长圆的,之后我又擀成六边形、五边形、小花边,可是就是没有圆圆的,妈妈擀的皮又薄又圆,我觉得擀皮太难了!我们把馅放进皮中间,用食指和拇指把皮提到中间捏在一起,再把两边的捏到一起,一个饺子就成了,我捏的饺子扁扁的,馅有点少;妈妈包饺子是挤的,饺子肚子鼓鼓的,我们一边包妈妈一边对我说:“你知道吗?立冬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过了这一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长了,立冬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节气之一,这一天,大家几乎都会包饺子,现在还流传一句民谣“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有人管”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为大众治耳之恩。
包好饺子,我们把饺子放到锅里开始煮,妈妈说开锅以后要加三次凉水就熟了。很快,香喷喷、热乎乎的饺子就出锅了!
饺子的味道真好,自己动手做得更好吃!也可能是饿了,我吃了一大盘!真香呀!就是做完以后,觉得胳膊有点酸!挺累的!
今天中午,天气很冷,但我很开心,因为我们家要包饺子。
妈妈买回了各种包饺子的配料,有肉、葱、姜、饺子皮,妈妈把这些配料洗好,我准备来切肉。于是我挽起袖子,拿起菜刀,准备大干一场。我小心翼翼地一切,谁知菜刀一偏,差点切到我的手,吓得我顿时往后一跳,心想:真是好险呀!第二次我双手握紧菜刀柄,用力一剁,由于力气太大了,肉弹了出去,我赶紧用手去接,妈妈在一旁看了,哭笑不得,就手把手教我。过了不久,肉终于被我剁成肉泥了。我把装肉的盘子端到桌子上,并放上葱、盐、姜拌均匀后开始包饺子了。
我拿起一张饺子皮,把肉用筷子夹起来,放在饺子皮上,然后一卷,眼看大功告成,可饺子像不听话的小孩一样,滑了下去,掉在桌上,我只好拿起来重新包,可饺子皮全散开了,馅露出来了。妈妈过来说:“捏得力不够。我来吧。”我只好又换一张饺子皮,这次我小心地把它卷好,吸取上次的教训,然后用力一挤,由于力气太大了,饺子皮裂开了一个洞,一些馅从洞里掉了出来。我急了,再拿一块饺子皮,像折纸一样,左折一下右折一下,最后捏成了一个球,看着这个球饺子,我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望着顽皮的我,直摇头,也笑了。
晚上,饺子都煮好了,我们来吃饺子,虽然今天的饺子模样很奇怪,但我很开心!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关于立冬的一句俗语。据说,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由此,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再来,咱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到了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