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就像太阳和月亮,永远无法相聚;距离又像牛郎织女间的那条滚滚银河,不可逾越;距离更像——我和柿子的那次相遇……
七岁那年,我寄住在外公家中,外公是既勤俭、又疼爱子女的人,他从来不伸手向他的子女索要一分钱,靠着退休金和自己的勤劳过日子。他总是说:“我还硬朗着,干嘛靠儿女,东西得自己获取,享受的就那一过程。”
秋天,柿子一个个吸足了阳光,泛着黄澄澄的光,吊在树上的模样,像极外公家的灯泡。一阵风吹过,黄光摇曳。可那是邻居家的柿子树!看着邻居小伙伴站在树下,指着枝头说“我要这个,不然这个,算了,算了,两个我都要!”望着小伙伴那骄傲的身姿,我深知——这种幸福我是无法触及的!便天天站在柿子树下,幻想着有那么一天,柿子掉下来砸我头上邻居和外公便什么话也没得说,允许我吃了这个“天降馅饼”。
就这样,我每天都揣着这个吃柿子的梦入睡。梦中,黄澄澄的柿子填满了房间。“咚”地一声,一颗从天而降的柿子在我的头上炸开了花。“好疼——”我轻声低吟了起来——原来是掉到床下的缘故。索性就躺在地板上了,反正也吃不到柿子,哼!突然看见天花板上有个柿子,难道邻居家的柿子长到外公家里来了?定睛一看,原来是电灯泡。
咦?这么节省的外公怎么会把电灯开着睡觉?我小心翼翼地挪着小碎步,向门外窥望,只是外公在数钱罢了!那又有什么用,又不是柿子!我不满地嘀咕着,慵懒地爬上床睡觉。梦中,我又吃了一次柿子。
第二天,邻居说,只要我能把柿子打下来,柿子就归我了。我欣喜若狂,拿着竿子,正要把柿子打下来,又想起小伙伴那傲骄的小身姿,我也要像小伙伴那样,站在柿子树下炫耀一番!便把竿子别在背后,昂起下巴,好像山大王在宣布,这块地是我的!余光中,瞟到外公在给邻居钱。
柿子打到了,就在我的手上,已经红透了,直接可以吃。我对外公说,我们一起吃吧,外公慈祥地抚着我的头发:“无功不受禄!”我小心翼翼地剥开红红的皮,让柿子展示出更为发亮的红霞般的果肉,轻轻地吮一口果肉上的汗,比蜜还甜,比琼浆玉露还美。这时,我与柿子零距离,与外公零距离,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相见……
周国平说:“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厂和喧闹的市场。”人总有一死,无论经历多少喧哗和***动,有过多少光荣与梦想,结局总要走向寂灭。他认为人如果想明白了生生必死的道理,他就不会如此看重和孜孜追逐那些到头来一场空的虚名浮利了。
就像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因此,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莫过于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才不会辜负来到这世上走一遭。
读完《守望的距离》,总能感受周国平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淹没自己,不要失去自己,尤其不要失去精神家园。确实,一个人拥有精神家园,他才会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模糊的界限,朦胧而美。
如果与一位陌生人交谈,你会觉得他人不错,因为你并不了解他。我喜欢这样,似乎每个人都是美好的,美好的让人觉得他们真的很好,便像吃了一大块一大块的棉花糖那么快乐、满足。与他们一起分享这种似亲密而又有距离的快乐,每个人都尽心维护着,小心翼翼的,建立一个美好的小家园一样。
喜、怒、哀、乐就是距离的刻度。每一种情感都会显示你与对方的距离。如果只剩下自己的时候,便会有泛滥的落落充斥整个脑子,也渲染了四周。似乎有很多人都感觉知己甚少,没有懂自己的人,自己的一切只有发酵在心里,每次独自品尝,便有酸奶一样的酸甜味儿,有时酸味也会刺激出朦胧的水汽,努力地眨眨眼睛,翻着眼皮,压下这过于强烈的情绪。可当真要与人说这些时,却不知从何说起,说些什么,似乎不想让别人太懂自己。每个人都有独自的东西叫秘密,也是与别人的不同是距离。
我无力地对他说,你们跟本不懂,什么都不懂,一点也不会去懂。对我来说,你们的不懂是蛮横,是无力的要求与斥责。无视我的变化,无视一切我所失去的悲伤与快乐,你们根本一点都不懂!我说,距离甚远,唯美的画面是一帧一帧脑海中落落的女孩。一帧一帧只记录自己的青春,记录自己的快乐与悲伤。
或许真的是我们太软弱了,没有经历过想象中那么轰轰烈烈的成长艰辛,也无力反抗那些强制的法章,人们。只有默默的隐忍,自我安慰式地活着,被人叫做温室里的豆芽菜。可悲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事实的确如此。只能用距离甚远为借口声称你们怎懂我们心中的悲伤。可能有些人有笑我们怎能明白什么是悲伤,仅仅因为娇气受挫,或是因为心里莫名的情绪而自怜地***着悲伤。的确,因为我们还会孩子气的任性,被这个世界宠坏的娇气让我们变得如此不堪,为了让别人付出更多的关心与爱,自私地想尝试这丝丝甜甜的感觉便夸大自己的感觉,夸张自己的情感。即使这样也无人理会,似乎真的有了伤心的感觉,像喝着一杯甜水时不小心摔倒了,便放弃了。就像小四一样开始在自己的世界里听花开的声音。
喃喃自语*碎碎念*无人语,我们无人体会,仅仅距离甚远。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泰戈尔
梦把空间缩短了,把时间凝固了;梦中没有污秽、没有嘈杂、没有离别、没有痛苦。梦,使人永远年轻,使人不愿意醒来。但我们还是醒来了,承受着现实瘢痕累累的疼痛醒来了。原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鱼与飞鸟的距离,而是现实与梦的距离……
陶渊明憧憬着这样一片世外桃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切都那样单纯、美好,令人心之神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在那里,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压迫和战乱,但现实仍是这样无情横亘于梦境之中,最后得来的也不过是“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梦想,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只能寄寓于文字之间。
张爱玲,那个从容穿梭于文字与梦魇的痴情女人,在自己的感情与生活面前竟仓皇得手足无措。她与胡兰成,何尝不曾幻化过平凡与点滴的幸福生活,何尝不曾相许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但零落的幸福在悲哀的现实中于这个女人是那样的吝啬。一举首心醉,一低头心碎。一条路,一个人,两行泪。梦境如昙花般绽放得如此绚烂,绚烂得令人不安;而现实,终将归于沉寂,沉寂得无比遥远。
也许这就是生活:热闹伴随着寂寞,浮华掩映着苍凉。太沉迷于某些美好的东西,面对现实的将是一个孤高冷傲的背影。
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却终因一
或许,天边的流云早已看穿了飞鸟的思念,海中的水藻早已懂得了鱼的悲哀。于是,它们叹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鱼与飞鸟的距离,而是现实与梦的距离……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或许是无边的宇宙,又或许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但我认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窗,莫过于人心的欺瞒与背叛。
无边的宇宙。自我国古代起,就有许多与日月星辰相关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给月亮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类也从不断的实践中,掀开了这层面纱——原来,月亮上没有嫦娥,没有吴刚,这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古代有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他们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与古代小农经济下的人民生活一致。可见,神话传说也并非凭空想象,也包含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甚至我国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也以嫦娥命名。宇宙的神秘早己不是秘密,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受畅游宇宙的快乐,所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并非无边的宁宙。
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每当清明时节,人间便是一副寂凉的最象,人们都在怀念死去的亲人,朋友,爱人。但在怀念中悲伤中,是否想起亲人,爱人,朋友的美好期盼与祝愿,若为生死相许的恋人,一方逝去,另一方便感到悲痛欲绝,更有甚者甚至迫随恋人而去,这样“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爱情广为赞颂。但我认力,生者,应该代替他们的爱人,去完成一些死去的人还没来得及做的事。如若对方有父母,可以替对方尽孝,生者与死者虽为阴阳两隔,但他们对爱,永远忠贞不渝。所以,世界上最道远的距离,并不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
人心的欺骗与背叛。在当今社会,时常出现一些欺诈现象,比如老人摔倒,有好心人将他扶起,却被家属控告,这让许多的好心人寒了心,更有人学起“碰瓷””的行为,向别人敲诈勤索。在整个社会,形成了这样的不良风气,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里。比如其一老人突发疾病倒在地上两个小时,路上的行人也只是随便一瞄,又走开,最后老人死亡,不是他们不去扶,而是不敢,怕被“碰瓷”的心理让他们不敢贸然出手相助,甚至不再关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互相欺骗,难道不是世界上最盗远的距离吗?
所以我认为,人心的欺骗和背叛,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出发,那就是梦与梦的距离。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拉长,那就是生与死的距离。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缩短,那就是心与心的距离。
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实实在在的距离,在灿烂的阳光下认真地绽放。
友谊,因距离而坚固。最为坚固的.友谊都必然经历过大风大浪,由产生矛盾开始,两人之间又何尝不是一段距离呢?可是,分开过,才知道彼此的重要性;失去过,才懂得友谊的珍贵。和最亲密的朋友保持一段适合的距离,给对方的心灵一片歇息的天空,相信,距离就不再是距离了。你会爱上距离的。
生活,因距离而美好。狄更斯曾经说过:“一片云彩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她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但若你走近云彩,只会让一团水汽冲淡生活的美好。”一切似乎美的景象,有时候,何必执着地去探个究竟呢?你确定,那将会是你想要的结果吗?当谎言被拆穿,此刻的真相,还有意义吗?或许,凡事不要看得太清楚,距离远一点,再添加点想象的空间,视觉说不定也会好一点。本来生活中就需要距离,无论是人与人之间,还是物与物之间,同样需要。因为这样,生活才会更协调、更和谐。你会爱上距离的。
理想,因距离而诱人。记得,王家新写的《在山的那边》出于自己对“海”的追求和向往,尽管一次又一次的攀登背后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却怎么也击不跨他那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人生的路很漫长,正因为我们与心中的理想存在距离,我们才有动力去拼搏,总有一天,路的尽头会是成功的旗帜,在微风吹拂中,等待着你。黑夜的风在发出细碎的碰撞声后,会有彩虹的微笑。这过程、这距离,要靠你自己去体验、去跨越。只有在追逐后、狂奔后,才能看到属于自己的理想,否则,只能做无谓的挣扎。想要得到阳光的眷顾,就要靠自己坚强地成长。你会爱上距离的。
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
从此时到彼时,是岁月的距离。
从此梦到彼梦,是理想的距离。
感受距离,要铭记:人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线段。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因为分别意味着要相隔遥远的距离。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近了。然而,人们发现身边的烦恼也越来越多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从史书记载来看,这位赵太后在国家危难时临危不惧,主持朝政,接见外来使臣时应对自如,并不是一个蛮不讲理、目光短浅的老太太。但在让长安君去别国做人质这件事上,她为什么会说出“再有议此事,老妇必唾其面”的话呢?究其原因,由于关系到自己的小儿子,她没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从大局上看待此事。这也是“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所在。
画家作画时,常常画几笔便退后几步瞧瞧再画。有人觉得奇怪,站得近不是看得更清吗?为什么要退后呢?其实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退后是为了更好地观察画的整体布局和整体色调。同样道理,对于涉及自己或亲近的人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失去分寸,乱了阵脚。此时如果后退几步,保持距离再作思考,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理智行为。
如果没有忧伤,快乐便显得单调惨白。情感的宝贵之处在于丰富多样,因距离产生的伤感便是其中最动人的一种。在中国诗歌史上,思念家乡、怀念故人的诗显得最为缠绵婉转。如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等诗句,使人心弦颤动,情难自已。这些作品都是诗人与亲人久别时衷情难诉而写下的佳作,可见距离也是一种酿造情感美酒的发酵物!保持距离不失为一种调节情感的好方法。
人生难免会遇到困境,与其苦苦挣扎,不如退后几步,保持适当的距离,便会觉得海阔天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