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路由寂寞铺成。成功不是懒汉身上的虱子,一伸手便可以摸到;成功是悬崖峭壁上的灵芝,只有不畏艰辛的勇者才能采撷到。除非你绝顶聪明,鸿运当头,否则想要出类拔萃,必须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多准备一些,多迈出一步,多坚持一阵;流更多的汗,吃更多折苦,品尝更多的寂寞。
成功是漫长的`马拉松之旅而不是短短十几秒的百米冲刺,有太多的艰辛和太多的理由可以放弃,有太多的诱惑可以稀释激情,冲淡理想。做琐碎小事的耐心以及竞成大事的信心,是成功者的必备品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更灯火五更鸣,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事业上,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灯红洒绿,物欲横流中坚守信念,不浮躁,不迷失。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静,在离群索居,无伴独处中思索,追求、创造,高瞻远瞩,洞幽烛微。因为他们明白,当热闹的爆竹响过之后,留下的只有满地纸屑。
成功来自坚持,执著创造奇迹。成功者不是不懂得享受生活,他们只是不愿让世俗的安逸迟滞前进的脚步,他们只是不愿在迎来送往,闲聊宴饮中看着青春和激情如燃着的香烟般被慢慢烧成灰烬。于是他们背起寂寞的行囊,在心中那轮明月的照下悄然远行,一直走到别人看不见的远方。他们用孤独的背影昭示:什么才是真正的潇洒走一回。
能忙人之所闲,才能有人之所无。
1.要抓住景物特征,写出景物特色。大千世界的自然景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即使是同一景物的描写,由于时间不同、作者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写出的文章就各不相同。如同样描写水的“绿”,白居易用“春来江水绿如蓝”表现;欧阳修用“春风绿于染”表现,茅盾用“青玉”来形容,冰心则把湖水比作“一缸浓浓的绿酒”;塞万提斯形容“一乱清溪,像流动的水晶”,而朱自清则说清得“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软、嫩得犹如“鸡蛋清”,“绿”成了可视可触的形象。他们的这些描写.之所以脍炙人口.给人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是因为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写出了自己的特色。
特色从何而来?首先要仔细观察。要抓住景物的形状、色彩、声音、姿态等仔细观察,从一般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特征来。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中.作者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抓住了三个峡各自的特征:瞿塘峡是一道闸门,激流澎湃;巫峡像江上一条迁回曲折的画廊,神奇而秀美;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正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眼力,因此,《长江三峡》令人读来过目不忘,极富感染力。其次,要善于比较。我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因为“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泄事物的本质。因此,许多作家为了突出景物特征,都采用比较法,如朱自清的《绿》,为了突出梅雨潭的“绿”的可爱,说“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这一比,把梅雨潭无法用语言比拟的“绿”的特点突出出来了。
2.善于描幕景物的`声、色.把景物写“活”,通过声音、色彩的描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在写过虎山水库时,着愈描绘了“七股大水”发出的如万马奔腾的轰鸣声,令读者掩卷之后犹在耳际回荡.那道随作者脚步缓缓流淌着的溪水,如善解人意的女孩儿,静静她流着,读来令人分明听到了那“潺潺”的妙音.由于声音是景物能直接打动读者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从声音去写景状物,不仅可以调动我们用“耳朵”去“听”景物的美,而且可以调动我们的想像,给我们以无穷的遐想的空间。
景物的色彩,直接影响人的视觉,最易调动人的感受,因而许多散文大家在幕景状物时.常用此法。如于敏在《西湖即景》中该样写芍药获:呀上鹃.早已零落.芍药正在竞芳。湖石根下.曲径两旁,一丛丛,一球球.丹红的,绛紫的,米黄的,雪白的,都在笑靥迎人。你捧一朵花在手里,你会觉得她战战兢兢.似乎不胜娇羞,花气袭人.特别在艳阳天气如此。浓香沁入肺腑,你好像要醉倒在花下。”作者着力写了花的色彩,读后令人如置芍药园中。
更多的时候,作者描攀景物时既写声,又写色,写来可谓“有声有色”。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鸟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方乱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报眼的星星一样.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姆隙中透过点点的金色的彩霞,林子中回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文中不仅写了甲虫、树叶、硕果,还写了露珠、霞光,尤其是写出了红色果皮上的那层茸毛或是白霜,观察之细,令人拍案称奇。作者还特别描写了声飞色:果园里沉寂、肃穆.只能听到鸟雀的欢噪,随人们的到来.清朗的笑声又成了主旋律,鸟鸣、人笑共同奏出了美妙的果园晨曲.透过浓密的绿叶.结满了一个个熟透了红色苹果,再点缀上淡紫、黄而且透明的霞光,真是美丽极了.令人心驰神往。
梅子快熟了,红彤彤的,似乎像一颗颗红色的大宝石,摇一摇梅子树,美味可口的梅子就掉了下来。梅子酸酸甜甜的,还流着红色的汁水,让大家馋得直流口水。
那时正是五月,每一天都是那么的美好,“蓝色水晶上”布满了白色的、飘飘悠悠的“白色绸缎”。鸟儿们都在天空中翱翔。
诗人曾几坐着船,行驶在缓缓流淌的小溪上。小溪哗哗地流动着,微风轻轻地拂过,发出“唰唰”的声音,昆虫们也在“叽叽叽”地叫个不停,鸟儿们也在天上盘旋,“喳喳”地表达着对大自然的喜爱。所有的声音,都凑成了一首动听的合唱歌。
诗人曾几一直坐船来到小溪尽头,又下船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慢步走。
路上,大树郁郁葱葱,长得生机勃勃、高大无比。阳光透过枝叶,隐隐约约地洒在地上,又温暖又舒服,让大家昏昏欲睡。现在的大树,和来的路上一样多,一样浓密。
这时,曾几听见几声鸟叫,转头一看,发现竟然是小巧可爱的黄鹂!黄鹂身上好像披了一件用丝绸做的演出服,黄黑相间,顺滑极了。黄鹂小小的眼睛让透露出敏锐的光芒,时刻观察着有没有肥美的虫子等着它美餐一顿。在美梦中的它,是不是还咂咂嘴,似乎已经吃到了可口的虫子。顿时,诗人曾几觉得不那么孤单了,因为旁边正有一个伙伴陪着他呢!
所以,诗人曾几写下了《三衢道中》这首诗。
在梅子成熟的时候,初夏五月天气十分晴朗的一天,我乘着来到三衢山游玩,那时本应该是阴雨天,可是我去的时候却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使我心情格外舒畅。
往岸边一瞧,杨梅都成熟了,我摘下一颗,轻轻地咬开,看到了新鲜红嫩的果肉,吃起来非常甜,让人越吃越爱吃。我便摘下一盘,坐在船上配着一杯美酒,甭提是多高兴了,就像诗仙李白所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表示高兴)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来到了小溪的尽头,这一路的风景是秀丽无比,让我对春天的风景印象更深,但,这还不够,相信还能看到更美的景色,于是,我就沿着山间的小路往上走。山间小径蜿蜒曲折,犹如一条巨龙缠绕着美丽的三衢山。山路尽管曲曲折折,但仍然有种清幽的美丽,路旁高大的树木把浓浓的绿荫投在路下,虽然是盛夏季节,但我仍然感到空气沁透心脾。一路走来,我越走越高,终于到了山顶,低头往下一看,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溪,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一座座层层叠叠的小山全都令我心旷神怡,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这次游三衢山,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三衢山真美!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