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佛大的校园,体验大学的生活已有大半个学期了。在这个不长不短的日子里,面对学校安排的课程,身为大一新生的我,彷佛什么也没有学到。反而对大学的生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在迷茫中,闲来的时候,我看了这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书。也对我在大学的看法有所感悟。
当初,寒冬腊月,手脚不能屈伸的时候,我想着心中美好的梦想坚持不懈;当初,酷暑难耐,汗流浃背的时候,我为着美好的梦而在题海中争渡。但是,经过高考及填报志愿后,我得知自己进入了佛大。我的心被一股低落的情绪所占据。
低落的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以师兄为身份的作者向我讲述了他在大学的体会。他面对别人说“现在的大学生满地都是”的时候,能底气十足地说“我是一个大学生”。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却不能自信地说出这句话。更说不出“我是佛大的学生”这句话。
无独有偶,在佛大中有许多学生都像我一样有这份自卑感。相信这份自卑感大部分是源于我就读的是佛大,这不上不下的学校。以及我认为自己的未来已经由读什么大学决定这种人生观。随着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懂得了作为大学生的我要在大学学什么。大学不是技校,我除了能学习一门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一种思维,一种学会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使我感到了一丝的欣慰。至少,我是和一般的技工有所区别。但仍然不能消除我心中的`自卑。
随着我对这本书的进一步阅读,以及在佛大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人生观也许不是正确的,我的这份自卑感也许是庸人自扰。在我看的这本书中列举出大量的例子证明了名牌大学生中也所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作者还道出一个本质:你所就读的大学再有名气,校园再美,硬件设施再齐全……到了毕业的时候,你什么也带不走。也就是说,你唯一可以带走的就是你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东西。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如果要学习的东西相同,在哪间大学都是一样的。
我尝试接受作者的观点,改变自己的学习观、人生观。后来我发现,自修的时候,有很多人都是专心致志的:课余期间,也有很多同学拿出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书阅读;佛大的社团活动是那样的丰富充实。每个人都好像相当享受这种生活并期待着未来。在我读这本书之前,我看到的是河滨校区残破的校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自卑感在此生活。
观点上的改变,使我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佛大。
此刻,我不得不相信,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套用书本的话就是人生观、世界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作者与书本的观点不谋而合,而经过我的亲身体验,我觉得学习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着人的学习、生存方式,左右人的情绪,决定人的未来。
因此,我更加觉得人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对于像我一样就读在佛大或类似大学的人来说,面对各名牌大学,我们不必产生自卑感。因为名牌大学毕竟只占少数,而各名牌大学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我们端正态度,积极地去看待。其实,名牌大学和我们的差别就只是他们基础比我们好一些。而这些差距完全可以通过四年的学习补上。对于一般技校的学生,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看不起别人。同样地,我们与他们的差别只是我们的基础比他们好一点。四年之后谁优谁劣,无人知晓。所以面对他们,我们要端正思想,时刻处于一种紧迫的状态,催自己奋发向上。
可见,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性,尽管我之前早已定下的人生观因各种原因而根深蒂固,我也尝试着去改变它。通过树立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乐观的人生态度,用积极进取的目光去对待问题,来正确地把握人生,领悟人生的真谛。
从上文,我得出了正确的人生观对人一生的重要性。而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但是一个人的人生观相信通过以往的实践经历早已定格在一个人的心中,要去改变它是多么的困难。虽然人生观难以改变,但是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还是可以的。一个人的态度可能会受一首歌的影响,也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发生转变。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应从态度做起。
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考进了佛大,但是他觉得他读的专业太冷门而对他专业的课程吊儿郎当。还经常向我抱怨。正是因为他对自己专业的态度一直处于抗拒消极的态度,所以他感受不到大学的美好。专业冷门,就意味着将来没有前途吗?在我读的这本书中正好持相反的观点。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换另一种眼光、态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我们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我们反而不难看出就读的专业冷,进入学术圈则更加可以大展身手,冷门专业比热门专业更容易获得成就。况且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也不是和自身的专业对口。
所以,因为就读一间不太理想的大学,或者因为专业太冷而处于一种消极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端正我们的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端正我们自身的态度做起,我们须做到认真。需要每一件事都认真地去完成。不要因为就读的学校不理想,或专业太冷门而对学业漫不经心,吊儿郎当,甚至处于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这样不但不利于学习生活,还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发展。
其次,我们还须做到务实。用这本书的说法就是我们要充实地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所选择地去学习。不要以为社团活动安排的满满的就叫充实,也不要以为用所有的时间来学习就是好。脱离实际,盲目学习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乐观和进取也是端正我们态度的一大要素。就如上文所说的,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差距只是他们基础比我们好,读冷门专业比读热门专业更能大展身手。相信以这种乐观、进取的心态去面对读大学,我们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向前迈进。
这本书,作者以一个师兄的角度,将自己如何去读大学的经验用相当亲切的话语告诉我,结合这几个月来我在佛大的学习生活,我的思想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也使我明白到人生观,人生态度的重要性。而我自身的自卑感也消除了不少。
用积极上进的态度,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我们的每一天都有新开始,我们会越发觉得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看了这本书,我的收获相当丰富。我相信它将指导我将来更好地去学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那么人有了需要就能使人们的行为朝着某个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不断的进行调整和修正,从而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隆(V。H。Vroom)的期望理论我们可知,人总是渴求一定的需要得到满足和一定的目标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对于激励一个人对我动机具有很大的影响,而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决定这个激励力量的大小。所以可知,一个学生把某种教学目标的价值看的越大,那么能实现的几率也就越高,也就是说该目标的激发动机就越强烈,焕发的内部力量就越大。学生垒球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的期望概率大的话,期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期望自己在学习一年以后能变成什么样,这种内在条件能决定学生能学习到什么程度。
能对学生产生激发力量的目标激励艺术,在大学体育垒球教学中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一是素质目标激励,包括柔韧目标、力量目标、速度目标和灵敏目标等。每项素质目标应有具体内容、数量、考核标准。二是能力目标激励,包括运用专门术语讲解的能力目标、运用;教法能力目标、指挥;调动队伍能力目标、制定;编写文件能力目标、组织比赛与裁判工作能力目标。三是技术动作目标、单元动作目标,每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格要求,并有具体考核标准,这些目标对学生各方面会起整体激发作用。实施目标激励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目标对学生是可望而又可及的。比如在考核目标中垒球掷远这个项目中,可模底测验一下,在我们制定及格或者优秀的标准时,得考虑大多数的学生,如果目标定的过高,经过努力也达到不了,就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失去信心,如果目标定的太低,无需耗费多少力量也能达到,则难以调动学生奋发的激情,不能起到推动和鞭策的作用。第二,目标激励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比如将垒球传球技术动作目标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分成几个技术动作,每个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小步子简单易行,能够提高学生的期望概率,在实行小步子的过程中,不断的鼓励和表扬也有利于动作的固定,同时小目标也便于通过信息反馈,检查落实,从而客观有效的定向控制,逐步将学生导向既定的总目标。第三,目标激励应具有充分的调适性,有的学生对某种目标的期望估计过高,结果出现伤害事故,而有的学生对某个动作目标的期望值估计过低,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这个动作,由于信心不足而产生畏惧情绪。在垒球测试中全垒跑的过程中,我们按照男女性别的不同定了不同的标准,因此,教师应对不同学生完成动作的要求有所不同。当然,教师也应注意不要让学生轻易地调整目标,频繁的变化,应相对稳定地维护目标的严肃性与公正性。
(1)激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运用激励时,对每一个学生不要持有偏见,做到公正公平,只对事不对人,不管他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普通的学生,另外还要注意激励的时机和次数也要尽量的去调控,尽量的去考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激励要有具体的形式和目的。为什么要表扬,为什么要表扬这几个学生,这都是有目的的,这都是激励学生进步的有效手段。例如表扬学生在击球打棒练习时,就要明确指出学生哪些方面做得好,如挥棒的动作以及发力的顺序是否正确时。
如果只是用“好”、“真棒”等来表扬学生,被表扬的学生和其他同学都不明白究竟好在哪里,应该指出被表扬同学哪个动作“好”,“棒”在哪个方面,让动作不好的同学能通过老师的讲解真正的能知道自己不好动作和优秀同学动作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去模仿和改正,这样才能在上课的教学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作用。除上述两种激励艺术外,还有其他众多激励艺术,这些激励艺术,常常是交叉运用的,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教师应选择比较合理的激励艺术,并在垒球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术并形成相应的技能,实现战术训练与心理训练的相辅相成,促进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和从事这项运动。
然后,我就痴迷上了篮球比赛。那时候因为姚明大家都喜欢火箭队,我也喜欢火箭队,不过我最爱T-MAC。即使与科比相比,他不够柔美;与詹姆斯相比,他不够霸气;与艾弗森相比,他不够灵动。他的职业生涯是不匹配他的天赋的,连续的带队止步于季后赛首轮,我都自做多情的觉得不好意思了。在前年的总决赛第六场,当雷阿伦射进那个三分球后,我竟控制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因为他或许永远都不可能染指总冠军了。他确实不够勤奋,不够争气,只是,只有他是那个独一无二的T-MAC。
小学只是看球。那时的小学是平房,残缺的水泥操场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固定篮架。它的篮板是木制的,上面的油漆掉了好几块,篮筐生着锈且摇摇欲坠。没有人会有往那个篮筐里扔篮球的***,扔石子的倒是不少。不管怎样,校区重建时,那个篮架总算被拆掉了。记得有一次,我走路时盯着一个大一届的女同学看,还一头撞在了水泥篮架上,成功的搏到了那名女生的注意力。
童年的时光总是拿来飞的。我就屁颠儿屁颠儿的走进初中校园了——一个离小学两百米的地方。屁颠儿的我以为这下终于可以在篮球场上打球了。神秘的初中啊,有一个完整的篮球场,按辈分使用。初三的那班人打球,初二的那班人,初一的我们只有一边看的份。于是,我就发动村里的小伙伴们筹钱买了一个迷你篮板,把它钉在房子外面的支柱上,做了一个小小的篮架。当时在村子里,我的篮球水平最高。比我高的技术没我好,比我矮的自然打不过我,我们一共有四个人。我那时候的运球技术确实还不错,体育课的时候,我可以一直胯下运球从球场一边运到另一边,而且我的转身也很帅。在当时,打球帅是一个吸引女生注意的`大招。我也就偶尔一个人在一边默默的秀运球,总感觉有一大班女生盯着我看,我不好意思起来,就一直低着头运球。事实证明:当时我很可能只是感觉而已。
我的第一个篮球是我的母亲买给我的,是一个兰华的橡胶球,很硬,害我吃了不少“萝卜”。打了一段时间后,球的表面变得软了一些,这个阶段的球是手感最好的,再打一段时间,球的表面就会变光,变滑,球也容易起包。初中三年,我一共买了六个球,清一色橡胶球,五个兰华,一个别的牌子的。那时候,打牛皮篮球是一件很拉风的事,同村的一个小伙伴就买了一个斯伯丁真皮篮球(他爸爸是村长)。那个球或许是我目前为止打过的最好的球了,因为那个球真的非常舒服,我发誓,我后来从来没有打过那么好的球了。
初中有一个班主任是全校的体育老师,确实很不可思议,不过这个体育老师真的成了我们的班主任。全班的男生都很高兴,因为觉得这样一周的体育课就会变多了,全班的女生也很高兴,因为这样就可以看×××打篮球了,当然不是,我也不知道女生体育课都干嘛。那个时候,我们打球真的很疯狂。我们往往下课十分钟就到操场打球,吃完早饭打一会儿,吃完午饭打一会儿,吃完晚饭打多一会儿。吃完饭就打球,我因此落下了胃病。教室里常常弥漫着一股汗臭味,男生上课基本都是气喘吁吁的。这个体育老师看我们打球打的这么热火朝天,竟然常常取消体育课改为自习,一周的三节体育课只会有一节。为此,班上一名男生还和他打了一架。打过架后,我们班就常常没有体育课了。
我的母亲给我买篮球,我的姐姐常常给我买篮球报纸——《篮球先锋报》。直到现在,我也会偶尔去图书馆三楼看《篮球先锋报》。当然,姐姐还在上学,不可能每期都给我带。我就省吃俭用,托去县城上课的学长帮我带篮球报纸。无论哪种篮球报纸,都会附送一张“精美”海报,这些海报贴满了我过去房间的墙上,贴不下的送给村里的小伙伴们。那么多海报,真正称得上“精美”的只有一张。那是我最喜欢的一张海报,是买《扣篮》杂志附送的超大“麦迪扣篮”的海报。我把它贴在了门上,这样就能常常看到。到了高中,我自己终于去县城上学了,也终于可以自己放肆的买篮球报纸了,结果到了高三,我家堆得篮球报纸比高三一年做的试卷还多。学业上的压力使得我不可能再做“长大能够打球赚钱”的白日梦了。当然残酷的现实也起了重要作用:我长了一米七,体重一百二十五斤,垂直起跳高度四十厘米。高考的那一年,我做的最多的是,晚上大伙儿卧床聊天时,给室友讲一段NBA历史,室友说:××,听你讲这些真的很起劲呀!都可以和解说媲美了。这是我听过的最好的褒扬了,我真的很感谢一起奋斗的室友们。
时间回到现在,我学习的这门选修课叫:篮球裁判与赛事欣赏。我关注了很多关于篮球的,却发现自己偏偏没有关注过裁判。更多、更深的认识是:篮球、其实是一门学问。我还仅仅停留在最浅层,而我的篮球情怀也仅仅停留在了“喜爱”的层面了。以后,我还将不停地接触篮球,而这种淡浅的情怀也将长驻心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