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想,对于这首诗大家都很熟悉吧?这首诗叫《静夜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非常广泛,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
听到这首诗,大家都会想起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又称为,“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射下了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不少志士也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不要再听传说了,“中秋节”已经到来了,今天,我们怀着兴高采烈的心情回到外婆家,傍晚,又大又亮的圆月缓缓地升起,我的家人也开始欢聚一堂,吃起团圆饭来,饭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比如:土鸡、烧鸭、扣肉等等。吃完了团圆饭,孩子们一蹦一跳的跑上楼顶,大人们就在准备吃的。这时率先达到楼顶我们,开始活动起来,我开始说话了:“趁他们没上来,我们先来做一些活动吧?”表妹着急的说:“我们来背关于中秋的古诗吧。”我们的一致的同意,我抢答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吧!”大家齐点头,叫好。我笑眯眯的忍不住满脸通红。我们还进行了许多游戏;重要的环节到了,吃月饼,我们孩子迫不及待的想吃到月饼,大人们切好之后,我们每人同时把月饼放到嘴里,大家都说:“好吃,太好吃了!”
又香又甜的月饼放到嘴里,温暖了我们心田,让我们一起在家人的陪伴下,在中秋佳节里,共度欢乐。
文章开头写实,结尾为了深化文章中心或者为了突出文章的意境而进行虚化描述。这种虚实式结尾常用于记叙文,能给读者以意境之美。
如课文《藤野先生》的'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文章借幻像使虚实错位,把实有的感受抽象化,从而提升作品的格调,这就是使用虚实错位法的结尾。
也可借梦境使虚实错位,如杨朔的《荔枝蜜》的结尾:“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者通过写梦,将文章的寓意推到更高层次,深化了主题,升华了意境。
这种结尾的特点就是把文章的内容加以简要的归结,通过必要的强调和点拨,帮助读者巩固对文章中心的把握。如课文《连升三级》结尾只用“一群混蛋”四字,就将封建统治者的本质概括得一清二楚,入木三分;再看《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结尾:“仅仅是这六十一个被夺回生命的阶级弟兄沐浴着党的光辉吗?不,六亿五千万人身上都沐浴着党的光辉!“平陆事件”充分体现了党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这一段概括式的议论,高度概括了“平陆事件”的深刻意义,突出了文章中心,使读者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