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下午,我和梁文彦去新华书店看书,顺便买剑桥英语需要的书及磁带。
一到书店,我俩便直奔二楼,如饥似渴地啃起了书。那本书真是太好看了!我们一直看到了四点钟,我不经意地瞧了一眼手表:4:02!我意识到有些晚了,便拉着她去买书。那一类的书可真多,有预备级、一级、新概念,还有许多配套的练习册。我们好不容易在书丛中找到了二级的书,兴高采烈地捧着它去一楼付钱。可我一看标签上的价格:88:00!对于我来说这无疑是个晴天霹雳,我可只带了50元呐!可我又转念一想:或许这只是一个编号?也或许这价钱可以打折?这样想着,我们已经来到了收银台。梁文彦彬彬有礼地问收银员:
阿姨,请问这套书多少元?那位阿姨拿过书一看,说:88.00块钱,给你打九折79.2。我和梁文彦听了这话,顿时愣住了,我摸摸口袋里的钱,又看看书,没说话。到底买不买呀!收银员急了。恩不买!我语无伦次。她白了我一眼,小声嘀咕:不买还拿下来,有病!我红着脸,赶紧把书放回了原处。
这件事真让我尴尬,以后买东西一定得带好钱了。
“零缺陷”思想是由美国的菲利普克劳士比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他原来是一名医生,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中发现大家做事情往往难以第一次就做对,总是修修补补,于是,他把源于医学的“预防”与“健康”概念引入制造业,要求在实践中一步步找到问题根源,提出了“零缺陷”管理概念,它的核心理念就是“第一次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因为“零缺陷”理念的巨大魅力,现已成为国际卓越企业的工作标准。
书中提到的挑战密道比赛让我印象深刻,德普和克鲁斯均挑战失败,变成了两尊石像。原因何在?通过书中的描述,我们清楚地知道,汉唐挑战成功的秘诀不是比德普和克鲁斯聪明,而是因为汉唐“认真做事的态度”,和我们常常听到的“态度决定一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我们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在做每一件事情前,都抱定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信念,并设定“零缺陷”的工作准则和要求,就会对从事的工作有充分准备,把错误消灭在设计开始阶段,养成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习惯,就可以充分激发潜能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在读到俄国与土耳其之间伊兹梅尔城市攻防战的案例时,我感到心潮澎湃。伊兹梅尔大战使得俄军将领苏沃洛夫一战成名,在世界军事史上流芳百世,这场战役中,他便是充分运用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理念。为此,他制定了详细而具体的行动计划,而最终取得了攻城战役的伟大胜利。
我们要想在工作中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必须从一开始就牢固地树立结果意识,以实现工作结果为唯一的目标。有时我们会发现无论如何勤奋努力,如何尽心尽责,可工作总是难有起色,甚至原地踏步,原因何在呢?
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只关注“做了什么”,而忽略了“做到了什么”。如果企业员工不关心自己每天的工作与企业未来效益和发展有多少因果关系,这样的忙碌大多事倍功半。一个士兵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是无法得到勋章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优秀的员工不在于他表面上看起来多么精明能干,也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豪言壮语,关键在于他工作的成就和结果。从前我们总是说“我努力了,所以我问心无愧。”今天我们要说“我努力了,而且创造了预期的价值。”
要想治理我们工作上的缺陷,先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要治理我们态度上的'缺陷,就先要治理我们头脑里的缺陷;只有解决了头脑里的缺陷,摒弃思想上的“返工区”,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零缺陷”。“零缺陷”更表现为我们工作的一种决心和态度,当你确定“零缺陷”的工作准则之后,你就会有意识地去确定要求,有意识地去拒绝“差不多”,最后成为按照“零缺陷”准则工作的人。
读完《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发现自己思想上有太多的“out”需要清理,需要放到“回收站”,顿时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开始对自己的工作、生活不断地思考,结合实际设计工作,领悟其中的方法要点,克服工作忙、时间紧等困难,提升自己对“零缺陷”的理解和认识,渐渐懂得了“零缺陷”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而是“要以缺陷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通过“零”的努力,最终达到“一”的实现。就像我们的工程设计工作,需要各个专业的配合,最终才能形成完整的工程,只有大家各个专业精心设计“零”的努力,最终才能达到精品工程“一”的实现。
通过本次阅读和感悟,相信“零缺陷”理念一定会像一缕春风,给海湾设计院带来新的气息,让大家更加专心与专注,把“精心设计,精诚服务”稳稳地落到实处,为海湾集团更高更远发展,向世界一流化工企业迈进贡献力量。
从源头把控,实现“零缺陷”
对于很多人来说,“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句话并不陌生。
近期,在阅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自觉的会反观自己以往的做法,发现自己离“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标准和要求有着不小的差距。
很多时候,我们沉迷于习惯性思考,习惯于用模棱两可的语言和差不多的态度处理工作或生活上的事情,渐渐的不相信自己不仅可以把事情做对,而且还可以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在《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中,有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一个案例讲得是,工厂的产品总是会被返工,返工的结果就是工厂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那这样对于客户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工厂的工人由于返工,总要加班,从而没有自己的时间,有抱怨,并且还不能完成客户需要的量,老板只能又再招几百人来解决问题。因为成本居高不下,老板可以说是寝食难安。
后来经过高人指点发现,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领导者没有对一线工人进行培训,他们的观念是“一切都需要返工”;另外专门设立的返工区,更是加深了他们的观念印象。最后通过建立零缺陷的工作执行标准从生产线上就开始执行,问题就全部迎刃而解。
另外一个是案例中传达出的.一些观念。即S制冷公司的3N目标,也就是3个NO。S制冷公司严格执行这个目标,所以公司发展得特别好,《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其实和零缺陷传递的价值观是一样的。零缺陷的概念对于产品来说,注重源头的缺陷预防系统,强化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宏观控制。
工作中要做到零缺陷,就要有零缺陷的意识,才能第一次将工作做对。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第一次做对了,才能保证以后的每一步走得扎实。任何一个人,只要在工作上倾注了心血,肯定能使自己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近乎完美。
要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首先要明确做对的定义,就是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根据明确的判决标准做出合格的工作结果。要保证目标明确,态度明确。其次,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深信自己能够,也下定决心,让自己第一次就成功,只有相信自己,并由此产生强大的决心和勇气,才能保证在遇到困难和不解时,使自己坚持下来,就可以保证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工作中有很多人不屑于做具体的事,觉得所做的工作过于简单和基础。却没有想到,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其实并不简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许许多多简单的事情组合而成的。要在工作中成长,就要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不要小看这个要求,大部人都是栽在了工作中不起眼的小事上,从而打破了零缺陷的要求。
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这样的人必须乐其业,对工作富有激情,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当作是对自己人生的挑战和考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有些时候却往往做不到。其中原因就在于:我们都把这些简单的小事看得很容易,漫不经心,在生活中不当一回事,当然也就无从改变。其实,简单不等于容易,只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结果。凡事无小事,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
作为一名生产调度,大多数的日子里,都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当重视小事,成为一种习惯,才能把安全抓牢,抓好生产衔接,提高工作效率,吸取《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的精华,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零缺陷作为工作标准,摒弃差不多思想,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匠人,是我今后的目标与方向。
海湾港务贾方振
把握细节,用心“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第一次把事情做对”的工作方式,因为它可以带来代价最小、成本最低、时间最少、效率最高的效果。“零缺陷”更表现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种决心和态度。通过细读这本书,我感悟了许多,也掌握了许多。
首先是从内心开始,我有强烈的意愿做这件事,才会更加用心;接着是做对,保证做事质量,符合要求;最后是“第一次”,而这里边最难的就是最后一个“第一次”,这需要事前充分的准备,技能水平,责任心,以及对细节的把握。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我们要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成一件艺术品,对自己的工作精雕细刻。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也才能经得起人们细心地观赏和品味。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细节体现艺术,也只有细节的表现力最强。
不找任何借口,不管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属于自己的事情就应该千方百计地把它做好。只要你还是企业里的一员,就应该不找任何借口,
我们还应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心,全身心融入企业,尽职尽责,处处为自己所在的企业着想,并做到精益求精,掌握岗位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现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认真做好操作记录;认真执行现场管理制度,整理并保持好现场环境。
这些事情看似很基础,但是对企业而言却非常重要,是对的事情。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对的事情做对。
这个星期我们进行了数学测试,经过认真复习,我得了满分。在费老师报成绩时,我心花怒放,费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同学们个个投来羡慕的目光,这味道可真美啊!放学后,我把好消息带回了家,爸爸翘起了大拇指,妈妈亲了我一口 不错哦 你也可以投稿,奶奶烧了我最喜欢吃的黄鱼款待我。可是,爷爷不在家。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推开奶奶家的`门,桌面上有一封信,写着“朱音婕收”,打开信,读着读着,我真觉得爷爷象电视里早出晚归的小头爸爸,这么辛苦还不忘表扬我,心想:“以后我要更努力、更刻苦,取得更好的成绩,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更疼我,让老师更爱我!”
春天,校园里春意盎然,到处生机勃勃,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我伴着阳光,踏着春色进了校园!我曾独自漫步在校园中,蹙眉凝思;也曾结伴而行,纵情欢笑。或在春风中接受阳光的沐浴;或在细雨中接受洗礼。而迎着喷薄欲出的朝阳漫步徐行却还是第一次—— 也就是这样的好心情,才能让我撞见一件“好事”!
早晨,走进校园,在不经意间,我看见草坪上有一个亮闪闪的东西,开始,我只想走过去瞧瞧,后来,转念又想:“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吧?是钱?还是……算了,去看一下不就行了,我飞奔过去……”乍一看,呀!是一块“天王”表,真不可思议!今天撞了狗屎运了!可是,我要这表有什么用呢?戴着又太大;不如交给老师,享受一下被表扬的感觉也不错!这一路上,我都在想象着中午广播播我的“光荣事迹”!来到办公室,才发现老师不在,在我转身的一刹那,我看见教导主任笑盈盈地朝我走来。我一边敬礼一边说:“老师,早上好!”他说:“早上好。”我转念又想:班主任不在,交给教导主任也照样会得到表扬的'。我便对他说:“老师,今天我来的时候看见一块表掉在草坪上了,我想应该是老师得吧?麻烦您在中午广播时帮我找到失主,那我就放心了!”教导主任说:“好,我会的,你真是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我道了再见后便怀着激情到了教室,随后又四处宣扬,搞的人尽皆知!
一眨眼的功夫,中午到了,音乐完了后,播音员开始播,我们班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也不时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我心中暗暗的笑,等到播音员把投稿读完,要宣布别的事情时,我们班的人的耳朵个个都竖了起来,可是迎来的却是给我的晴天霹雳:“下午1:30,班主任到阅览室开会。”顿时,我瞠目结舌,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回到家后,我想了很多,原来这时的我才真正明白:“做好事不留名”的真正含义。我郑重的在本上写下,在我的心中刻下:“拾金不昧”。
学完书法之后,妈妈把我接到杨伯伯家去玩。吃完中饭后,我不经意间看了一眼手表:12时40分。我连忙跑到妈妈旁边,说:“妈妈,12时40分了,可以去同学家玩了!”妈妈看外面下着大雨,不慌不忙地回答:“外面下这么大雨,我们又没带伞,等雨停了再走也没事。”我只好妥协。
时间嘀嘀嗒嗒地流着。差不多等到一点半,妈妈才慢慢站起来,拍了拍腿上的灰,朝着车停着的方向走去。正好,雨停了。
在四上颠簸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我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大字“锦绣家园”,妈妈把车开到一幢楼前,说:“到了,带上东西,注意安全。”“嗯!”我应了一声。我想起金雨欣家是12幢3单元505,抬起头,看见了二单元这个牌子,便继续往前走。我跑上楼梯,一楼,二楼…五楼。到了!我看到了505的门牌号被“福”挡住了,想到金雨欣家门口似乎也被“福”贴着,我毫不犹豫地敲了一次。还是没声音,我用手重重地拍门,但留给我的是一片寂静。
我觉得有些奇怪,把耳朵贴在门上仔细听: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金雨欣家不应该这么安静的呀!我走回一楼,再走到一单元旁边,想找到爸爸妈妈的车,打个电话问金雨欣在不在家。无意间看到了幢号:10幢。
我惊呆了,原来是幢号错了。我冒着小雨跑到前面的12幢。敲了门,果然不出我所料,是金雨欣开的门。
哎,真是吃一堑,长一智啊!
三四年级的时候,暑假里,我是假日小队队长,离放假只有十几天的时候,我想起了要假日小队的活动了。我想起了我们学的课文,有一篇关于鲁迅的,我便和叶晨浩商量:“我们去鲁迅的故居怎么样?”我说,“你知不知道在那里啊?”
“好像在萧山吧!”叶晨浩说。
“那我们去那里吧!”
“好的.。”
我召集了我们假日小队的所有人,一起向萧山进发。朱华栋妈妈,带着我们在萧山左转右转,也没有发现,同学们问我,是不是在萧山啊?我说:“其实我也不是很确定的,是叶晨浩告诉我的。”看着同学们略有责备的目光,我不禁低下了头,脸微微红了起来,整个身子正在发烫。这时,我猛然想起以前老师告诉过我们的,鲁迅的故居是在绍兴的,这让我和叶晨浩陷入了尴尬的境界。
最后,还是朱华栋的妈妈解了围,说“我们去湘湖玩好了。”于是我们去了湘湖玩了一个下午才回来。
这难忘的尴尬,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一定要了解清楚了再做,不可以像我这次一样,没了解就盲目地去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