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明的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引资料,摹状貌,做图表 2、明白各种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这里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作比较:这里拿和作比较,突出(具体说明了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列数字:这里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 (列举了的数字,准确说明了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分类别: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打比方: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作诠解: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下定义:其作用是科学准确地解释说明对象的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3、有时说明文借用其他修辞手法来帮助说明,这些手法的作用分析应当紧紧围绕说明对象,依照说明文的要求。
在我上小学时,姑妈家新养了一只小狗,是邻居家的母狗生的,送了姑妈一只。家里人给他取名叫贝贝。
贝贝刚来的时候,母狗就已将它养了两三个月了。它的毛色是棕色里带点些许的黄。虽然是杂交犬,品相却不比宠物狗差,十分讨人喜爱。即便是长大后,体型也并不如一般的杂交犬一样长得很大,约莫比柴犬还要小些。它的眼睛很清澈,仿佛全世界的纯净都汇聚在了它的眼里。
贝贝性子乖巧。家里人不让他去的地方它绝不会涉足。它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小时候,每当我无趣时,总是喜欢蹂躏它的头,竖竖它的耳朵,它也毫无怨言,只能任由我揉搓它,最多眼神里透出些无奈罢了。每当我认真做事时,它总是趴在我的脚边静静守候着,从不发出叫声打扰我让我陪它玩耍。
记得有一段时间,它的右眼不知怎的突然不再清澈,几乎成了全白,混浊得很。姑妈说也许是出去和别的孩子玩的时候被他们欺负的吧。我很愤怒,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我也不知道是谁***.,也就只能作罢。那段时间,姑妈每天都给它滴眼药水,却始终没有起色,久而久之,也就不滴了。后来当我有一天再次见到它时,发现它的眼睛竟神奇地好了。姑妈说是它自己恢复的,她并没有做任何人工干预。我感到很惊奇,转念一想,也许是贝贝自己平日温和亲人而憨厚可爱,让上天也忍不住想要眷顾它吧。
有一次,贝贝丢了,几天都没有回来。我很难过在教室里大哭了一场,整日以泪洗面。“它可是我最好的玩伴啊”,我当时这么想着。又过了几天,姑妈告诉我贝贝回来了,是一天晚上自己跑回来的。到家门口后,贝贝用它的身体猛烈地撞门,把门撞得轰轰响,引起了姑妈的注意。开门后才发现,是贝贝回来了。据姑妈说,贝贝回来的时候,它的脖子上还系着一条布条。
再后来,我忙于学业,不能常去姑妈家,也就看不到贝贝了。当我好不容易有空去姑妈家玩时,虽然姑妈也有出来迎接我,只是脸上看起来不大高兴。我也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贝贝没有出来迎接我。姑妈思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对我说出了真相:贝贝有一天早上出门撒尿后便再也没有回来。我很震惊也很心痛。每日早晨姑妈打开门,贝贝就会自己跑出去上厕所,上完就会自己跑回来。这是惯例,几年都没有出过一点差错。可是那一天,它却再也没有回来。从此以后,每当我去姑妈家,便再也没有一个身影会在我刚到门口时突然兴致冲冲地跑出来朝我摇尾巴了,再也没有一个身躯会静静地呆在我的脚边陪伴我了,再也没有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会让我肆意蹂躏了,再也没有一张脸会冲我咧开嘴发射纯真的笑容了,全部都再也没有了……
后来我也有仔细想过贝贝走失的事。照贝贝的性子,它是绝对不会自己走失的,也不会傻乎乎的就屁颠颠跟着陌生人跑了。那就只剩一个可能:被偷狗贼偷了。姑妈也有过这个猜测。因此,贝贝刚丢那阵子,每当她去菜场上看到有人卖狗肉时,见到与贝贝身形差不多大的正在出售的狗肉,便会向那卖狗肉的老板试探这狗是怎么来的,却也没个结果。因为就算那就是贝贝,当狗肉来源不正当时谁又会说出真相呢?况且天下这么大,奇事这么多,我们也没理由怀疑贝贝就是被偷走的,并且就是被卖给这老板狗肉的人偷走的。只是这是众多猜测中较为有可能性的一种罢了。
贝贝在客观上只是一只狗,它的失踪到最后只能是不了了之,毫无线索也不能再追究什么。但在我心里,在我们家人的心里,它是我们的亲人。这事过去至少已有六七年了。直至今日,当我再去拜访姑妈时,姑妈还是会不时向我提起贝贝。姑妈总是遗憾地说“贝贝这么乖”“真的可惜了”之类的话,我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我们全家人都十分想它。
几乎人人都听说过:“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狗对人类是永远忠心,永远信任的。我想,在养狗的人家心里,狗不只是朋友,更是他们的家人、宝贝,是无法替代的存在。但突然有一天,偷狗贼却将他们的家人、宝贝偷走了……只是为了将它们打死来为自己获取那并不正当的利益!最近社会上虐待动物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去年一男子烫死***母猫一尸五命的新闻还历历在目。每每打开这些新闻,我总是会不忍心继续阅读报道中的具体内容。这些新闻中虐待动物的手段的残忍程度都令人发指!他们怎么忍心?这些人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才能做出这种事,到底在生活中是有多么不容易才会对素日与他们并没有恩怨小动物做出这样的事!
动物也是生命,它们也有感情。保护动物绝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希望人人都能尊重生命,善待动物。即便不喜欢它们,不想为它们做什么实质性的行动,也请不要去打扰它们,还它们一个清净。也希望国家能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来保护小动物们的安全。保护动物,从我做起。望世间不再有第二个贝贝。
【课题】古诗改写
【课型】写作
【年级】五级
【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以及迁移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学生相互提问回答的形式进行探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诗词方面的恒久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
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
(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诗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和多种文体贯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一首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酒家何处?牧童:杏花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二、分析意象
[训练目的]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古诗中的意象,为准确、全面改写古诗奠定基础。
[训练意图] 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蕴含着极丰厚的内蕴。诗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浓烈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
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
[操作方法]
例一:诵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各题: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②.诗中景物有哪些色彩?(白、绿、红、青)
③.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春天)
④.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风景秀丽、生机勃勃,恬然自适等)
[操作说明] 明了上述内容后,是我们改写古诗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古诗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以使内容非常充实。
三、扩展再现
[训练目的] 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诗中词、句,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扩展,以准确地再现古诗的意旨。
[训练意图] 古诗一般只有二三十字, 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就很难将诗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诗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诗人的诸种感受与意味。
[操作方法]
例二:诵读《天净沙 秋思》按诗后要求: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扩词成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扩写成一句话。(建议:可从色彩、形态、性状、声音、气味、感情等方面进行扩展充实) ②.扩句成段:将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等句子发挥想象,扩展成几句语意连贯的话。
③.扩诗成篇:将上述内容连缀成一篇完整的短文。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熟悉扩展再现古诗思路,形成完成印象。
四、迁移***
[训练目的] 此环节要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古诗内容进行迁移***,从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改写文章。
[训练意图] 所谓迁移***,是指改写者根据自己对古诗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将诗中的有关意象进行调整、加工,构织成新的篇章。因为古诗包含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学生选取最能激发自己想象的东西作为切入点,把最精华的部分突出在文章里。改写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对古诗进行大胆想象,大胆取舍,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操作方法]
例三:阅读下列诗句,任选一种方法进行改写,并与同桌口头交流。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选取精华,不及其余;
②借题发挥,重新演绎;
③穿越时空,嫁接现实;
[操作说明] 让学生获得迁移***古诗的体验,为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奠定基础。
五、再造创新
[训练目的]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情节,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古诗的内容和体例进行大胆创新,改写构思奇特,意蕴深刻的文章。
[训练意图] 改写古诗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因而仅仅着眼于古诗内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通过人称、写法、结构、体裁等方面的创造来增加文章的创新色彩。
[操作方法]
例:按诗后要求,口述改写诗文内容: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变换人称:将原诗改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
②变换写法:故事新编、情景片断、精彩对话;
③变换体裁:可改编为散文、小说、剧本、书信、MTV分镜头、童话等
[操作说明] 通过上述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新历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创造之去。
作文:
1、 改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诗、词、曲),进行改写,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改写古诗,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领会了一些古诗的深刻含义,更增加了我们的作文能力,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写出一篇非常棒的作文。
八、板书设计
改 写 古 诗
分析意象
扩展再现
迁移***
再造创新
范文:
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 朽 的 失 眠
他落榜了!1200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愧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允许一个落魄士子放肆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噬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而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上了,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山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余落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了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尔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了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三二,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人,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
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有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警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
既然无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28个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28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1200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的那张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聪明的古人只用了短短12字就明了地概括出了阅读的珍贵。
然而,“好读书”不难,可“读好书”却不易。
像一些同学,读书不少,积累不多,知识面不广,一碰到写作,除了紧咬笔杆,就是唉声叹气。
这归根结底,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
那么,什么才是一种好方法呢?
据我看来,像跟着导游旅游一样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在陌生景点旅游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跟着导游游走。
这样不但能够更加了解各个景点,还可以选择一条最佳路线,少走冤枉路。
可如果自己一个人参观,只能看个大概,或是绕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处。
阅读也是这样,只有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才能真正读好一篇文章。
否则就只能一知半解,阅读无效的同时,又浪费了时间。
不过,除了要跟着作者这个“导游”,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阅读才会更加有效。
古人大致有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只做寻章摘句式的。
这种方法讲究细,对每一段,每一句甚至连一些字词都要认真“解剖”。
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文章的“顶梁柱”——中心思想;另一种则截然相反,是观其大意,不求甚解式的,只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思想,在了解中吸取了营养、知识,却不支寻章摘句。
打个比方,让分别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的两个人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时,第一个人可能会想: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为什么要用反问的手法?不用不行吗?第二个人则会知道:这着诗是白居易怀念江南而写。
明朝时,有人巧妙比喻了这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像一个人有一房子散钱,却无一根能把钱串起来的绳子;第二种方法就像一个人有许多绳子,但没有散钱供他串。
这两种方法各有所偏,只有将其合二为一,既观其主要内容,重点的地方又寻章摘句,才是最好的方法。
泛观博取,不如熟读而精思。
朱熹一句,把读透书的好处淋漓尽致地道了出来。
那该怎样才能把书读透呢?那就需要和“感受”。
有时,文章的含义往往藏在文字深处,这时就需要去体会。
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细节也许蕴藏着一个大秘密,所以,抓住细节,是体会的关键。
就像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中,李白未曾提到过自己怎么样,似乎只写了景。
其实不然,从“尽”、“孤”、“独”、“闲”几字中,可以知道,李白此时是很孤独的。
感受,则是体会后的自身的感觉,和体会是双胞胎。
如果你阅读一篇文章后没有任何感受,那么你就白读了这一次书。
其实,作文就是感受,能否利用感受,把感受挥洒在纸上,就看你的了!
要爱读书,勤读书,同时,更要善于读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