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存在和陶渊明一样的快乐与悠闲,我很快学会了这首诗,出于小孩子的炫耀心理,我逢人便背。不标准的发音引得众人欢笑和称赞,我就更喜欢这两句诗了。
十岁。
年岁的跨度和知识的引领。再次翻阅小时候的书时充满欣喜,随手一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闯入我的视线,两句诗触碰了内心最温暖潮湿的地方,拉着爸爸讲述诗句含义,爸爸说着说着便忆起老家,心情无比激动,他说:“老家也有这么美的地方,一望无际的稻田,清澈见底的水塘,连绵不绝的山和感动惟美的夕阳,没有勾心斗角和社会烦琐,快乐得很。”以时差为横轴,发展为纵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我身在其中却不知道身在何处,迷茫晕开一片,只知道那一定很美。
十五岁。
独特的思想和个性的见解。课本上正式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我举手,把十岁的记忆连着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老师笑逐颜开,表扬了我,我格外兴奋……
十六岁。现在。
记得十五岁时,我好像是说:“陶渊明远离尘嚣,内心不是空旷的荒芜,是满载的纯净,没有繁杂的思想,只有单纯美好的小幸福。我也要像他一样,做简单真实的自己,抛掉所有污秽的杂念,享受单纯的美好,用真诚而挚意的新对待每一个人。”是的,做单纯、美好、简单、透明的自己,好孩子不说谎话。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渐渐长大。
一千年以后。
一个小女孩跟着她的爸爸在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一种干净透明的心境正在轮回。
[评点]本文脉络清晰且以时间为序,描述“我”的成长历程,真正体现“我在……引领下”这一主题关键所在。
主体部分以“我”“五岁”、“十岁”、“十五岁”、“十六岁”等四个不同的年龄段,依据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阐释了自己的金色童年和风华少年生活。
更值得称道的是,“一千年以后……”到结束的三节文字,看似蛇足,却给文章又拓展了一个层次,让人感受到伟大的文化传承,孕育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生生不息。文章视野更为开阔。
听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每天晚上会给我念故事书,念得遍多了,我便会背下来,即便我不识字。后来妈妈自己在家教我拼音,学会后,就自己看书,不会的自己拼拼音。这可能为我小学时出色的`语文成绩打了些基础。
妈妈是个对孩子要求不大严的人,她只希望我能好好学习,懂事听话,几乎别无他求,相比我的朋友的妈妈,也算是对我管束不太严的了。但我到底知道妈妈若生气了,后果是很惨的,所以,,每次出去聚会,只要妈妈一个电话打来,我就会非常着急的回家。
亲归亲,平时虽不大严格,但有时犯了错,妈妈也是丝毫不手下留情的。可能因为妈妈以前家中的长辈信佛,妈妈也便多少受些影响。一次在餐桌上,妈妈说了一句什么老天爷怎么怎么的,我便用很不屑的语气说:根本就没有什么老天爷,迷信,现在的科技社会,你还有这种思想。起初妈妈还不是很生气,但我竟越说越激动,后来被妈妈骂哭了,就到厕所去不出来,爸爸去拉我我都不理。妈妈真的生气了,揪出我就是一顿打,满院子都是我的哭喊声。后开一段时间,也改了改我的暴躁脾气。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或其他长辈的事,讲完后,再给我讲些要我好好学习的话或要如何做人。有时也拿我自己***事来教训我。小时不大懂事,经常说些不该说的话,每做错事,事后回到家,妈妈便先责备我,然后教我应懂事些。我也确是越来越懂事。还记得,一次我不知哪来的胆子批评爷爷,妈妈知道后,立即带着我去爷爷家,要我向爷爷道歉。
我做错了事,自然是要受到责备的,但妈妈也不可能永远不做错事。偶尔妈妈误会了我说了难听的话或无意说了惹我不高兴的话,妈妈也会很诚恳地向我道歉,而作为惩罚,她也得答应我个事儿。妈妈眼睛不好,我虽不说,但也很担心,妈妈还是看电视剧,我也会呵斥她,叫她爱护自己的眼睛。虽然女儿批评自己,但我能看出妈妈知道我关心她时心里的喜悦。
其实妈妈也挺和蔼的,我们俩貌似知心姐妹,有时会互相开玩笑,也经常谈心。妈妈考虑到我生活中、感情上方方面面的问题,而我也从不对她撒谎,她便能帮我打开许多心结。
如今我也长大了,更是懂事了些许,在成长中、学习中处处的进步、改善,大部分也是归功于妈妈。希望自己能更突出,用微不足道的爱来回报妈妈对我无边的关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