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还在睡梦中的我,被一声熟悉的声音叫醒了。我睁开双眼,仔细一看,原来是离开我很长时间的爸爸突然从上海回来了。我高兴得一跳而起,搂住爸爸的脖子,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啊!接着爸爸拍了拍对我的肩膀对我说:“儿子!,起来吧!爸爸今天带你去扫墓!”于是,我连忙穿好衣服,洗漱完毕,和爸爸一起吃了早饭。等待正在上学的姐姐回来一起去扫墓。
8:00,姐姐和妈妈准时回来了,我们带上奶奶预先准备好的东西出发了。爸爸对我们说:“先去姥姥和姥爷的坟墓去。”于是,我们开了近10分钟的电瓶车到了一片坟场。道路是泥泞的,鞋子踩在泥土里变得脏兮兮的,但没有一个人会在意这个。向远处望去,天空中的灰尘四处飞扬,就仿佛我们现在的`心情一样沉重,淡雅。那时候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向一个目标走去,那是对亲人的思念,对亲人的那种爱。每一个人脸上都写着“严肃”。爸爸领着我们在一棵高大的柏树下停住了脚步,转身对我们说:“这就是你们爷爷和姥爷的坟墓。”我们也肃立在哪里,手捧鲜花默哀,表示对姥姥和姥爷的所有思念。
我们第二个去的地方是爷爷的坟墓,爷爷是去年刚刚去世的,爸爸带着我们去街上买了两盆花,准备放到爷爷的墓上面。
我们一路前进,走到了一片金黄色的油菜地里,露出了一个由大理石做成的亭子,这就是爷爷的墓了,上面有一层尘土,爸爸拿出了准备好的抹布给上面擦得干干净净,我、姐姐和妈妈拿出了供品和鲜花,摆放在台子上面。
像以前一样,肃立,默哀,鞠躬三次……
我看了爸爸一眼,他的眼角闪着泪花又抬了抬头,可能又是在想爷爷吧。我知道,爸爸嘴上不说,但他心里一定很不好受……
虽然很累,但我明白了清明节的意义,就是对去世的人寄托我们的哀思。
这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奶奶,表哥一起去月山给爷爷扫墓。
我为解除行车的寂寞,带了一本《脑筋急转弯》,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真高兴啊!
到了爷爷墓前,我抄起扫把,把墓上的干草扫了出去,可有的粘在上面,我就用力了,扫了几次,才扫干净了。这时,爸爸和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插在了墓前一块凸出石头上。我们烧起钱纸三张一叠,光滑的一面在外面,我先折了一些,再一起放进火堆里。呼呼!燃烧产生了声音。我们又轮流用一个塑料袋垫着,给爷爷拜了拜,奶奶在一边念念有词。……
扫完墓后,我们去摘松针。奶奶说松针能治各种各样的病,但树要有三米以上,松针的分岔为三根的为佳品,四根为精品,无根以上为极品。
我看到一棵大约五,六米高的松树,便跑过去,寻找三根以上的岔,可我看见上面有好多虫子似的东东,不敢拿,爸爸过来了,还拿了两个麻袋,我就问:“爸爸,树上那些是什么啊?花吗?”“恩,是花吧。”我听了,就去摘,爸爸又说:“不过……”我听见了,尖叫一声,把“虫子”扔了。“什么嘛,吓死我了!”我说。“哈哈哈!”爸爸笑着说:“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小啊!”
最后,我们装了一大一小两个麻袋的松针,回家了……
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下了好几天的雨,今天终于是个大晴天了,我跟着大人去山上给奶奶扫墓。
我们买了一束菊花,乘着车,来到了山下。山路两旁漫山遍野的野花,在风中好似跳起了一曲舞蹈,一吹,花瓣飞上了天,如山风掠过我的身边。再看山下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为春天平添了许多生趣。
来到奶奶的公墓前,我接过爸爸手中的菊花,放在墓碑前,我站在坟墓前,双手合十,然后深深的鞠了几个躬。
突然想起了什么,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画,上面上面画着许多好吃的。爸爸好奇的打量着我:“这张画有什么用?”我笑了笑说:“这是孝敬奶奶的。”我正要拿出打火机,爸爸拦住了我:“不能用打火机,这样会容易引起火灾的!”我只好听话,把画放在菊花里面。
回来的路上,我看见好多人都是拿着鲜花去扫墓,没有人烧纸钱,这种行为真好。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和爸爸到给爷爷扫墓。
今天天气正好,阳光明媚,我和爸爸提着买好的香烛拿着镰刀去给爷爷的墓地。爷爷的墓地在一座小山上,去墓地的小路已经长满了藤和野草,爸爸边走边用镰刀开辟道路,我们走了好久才到达爷爷的墓地,一年时间,爷爷的墓地已经长满了荆棘,到处都是藤豌,此时我不由得有点心酸,想起爷爷当初的样子,而如今只能静静的躺在这里。我和爸爸赶紧动手清理到处的杂草,爸爸用镰刀砍,我用手拔草,不一会儿就把爷爷的墓地清理的干干净净。这时爸爸拿出了香烛,小心翼翼的三支三支插在了墓地的前面,可是久久的没有点火,我好奇的问:爸爸,你是不是忘记带打火机了?爸爸摇了摇头说:不是村里规定扫墓不能点香烛吗?所以今天我们也不点,今天天气那么好,万一点了明火,把这山林烧着了,可杂办?我顿时明白了,原来爸爸是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他知道有规定不能明火扫墓。就这样,我们默默地在爷爷的墓地上拜了几拜,完成了一些基本的规矩,就恋恋不舍的回家去了。
清明让我明白了我们要在怀念祖先的同时也要遵纪守法。
在墓前祭祀祖先谓之扫墓或扫拜,这个习俗在中国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的齐人篇也曾提及1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间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时,下诎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2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并为一了
而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除了各家祭拜自己直系祖先之外,凡有「祖祠」或「祖庙」的就要合族举行祭祀典礼,称为「祭冬」。有的在冬至前十天举行,仪式隆重,祭后设宴招待亲友,深具敦亲睦邻的功能。
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也就逐渐延伸为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我随着爸爸妈妈去扫墓。
我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扫墓呀?”从妈妈的回答中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期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礼俗主题,这两大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我坐在车上,朝远处的田野望去。远远望去,田野一片枯黄,这好像不是一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天。突然,我的眼睛一亮,发现不远处有一块开满菜花的田野,那金灿灿的油菜花使整片广阔的土地变得生机勃勃,一阵微风吹过,油菜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翩翩起舞……
到了先祖的坟墓前,妈妈让我和弟弟磕头,然后给先祖们烧纸和钱。大人们也纷纷磕了头,当我看到有些大人买了果树,而我们没买时,我又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不要果树呢?”妈妈说:“信佛的人们,祭拜先祖都是烧纸磕头,而信耶稣的人是买果树和花的。”
通过这一次扫墓,我不仅欣赏到了暮春时的风景,还学到了许多清明节的来历。每当我看到长辈坟墓时,我都会想起长辈和我的一些些的美好回忆。虽然他们逝世了,但是他们永远都在我们的心中。
清明节,让我学到了许多,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