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者改写忠实于原作,以第一人称来叙述显得真实可信。同时抓住卖炭翁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尤其是动作描写非常细致,如握紧的两拳无力地张开、猛然站起来,疯狂地向小黑点奔去、用颤抖的双手解下那绫绡轻轻地抚摸着等等,反映出卖炭翁在风雪中忍饥受寒,任人欺凌的现实,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作者还发挥合理想像,添上一些隐去的故事情节,结尾卖炭翁的悲惨结局更突现了文章中心。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也就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一早,妈妈就去菜市场买来了饺子皮和肉,外公飞快地把包饺子的馅也做好了,包饺子的工作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于是我们就开始包了起来。
我和妈妈包的饺子是花见花败,而外公包的饺子是花见花开,好看极了。于是我就开始注意了外公包饺子的步骤:原来是这样的,先把一张饺子皮全部展开,平铺在左手的手心里,然后再用汤勺舀半勺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最后把饺子皮对折起来用手把饺子皮周围捏成一条一条的褶,这样一个漂漂亮亮的饺子就包好了。于是我就按葫芦画瓢起来,可是让我生气的是我包的饺子还是奇形怪状的。外公说“饺子的外表好看不好看不是最重要的,好吃才是最重要的。”这时我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我先准备了两张饺子皮,将两张饺子皮的边缘给粘好,再用勺子弄一大勺饺子馅,再将另一张饺子皮盖上,将周围给垫起来,最后把周围的边缘全部捏紧,这样一个圆形的饺子就包好了,可是我按照这个做法做完后,却包了一个“花篮”。“其实这样的包法也是有好处的,一个饺子皮只能放小小的一勺饺子馅,但是这样包法饺子馅多又不会在饺子下锅的时候漏出来”,我自我安慰道。
晚上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的很开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个富人,由于下雨他家的墙被淋倒。他儿子和邻居的一位老者都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晚上家里果然来了小偷。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却认为老者是小偷。大概你也认同富人的说法,但若仔细一想便知不妥,亲近的感情会影响理智的认识,所以请擦亮你的理智的双眼。
听罢这则材料,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倘若告诉富人将有小偷来时的人和富人没有任何亲缘关系,那么富人恐怕会怀疑他俩,因为他们都和富人没任何关系。所以说富人的判断并非是理智的,而是受到世俗情感的影响,所以说生活中我们认识事物时或多或少会受到感情的影响。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被感情遮住理智的目光。一代清官包青天,在审理自己侄儿包勉的案子时,完全排除了个人的感情,丝毫没有受到情感的影响。用他的话说就是:公堂之上无父子。就因为此,他才被后世之人连连称颂。
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力学系统的创始人,而在当时人们正在研究光的本性,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光具有粒子性,它是由无数看不见的微粒组成的;而另一种是说光只具有波动性。当时两派各举出了例子和实验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但由于牛顿支持粒子说,反对波动说,所以人们也就认为光只具有粒子性。从而使光的波动说发展很缓慢,直到20世纪初才被人们所接受。
现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研究黑洞问题时,曾收到他的导师的信,说黑洞是不会向外辐射能量的,劝他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但霍金并没有被感情蒙蔽,依然坚持认为黑洞会向外辐射能量。最终他因此获得了"原子物理之父"的光荣称号。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情感的干扰,因此我们要以"举世浑浊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尚情操来拨开情感蒙蔽的双眸,用客观的、理智的、公平的态度来认识它。
“情感”犹如眼前的一片乌云,拨开它我们会发现蓝天、绿水……
解析:任何观点都需要事实的支持,但并非任何事实都能支持某些观点。本文作者所选取的作为论据的事实相当恰切精致,像三根栋梁,成功地构建起了理论的大厦:拨开感情迷雾,把握理性光彩。这三个事例也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补充,包青天以理性的头脑来评判纷繁复杂的谜案,声称"公堂之上无父子",是古之典范
也是中国伦理血缘超越的成功范例;史蒂芬·霍金坚持自己的判断而避免老师的误导从而取得巨大成就,是今之楷模,也是外国理性光彩的闪烁,牛顿的例子则从反面论证了本文的论点,这二正一反,非常具有说服力。
今天,是星期六。早晨,妈妈说:“今天我们吃饺子吧!”听见吃饺子,我一蹦三尺高,连声叫好,不过妈妈说:“今天你也要尝试一下包饺子哦。”听到这里,我不禁激动起来:这可是我第一次包饺子,一定不要失败!
包饺子第一是要把面和好,不过妈妈把饺子皮买回来了,所以不用和面。第二是要拌馅,因为这次吃的是猪肉馅的饺子,所以拌馅要用到猪肉。我从冰箱中取出来昨天早晨买的猪肉,让爸爸剁碎,之后,放入锅中,加入剁碎的白菜,盐等,搅拌均匀后开始包饺子。刚开始我还不会包饺子,看着妈妈三下五除二就把饺子包好了,我也学着包了包,越包越熟练,终于包出了完美无瑕的饺子。饺子包完后,开始下锅了,先拿出了一半饺子倒入锅中,饺子们像淘气的孩子,在锅中又蹦又跳,快乐极了。饺子熟了捞出来,倒入盘子里,放到餐桌上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
这件事我不会忘记,我的第一次包饺子。
[排比引入,是常见的开头方法,能够凸显文采。使用此法,一是要注意句式应大体一致,二是要尽可能引用或化用一些名人诗词,三是要围绕论点引述,直接带出论点。]
回首历史,猛然发现,屹立于高山之巅的恰恰是那些在浊流中却依然坚守节操与志向的人。这节操与志向,便成为先贤们熠熠闪光的个性。正因他们坚守个性,才能傲视群芳,彪炳史册。
[运用归纳法,由上文举例通过分析搭桥,引出观点。]
人们不禁要问,当今社会,人们时时呼吁个性,前卫者时刻标榜个性,那么个性到底指什么呢?有人把独特的发型叫个性,有人把奇装异服称个性,有人把哗众取宠的媚俗叫个性,有人把特立独行的孤傲叫个性,甚至有人故意说反话、唱反调,语不“惊人”死不休,标新立异,美其名曰“非主流”。这些真的是个性吗?回首遥望屹立于历史之巅的先贤,哪一个靠的是奇装异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司马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一座座丰碑,让我们看到了个性的真正内涵:那是在污世浊俗中对本真的坚守,是一种精神气质、理想操守,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更是对民族命运的披肝沥胆。[本段通过正反对比,理清概念,指出“时尚”不等于“个性”,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个性”。]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虽无比辉煌,却也压抑了个性。翻开史册,我们听到的是一声声壮志难酬的***,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如今,闭关锁国已成历史,创新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张扬个性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要创新,社会要发展,个性要解放。解放个性才会激起人的创造才能,才会更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张扬个性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本段先从历史入手,进行反面论证,说明为什么要张扬个性。然后再从现实角度正面分析,指出时代发展需要张扬个性。]
时代需要个性,个人更需要有个性。有个性,才能坚守本真,才能在发展的大潮中不盲从,不迷失自己,不妄自菲薄。在好莱坞这个充满名利***的圈子里有这样一位导演:在好莱坞工作近30年,却从未因商业目的拍摄过一部“大片”;在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人靠电脑特技猛抓观众眼球时,他却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他冲击奥斯卡20年,皆以失败告终。这个人就是美国现实主义电影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意愿,坚守艺术的个性,被公认为美国战后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之一,成为世界级电影大师。试想,在好莱坞商业巨制风靡全球之际,如果斯科西斯一味跟风,只求效益,只讲包装,那么电影界只会又多了一个想象天才,在喧嚣的英雄救世背后又怎会有理性的冷静?我们又怎能通过电影看到对人类顽疾的深刻反思?因此,真正的个性不是追风,更不是盲从,而是对内心精神世界的坚守。有时执著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本段主要通过举例论证、反面假设论证分析坚守个性的意义。]
个性的张扬能推动社会进步,但并不是所有的个性追求都是好的。哗众取宠的媚俗,或是故意的背叛与标新立异,不但不会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且会很快走向生命的尽头。个性的解放不能是无限制的自由,它要以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为衡量标准。
[本段辩证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个性都是好的,评判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正义的宣扬”。]
在人人张扬个性又容易迷失自我的时代,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那么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因个性而精彩。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