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好一些的考场还好点,学生很规矩,哪怕老师在课堂上睡着了,学生也不会违规违纪的。若是遇上很差很差的学生,而这些学生根本不在乎多少分数,分多分少无所谓,他们懒得动心思去抄袭,开考几分钟就会呼呼大睡,其实也是很省心的。难就难在那些平时不咋学,考试还想拿好成绩,想用高分多骗爸妈几个零花钱,既爱面子又很虚伪的家伙,这些人很难对付的,看他们一个个贼眉鼠眼的,专瞅老师注意力分散的空档,能瞄就瞄一眼别人的试卷,或者看看小抄什么的。手机是用不上的,老师不让带,进门有探测仪,监考老师像鬼子探地雷似的,把手机都堵在考场外,防患于未然吗。即便是带了也白带,因为考场上放的有屏蔽仪,这家伙很好用的,只要它一开机,所有手机都瘫痪,没信号。
遇见不规矩的学生,老师就有的.忙了,就像打地鼠的玩家,必须眼疾手快,反应灵敏,左右逢源,才能应付得了,不到考试结束是不能松口气的。
好在中国的家长能够高风亮节,减少了不少监考老师的压力。前几天网上都能看到一段新闻:在印度一个邦的升学考试中,人家印度的学生家长一个个是身怀绝技,考场的外墙上不论是几楼,都有家长爬上爬下的身影,一个个像蜘蛛侠,在教学楼的外墙上爬来爬去,给自家的孩子传递答案和小抄,监考老师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吧。从这一点上,中国家长素质高,该为他们点赞。
监考很难熬,因为不像平时上课,也就40分钟,能不断的喘喘气,而考试时少者90分钟,多者两个半小时,像语文那样变态的考试,长的让人受不了,站的腰酸背痛腿抽筋的,监考老师也感觉像装在笼子里的野兽,更有领导不断巡视,一点一点地拉紧你的神经。若再遇到两个“操蛋”的的考生,那就苦不堪言了。
时间难熬也得熬,谁让咱“嫁错郎入错行”了呢? 不过,时间长了,老师也会练就一身本领:坐在考场,目视前方,眼睛定格在考场,心情可以自由飞翔,想一想开心的事,骂一骂无聊的人,这样时间就会显得过的快一点。
我也有自己的一招,能把时间顺利的打发掉。一是偷鸡摸狗似得写着玩,就像这篇作文就上在考场上写的;另外,我还有一毛病,喜欢默默地背诵古诗文,把以前学过的一些“之乎者也”的文章背个滚瓜烂熟,不是矫情,也不是自己泛酸,实在是消磨时间的一个好办法。据研究,多背书能够锻炼大脑,预防老年痴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就背了一遍又一遍。像《阿房宫赋》,《岳阳楼记》,《劝学》,《琵琶行》,《长恨歌》之类的,都是背得很溜的。还有现代散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匆匆》等。有时候酸劲上来,也会背上几首李清照那些“喝酒睡觉想老公”的酸溜溜的诗句,也许还会把陆游和唐婉的《红酥手,黄藤酒》低吟玩味一番。
当然,既然是监考,也不能忘了本职工作,我会不时的换换位子,在考场里走一走,眼珠子隔三差五地在考场上轮一轮,足已把那些做贼心虚的家伙给震慑住。有时候也要抓个典型,看那个倒霉催的,没有眼力价,碰上“老爹”的一双慧眼的,他就栽了。有一次,有一个很差很差的男生瞄了另外一个很差很差的男生的试卷,我走到他跟前,狠狠地剜了他一眼说:“瞧你那点出息,你看杨家宝的卷子,是不是得了白内障啊!”考场有不少人在偷笑。再看见你偷看,扣除该科成绩30分,通报批评。其实这孩子的成绩真不经扣,真要扣,那就倒欠老师分数了。
顺便多说一句,给孩子起名别带“宝”字,因为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大多很差很差的。
《无人生还》真的是我时不时就会翻出来看看的一本悬疑作品了,泛滥的***,人性的猜忌,可怕的心理暗示,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现代的悬疑小说写手应该受阿加莎奶奶的影响也比较大,《亲爱的阿基米德》之类的很多小说都能找到这本书的影子……
这本书应该是童谣***人手法的开端了吧,我们从故事的一开始就能从书名知道了这十个人的结局,甚至书的第一章就能猜到众人的死法,但是你丝毫不会有被剧透的感觉,反而跟着剧情的发展一步一步进入到那个封闭的孤岛,更揪心每一个人的死亡,更疑惑到底谁是下一个死者?
正如希区柯克所说:真正的悬念是一开始你就知道有凶案要发生,你甚至知道凶手打算怎么做,比如一颗炸弹被放在箱子里,那么接下来所有时间你都悬着心,既想知道炸弹会不会响,又想知道人们会不会或怎么样发现这枚炸弹。
最后的凶手,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
“凡事得往好的想,我就知道有个话剧特别适合悠悠演,可以演主角。”
“什么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刷一发我对爱情公寓的执念。
当然也是这段话让我去查找了一下这本书,看了看故事梗概,瞬间就吊起了我的胃口。虽然推理小说一般都不会再翻第二遍了,但我还是买了下来。
故事的大概就是:八个素不相识的人受邀来到海岛黑人岛上。
他们抵达后,接待他们的却只是管家特夫妇俩。用晚餐的时候,餐厅里的留声机忽然响起,指控他们宾客以及管家夫妇这十人都曾犯有谋***罪。每个人的房间里都贴有一首相同的儿歌,儿歌讲的是十个小士兵相继死去的故事。餐桌上还有十个小瓷像。从第一天晚上开始的几天时间里,每天都有人按着儿歌里述说的方式死去,每死一个人,餐桌上的瓷瓶就会少掉一个。人人都想保护自己,可是海上起了大风浪,不可能寻得救援或者逃出生天。唯一的求生办法就是找出凶手。
荒岛已经被他们搜寻数遍,不可能有容身之处,所以凶手必然在他们中间。幸存着的人们彼此怀疑,彼此试探,可是一切的警戒一切的提防还是没有能阻止那最后一刻的到来。风浪停息了,岛上的明争暗斗也停息了,只留下了十具尸体……无人生还。
这本书看的特别快。我尽量在推理,而且还是比较接近的,到了最后三个人的时候发现都不是,感到很奇怪。但是我这人就是拐不过来弯啊,只能硬让自己继续思考剩下的三个人,万万没想到结局会来这么一出。
某些地方还是觉得很奇怪,但毕竟这是小说还是不要较真了,描写很细腻尤其是心理和环境。我是大白天看的没觉得什么,但豆瓣上很多人都说千万不要在晚上或者没人的时候看,会觉得越来越瘆得慌。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相信人性本恶的,我也是。我在看前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自动脑补只剩下几个人的时候,人人疯狂,彼此不信任互相拔刀相向的样子。但是总体来说作者的文笔比较平淡,丝毫不夸张,但是很多地方能从细节揭露出人性阴暗的一面。
小说里的天气几乎都是狂风暴雨,使我联想到了高一上期语文课本里的那篇澳门从英国收回的文章。最后的独白看完了之后有一种很安静的震撼感,小岛上的人也死了,警察也没能把凶手找出来,这些人背后的故事也被永远地埋葬了起来,可能连作者心中的悲哀也不会被发现。
这应该是我看的第一部侦探推理小说,在阅读的世界里,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感性派,不愿意看一些逻辑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烧脑读物,这本书一直被束之高阁,偶然心血来潮才拿在手上翻了翻。
比较有趣的是开篇的一首古老童谣《十个小士兵》,童谣唱的是十个小士兵如何接连死去:
十个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其实看到这里大致已经能知道文中可能有十个主角并且结局都会死去,接着是一封封邀请信把主角们接连请上场,说实话看到这里我还是对这部小说很无感的,直到第一个小高潮——马斯顿的突然死亡,让我抱着这本书一直到夜深阅毕,情节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停不下来,只想快点知道谁是凶手。
可怕的是:一切都在凶手掌握之中,每个人都相互猜忌却又不得不劳抱成团,每个被怀疑为凶手的人只能以死亡来证明自己。
那个老小姐,布伦特,看似桀骜不驯,愤世嫉俗,实则是对自己内心恐惧的掩饰,因为自己的无情与武断,女佣自戕而死;麦克阿瑟将军,嫉妒的火焰“烧死”了自己的部下,这笔账,总会让铮铮铁汉不堪一击;沉着冷静的维拉,又何尝不时时刻刻回忆起淹死西里尔的不是海水,而是自己;服务周到、老实尽责的罗杰斯夫妇,谁会想到为了一笔财产也曾亲手弑***信任自己的女主人;经验丰富、专业老练的阿姆斯特朗医生,也曾因一时酗酒而葬送了一个女孩年轻的生命……
每个人都有不愿提及的过往,每个人都有想要毁灭的曾经,曾犯下的罪孽与过错,无论怎样沧海桑田,终逃不过正义的判决,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道好轮回,欠下的,总得还清,甚至拿命相抵。
布洛尔是倒数第三个死亡的,其实当布洛尔死亡之后,隆巴德和维拉应该已经能够想到岛上要么有第十一个人,要么前面有人假死,我认为当隆巴德对维拉说“你听我说”的时候已经想到了,但是处于半疯状态的维拉没有想到这些,她开枪打死了隆巴德,崩溃的神经也把维拉自己送上了绝路(之前维拉房间顶部出现的黑钩,也暗示了维拉将是最后一个上吊死亡的小士兵)。
如果没有文末的漂流信,我想这应该是一桩没有答案的千古谜案,真正的凶手是瓦格雷夫法官,假死的瓦格雷夫,实现了自己“捍卫正义,死也要死的震撼”的心愿。
其实我对整部小说有两个疑问,第一,既然瓦格雷夫是策划一切的凶手,那么文初的瓦格雷夫的邀请信那么像一回事,是否显得过于刻意?就为了掩饰他的凶手身份?回头读第二遍时看到瓦格雷夫的邀请信就有点搞笑了。第二,瓦格雷夫假死的时候说是在额头抹了一小块泥巴伪造枪击头部,可是泥巴和血迹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吧!当时岛上的人再没有常识应该也能发现,除非他们都已经处于神经崩溃边缘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