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在泥土中汲取水分,等待破土发芽之日;花苞在阳光下吸收热量,等待完美绽放之时。学会等待,便是让自己学会蜕变。
等待,并非原地踏步、滞留不前,而是垒高自己、统观全局。
诸葛亮在天下战乱时,并未四处经营,而是选择默默隐居在南阳,饱读诗书,不断把自己垒高,并对天下形势作出详细的分析,使刘备惊叹不已。学会等待,便是学会垒高自己。
等待,并非犹豫徘徊、不知方向,而是找清目标并等待时机。
越王勾践,曾兵败于吴王夫差,但他并未放弃自己的目标——打败吴国。因此他每日每夜卧薪尝胆,苦读兵书,天下兵法了然于心,造就“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奇。学会等待,便是学会强大自己。
等待,并非自我放松、有所松懈,而是压低自己,一飞冲天。
南极周围生活着一群群企鹅,它们每年都需要到南极大陆产卵。由于不能直接登陆陆地,企鹅在上岸前则会不断下潜,压迫自己向下,再用力向上冲,将强大的水压化作推力助它上岸。学会等待,便是学会蓄势,化压力为动力。
反观秦始皇,劳役人民建长城、修灵渠,虽是为国家百姓着想,但操之过急,引发人民的不满,导致大秦灭亡;隋炀帝要求人民修筑运河,虽有利于促进国家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但同样太过着急,导致人民起义,隋朝落幕。只有学会等待,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才能够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等待是枯燥无味的,它虽不及不断前进那样给人以进步之感,但学会等待,观察大局、认准目标、不断蓄势,却能给人带来更强大的动力。长路漫漫,不妨学会等待,看看自己的进步与成就,回给你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与前进动力。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我们应在世俗红尘中学会等待,你会发现完美的蜕变在等待中悄然发生。
重读《等待戈多》,一部不长的荒诞戏剧,却很费脑筋。这部戏剧的魅力在于,本身就是一个谜。每个人都在问,戈多是谁?他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有人求疑于作者贝克特,他很高明地继续玩捉迷藏:“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春天的阳光很柔和,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走在大街上,瞧着无暇享受阳光的各色人等,突然想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有三种人。当搜肠刮肚为这三种人找代表人物时,想起了《等待戈多》。这部剧只有五个角色,两个流浪汉戈戈和狄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儿,还有一个替戈多送信的小孩,至于戈多这个被等待的人,自始至终没有出现。用这几个人为三种人佐证,再合适不过了。
第一种人,打着遮阳伞晒太阳的人。听起来很有闲、很小资。不过,小资只是一种情调,那些光顾必胜客、上岛、两岸、避风塘、兰桂坊、seven(怎么象在做广告?)……喝一杯拿铁、卡布其诺、龙舌兰、朗姆酒,来一只哈根达斯(又有广告的嫌疑!)的人,未必能够入列。还是看一看波卓的派头,这位爷一出场,就拿着一根鞭子,用绳子拴住幸运儿的脖子,赶着他往前走。幸运儿两手提着一只沉重的口袋、一个折凳、一只野餐篮和一件大衣。幸运儿打开折凳,波卓坐下,打开篮子,取出一只笋鸡、一块面包和一瓶酒,大口地吃起来……不想再描述了,这就是第一种人。
第二种人,在阳光下忙碌的人。波卓在晒太阳,幸运儿在劳作。他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得到主人啃剩下的骨头。当流浪汉戈戈向波卓讨要骨头时,波卓说这通常是属于幸运儿的。得到骨头的代价不菲,要停止思想,或者按照波卓的指挥思想。在波卓的要求下,幸运儿发表了长篇演说。很佩服作者的独到之处,这篇上千字的演说没有一个词是连着的,没有一句话是完整的。那个送信的小孩,是戈多身边的人。如果戈多是一种拯救力量,那么小孩无疑也是个幸运儿,但是从小孩的表述中,他似乎也不够“幸运”。在阳光下忙碌的人,即便获得命运的垂青,又能如何?
第三种人,追赶太阳的人。夸父逐日的结局是,他渴死了。夸父逐日的现代版是,很多人为了追逐梦想而倒在路上。戈戈和狄狄两个流浪汉,曾经也非常体面,曾经也有一双合脚的靴子,曾经也有过一点儿思想。他们最终沦落了,无力再追求,只能把希望寄托于戈多,他们不认识戈多,不知道戈多是谁,甚至搞不清究竟要戈多给他们做什么,他们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是一种祈祷、一种泛泛的要求。戈戈和狄狄的不同是,虽然都丧失了追逐梦想的能力,但狄狄没有放弃自尊,没有失去生存的能力,他还能为自己找到萝卜。而戈戈已经丧失了羞耻心,他天天挨打,但是抱怨保护他的人;他搞不到萝卜,还嫌萝卜不好吃;他厚着脸皮讨要波卓吃剩下的骨头,他为了金钱与需要帮助的人讨价还价。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我们一生都在追逐梦想,追逐希望,追逐光明。当耀眼的太阳照射在头顶,都想触手而及,让思想的光芒照射人生,让精神的胜利愉悦生命。可是,我们并不能主宰灵魂,并不能左右命运。当梦想无情破灭,我们是选择做一个精神的流浪汉,还是思想的臣服者?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抑郁寡欢的大有人在,放浪形骸的不在少数,愁肠百结的经常碰到,撕心裂肺的也不少见,这些都是精神的流浪汉。他们看似是精神的独立者,其实也会为了一根剩骨头低下高昂的头。有雄心追逐梦想,就要有勇气接受失败。第一种人未必高贵,第二种人未必低贱,第三种人未必超脱。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本来就是荒谬的,不必为了所谓的价值、意义而背上枷锁。
戈多没有等来,波卓瞎了眼睛,幸运儿成了哑巴,戈戈和狄狄想上吊,但是他们找不到绳子……这就是生活!
每个幸福的家里都会有着这样一个人:他的肩膀比山峰还高,上面总会留下儿女曾经的哭痕;他的心比天地广,曾经总是原谅幼小的儿女犯下的错误;他的拥抱比太阳还温暖,曾经安慰过失落的儿女……这个人就是——父亲!
父亲的伟大是无穷无尽的,可是我的父亲真的就有那么伟大吗?他每天都只是忙忙碌碌的,回来吃顿晚餐都难!父亲既然不管这个家,他还伟大吗?
一开始,我并不大在意父亲,因为他是那么少与我见面,会有多少对他的思念呢?可是到后来,《爸爸去哪儿》这部电视剧放映在了电视上,我眼巴巴地看着五个父亲和五个孩子在一起的快乐,该是多么羡慕啊,恨不得自己就是小孩其中的一员。再想想,我的父亲呢?他真是不该配做我的父亲!
渐渐的,羡慕一天天膨胀,变成了嫉妒。偏偏在这时,《爸爸去哪儿》这部电视剧出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在举行滑沙的比赛当中,一位叫田雨橙的小女孩想从的沙堆独自滑下来。作为父亲,怎么可能让她去冒险呢?可是她的父亲田亮答应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田亮在她女儿滑下去的那一瞬间,紧紧抓住滑板的把柄,随着滑板一起跑下去!
父亲,这个词在我心中因为种。种原因,使我感到如此陌生了……
“平日为事业忙碌的爸爸,终于可以陪我从早到晚。其实我的愿望很简单,如果你有时间,请多陪陪我好吗?每一个有你在的地方,都是我心中最美的港湾。”
《爸爸去哪儿》这一首诗使暖流再次流入我那孤独寂寞的心田,是如此幸福,美好……
看完这首诗以后,我时常会暗暗想到:或许,父亲一定有在关怀着我。只是,他的时间与精力都不够,我需要等待。
渐渐转变的心态挽救回了悬崖上妄想挣脱的鸟儿。父亲的爱,一开始向我流来……
春天,叫我注意身体;夏天,给我买可口的西瓜;秋天,无数次的叮嘱;冬天,披上的一件件衣服……渴望得到爱的我真正得到了想要的!
此时此刻,等待换来的父爱已不再陌生,我沐浴在父爱的阳光下,是如此幸福……
前几天,我转学了,要到离家更远的地方去上学,走在这条熟悉而又陌生的田间小路上,我心中又是憧憬又是感伤。
前方的路虽平坦却又漫长,可是有了动力就走得快了,在这不断变化的路上,母亲始终站在那条路上等待着,等待着……
儿时的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严厉的,母亲是慈祥的,可我是不断变化的。
母亲常常和我讲,她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几年学,现在不管怎么样,她一定要供我上学,她不想让我像她一样抱有遗憾。她把自己的梦想托付于我,去实现连同她那一份未能实现的梦想。
每次吃过饭,父亲总是严厉地说:“赶紧上学去!””赶紧走吧。”母亲也随声催促着。母亲总是送我到村头的路口,看着我远去的身影,目光里充满了不舍与担心,直到我的背影消失在母亲的视野里,她才放心地转过身往家里赶。
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母亲一直站在村口那个路口,看着,等待着,等待着……
我知道她在等我满载知识凯旋,等待着我把梦想实现的那一天,在等待着我快乐平安的回来。
小学转眼即逝,儿时的我已步入了初中,路还是那条路,可离家X里路可不是说着玩的。
开学那天,天下着大雨,母亲饭也顾不上吃,就忙着给我收拾行李。看她那样,我不耐烦地说:“用不了那么多,别忙活了!”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不停地收拾着。该走了,我背着书包,母亲提着我的行李,走在路上,我们似乎陌生了许多,竟然谁都没有说一句话,X里的路,让我刹那间感觉到是那么漫长。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一样。看到别的同学和自己的家长欢声笑语地走着,我有着说不出来的滋味。
终于到了梦寐以求的学校了,办完入学手续,母亲又要送我去寝室。在寝室里,她又给我铺起床铺来了!新同学看得列脸都红了,母亲却不以为然,继续埋头铺床。收拾完后,母亲的脸上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我走了。”她声音低沉地说。我没送她,我想象不出回家的路,她要走多长……
新学期的第一周总显得那么漫长,终天熬到周末了,放学后,像出笼的鸟一样的我不觉加快了步伐。路也似乎缩短了。快到了村头那条路上时,我看见了一个人,那是母亲!我竟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以后再回家,我再看到母亲在那路口站着我就不惊讶了,要是偶尔看不到她,我心里仿佛缺少了什么似的。
时光飞逝,高中阶段来临了,我又要到更远的地方去求学了。可我的步伐却加快了,因为我有着“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信念,我知道的在村头的那个路口,有一个人在等待着,等待着!
这个冬天,异常寒冷;这个冬天,没有大喜大悲;这个冬天,没有雪中送炭的温暖;这个冬天,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举;这个冬天,有的只是努力从冷漠中挤出的一丝金光。
又是新的一天开始了,霓虹灯在一瞬间都失去了光彩,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鲜亮的衣裳和锃明发亮的皮鞋,他们与高大的`写字楼融合,与这个繁华的城市相衬映。即使现在是寒冬,即使道路两旁的积雪还未融化,但这些衣裳、皮鞋们从未放慢过自己的脚步。呼!这个冬天,似乎比以往都要冷啊!
或许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角落里,还有上帝为他们施舍来的一点温暖。
一个老乞丐,跪在一个垃圾箱旁边,双手合十,不停地磕着头,面前放着一个豁口的茶缸,他仿佛在祈求着人们的关注与施舍。可这一切的景象都与这个城市太不附了,不符到甚至没有能得到人们的关注。就在这时,一个小男孩跑了过来,双手托着五个硬币给他,眼睛不停地眨着,他在等待乞丐的接受。乞丐忙要去接,可就在这时,男孩又把手收了回来,并用思考的眼神打量着他。老乞丐想要去抢,那可是他几天的饭钱啊!可是他不敢,因为孩子的爸爸正站在旁边。小男孩忽然将手放到嘴边,使劲地吹了几口气,然后两手合着又将钱递给乞丐:“爷爷,这样的钱就不会冻着你了,你还能取暖呢!”老乞丐的眼刹那间湿润了,他颤颤巍巍地接过了钱,目送着跑远的男孩,又将钱暖在了心口。这些钱,虽然面值不大,但它带来的温暖远远超过ATM取款机中的红钞。这些硬币,在这个冬天,升华成男孩的笑容,老乞丐浑浊的眼泪,和这个寒冬的无限大爱。
在这个城市中,其实处处弥漫着点点温暖,它被这些高跟鞋和皮鞋们踢来踢去。每天,都有城市中的人向写字楼中倾倒“不公平””愤怒”的黑水,这些黑水,渐渐吞噬了这些微弱的光。这个城市的末日,就是这些写字楼吐出黑水淹没星辰的日子。
这个冬日的阳光,外的光芒,内的温暖。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想到这一句话,就会想到我的舅舅。今天晚上会回老家团聚,现在我就和妈妈开汽车一起去机场接舅舅。
一到黄花机场,我就想坐飞机环游世界各地,这个梦想就成了我每次来到黄花机场立即想到的事情。这个梦想说幸运,也不蛮幸运;说不幸运,也不是。
我和妈妈来到了位于黄花机场的T2航站楼,来到这,就像来到了以前妈妈买车的商场,简直是车水马龙,让交警叔叔挨个挨个的来喊:“不能在这里停留太久”。妈妈听到了这句话,对我说:“那我不可能在黄花机场绕个几十圈吧!”我想着想着对妈妈说:“那咱们只能用龟速前进喽!”妈妈想了一下,说:“也许只能用这个办法了。”妈妈用龟速开着汽车,对我说:“你打电话问一下舅舅到了吗?”“喂,舅舅,你们到T2航站楼了吗?”“快了,飞机在下降”“那你们要快点,飞机场是不能停太久的”“好的”此时,妈妈依然在用龟速开着汽车。我坐在车上,总是翻来覆去的,妈妈说:“别总翻来覆去的,让人看着头晕。”我愁眉苦脸地说:“我很着急,是不是飞机晚点了?”妈妈为了哄我开心,特一个我播放了音乐,要不然我还真不耐烦了呢!过了一会儿,音乐停了,我又开始狂躁不安,便打开了车门,在车的周围左转转右摇摇,我趁妈妈不注意时,身体下蹲,像螃蟹一样来到了妈妈们的旁边,对她说:“小姐,麻烦您往前开。”妈妈有说:“你有执照没……”舅舅终于打电话来了,说:“我们再领箱子。”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四十分钟、六十分钟……这时,连我和妈妈都开始烦躁了,我也只能调到音乐,放给妈妈听。一边听一边听我不知不觉听歌又太无聊了,突然,我想到不是我还有个梦想吗?现在可以先准备一下,我问妈妈:“我能去飞机场里面看看吗?”妈妈只对我笑笑,说:“那万一等一下你进去后,舅舅又来了怎么办?”我想了一下,也是的,就没去里面看了。过了一会儿,舅舅打电话来说:“我在3好登机口,快来接我们吧!”于是我和妈妈就把舅舅他们接上车,准备赶往长沙了。
我和妈妈把舅舅他们接上了车之后,我和妈妈着急的心情也就消失了。
《等待戈多》以文本和舞台表演的方式延长了读者和观者对“等待”这一抽象事物的感觉,这种“等待”更像是生活本身,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却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也很少引起人们的思考,思考自身与生活本身。
“没什么事发生,没有人来,没有人去,真可怕”①,整个剧情用剧中的这句台词来概括再恰当不过。就是这样一部看似重复和无聊至极的戏剧,却是贝克特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大凡经典,必有其典经之处。也只有经典才能被人反复剖析并不断解读却始终不会过期。某种程度上看,经典之为经典更在乎其中蕴含着某种普遍而恒久的价值批判或人文反思,贯穿于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那么,回到《等待戈多》,它的价值批判和人文反思体现在哪里呢?换句话说,它凭借什么而立于经典之林呢?
时间无法减淡这部作品的价值,相反,时间增加了它的价值重量和批判力度。等待,当人们说出这个词并用它指代一个具体事件的时候,好像并不能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出离时间。而《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这一点上对传统的“等待”给与了批判并提出了挑战。在这里,我想对“等待”做一个个人的理解和区分。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内,正是时间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在等待;也有一种“等待”在时间之外,这种出离并非绝对超脱我们所在的时空之纬,它依然在我们所在的时空之内发生,却早已抵达另一个终极意义。是的,我想说《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等待”,它涉及生活本质的困惑,因而它也越发能凸显出我们生活的多元性,各自的空虚单调,机械压抑,仍然不愿意也不能够互相理解和交流,人心和人心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距离。有一些距离是本质上的距离,与时间与空间都无多大关联。
当下,人们已不再追问“等待”谁,为何而“等待”之类形而上的问题,但这一点都不影响“等待”的存在,是的,它仍然是一个不会离开任何人的问题。因而,《等待戈多》在当下依然有着它的存在价值。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它,因为解读它的同时也是在解读我们的生活状态,这种解读在我看来依然十分的必须,因为它靠近一种本质。我甚至觉得,各家试图找出“戈多”的真实身份是一件比“等待”本身更加荒诞的事情,所以我不很赞同许多研究者的做法,但我并不需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工作,因为劳动本身是美的,是应当被尊重的。我这样说并不能完全支撑我的观点,如果说有一种“等待”是终极意义上的,是出离时间的,那么我却要在时间之内去解读它,去靠近它。我并未出离时间,这又让我觉到《等待戈多》之所以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之作的厉害之处,它让我的解读也变得荒诞。它已经可以做到不在一个时空之纬度里讨论“等待”,比如说,相对贝克特写这部作品的时间和他当时所处的空间来说,我现在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是否可以看作是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空间呢?我想是可以的。如此,贝克特不仅将他对“等待”的理解写进了《等待戈多》,而且也将它贯穿在了《等待戈多》的整个生命中去,这才是他真正厉害的地方。
至于上帝是死是活,至于“戈多”是否隐喻上帝,在我看来都只会阻碍我们靠近《等待戈多》,靠近贝克特,靠近“戈多”,也靠近“等待”。我始终觉得贝克特在通过他的方式向人们呈现人们自己亲身经历着的生活状态本身,只是他将它荒诞化了,只是他将这荒诞的感觉拉长了也缩短了,他把它捏扁打碎复又粘贴起来,为得就是让人们看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若非如此,我们所能感觉到的“等待”永远是疲软无力的,我们所能看到的“等待”也是模糊不清的,它永远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更不可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善于思考的人就是这样,他好像走在一条在旁人看来很远的路上,可他自己却乐此不疲。因为在靠近本质的过程中是没有捷径可取的,也因为只有他感觉得到他在靠近一些本质的东西,这是旁人感觉不到的(旁人更重视的是道路的远近,但他更看重的是本质的东西)。
文将就末,我突然想起了很久以前读过的另一部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以及其中写到的那个永不停歇地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来的戈多”和“永远推不到山顶的石头”,以及一刻都不停歇流动的时间和瞬息万变的空间,在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中,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上帝”(我所指的不是宗教中的上帝,这里的“上帝”代表一种至高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是没有开始与终结的,是无限的。大概人们在这条路上还要走很久,因为这是一条极其古老的道路。
无望的是结果,希望的是过程,正如鲁迅所说“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们所能做的和正在做的便是在无望与希望之间——继续等待,但我坚信这种等待可以不是消极的等待,这个等待的过程也可以无比丰富。在文章的结尾,我想说,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等待。我想这是《等待戈多》给我的最大启发,我欣然接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