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究竟是“富二代”还是“贫二代”,这是他的出身决定的,无法改变。但由于有高考这样的选拔制度的存在,不少“贫二代”最终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可以说,高考在出身之外,为寒门学子打开了一扇改变命运之门。而现在,由于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与全国重点高校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不少有文学特长的高中生通过大赛成功敲开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之门。可以说,大赛在高考之外为广大的高中生开辟了一条通往名校的“绿色通道”。所以,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高考固然重要,但它并非生活的全部,也许在高考之外,还有另一条路,另一种生活,另一个故事……请以“高考之外”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体裁不限,字数限1500~1800之间。
《小王子》中,狐狸说,“我从来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使我产生任何联想。这是多么可悲啊!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一旦你驯服了我,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小麦会使我想起你来。于是就连那滚动在麦浪里的风声,也会叫我喜欢听的……”
一些看起来疏远的人事,如果细细,你会发现它与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以“_____竟与我有关”为题写作。写作前请先补全题目,题材不限,不少于700字。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小王子走啊走啊,穿沙漠、翻山岩、过雪地,经过了长途跋涉终于发现了条大路。 这里条条大路都通向人们居住的地方。
“你们好。”小王子说。
这是一个玫瑰盛开的花园。
“你好。”玫瑰花们说道。
小王子瞅着这些花,发现她们全都跟他自己那朵花一模一样。
“你们都是什么花?”小王子惊得发呆,问她们道。
“我们是玫瑰花。”玫瑰花们说道。
“啊!……”小王子说。
他感到自己十分不幸。他的那朵花曾对他说过,她在宇宙间是独一无二的一种玫瑰花。可是现在,仅此一处花园里,就有五千朵和她一模一样的花!
小王子自言自语道:“要是她看到这些,她定会很生气的……她会咳嗽得非常厉害,甚至装死,以免别人耻笑。而我呢,就不得不装出照料她的样子,因为不这样的话,她就叫我丢脸,也许真的会死去……”
接着他又自语道:“我一直以为自己拥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其实我有的仅是一朵普普通通的玫瑰花。这朵花,连同那三座高不过膝的火山,而且其中一座也许是永远熄灭了,这一切都不会使我成为一个极其伟大的王子……”想到此,他一头扑在草地上哭了。
这时来了一只狐狸。
“你好。”狐狸说。
“你好。”小王子彬彬有礼地回答。他转过身子,但什么也没有看到。
“我在这儿呢,在苹果树底下……”那声音说。
“你是谁?”小王子说,“你真漂亮……”
“我是一只狐狸。”狐狸说。
“来跟我一起玩吧,”小王子向狐狸建议说,“我苦恼极了……”
“我不能跟你一起玩,”狐狸说,“我还没有被你驯养呢。”
“啊!对不起。”小王子说。
但是他思索了一阵子,又说道,
“‘驯养’是什么意思?”
“看来你不是此地人,”狐狸说,“你来寻找什么呢?”
“我来找人。”小王子说,“‘驯养’是什么意思?”
“人,”狐狸说,“人有枪,他们打猎,这可真讨厌!他们也养鸡,这是他们唯一关心的事,你也找鸡吗?”
“不,”小王子说,“我是来找朋友的。‘驯养’是什么意思?”
“这是早就被人忘了的事情了,”狐狸说,“它的意思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
“当然啦,”狐狸说,“对我来说,你跟成千上万个男孩一模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跟成千上万只狐狸毫无差别。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谁也离不开谁了。 那时候,我在世界上只有你,你在世界上只有我……”
“我有点明白了。”小王子说,“有一朵花,我想,她已经把我驯服了……”
“这是可能的。”狐狸说,“在这个地球上,可以说是无奇不有……”
“哎呀!这不是在地球上的事。”小王子说道。
狐狸显露出非常惊奇的神色。
“在另一个星球上?”
“是的。”
“那个星球上有猎人吗?”
“没有。”
“这可真有意思!那么,有老母鸡吗?”
“没有。”
“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狐狸叹息道。
可是,狐狸又把话题转了回来:
“我的生活单调乏味:我捉鸡,人捉我。所有的鸡全都一模一样,所有的人都一模一样。因此,我感到有些厌烦了。但是,如果你驯服了我,我的生活就会充满欢快。我会分辨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脚步声。别的脚步声会使我躲进洞里去,而唯独你的脚步声会像音乐一样,唤我出洞来。再说,你瞧瞧!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从来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使我产生任何联想。这是多么可悲啊!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一旦你驯服了我,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小麦会使我想起你来。于是就连那滚动在麦浪里的风声,也会叫我喜欢听的……”
狐狸说到这里就不作声了,它久久地看着小王子。
“请你……请你驯养我吧。”它说。
“我很想驯养你,”小王子回答,“但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我得去寻找朋友,我还有许多事物要认识呢。”
“只有被人们驯服了的事物,才能为人们所认识。”狐狸说,“人们再也没有时间去认识别的事物了。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买现成的东西。但是,由于世界上还没有出售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要是你想交一个朋友的话,你就驯养我吧!”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小王子说。
“应该很耐心。”狐狸答道,“开头时你就这样坐在草地上,要离我稍远些。我偷眼看你,你什么也别说。言语是误会的根源。但是,你每天都可以坐得离我更近些……”
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
“最好在同一时间来。”狐狸说道,“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 那么从三点钟起就会开始感到幸福了。愈是临近四点钟,我就愈是感到幸福。四点钟一到,我就会坐立不安,惴惴不安起来;我将发现幸福是有代价的!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好心理准备了……这需要养成习惯。”
“什么叫习惯呢?”小王子问。
“这也是一件早就被人忘掉了的事情。”狐狸说,“所谓习惯,就是使某一天不同于其他的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的时刻。比如说,捉我的那些猎人们就有个习惯。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外出散步,一直走到葡萄园。如果猎人们随便什么时候都跳舞,每天又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日子了。”
就这样,小王子驯服了狐狸。分手的时候快到了,狐狸说道:
“哎!我肯定会哭的。”
“这是你的过错。”小王子说道,“我本来一点儿不希望你难过的,可你偏偏要我驯服你……”
“是这样的。”狐狸说。
“你都要哭出来了。”小王子说。
“当然。”狐狸说。
“可你什么好处也没得到呢。”
“由于麦子颜色的缘故,我还是得到了好处。”狐狸说。
然后狐狸又说:
“你再去看看那些玫瑰花吧。你一定会明白,你的那朵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玫瑰。当你回来向我告别的时候,我将赠你一个秘密做礼物。”
于是小王子就跑去看那些玫瑰。
“你们一点也不像我的那朵玫瑰花,你们还什么都不是呢!”小王子对她们说。 “没有人驯养过你们,你们也没有驯养过任何人。你们就像我的狐狸过去那样, 它那时只是一只与成千上万只狐狸一样的狐狸。可是,我现在已经和它交上朋友,它现在就是世界上一只独一无二的狐狸了。”
这时,那些玫瑰花们感到难为情。
“你们丽美,但是你们空虚。”小王子仍又对他们说道,“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当然,一个普通的过路人会以为我的那朵玫瑰花和你们一样。可是, 她单独一朵就比你们全体都名贵,因为她是我浇灌的花。因为她是我放到玻璃罩下的。 因为她是我用屏风保护起来的。因为她身上的毛毛虫(除了两三只变蝴蝶的幼虫外都是我除掉的。因为我听过她倾诉愁苦和自夸自赞,有时甚至还倾听过她沉默无言。因为她是我的玫瑰花。”
小王子又回到了狐狸身边。
“再见。”他说。
“再见。”狐狸说。“这这就是我的秘密,它很很简单:只有心灵才能洞察一切,肉眼是看不到事物本质的。”
“肉眼看不见事物的'本质。”小王子重复着这句话,要把它记在心间。
“正因为你在你的玫瑰花身上花费了时间,这才使她变得如此名贵。”
“正因为我在我的玫瑰花身上花费了时间……”小王子重复着这句话,要把它记在心间。
“人们已经忘记了这个真理,”狐狸说,“但是,你不应忘记它。你要对你驯养过的一切永远负责。你要对你的那朵玫瑰花负责……”
“我要对我的那朵玫瑰花负责……”小王子又重复着,要把它记在心肩膀。
(选自《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胡雨苏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小王子和狐狸的对话非常有意思,如果有人向你问起他们谈了什么,你能不能用一些关键词概括他们谈话的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30分
2、狐狸对“驯服”的理解与我们的有些不同,里面包含一些特别的东西。请根据你对它的理解,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列举两则现实生活中有关“驯服”的例子,并阐释说明,不少于200字。(70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期待某种事物的到来——
生日到来,我们就可以吃蛋糕了!
暑假到来,我们就可以痛快地玩儿了!
新书到来,我们就可以尽情地阅读了!
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不速之客”并不那么受欢迎——
台风到来,给大家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
感冒到来,学不好吃不好睡不好。
家访到来,让我们惴惴不安。
……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以“_____来了”为题(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成长需要悉心的呵护
2、美丽的流行,永恒的经典
3、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4、任是流行也精彩
5、何处散发弄扁舟
6、跟时代一起改变
7、浅析流行文化
8、一枚硬币的两面
9、我的江湖
10、选择厚重
11、万事皆有可能
12、我们都有难忘的回忆
13、关注流行文化
14、留给明天
15、风帆指向灯塔
16、找准位置 绽放光彩
17、向前看,向后看
18、如梅在雪
19、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20、青春从40岁开始
21、善始之论
22、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23、不肯死去的心
24、不看续集
25、厚重的心
26、豹子飞奔!
27、生命的绝唱
28、文章无法
29、掀起你的盖头来
30、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31、芬香永存
32、不能忘记的过去
33、生如夏花
34、重复的.过程美
35、轻松起跑
36、掬水留香
37、菊花人生
38、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
39、人生的“出”与“入”
40、一种人生境界
41、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
42、外表与内在
43、出入人生
44、大隐隐于市
45、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46、近观与遥望
47、永远的苏武
48、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49、那阵风吹过
50、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51、镌刻心灵的石碑
52、记与忘之间
53、忘记不快 铭记幸福
54、执子之手
55、雨正大 路也正长
56、执子与通子
57、星星发光,张扬个性
58、张扬与内敛
59、坐看流星划空时
60、谁是英雄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妓女,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这种情况会摧毁运转良好的`市场。据莫约讲,一位蚊帐供应商就曾因一项免费发放蚊帐计划而***。在该项计划停止之后,再也没有人愿意以任何价格提供蚊帐了。
要想解释这一争论,我们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如果人们必须以全价(或者至少是全价的一大半购买蚊帐,他们是否会放弃购买?第二,如果蚊帐是免费赠送的,或是以优惠价卖给人们的,他们是否会使用这些蚊帐,还是将其浪费掉?第三,如果人们以优惠价购买了蚊帐,那么一旦以后价格不再优惠,他们是否还愿意去购买呢?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观察并比较几组人在面对不同程度优惠价时的行为。这里,我们着重于“比较”,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与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相比,他们的表现常常是不一样的。
那些自己花钱购买蚊帐的人可能都比较富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知道自己为什么需要这种蚊帐;而那些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可能是因为贫穷,才会被某家非政府组织选中。不过,情况也可能恰恰相反:免费得到蚊帐的人社会关系优越,而穷人由于封闭只好以全价购买。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无法从他们使用蚊帐的方式上得出任何结论。
因此,这些问题最简洁的回答方式就是模仿医学中为评估新药的效力而采用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帕斯卡利娜·迪帕在肯尼亚开展了这样一项实验,随后,其他研究人员分别在乌干达和马达加斯加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在迪帕的实验中,随机选定的几个人在购买蚊帐时享受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优惠。通过对几个小组在接受不同价格时的行为进行比较,迪帕便能回答我们前面列出的三个问题,至少在这项实验的背景下是这样的。
在本书的第三章,我们将详细描述迪帕的研究发现。尽管有争议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这些实验并没有告诉我们,将进口的蚊帐以优惠价出售是否会损害当地厂家的利益,但这些实验结果还是使这场争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并极大地影响了这方面的政策导向及言辞。
从泛泛而论转向具体剖析,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一旦我们了解穷人是否愿意花钱购买蚊帐,以及他们是否会使用免费得到的蚊帐,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就不仅是发放蚊帐的最好方式了;我们还会了解,穷人是怎样做出选择的。例如,蚊帐得到广泛应用的最大阻碍可能是人们不了解这种蚊帐的好处,可能是穷人买不起蚊帐,也可能是他们的头脑完全被当前的问题所占据,根本没空去担心以后的事。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能了解穷人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除了手里没有多少钱之外,在生活上同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吗?或是他们极度贫困的生活与其他人的生活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如果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们是否会因此而掉入“贫穷陷阱”?
(选自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信出版社
1.作者认为,人们对贫穷认识的误区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概括要点。(30分
2.你认为未来的世界会更贫穷还是更富有,抑或会呈现其他面貌?请结合自己的阅读、调查数据及其他理论等,来阐释自己的观点。300~500字。(70分
1、《生命·生活·书》
2、《仅靠功夫深,铁棒难成绣花针》
3、《给我一片天》
4、《我的天空》
5、《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色彩》
6、《我的太阳》
7、《为真诚疗伤》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9、《历史的流年》
10、《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11、《近墨者未必黑》
12、《我“炫”故我在》
13、《做自己的老师》
14、《期待的目光》
15、《烛光里的微笑》
16、《比梦更美》
17、《让美梦成真》
18、《真我的风采》
19、《想象一种向日葵般的生活》
20、《眼泪的重量》
21、《分时容易见时难》
22、《昨天·今天·明天》
23、《妈妈的味道》
24、《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25、《站起来,为梦拼搏现在》
26、《命运可以随时转弯》
27、《让自己奔跑起来》
28、《夜是月的歌》
29、《生命的颜色》
30、《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31、《雨中的父爱》
32、《爱的田园》
33、《四季的色彩》
34、《花与果》
35、《感恩是心灵的习惯》
36、《希望在前方等着你》
37、《写给生命》
38、《有一种爱叫放手》
39、《有一种倒下叫站起》
40、《有一种美叫残缺》
41、《点燃善念》
42、《成长的背后》
43、《善待不及格的卷子》
44、《与感恩同在?
45、《人生需要掌声》
46、《躺着读书,站着做人》
47、《人生因挫折而精彩》
48、《人生如茶》
49、《对乌云微笑》
50、《给乌云镶上金边》
51、《拜自己为师》
52、《做生活的主人》
53、《生命用什么单位计量》
54、《把灵魂的耳朵叫醒》
55、《朋友一生一起走》
56、《真诚浇开友谊花》
57、《让友谊的阳光照亮心灵》
58、《朋友是一本书》
59、《向爱致敬》
60、《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61、《爱在我身边》
62、《为心点一盏灯》
63、《因为爱》
64、《扬起自信的风帆》
65、《我的路,我选择》
66、《为自己喝彩》
67、《成长的滋味》
68、《快乐存折》
69、《门其实开着》
70、《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规》
71、《有一种智慧叫示弱》
72、《快乐是一种选择》
73、《学会感动》
74《劳动创造温情》
75、《有劳动才有智慧》
76、《我们的名字叫青春》
77、《希望助人成功》
78、《笑对人生》
79、《成长的痕迹》
80、《打开奇迹之门》
81、《告别过去》
82、《和你在一起》
83、《责任让人美丽》
84、《痛苦绽放美丽》
85、《生活因书香而精彩》
86、《倾听自然的心跳》
87、《我与阳光同在》
88、《享受唠叨》
89、《有一种幸福长伴》
90、《微笑着走向成功》
91、《有一种选择叫放弃》
92、《成长的音符》
93、《傻人有傻福》
94、《想象——永不熄灭的火焰》
95《快乐——飞翔的彩虹》
96。《成长——坚强的背影》
97、《自信——一个人的精彩》
98、《友谊的力量——无声的.祝福》
99、《亲情——天然的情感》
100、《感谢有你》
101、《欣赏狮子,欣赏尊严》
102、《“痛”爱一生》
103、《淡妆浓抹总相宜》
104、《我的颜色》
105、《月圆是画,月缺是诗》
106、《心弦上痴情的精致》
107、《我美丽,因为我热爱自然》
108、《风筝线》
109、《给冬天一个宽容》
110、《窗外的故事》
111、《拥有答案的幸福》
112、《美丽的瞬间》
113、《今生书相伴》
114、《播种·耕耘耘·丰收》
115、《常回家看看》
116、《把爱心带给别人》
117、《责任》
118、《美丽的桥》
119、《把昨天都作废》
120、《曾经拥有》
121、《歌声与微笑》
122、《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123、《一丝甘醇沁心田》
124、《聆听批评》
125、《永恒的情结》
126、《让好心情牵引我们成功》
127、《擦亮眼睛看世界》
128、《青春笔记》
129、《心灵的召唤》
130、《带着快乐启程》
131、《不做温室里的幼苗》
132、《无处不在的美》
133、《春在寒梅落尽时候》
134、《水木年华》
135、《把微笑带给生活》
136、《我是一棵向日葵》
137、《为世界的明天点灯》
138、《直面挫折》
139、《掬水留香》
140、《做大自然的读者?
141、《架起交流的桥梁》
142、《当羽毛丰满时》
143、《漫谈“宽容”》
144、《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
145、《平淡,也是一种享受》
146、《告别过去,问候未来》
147、《聆听自然》
148、《光阴的故事》
149、《那一次,我读懂了花落的声音》
150、《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