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牯岭街》4k修复版即将面世,并在北京、上海电影节上与观众见面的消息不胫而走,我也着实兴奋了一把。不少人愿意尊杨德昌为台湾新电影的旗帜性人物,华语电影界的大师—过蒙拔擢,事情本来的面貌便会籍此模糊不清,所以,不希望被符号化为盛名所累的杨德昌,应该更喜欢我们称他为“洞见世相的社会旁观者,一位从市井走过又返归市井的哲人导演。”
我们习惯于跟从一位导演的镜头,走入那每秒24帧编织的,充斥真实与荒诞的世界。但杨德昌的镜头,与同时代的侯孝贤相比,却有共同之处,固定机位的长镜头,大量的空镜,极少使用近景特写;仿佛不近不远的位置,脚步飘忽,漫不经心地向着街口转角处,向着空旷的回廊投下一瞥,就这样,若即若离地注视着那行色匆匆的身影,那窃窃私语的男女。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次地流连街头,小心地打量这个世界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们,于是,在那一刻,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看客视角却将不相熟识的命运相连。毫不相***生命,便在彼此之间留下了交集。我们虽是看客,却都在这样的窥视行为中,变成了参与者,也书写了故事的一部分。
法国社会学者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曾提出“记忆之场”的概念,大意是说时间空间的了流变所留下的记忆、场所都是构建历史的重要条件。与历史本身的指向性不同,旁观者透过场所窥见的“记忆”,往往与客观存在的`历史存在不可弥合的距离。杨德昌电影中常用的看客视角,正是利用一个多少有些出离的视角,在无形之中塑造着属于每个看客自己的记忆,冲淡、反抗着直截了当气势汹汹的历史叙事。
对世事的洞察,造就了杨德昌的隔岸观火式的,近乎残酷的冷静。降生时的颠沛流离,童年时由家庭至社会无孔不入的压抑气氛,演化成了七部长片种随处可见的阴郁气质。对于这个贯穿了他整个成长历程,令他又爱又恨的“第二故乡”,杨德昌倾注了全部心血,以贾岛、孟郊式的苦吟,十年磨一剑的创作,极力刻画这个社会城市中产的方方面面。起初他透露出对少年乡土纯真年代的眷恋,后来他撕开社会的虚伪面具,控诉日益沦丧道德的集体性迷失,尔后他又透过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告诉你自己所看不到的另一半世界......他会一个接一个地戳破面前的所有幻想,哂笑着“这世界并不值得你留恋”,他又会在弥漫着悲情的城市中,让男女主人公相逢在街口,在霓虹中拥吻;也会偶尔展示温情的一面,一句稚嫩的“我好想你”瞬间融化冰冷了太久的现实。
一路走来,有笑有泪,有寂寞寥落有困顿迷失,最后所有的情绪交汇出了《一一》中的温情与平和,汇成了生命的和谐。《一一》有着大彻大悟的禅意,中年男人的事业家庭危机,少女误打误撞纠葛不清的恋情,儿童无邪的目光……人们各有各的纠结,各有各的生活要过,或喜或悲,总要一一来过;新生儿的一声啼哭,老人在睡梦中溘然长逝,依旧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这样的大悲大喜,然而新的太阳总在升起,明天睁开眼睛,依然要去面对尘世的挣扎,总要挨过那些柴米油盐的日子。
这世界总有太多遗憾,抱憾时间太短,感叹生命一点点流逝,双手只觉得日渐空虚;投缘的人只能聚散匆匆,相爱的人只是相视一笑后转身离开。人人都困在自我的“局”中,苦苦冥思不得出路,但儿童稚嫩的质问却可以瞬间击碎这日渐僵化的迷局,“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有时是前面一半,有时是后面一半,总有一半是看不见的。”恍然之间,你好像什么都明白了,有些尴尬又颇为释怀地挠头笑笑,日子如流水涓涓,悲伤喜悦的戏码交替上演,最后却总是归于平静。就这样,从开始到结束,不增不减,从一个“一”,到另一个“一”。
从电影建构的世界中抽身出来,你也不由释然,这三四个小时盛放的,是整个世界的容量。
华灯初上,昏暗的路灯安静的伫立在两旁,照着这沧桑的街道。
不知何时起,我的生活就和这条老街系系相关了。
春天,踏着朝阳,缓缓而行,用不成调的小曲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独享这带有甜味的晨风。
夏日,炙热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星星点点的洒落在这古朴的大道上,散去夏日的炎炎。
秋来得毫无征兆,留下满街的枯叶,满城的风。喜欢呼朋唤友的走在老街上,“嚓嚓......”地在老街上碾碎那枯老的生命。背后响起的是又一群孩子的欢声笑语。
冬的到来使这条小小的街变得苍凉,萧条,像一个衰弱的老人,了无生气。如此消沉,只听见这寂静的老街上有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或是这条街真的太老了,亦是这条街上走的人太多,太多了,街面已经磨损的很厉害了。
曾记得这条老街留下了我与那昔日同窗的足迹,多少欢声笑语,多少让人留恋的往事啊。
人毕竟会长大的,这条街也会随着时光的消磨变老,往事也终会变成是记忆里的一粒微尘,岁月里的尘埃......
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来到了苏州之最——山塘街。一走进山塘街,就如同来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放眼远眺,古老的山塘街人山人海,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中间的小路曲折蜿蜒。古色古香的气息令我心旷神怡,我宛如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东瞧瞧,西看看,开心极了!突然,我的目光被一位年迈的老爷爷吸引了,他穿着一件朴素的旧衬衫,一副陈旧的眼镜架在鼻头,好像马上要掉下来似的.。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捏着泥人,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泥人便呈现在我的眼前,老爷爷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愉悦的笑容。
忽然,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鼻而来,我情不自禁地顺着香气走进一瞧,原来是我最爱吃的馄饨。这下,我的肚子又开始唱“空城计”了,我禁不住百般诱惑,买来了一碗。雪白的馄饨上洒着嫩绿的小葱,美丽极了!饱满的馄饨好似一个又白又胖的小娃娃,又好似一个闪闪发光的元宝。我慢条斯理地咬了一口,鲜嫩多汁的馄饨令我回味无穷。
我爱这个人间仙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