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我受了很大震撼,因为我明白了何为真正的孝。年仅12岁时用铁板车推着高位截瘫的.父亲奔波500公里到上海县城四处求医的女孩黄凤;为救母而捐献骨髓的男孩邵帅;为攒钱救母而四处奔波送票的成都“奔跑女孩”路玉婷……这些不都是活生生的孝道吗?
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为救母而捐献骨髓的邵帅。在母亲患上白血病而找不到合适的配型时,他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用自己的骨髓救母亲!于是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坚持要捐献。进仓前,为了让母亲更有信心,他让母亲看自己一眼。他本来是很胆小的,晕针晕血而又怕黑,而当他想到要救母亲时,就什么都不顾了,而“为了救母亲,我不怕不怕啦”成了他为自己壮胆的口头禅。
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却有着如此伟大的决定,他是多么的勇敢和坚强啊!他又是多么的懂事,多么的孝顺,多么的无私!比起他来我深感惭愧,母亲让我帮忙倒一杯水,我却找出了一大串理由来推辞,目的却是为了多玩一会儿游戏!我认为:“家贫出孝子”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只有家贫,家庭才会团结一致,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子女才能孝顺,才敢于为父母付出一切。孝心,要靠行动来实现。
孝,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颗红五星;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却布满了褶皱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同量。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让我们用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孝心吧!
观看这个电视后,我内心深受感触。一个女孩仅仅5岁,便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她叫梁蓉。因为妈妈生病导致左半身瘫痪,只有右半身才可以自由活动。而她的爸爸却在危机紧要关头不辞而别,扔下了仅5岁的小梁蓉和半生不隧的妈妈。而她,一个乳牙还未掉的女孩就撑起了这个家!可爱的小梁蓉每天早晨起来帮妈妈做早饭,喂妈妈吃完饭之后,自己在到离家十几里路外的幼儿园上学。每到上学走的时候,她总是不放心她的妈妈,总对邻居的老奶奶说:“奶奶,帮忙照顾一下我妈!”放学回家后,小梁蓉给妈妈煮土豆,但是,妈妈不小心把土豆掉到了地上。小梁蓉捡起来拼命的往自己嘴里塞,因为他怕妈妈吃上泥!她还把妈妈的药上标上:a、b、c,因为妈妈的病情恶化,小梁荣为了照顾妈妈不去上学。看到这里我的泪不禁落了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恐怕一个大人的孝心也不及一个这个小孩的吧!
颁奖的时刻到了,梁蓉上场了。当主持人问她为什么要把妈妈的药盒上标上:a、b、c、的时候,她说因为妈妈记性不好,怕妈妈吃错药。“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是梁蓉在颁奖台上献给妈妈的一首歌曲!有一直帮助梁蓉母女的李波先生为梁蓉颁奖!
看了这个最美孝心少年短片,我知道了,孝心是真,孝心是善,孝心是爱,孝心是美!我们现在要好好孝顺父母,不要等他们不在了,才知道后悔,才想为他们尽一份孝心。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学习!
由张艺谋执导的贺岁饕餮巨制《长城》将于12月16日全国公映,《长城》在影史上的地位,足以用数个第一次来形容,如张艺谋的第一部英文电影、好莱坞在中国的第一次、国内影史上最高的一笔投资等。
尤其是投资方面高达10亿元,出品方万达手笔如此豪迈,在中国影史上罕见至极,不仅是出手阔绰,电影在文化内涵上也不同以往,以往的好莱坞大片传播的是美国文化,而这次《长城》将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万达投资10亿造《长城》,台前幕后空前震撼
电影《长城》投资高达10亿元,不仅在好莱坞是大手笔,放到国内更是史上最高的一笔投资,而这10亿巨资主要用于9位大牌明星的演出费用以及幕后创作。
细观电影《长城》主演名单,有马特·达蒙、威廉·达福、佩德罗·帕斯卡、景甜、刘德华、张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等演员,他们每个人的影响力都足以独自领衔一部主流电影。此次,众多明星集体参演《长城》无疑对中美两国电影行业是极大震动。
除了演员阵容强大外,幕后主创团队同样让人惊叹,八位曾获奥斯卡奖的主创携旗下团队协助导演张艺谋进行影片的幕后创作,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剧组已有5000多件手工制作的武器和超过两万件道具。张艺谋希望通过好莱坞向全世界输出中华文化,让打上好莱坞制作标签的《长城》成为引领世界的作品。
《长城》讲述了古代一支精英部队为保卫人类,在举世闻名的长城上演生死决战的故事。
导演张艺谋认为中国元素不仅能为电影增添美感和丰富的细节层次,也是电影故事的内核与根本。
这世界因为他们而不同。
看了《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洗礼,这些奋斗者对于梦想的追求、对于工作岗位的坚守,让人为之震撼,他们虽不是什么改变历史的大人物,但他们满腔的热情、毅力与坚守深深地打动了我。
地处丝绸之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上的敦煌,是一座繁华的都会,莫高窟也在此生根发芽。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都饱含着智慧的结晶。经过历史的变迁和沙尘风蚀,窟内许多珍贵的壁画已残破和变色。为了让敦煌莫高窟重焕光彩,“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自1963年从北大毕业来到敦煌莫高窟,50多年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可让敦煌文化得以永久保存。
关于莫高窟,我曾经在小学的一篇课文中读到过,那时对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特别神往。后来在上海中心与敦煌莫高窟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参观了等比例复制的洞窟,那别具特色的穹顶,婀娜多姿的飞天,还有一些充满想象力的童趣壁画,都让人叹为观止。我那时才知道,随着大批游客的实地到访参观,每一次游客进洞时,空气的流动都会对壁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对比一千年前的壁画,如今的莫高窟壁画色彩消退、日渐模糊。而现在,在樊锦诗奶奶带领的“敦煌守护人”潜心研究和保护下构建了“数字敦煌”,也让我们不必去敦煌,就能穿越千古,近距离接触这座历史的宝库。
樊锦诗奶奶为了这份信念,半世纪的沙吹,心归处还是敦煌。敦煌是个谜,是个梦,但它更是樊锦诗的命。她的坚守、她的毅力都是我们学习的标杆,作为一名当代学子,我们也应责任在肩:一桌一椅读天下书,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更好地传承。
向所有《感动中国》的奋斗者、奉献者们致敬!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