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湖南长沙的一名小学生,今年12岁。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你的英雄事迹时,我非常感动,同时也非常佩服你。
在五月十二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零四秒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将数万名四川人民埋到了废墟下,在一瞬间人的.生命就凋零了。
地震发生时,你被埋到了漆黑的水泥板下。你告诉身边被埋的同学一起唱歌,鼓励他们,让他们坚持下去;当你爬出废墟后,又再次冲到已经倒塌的教学楼里,从死神手里夺回两条垂危的生命;当你救第二个同学时,又再次被废墟掩埋,但还是凭自己的勇气走出了废墟;你真坚强,受了伤还和姐姐还有妹妹一起步行了7个小时从映秀走到都江堰;你是多么乐观,多么勇敢呀!
虽然我比你大,可你却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地震前,你只是一个普通的二年级小学生,但是地震后,你可是一个全中国都家喻户晓的小英雄了。
小林浩,你现在生活还好吗?地震是天灾,是谁都预料不到的,虽然你的家乡受到了重创,但全中国人民都会帮助你们重建家园的。
林浩,我希望你每天都用微笑面对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创家园。
祝你天天开心!
xx
xx年xx月xx日
“我,钱学森,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应届毕业生,我报考的志愿是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专业为飞机设计,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专业能为祖国的独立和强盛打造最坚实的后盾……”这段气势磅薄的话语打动了每一位坐在礼堂中的人。没错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脊梁——钱学森。
年轻的钱学森身上充满了干劲,他不甘让生他养他的祖国被列强们的铁蹄践踏,他选择了前去美国学习最尖端的技术,让中国也有自己的飞机,自己的火箭……于是他不顾英子的劝阻毅然决然的前去美国深造。虽然话剧中没有提到,但是我们都知道钱学森身为一名中国人刚刚来到美国时一定有着艰难的处境。美国人异样的眼光,语言的侮辱……这些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但是钱学森顶了下来——因为他知道他身上所背负的责任,报答自己伟大祖国的责任!他没有像其他留美的中国学生一样轻言放弃又或者是在美国花天酒地,而是在美国努力学习心无旁骛。正如话剧中所表演的,他终成为了最令教授骄傲的学生。
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钱学森在和学术界的权威争论自己的观点,连美国人都闻风丧胆的教授在,在他理性的讲解下甘拜下风。我想: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钱学森对真理的渴望和敢于在权威面前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
钱学森在他的敢于求真努力刻苦下终于学有所成,而就在这时有两个选择出现在他的面前——回国还是留在美国。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衣食无忧,过着神仙般的生活。若是回到中国,贫穷、 对于一个科学家或许是无法忍受的。但是钱学森没有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没有忘记自己来美国的目的,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自己的祖国。但是钱学森回国的`路途却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曲折。由于他太过优秀美国政府也不惜放过这位人才,所以他一等就是5年,他和他爱人整整等待了5年时间。这对于一个身在他乡的游子是怎样的一种折磨。他坚强的精神支持着他,不论如何都要回到中国,回到自己的故乡。他放弃了美国安逸的生活,宁可回国受苦挨累,这是一颗怎样的爱国之心啊!
终于回到祖国,他立刻投奔到中国航天第一线。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上,他努力着,为中国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还记得他说没人知道我在干什么,连我的单位都是指一个编码罢了。我想:他不会介意的,反而会感到快乐骄傲与自豪。
“我,钱学森,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铁道工程应届毕业生,我报考的志愿是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专业为飞机设计,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专业能为祖国的独立和强盛打造最坚实的后盾……”这短话在结尾的时候又一次回旋在我们的耳边。但是这时我们的心态和刚刚开始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们的心中充满的是感动、敬佩与惋惜。之所以惋惜是因为中国在不久之前失去了这样一位英雄,但是他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百折不挠、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真心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会在我们的心中永存!
许多同学都选择出国,但是看完了这个话剧我希望大家在出国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出国,又应当带什么回来……”
你们好!5月29日,你们有的人也许还在开心的玩闹着,可是好景不长。顿时,天崩地裂,整个大地都在颤抖,不到几分钟那高大的大厦顿时被夷为平地。这剧烈的颤动停息后,只看见那一座座房屋变成一片废墟。只听见一阵阵悲惨的哭声。不以计数的房屋桥梁被那可怕的恶魔摧毁。一个个巨石像恶魔一样挡住生命之路,一阵阵颤抖就像恶魔那诡异的笑声分散那一个个美好和谐的家庭。虽然许多的人死了。可是,在地震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不怕危险为了朋友为了一个陌生的生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从电视看见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比如说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现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她说,地震发生时自己在3楼的教室上课。当时化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我们跑,我们就争相往门外涌。
在走廊上时,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那时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我想,我得看他们一眼再死。想到这里,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刨出了我双手血肉模糊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我就醒了。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我哭着告诉他,马健,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后来向孝廉又慢慢昏过去,马健就在外面喊:坚持!坚持!向孝廉再次醒来,发现脚和手都被压得严严实实,就对马健说:你使劲拖,别怕把我的手和脚拖断,只要头不断就行。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他抱着我,我们痛哭起来。紧接着他就背着我向学校大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先前我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我还会连累马健,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讲到这里,她突然说道:记者叔叔,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千万别截肢我还要养活父母呢医生说,向孝廉的右手臂和左脚都可能被截肢。下午6点,她被送进了手术室,离开病床时,她向记者招呼说:叔叔,祝我幸运吧。我叫向孝廉,我爸爸名叫向忠诚。忠诚孝廉,我们的名字取得好吧?我家在农村,非常贫穷,哥哥是个残废。记者叔叔,你帮我告诉医生,千万不要给我截肢。我最崇拜丁磊,我想以后像他那样挣很多钱。截肢了,我怎么去养活父母呢?还有5月12日地震来临时,作为值周学生干部的宋雪正在检查午睡,她马上大声呼喊:地震了,大家快跑,快跑并迅速跑出了教室。学生们听到呼喊,快速冲出教室,奔向操场。宋雪透过窗户,看到教室里有两名同学还趴在桌子上,她大声呼喊:曾雨、韩洁,地震了。快出来,快出来!熟睡中的她们没有听到呼喊。宋雪立即冲进教室,将两位同学摇醒。两人迅速冲出教室,奔向了操场。老师开始清点人数,发现全班只差宋雪,当即成立搜救组,到废墟里寻找。第二天上午,当救援人员在教室后门仅两步之遥的地方发现宋雪的遗体时,她仍然保持着冲向门口的姿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宋雪将生的希望给了同学,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
此时的我,已经泪流满面了,我看到比我年龄小的同学们为别人死于地震中,为之震撼,这将是何苦的痛,何苦的忍受,我多么不愿看到这一幕幕的悲凉惨景,可实在太不忍心了他们的书包在破碎的家园中显得那么重要,他们幼小的身躯是祖国的希望,祖国母亲盼望着他们为中华大地铺就一片金光。大大小小的捐款箱里装满了捐赠人民的一点微薄之力,医院里一大袋一大袋的鲜血似乎染红了整片天空!
1、人物评价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怪不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生逢乱世,设使李是中规中矩的按照为臣之道,或许能够混个一世清名,但是,就不会有后来洋务种种,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业何以进行?不去巴结权阉,他如何获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为了北洋军费,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种种这些“小人之举”,固为君子不齿,但是,不这么做他能做成什么事?诚然,这其中当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论事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其功谁可抹***?综观《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刻画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这也是本片成功之处。因此,人物评价应该放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样场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样的人物不同历史场景下,所处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评也是不同的,只有这样人物才是生动、鲜明的,这样评价才会客观和具体的。
2、共和之惑
晚清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因为他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若干可能性提供了探讨空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从自强求富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中国历史发展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洋务运动是从技术上效法西方,君主立宪是在不改变君主制前提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而民主共和则是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洋务运动在器物方面的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铁路、电报等事业,清朝也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看起来也很强大,但是,甲午战败,中兴的泡沫便被捅破,中国的虚弱便暴露无疑,扶持光绪进行维新变法,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呼声日高,但是,却被无情扼***。及至庚子变乱,太后西狩,见到了民生凋敝,饱尝旅途艰辛,才知“太平盛世,天朝上国”是虚假的,于是,慈禧归政之后也仿行立宪实行所谓新政,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度的俄国似乎也坚定了立宪的决心,于是有了1905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期间遭革命党人破坏,几不成行。但是,在进行人事调整后,仍是以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立宪按照慈禧的意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央设资政院,地方设咨议局,进行新官制改革等等。但是,在不变更君主制前提下,不管怎么改,其本质还是不变的,那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袁世凯借新官制来安插亲信,满人则趁改革来逐步削弱汉人在军、政等要害部门的权力,可谓争得死去活来,斗得不亦乐乎。所幸,慈禧还在世,还能控制局面,两派不敢太造次,随着,慈禧和光绪的过世,清朝失去了掌控局面的人,两派斗争表面化。
最后,袁世凯逐出内阁,内阁清一色满人,满人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是,军权却始终在袁世凯的北洋手上,将不用命,袁虽赋闲在家,军队实际仍为其掌管,满人得到的军职实际是虚的,被架空的;地方督抚也静观其变,皇族内阁被孤立,成为“空中楼阁”,此时,只要外界稍有动静,对清王朝而言都是致命的。武昌起义正是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帝在袁世凯的逼宫下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成为选择。从立宪到共和,中国历史似乎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民国成立后,共和依然没有建立,孙中山的临时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临时总统变成了正式总统,《临时约法》被废弃,取而代之的约法规定了大总统的几乎无限的权力,似此袁世凯应该知足了,但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公开称帝,践踏了民主共和。然则民主共和在清末民国这段时间里是否实现过呢?没有。在孙中山眼中,共和是美好的愿景,在袁世凯眼中,共和是谋取权力的幌子,在老百姓眼中,共和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武夫当国在他们眼中没有共和更莫谈民主,从立宪到共和,不过是那些上层人物进行政治斗争玩的文字游戏,专制的本质没有变。不管是立宪还是共和,在剧中就没有看到老百姓的参与,普通民众处于失语状态,当然,老百姓更不知什么是民主共和,对他们而言,谁当皇帝、总统都不重要,只要能过好自己日子就可以了,共和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的立宪和共和,就其实质而言仍是权力斗争的幌子。正如剧中杨度所说“共和未必是好,立宪未必是坏。”立宪和共和本身就是手段而已,好坏都不甚重要甚至不在考虑之列。知道了这点也就不必纠缠于共和、立宪甚至帝制选择的区别了,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所以袁世凯的称帝也就不难理解。袁世凯在世称帝尚能控制局面,他死后的军阀割据局面,个个都是土霸王,如果拿袁世凯和曹操比的话,真是应验了“设使天下无有孤,岂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这句话,不同的是再也没人敢贸然称帝,冒天下大不韪的张勋也只能把清废帝提溜出来,做一出复辟的闹剧,共和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潮流,帝制、立宪都不管用了,但是整个传统是不变的,专制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北洋政府只是打着“民国”的幌子,行专制之实。走来走去,共和便成为难以实现的理想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走向共和便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方向。在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思想启蒙的熏陶和民主共和训练条件下,共和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名词而已。
总之,只要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专制和崇尚权力的因素还在,那么民主共和就难以实现。只有广大民众有了民主观念自觉用民主和法制来维护自己权益,成为真正意义的公民,那么,实现民主共和才有希望。
在2002年11月8日至14日,2千多名党员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总结了党***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提出了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的根本要求,明确了新世纪阶段全党的'奋斗目标......
在大会结束后,神州上下载歌载舞,一片欢腾。从城市到乡村,从营房到学校,各族各界干部群众都认为,这次大会是一次既团结又奋进的大会。大家都认为:当走什么路我们就走什么路,一定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现在,党和人民终于实现了理想,中国人再也不用去求助他人。现在,我们有实力、有本钱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家园了!就拿我的老家来说吧。以前,老家只有几间小屋和一个阳台。新年时,大家就挤在一起睡觉......2007年春节,我伯伯、叔叔和爸爸要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憧高耸入云的高楼,我很惊讶!大家第二天早上就去上街买水泥了。买了几十袋水泥和一些工具,就开工了。邻居胡子伯伯一见,也热心的跑来这里帮忙。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一憧高大的“五星级”高楼呈现在我眼前,我非常的欣喜若狂:谁家建设了高楼不高兴呢?
总之,我看了《辉煌共和国》后,深深的感受到了祖国那刚强的意志力和祖国创造了小康社会后那种欣喜若狂的感觉。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教育,希望大家有空找来看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