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我有很多爱好,比如说:画画、唱歌、朗诵……我最喜欢朗诵,为什么说我喜欢朗诵呢?那要从一年级说起。
那时,学校要开展二年级朗诵比赛,三、六年级演讲比赛,我和朋友去看比赛,我听见那些二年级的哥哥姐姐朗诵得特别好,我羡慕极了,所以我下定决心练习朗诵。我在家里练朗诵的时候,有些地方要低音,有些地方要高音,而我高音高不上去,低音又低不下去,反复多次都练习不好。我就把朗诵纸一扔,跺了一下脚,心里想:太难了,我不学了!这时,妈妈走了过来,问:“翎翎,你为什么生气呀?”我一开口就说:“我再也不练朗诵了!”妈妈听了,和颜悦色地说:“你是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呀,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要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不放弃才行。”我听了妈妈的话,我捡起朗诵纸,再练了一遍,这次,高音高上去了,低音低下来了,我高兴极了。到了二年级开学,学校又要举行朗诵和演讲大赛,我报名参加结果得了第一名,我太开心了。
朗诵让我感情更加丰富了,让我明白坚持不懈的道理,我太喜欢朗诵了,你们呢?
设置悬念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清洁曲折。
例如:20美金的价值
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很累也有点儿烦,他发现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正等着他。
“爸,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您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您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儿哀求道。“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二十美金。”
“哦”小孩儿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十美金吗?”父亲发怒了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在世界上人人肯定都有爱好,有看书、有户外运动、有攀高,而我的爱好却与众不同,说出来会让你大吃一惊——飞扑克牌。我迷上飞扑克牌是今年的6月27日,那天我正在滑滑板练习飘移,结果瞅了一眼地上掉的两张牌,便开始瞎玩起来。当时我对飞扑克牌是一窍不通,正玩的起劲,爸爸过来说:“你知道扑克的另外一种玩法吗?”我疑惑不解的问:“不是只有一种玩儿法吗,还有第二种?”不信你看:“爸爸说。”只见他也不怎么标准的把扑克往手里一夹,一扔,扑克便盘旋着飞了出去。我惊讶极了,便开始练习起来。
估计爸爸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飞,我就产生了上网查查的想法。可是一想,我上网的时间又不长,也就算了吧。我是个军事迷,正准备上网查查飞机可我刚打了一个飞字,便出来了一堆关于飞机的资料,我看到第三条的时候,我呆住了,本来空空的脑子里,便出来了一大堆问题,这不是关于介绍我的爱好的吗?为什有么一些飞牌高手把飞牌的视屏也发了电脑上了,难道这小小的扑克牌真第二种玩儿法吗?……
呆了一会儿便情不自禁,迫不及待的打开看看,第一个视频就是教你飞牌的,我看了两次,我现在教你们怎么飞吧!有五个步骤:
第一、先找一副扑克牌
第二、不要对人、易碎物品飞
第三、在食指和中指间夹一张牌,中指弯曲,将食指的第一关节和中指的第一关节挨紧,胳膊肘弯曲到最大限度,手腕和食指和中指也弯曲到自己的极限为止,用力摔一个大弯子飞出去
第四、我建议你们先练习准确率,不过你们要是先练习力度也可以
第五、多练习。
好了就这些了,我来给你们说说我的战绩吧。七月二十七日,妈妈给我买回来一根黄瓜,我紧用了三张扑克牌就飞折,哈!不错吧?还有我用扑克牌打窗户的声音也不错,每次咚!咚咚!
要不不咚中略带铛铛!
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爱好,哪天我要去打吉尼斯世界记录!
有些同学在“点题”时,喜欢玩“心跳”,喜欢玩“无厘头”。“点题”之语,来之无影,觅之无踪,无根无蔓,让人抓不着,挠不着。这样的“点题”之语,无论有多精妙,都只会给人“穿靴戴帽”之感。
那么,“点题”之语应该从何而来呢?应从记叙文所叙之事而来,应缘“事”而生“理”。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洞明”“练达”的过程,就是“点题”之语生成的过程。你的“点题”之语只有从对所叙之事的“洞明”“练达”而来,由实及虚,亦实亦虚,它才能“虚实结合”,既得“实(事)”之触感,又得“虚(理)”之高标。
记叙文在“点题”时,“无根无蔓”只会带给读者“贴标签”之嫌,“亦实亦虚”方能带给读者“言近旨远”之妙。
记叙文《烂香蕉的滋味》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肺腑的亲情故事,母亲每次到学校看望女儿,都要带一大串香蕉为“我”加强营养,最后一次送香蕉正值复习迎考,“我”一头扎进忙乱的考前复习之中,早已把那串母亲送来的香蕉置之脑后.待到结束,整理东西时,突然发现母亲送来的那串香蕉大多已经烂了,在宿舍里,母女俩进行了下面一场精彩对白:
我掰开香蕉,嚼了一口,仍是甜的,再嚼一口,还是甜的,于是我坐下来慢慢地吃完了所有的香蕉。我觉得它和新鲜的'香蕉一样的香甜,甚至比新鲜的更好吃,因为它少了那股进口时的苦涩。我抬起泪眼,问母亲:“妈妈,为什么烂香蕉却这样可口?”母亲轻声说道:“其实,烂了的滋味是一种成熟的滋味。”
女儿遗忘的难道仅仅是几只香蕉?不,那是一颗被遗忘的爱子之心。女儿咀嚼的难道仅仅是香蕉的滋味?不,那是母爱的香甜。成熟的难道仅仅是香蕉?不,那是我在母亲的爱河中一天天地成熟起来,真正理解并接受了一颗母亲的心——那颗质朴而又浓烈的爱子之心。上文中,何为“实”?“(吃)香蕉”为实。何为“虚”?“(品)母爱”为“虚”。这“亦实亦虚”的点题最大特点是,既扣得起来,又想得开去,故而意蕴袅袅,余韵绵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