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是一个国家不断向上的源泉,是一个政党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最根本保证。
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选择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次次猛烈的搏***,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
在封建势力和军阀的统治下,无数仁人志士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嘉兴南湖的游船里悄然酝酿着时代的宏伟蓝图;在帝国主义的奴役下,无数抗日志士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神州大地到处传唱着保卫祖国的时代最强旋律;在一穷二白的困难中,无数有志气的中国人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
时移境迁,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沧海桑田,坚定的是社会主义信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祖国一统,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求索,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奋力前行,需要我们团结起来,继往开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在历史的坐标中,找到了属于今天的方向;我们在信仰的指引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共三集,第一集:只要做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季: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约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第一集“只要主义真”中,一开始用一条驿道以及驿道两边的潮汕风格的店铺徐徐展开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信仰的选择。伟大的先烈彭湃是地主家庭出生,但是却有着一颗关怀天下的革命的心。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年轻的彭湃,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最终,彭湃还是作出了信仰的选择。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很多年以来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但是被这个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履。在信仰的选择这个部分,最使我动容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时,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行纵横捭阖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它看上去是那样身形清瘦、势单力孤,它的成员只有区区50人,但是,它的手中,却握着最有力的精神武器;它的心里,装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我当时就想到我的实际,等我毕业的时候,我也是势单力薄的青年,什么依靠也没有,到时候我肯定会经受很大的考验。现在我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不能退缩,我应该沉静下来,慢慢地发张壮大自己,最重要的\'是我的心中一定要时刻装着自己的信仰。
每次在宣誓的时候我都会异常地激动,身上会起鸡皮疙瘩,所以看到军人们在宣誓,听到军人们那响彻天际的宣誓声,我就会头皮发麻,能够深刻感受到那是信仰的坚守。有了坚定的信仰,那么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1949年,一切信仰的坚守变成了信仰的胜利。
第二集“壮志换新天”,为我们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建设的时期的信仰,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生产都十分艰难,正是凭着心中的信仰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定地基础,信仰融入了自强不屈的鞍钢精神,“王府井大街”让我们看到信仰是“一团火”,是“一滴水”。大庆油田让人们意识到信仰凝聚出了创业精神。信仰还铸就了公仆本色,让许多人站在了信仰的旗帜下。
在信仰的支撑和推动下,一大批的时代先锋涌现了出来。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沈浩用生命的代价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汶川大地震,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时我们总能看到共产党人挺身而出,自觉奉献。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党员干部的身上出现信仰危机,他们觉得共产主义过于渺茫,社会主义已经失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忘记了在党旗下的宣誓,失却了精神支柱,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其实,信仰贵在一辈子的坚守。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对人生、对未来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人生的追求应该时刻带着自己的信仰,并在那一路,我们都要一直带着。
近日,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纪录片生动的故事、先进的典型、感人的细节,触动着、启示着、鼓舞着每一名党员干部,又一次夯实了他们的“生命支点”。
信仰,于民族是凝聚民心的精神,于政党是政党精神的旗帜,于国家是国家意志的核心。于人,则是人生行为的支柱,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这样或那样的信仰,有的信神,有的信佛,有的信教,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
共产党人从来不缺少信仰。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当然不会信仰那些神灵尤物。共产党人有着人类最崇高的信仰,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种信仰是共产党人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思想基础,是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无论是在战争年代的牺牲,还是在建设时期的奉献、在平淡工作的坚守,都是他们对信仰的真实写照。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不一样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坚定信仰、践行信仰的共同主题。
然而,在价值多元化、社会物质化、经济市场化的这天,有些人迷失了信仰。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抵挡不了金钱、权力、美色等糖衣炮弹的诱惑。当他们身陷囹圄之时,都会在忏悔书中写到,由于自己放松了学习和思想改造致使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最终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党员干部迟到的忏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的变质是从信仰缺失开始的。失去了应有的信仰,就如失去灵魂的躯体,如行尸走兽。他们的失足,也足以让每一位党员干部自警自省。
支点一:信仰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人无信不立,党无信不诚。《信仰》故事中的革命先烈之因此永垂不朽、成为人们的精神偶像,就在于他们对信仰的赤诚,甚至为了信仰能够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用信仰立身做事,可歌可欧。为官先要做人。党员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首先就要立身正。身正最根本的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孔繁森到王彦生,支撑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辉煌人生的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一些干部之因此犯错误,恰恰是正因内心深处的理想信念出了偏差。共产党人只能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决不能搞“三心二意”,否则,就会出问题,甚至步入迷途走向犯罪。
支点二:信仰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人无信不力。人的力量的强大并不来自于强健的体魄,而是来自坚强的信仰。《信仰》故事中的主人翁之因此能够带领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丰功伟绩,关键在于他们用自己的信仰感染别人,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别人,积聚一切向上向善的力量,产生了共产党人信仰的“云效应”。然而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没有群众效应,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究其原因,就在于自身信仰出了问题,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因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坚定信仰,释放信仰的热量和能量,传递、倍增、扎根信仰的巨大力量,构成上下干事创业的蓬勃生机。
支点三:信仰是价值取向的平衡点。人活着就要有个价值取向。没有信仰,价值取向就会偏离。党员干部不是神仙,作为“社会人”存在,也会有物质利益需求。如果信仰不坚定,就会在思想上左右摇摆,进而抵挡不住各种诱惑。当前,大多数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坚定的,理想是崇高的。但是,也有一些党员干部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和膨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归根结底还是信仰模糊、信仰缺失所致。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坚定信仰,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信仰》是一面镜子,将激励着每一个人奋力前行。生命也许短暂而脆弱。“为了信仰奋斗终身”。在生命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之间,我们不放下长度,但是更要拓展宽度、增加厚度,让生命支点更加坚实,让生命轨迹更加完美。
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共三集,第一集:只要做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季: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约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在第一集“只要主义真”中,一开始用一条驿道以及驿道两边的潮汕风格的店铺徐徐展开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信仰的选择。伟大的先烈彭湃是地主家庭出生,但是却有着一颗关怀天下的革命的心。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一次次奋起抗争,却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年轻的彭湃,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最终,彭湃还是作出了信仰的选择。荣华富贵、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是很多年以来人们孜孜以求的梦想,但是被这个虽然年轻却找到了信仰的革命者弃之如敝履。在信仰的选择这个部分,最使我动容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时,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行纵横捭阖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它看上去是那样身形清瘦、势单力孤,它的成员只有区区50人,但是,它的手中,却握着最有力的精神武器;它的心里,装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我当时就想到我的实际,等我毕业的时候,我也是势单力薄的青年,什么依靠也没有,到时候我肯定会经受很大的考验。现在我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不能退缩,我应该沉静下来,慢慢地发张壮大自己,最重要的是我的心中一定要时刻装着自己的信仰。
每次在宣誓的时候我都会异常地激动,身上会起鸡皮疙瘩,所以看到军人们在宣誓,听到军人们那响彻天际的宣誓声,我就会头皮发麻,能够深刻感受到那是信仰的坚守。有了坚定的信仰,那么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1949年,一切信仰的坚守变成了信仰的胜利。
第二集“壮志换新天”,为我们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建设的时期的信仰,新中国成立初期,各项生产都十分艰难,正是凭着心中的信仰才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定地基础,信仰融入了自强不屈的鞍钢精神,“王府井大街”让我们看到信仰是“一团火”,是“一滴水”。大庆油田让人们意识到信仰凝聚出了创业精神。信仰还铸就了公仆本色,让许多人站在了信仰的旗帜下。
在信仰的支撑和推动下,一大批的时代先锋涌现了出来。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沈浩用生命的代价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人信仰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汶川大地震,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这时我们总能看到共产党人挺身而出,自觉奉献。但是,不可否认,一些党员干部的身上出现信仰危机,他们觉得共产主义过于渺茫,社会主义已经失败,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忘记了在党旗下的宣誓,失却了精神支柱,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其实,信仰贵在一辈子的坚守。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对人生、对未来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人生的追求应该时刻带着自己的信仰,并在那一路,我们都要一直带着。
革命战争年代,信仰是无数革命先烈为着新中国前仆后继的坚守,那是对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无比坚定的信念;新中国建设中,正是那来自信仰的&
ldquo;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给了共产党人无穷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信仰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共产党人,让信仰传承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选择信仰不难,但为信仰坚守太难,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终身的信仰,共产党人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所以传承信仰,贵在坚守,坚守之要在于行动。作为当代基层党员干部切不能忘记了肩头责任,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是强大的`,一旦认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坚定地去践行。我想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仰就是要体现在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中,具体而又实在,来不得半点虚假与做作;就要体现在微小而平凡的工作细节上,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亲身体验,用内心去把握、去领悟。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更能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如何将信仰化成实际行动,对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忠诚的信仰需要在坚守与奉献中传承,需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诠释。一是要心怀大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历史关口,是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带领人民迈上了一个个成功的台阶。基层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主动增强跟着中心走、贴着中心做的意识和能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要高度关注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学习各种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提升个人素养的知识,不畏难艰难险阻,事事冲在前面,甘当社会主义建设的急先锋,不断自我加压,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技能,争当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走出去能***复合型干部。
二是要开拓创新。要把创新创优作为一种素质来要求,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热情,一种超越自我的激情。把改革创新作为立足新起点、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动力,把基层工作的热点、难点作为改革创新的重点,集中力量调研攻关,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桎梏,敢于改变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学会用不断发展的眼光谋划基层工作,培养优良的作风;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拓宽思路,投入精力让创新成果跟上新形势的发展。
三是要服务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在点点小事上、在平凡岗位上闪耀着灼眼的光辉。当今时代已经不需要用断头流血来彰显我们家国天下的情怀。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学会真心体察民情,主动深入群众,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甘与苦、得与失;主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农家,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交朋友、解实事、诉真情;做群众欢迎的事、关心的事、满意的事,干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