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子健组长:
你好!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就在你的“子健小组”待了10多个日夜。
首先,不得不称赞你自习课上的专注。当我有一些问题不会时,你总是不搭理我,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有许多题都是你不告诉我,然后我自己独立写出来的,谢谢你培养了我的独立思考,让我不再遇到难题就退缩,而是勇于思考。一道难题被攻破时便是一种高兴;万道难题被攻破时便是一种成长。其次,我是一个爱说话的人,但你又不爱说话,所以你就减少了我说话的次数。每次想说话时,就看看你,仿佛有一个无形的手捂上了我的嘴巴。就像其他组长一般既要活泼又要收敛,该说的时候大胆、放开了说,不该说话时就应该闭上嘴。
还有我的字体问题,你总是说我写的笔画太连了。的确,我自己看了自己的字体也会感到不适。组长我今后也会约束自己的字体,尽量不出格,笔画不连成一片。我要向王子轩、赵宇轩和宋亚轩学习他们的`字体,练成“三轩”字体大气、舒展、飘逸,但不潦草和连笔。但一个习惯养成了,想要改正是艰难的,我以后也要规范自己的字体,请大家监督我,就从今天的随笔开始吧。
我以前总是不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导致我几乎每天都要很晚完成作业。我在前几个组长的小组里学习时学了个皮毛,而在你的小组学习时,我感觉我取得“真经”了。你总是在课间、自习上奋笔疾书,而我也深受你的影响。课间你下课跑操总是很快的,几乎回来时前几名也有你,你回到班里后,就拿起数学作业写起来,一刻也不敢松懈,这一点我做的不是太好,但自习课上我的效率挺高,几乎是不扭头的,有也是在讨论问题,大概一节自习课就可以把语、数、外作业写三分之二,回到家后可能只需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谢谢你默默无闻地培育,就像像孔子说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最后,我也向你诚心地提一下建议,那就是你有些不够自信,回答问题总是不敢回答,但我也知道你是会的,其实你的声音很好听。用谢老师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就是:大胆地表现自己时,别人无理轻视你。像数学讲题大赛,你是最后一个登台讲的,这次的小组长点评时,无疑你又是“压轴”,但怎么谢老师讲完后,我和妈妈都很纳闷——张子健呢?我们都在等你对我的评价。虽然我已经偷偷看过你对我的评价,但我还是想听听你的声音。希望你以后可以自信、阳光一点。
好了,以上便是我对你内心想说的一点话了。
你的组员:杨子宸
20xx年11月27日
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具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
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因为他的意境在上,而看不清楚的人在他之下,于是,他把自己的哲学寓于树木、小鸟,乃至苍穹之间,指导混沌的人脱离思维的禁锢。不光是庄子、孔子,甚至是释迦摩尼,也都曾用寓言教化于世人。研究他们的智慧,其实就是研究一本普渡的寓言书。
④人什么都可以不相信,当然包括寓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聪明的猛士则敢于直面别人惨淡的\'人生。有些失败,你没必要尝;有些挫折,你没必要经历。
⑤如果人生是一条曲线,让寓言帮你舍远,你只需要负责求近。
①愚公说要挖山,我们却都在迁移;苏秦说:要头悬梁锥刺股,我们却都在玩自恋;李白说:铁棒也能磨成针,我们却学会了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一个美国科学家说: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我们却发现热水一旦加热到一定温度,青蛙会聪明地猛然跳出。这只特立独行的青蛙,勇敢地用自己敏捷的姿态挑战了寓言对于当下的价值。
②知道这个实验结果,懊悔于自己逝去的青春而拍案起立的人,现在恐怕已经麻木得连抬手的劲都没了。牺牲掉的一代总是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于是他们继续将寓言散播到下一代身上,以此给自己找点安慰。这样的举动就好像把盲从分成了很多份,而没有将盲从最终集中转化成智慧。
③今天,已经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代了。王小波曾经说过:“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为,就‘明辨是非’的人。”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不需要依靠谁。这个依靠不仅仅指身体,还指大脑上的特立独行。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寓言对于今天的我们,就好比在迷失的路上,却拿着一张旧地图。别说什么豁然开朗,这样的地图只会让人误入歧途。
④ 人不能死于盲从。不懂得怀疑一切的人,眼睛里永远都无法流露出睿智的目光。这样的“人才”就是逆进化论而行,视时代发展而不顾。连青蛙都在进化,何况是人?
⑤这个世界没有适用于所有人的真理,更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如果一个寓言能普渡”所有人,那岂不成了一种众人精神上的迷信?
(选自《话 口技》,有删改)
9.关于“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的讨论由什么帖子引发的?请简要概括。
答:
10.下列能直接反驳文中画线句的一项是( )
A.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B.每个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个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C.不去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青蛙实验告诉我们求证的重要性。
D.人不能死于盲从,但也没有必要怀疑一切,否则会误入歧途。
11.“正方”材料第 ②段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之处,请分析其作用。
答:
12.文中正反两观点,你赞同哪一方?请结合寓言故事(选文内外都可)阐述理由。
答:
参考答案:
9.青蛙会被慢慢加热的水烫死的这个寓言欺骗了我。
10.B
11.运用反语、反问,嘲讽了那些怀疑一切寓言故事,想通过实践寻找现实根基的愚蠢行为。
12.示例:我赞同正方观点,因为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读寓言的心态。例如学习“夸父追日”的重点不在于关注他的结局,而应关注的是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意志。
示例2:我赞同反方观点,因为世界上没有适合于所有人的寓言,我们不应该盲从。青蛙的寓言故事通过实验证明就是不可信的,所以相信寓言就变成了一种精神迷信。
那天,我们上到了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文章里描写的天游峰的扫路人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让人觉得他与其他人不同,他十分有精神,十分朴素。学到一半,老师便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画有关天游峰的语句。
小组的成员看了一下各自的语文书,画的都基本一样,只有一句有的画了,有的\'没画。没画的人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个语句是写游客的,跟天游峰似乎没有关联。”画了的人没有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先思考了一下,然后自信满满地说:“这句话看似在写游客,实际上实在侧面烘托出天游峰的高和险。”听起来十分有说服力,没画的不敢随意辩解,而是被征服了。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它是有关天游峰的语句。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问题只有反复琢磨,才能磨出一块美玉——最佳的答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