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张肉嘟嘟的小圆脸,脸上架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眼镜不大,但挺有神的。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鼻子又扁又平,眼镜老是滑下来,像个小老太婆似的。他是谁?哈哈!他就是我——“小树懒”从梓祺!
我又懒又慢,妈妈说我像树懒,我自己也感觉挺像的。早上,我听见手表闹铃响了,心想:“哎呀呀,早着呢,不就是手表闹铃响了吗,穿衣服快点不就完事了吗?再打一会儿盹吧!”于是,我继续打起盹儿来。叮铃铃铃、叮铃铃铃,手表闹铃又响了。我心想:“真烦,刷牙快点不就完事了吗?”呼噜噜,呼噜噜,我又打起盹儿来。叮铃铃铃、叮铃铃铃……这一次,铃声好像越来越响了,最后,我不得不屈服了,只得起床。我迷迷糊糊地、慢慢爬起来;慢慢地伸起胳膊套上衣服;慢慢地拿起裤子,慢慢地抬起脚……妈妈,走进来怒气冲冲地说:“从梓琪,看你慢慢腾腾的样子,还不快点,再慢可就迟到了!”我懒懒地说:“急什么,早着呢!”妈妈,实在忍无可忍了,愤怒地催我:“从梓祺,快给我起床!”这一叫,我才清醒过来。
其实,除了起床又懒又慢,做其他事情“又懒又慢”都是因为我做事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比如,我做抄写本特别慢,那是因为我总是一笔一画地写字。同桌看了,总是催我:“小从,快点写完,可以去玩喽。”我却总是坚定地说:“我的字不好,我一定要一笔一画写好。老师说了,慢就是快!”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现在的字好多了,老师还经常表扬我呢。这就是我,虽然有点慢,但却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我!
写文章时,边写边问自己有关人和事怎么样了,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变化的前因后果,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步步追问清楚。俄国作家陀思妥夫斯基曾举出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他认为这话不够具体,应改为: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着。为何要这样改呢?因为它具体形象地回答了:从哪里落的`?怎样落的?落地后的响声、动态怎样?同理,如果我们写夕阳西下,这样来追问:夕阳依着什么落下去的?怎样落的?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就可以写成:红彤彤的太阳,紧贴着崇山峻岭,一步三回头,慢慢下坠,万道余晖撒满大地。爷爷的白胡子变成金胡子了,房子的百墙变成红的了,柳树的枝条变成黄的了。夕阳西下这一情景就更具体,更形象,更有色彩和气势了。写一次活动,也可以边写边问:活动地点在哪里?天气、环境怎样?活动的内容是什么?同学们干得怎样?谁表现得最好?为什么最好,到底是怎样***?***结果如何?这样一步步追问,就能具体地追出人物肖像、动作、语言、心理,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和重点景物的形状、颜色、动态、声音、气味。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在下一行写日期。
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一行书写未尽事情。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正文写完后,都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作为书信的结尾。习惯上,它被称做祝颂语或致敬语,这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貌。祝愿的话可因人、因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词,不要乱用。(可参见下节《常用书信用语》的“祝颂语”。)
结尾的习惯写法有两种:
(1)在正文写完之后,转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换一行写“敬礼”。
(2)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
(3)也可以写“平平安安”“天天开心”等词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