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杜威的一些思想。所以,便买了一本《杜威教育名篇》放在床头。常常在夜深人静轻轻捧起,细细地品着他的话语。虽常有晦涩难懂之时,但也不乏共鸣之处。每每读到快意之处,我便在笔记上记下自己的感想,权当是和大师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下面是我的读书札记,因字数有限,只摘了几段如下:
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他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她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世界上最具形式的、最专门的教育确实是离不开这个普遍的过程。教育只能按照某个特定的方向,把这个过程组织起来或者区分出来。孩子从出生就开始了接受这种熏染,然而,熏染他的人和环境是怎样的呢?这是值得我们成人好好思考的问题!成人作为人类智慧和道德财富传承链条上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我们具有怎样的智慧和道德?我们有没有资格传承给孩子?我们传承给孩子什么?是高尚?还是猥琐?是博大?还是狭隘?是爱?还是冷漠?是胸怀天下?还是鼠目寸光?是利己利人?还是损人利己.一切一切,都需要我们去思考!父母要思考,祖辈要思考!作为孩子没有血缘的“亲人”xxxxx幼儿老师更要好好的思考!
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及各种要求所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她,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通过别人对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所作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些活动用社会语言来说是什么意义。这些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又反映到社会语言中去。例如,儿童由于别人对他的呀呀的声音的反应,便渐渐明白那呀呀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呀呀的声音又渐渐变化为音节清晰的语言,由于儿童就被引导到现在用语言总结起来的统一的丰富的观念和情绪中去。
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他们是平列并重的,按一个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的。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
所有的教育的出发点,都要以孩子的本能和能力作为出发点。谁偏离了这个轨道,或是压制孩子的成长,或是揠苗助长,这种教育就是谋***!
老师给我那一张四百多个字的讲稿要我背起来,顿时心想如果我一时紧张接不起来的话,会不会被下面那么多的同学、家长及来宾们嘲笑,因此让我的心情非常的忐忑不安,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尽力去做,之后当我在一字一句背完时,才知道这四百多个字原来并不是那么的困难,所以我很轻易的.就把它解决掉了。
毕业典礼终于来临了,第一个就是毕业生致词,那时我又心急又兴奋,我终于要上台了,主持人拿给我麦克风后,使我觉得很光荣,可是我看到下面有如此多的人们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的表现,一股紧张感又上来了,真想一走了之,但心想我一定要让我的家人为我感到骄傲,所以镇定了紧张的心情,深呼吸一口气,开始了我的致词,终于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
我觉得上台是训练勇敢的,有了这次的经验以后我一定会做得更棒,让大家都说我是一级棒的孩子。
杜威曾被赞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三大哲学家之一,他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艺术即经验》是他的美学专著之一,也曾经有人说过,《艺术即经验》既代表了杜威的美学观点,也反映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在美学研究领域是一本相当有分量的著作。
实用主义美学始于<<艺术即经验>>,又“在他那里终结”。杜威的思想,开始于一个概念——“live creature”,翻译为“活的生物”。要考察一个人思想的意义和地位,我觉得有两个标准,第一是看他相比他的前人,思想是否有创新性的东西,第二要看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他的思想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
先就第一个问题开始讨论。杜威和以前的哲学美学家相比,他以“活的生物”为基石,创造了他的一元论哲学。柏拉图提出理念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对立,亚里士多德提出形式与质料的对立,笛卡儿提出精神与肉体的对立,康德把世界分为本体和现象界,这些以前的哲学家把世界看成是对立的两个部分,是所谓二元论。杜威并不是一元论的创造者,黑格尔也曾认为世界的精神和物质最终统一于精神,也是一元论者,不同的是杜威认为,二者统一于“活的生物”,他把达尔文主义自然主义引进来,避免了陷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也就是说,相比与以前的这些哲学美学家(美学曾经从属于哲学,后来独立出来,杜威的思想还是有其创新性的,但是我认为,杜威把世界最终统一的归宿具有片面化的倾向,世界最终应该还是统一于物质的,“活的生物”固然是物质,但只是物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方面。
第二就是探讨杜威思想的意义。就其美学思想来说,杜威最杰出的贡献是从经验的角度去审视美学,寻求美学的特性,并创造性的提出了,“艺术哲学家的任务,是恢复和建立经验的关系。”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恢复,他认为艺术哲学家应该恢复艺术品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以前人们以为艺术创造仅仅与艺术品经验相关,而忽视了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杜威认为日常生活经验是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与艺术品经验组成了艺术创造的动力和来源,与此同时,杜威认为还应该恢复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关系,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分野,前者将曲高和寡,后者将失去品位,他认为应该恢复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关系,两者应该和谐共存并相互联系和补充,这是“恢复”的两个方面。第二层意识是建立,通过上面的两个恢复,建立美学艺术与实用艺术(技术艺术的关系,也就是说美学艺术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到实用的经验上来,“经验”是杜威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美学思想和核心。
杜威对于艺术最终的目标,提出了一个“乌托邦”的设想,他认为应该使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这样的观点一方面表明了艺术的功能并指出了艺术功能为目的服务的关系,是积极的,但另一方面他仅仅把艺术功能局限于文明,又是片面的。
读完全书,杜威的美学思想可见一斑,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实用主义美学,从诞生之起就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我想,各取所需,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谈到了“一个经验”(an experience的概念,并将之界定为:“我们在所经验到的物质走完其历程而达到完满时,就拥有了一个经验。”该界定显示出“一个经验”至少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完整性,即“走完其历程”。二是圆满性,即“达到完满”。完整性和圆满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经验”的内涵。
应该说.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大多能尊重幼儿对完整经验的需要,比如.给幼儿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幼儿唱完一首歌,帮助幼儿完整地经历一次科学探索活动,等等。然而,不少幼儿园在追求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所获经验的圆满性。例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会不断地催促幼儿完成其作品;为了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得出答案,教师会缩减探索的时间,给予幼儿过多的直接帮助.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表面上看来,教育活动是完整的,教师引导幼儿获得了完成某一个教育活动任务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却是肤浅的,不具有累积性。在有限的时间内试图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常常会在关注幼儿经验完整性的同时,以牺牲幼儿经验的圆满性为代价。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使幼儿获得的经验既完整又圆满呢?
一是分解。分解就是把原先过于庞大的“一个经验”分解为一个个小的“经验”。比如。要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就可以让他们通过几次活动分别来探索水的颜色、味道、流动,物体的沉浮等不同特性。对一首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体验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演唱与表演、音乐游戏与创造等几个层层叠加的活动分步骤地逐渐达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每一次都获得了相对完整的一个小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经验”的不断累积便构成了既完整又圆满的一个大的“经验”。这就好比我们成人在读长篇小说和看电视连续剧时的经验历程模式。
二是留白。留白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以收到虚实相映,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留白就是在教育活动设计时间歇性地预留一部分不做任何教学安排的时间。有了在活动设计时有意识的留白后,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才有可能从急迫的教育任务中脱身,才有可能用更多的心力来观察、分析幼儿:当教师意识到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活动计划不一致时,才能根据幼儿现场的反应调整教育计划,切实追随和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使他们通过活动获得深人、满足的体验。
三是时间。充足的活动时间是幼儿获得高质量经验的条件。要让幼儿的经验完整和圆满,教师必须学会放慢脚步,善于等待,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按自己的步调进行探索。有了充裕的活动时间,教师才可以不急于让幼儿获得某个既定的结论,幼儿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寻找结论,自己发现和修正错误。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幼儿才会体验到挫败与成功,感受到困惑、激动、喜悦、失落、难过等各种情绪,幼儿所获得的经验才会是饱满、充实的,并在与原有经验的汇聚中成为推动幼儿成长的重要力量。
妈妈带我去看医生,才知道那是“疣”,是一种滤过性病毒所引起,只能用冷冻治疗,伤口会比较小,也才能根绝病根,否则很容易复发。
冷冻治疗是用氮气,用很冰很冰的气,以棉花棒压在伤口,将伤口的`皮肤冻死,感觉冰冰刺刺的,做完一次,隔两周还要再做一次。做第二次后,那颗疣的凸出部份,竟然脱离了我的手,伤口流了好多血,痛得我眼泪都流下来了,真想挖个地洞钻进去别再做了,医生却说:“这是正常现象,还要继续治疗才能根治。”唉!早 知道这么痛,就要在它还是颗痣的时候就看医生,现在就不会这么痛了。
最后做完第三次冷冻治疗,终于治好手上那颗疣,一颗疣让我头一次尝试冷冻治疗,还要受被冰冻流血的痛苦,这真是我难忘的经验啊!
这星期天,我们坐着车开到山上“358漆弹场”,一进去,就听到枪声还有嘻笑声,看到地上一颗黄黄的球,我很好奇地问着爸爸那是什么,爸爸笑着跟我说那就是漆弹,我一踩,只见绿色的汁喷的地上都是,一开始,我们要先穿上打漆弹的衣服、面罩、小帽、领巾、手套,穿上这么多,好热,我又问爸爸为什么要穿这么多,爸爸说是因为被漆弹打到很痛,之后,教练给了我们枪,我看着教练发射了一枪空弹,声音好大,终于,要开始了。
第一个是要射靶,换我的时候,我对准了第三个靶,开了枪,一开始没射到,可是后来我射得越来越顺手,射完后爸爸还开玩笑说那是我的仇人。第二个,是要玩游戏,谁先拿到旗子谁就赢,听到了这么大的枪声,我只能躲在木屋里一弹一弹射,而且对手还是高中生,当然他们赢,而我们这对输得惨不忍睹,爸爸和弟弟都被射到了,爸爸还受伤呢!
经过这一次经验,让我知道我太胆小了,由于我的胆小不敢连续发射而错失了攻打对方的机会,才让对方有机可乘。我相信,我以后一定会克服胆小,更勇敢的面对与学习。
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问妈妈以前我小时后的的有趣事情。妈妈还说我以前最喜欢的故事是《三只小猪》,我一听到是《三只小猪》,马上大声笑了起来,因为我到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以前最喜欢的故事竟然是《三只小猪》?真是太奇怪了!
每次在跟妈妈谈以前的`事情时,我就会不知不觉得陷入了回忆中,回想起当时的快乐与感受。又想起了每次妈妈说完一段,就要把一些对我而言比较难的字或语词解释给我听,所以每次故事都会讲很久,至少也要讲一个小时以上,难怪我会睡着!
其实一直到现在,妈妈也已经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念故事给我听了,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也会看得懂字了,如果我再请妈妈念故事给我听的话,我看妈妈也不一定有时间吧!
现在换我念故事给妹妹听了,妈妈因为要做很多家务,所以没有时间唸故事给妹妹听,因为妹妹会一直吵着要听故事,所以我就担任妈妈的角色,念故事给妹妹听。 这就好像角色扮演一样,以前妈妈是说故事的人,而我是听众;现在换我是说故事的人,而妹妹是听众。下次等妈妈有空时,一定要请妈妈念故事给我和妹妹听,让我们重温以前那段美好时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