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好累了,想睡觉。
他说,你明天白天可以多睡一会嘛。
我没力地回答说,我现在就想睡,好累,头开始痛了。
他说,你明天可以睡嘛。
我说,我现在就想睡,好累。
他好象没听见我的话,继续玩我。我真的是好累啊,也许,他听不懂我的意思?他误会我?于是,我转过身背对着他,说,我真的是好累,我要睡了。
他充耳不闻,继续动作。我生气了。说狠话,其实跟你离婚真的是最正确的选择!现在虽然没离婚,但我就当我们是离婚了!!!我算是看透你人了,就是自私!是的,我没事时,我身体好时,我可以陪你玩,什么事不开心的事都不会发生,但是我生病了,我不舒服了,你的本性就曝露出来了,你根本就不把我当一个人。说透了,你就是人面兽心!!!这样他终于走了。我跟自己说,不要为这样的人生气,我已学会不让自己生气,所以他走后 我很快就睡着了。今天早上醒来,自己都感到惊叹:怎么那么快就睡着了。然后回想起所发生的一切。心里告诉自己,绝对不能让自己为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纠缠着。一定要放下,放下。身体已不太好了,不能再伤心了。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
我就当自己是已离婚的。对他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只要他对小孩好就行了。我不指望他会关心我。这样当他做出很过分的事,也就不会伤心了。但我的世界不会因此变成灰色。我会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的。陪着小孩子,关心他的成长,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生活还是多彩的。加油~~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好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因此,我在看到《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这本书时,如获至宝,认真捧读,自感获益非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在德育工作方面,我自认为我是负责任又尽心尽力的。对于每一个学生,一开始的时候我都给予平等的爱,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的爱渐渐的变了:对于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我是打从心里喜欢他们;而对于那些老是犯错误而且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甚至有点消极的情绪,我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违反了师德,是不是不配当一个老师?有一段时间我因此而陷入了困惑的状态,也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是李老师通过这些案例指导了我今天怎么去应对这种困惑。李老师说“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然后才是一个学科老师”。师爱是教师应尽的`师德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这是一种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在私人感情方面,我们是无法强求的,比如说对于一个说谎成性的人,如果我们还打从心里喜欢的话,那么我们就是一个有问题的教师了。我们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一点不好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并不防碍我们关心和帮助他,也不是代表我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教好他们,这才是人性的师爱!我明白了自己并不是放弃了学生,正是这个“矛盾”的爱的思想反映了我想做一个好教师!我相信经过时间的磨练,我一定可以做到真正的爱学生,做到怎么样的爱学生才能更好的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学方面,虽然我们标榜素质教育,但是到现在为止,恐怕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还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形势和现实所迫,我们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得不要求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教师压力的根源之一。可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贪玩的、不爱学习的;学生所感兴趣的并不是课堂上的东西,而是课外的东西,是外面的花花世界。看着学生令人头疼的分数,一定会令我们心里充满了压力。我们有时候都会困惑为什么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为什么那么难教。其实这个当然有学生的原因,但是也有教师的原因。也许我们的课堂没有接近学生的生活心理水平,也许没有教学的艺术。李老师指导了我们,学生的因素是我们不能完全把握的,但是教师的因素则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学科教师,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用自己的知识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与德育的配合,把握好课堂,认真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一名老师,我正努力做好德育和教学这两方面的工作,我有信心我一定会找到平衡点,经验和不断的反思会让我不会顾此失彼,我也有信心自己一定可以变成一个优秀的教师!
偶然的一次机会得到了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一书,该书虽由两位中学校长所著,但其中许多教育教学案例隐含的意义使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深受启发。书中的言语亲切自然,发人深省,故此书令人爱不释手,其中有些句子引起了我的共鸣。
为了建立积极的纪律,孩子们首先应具备的思想是分清好坏;教师的任务在于使孩子不要混淆好和不动,也不要混淆坏与活动,然而旧的纪律常常把它们混淆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积极的纪律、工作的纪律、良好的纪律。而不是建立静止不动的纪律、被动的纪律、屈从的纪律。
反思目前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大多希望孩子安静地坐着、听着,认为那样才是好孩子,才叫守纪律。我曾观摩过一次音乐活动,教师通过巧妙的图谱设计,专业的音乐技能引领,使幼儿完全浸润在唯美的“山谷回声”中,幼儿的活动兴趣和能力完全被调动起来,大家手舞足蹈。可当个别幼儿忍不住站起来配合教师进行和声部分练习时,教师立刻加以制止。这种现象在幼儿园里并不少见。表面看来,教师似乎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实质上混淆了“好和不动”,从而扼***了幼儿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让幼儿静而灵动、动而有序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为此,我们要摒弃“好是不动,动是不好”的思想,用好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吸引孩子,让爱“动”与爱“静”的孩子均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静止不动或游离在外。 真正有个性的思考常常跳出习惯思维,在美好的教育情境中,教师应该认可与欣赏学生思考中那些建设性的、创造性的。甚至与标准答案激烈冲突的想法——教师应该相信,所有思维火花都是值得谈论的,而值得谈论的问题当然是有益的,只有思与思的碰撞加之心与心的接纳与宽容,才会有教育的超越。在教育教学中,奇思异想是创造的火苗,万不可轻易掐灭!
这段话给我们的感触特别深,很多教师能够欣赏学生建设性的、创造性的想法,但很难接受学生与标准答案存在激烈冲突的、有悖常理或道德的想法。笔者曾观摩过一个活动“忙忙碌碌的夜晚”,它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夜晚有许多人在辛勤工作,以引发幼儿的感激与敬佩之情。活动中,教师问:什么人在晚上工作?大多数幼儿说保安、医生等,其中一个幼儿的回答出乎意料:小偷。这当即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哄笑,而教师也马上给予否定。如果当时教师能认识到“另类”答案很可能说明该孩子有与别人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如引导幼儿谈论“小偷这样做对吗?‘偷’是工作吗”,那么就有可能了解他已有的经验,保护他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促使他进一步思考。
学生不是橡皮泥,而是刚刚挖掘出来的树根。在雕塑家的眼中,橡皮泥是可以按着自己的意志任意揉捏成想要的形象的。但“根雕”的原则正好相反,你必须尊重那树根的原始形状,尊重它的本质特征,然后因势象形,装饰它的优点,夸张它的造型,才能将它塑造成完美的工艺品。
纵观我们的学校教育,确实有不少教师把学生当作橡皮泥。教师将一切预设得相当周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一旦节外生枝,教师便会及时制止。或采用“巧妙的方法”把他们硬拉到预设的框架中。如,在一次大班科学活动中,在讲菱角的外形特征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你们看看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摸摸有什么感觉,闻闻有什么味道。于是,幼儿开始观察、触摸菱角。有一幼儿叫道:“老师,某某小朋友在掐菱!”教师马上制止幼儿的“掐菱”动作,强调是看看摸摸闻闻。在这里,教师把幼儿当成了橡皮泥,不顾幼儿的实际表现,按自己的意志揉捏。其实,教师让幼儿摸菱的目的是感知菱的软硬,难道“掐一下”就远离教育目标了吗?我们认为教师应把幼儿看成有待雕塑的“树根”,尊重他原有的'探索方法,因势利导,如:“你掐了一下发现了什么?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围绕教育目标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获得新的发展。
书中像这样值得我们回味和深思的句段随处可拾。轻轻地掩上书本,等待下一次的重读……
那是前年在公园发生的事。早晨,我信步来到广场,那里已聚集了很多人。人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摇摆着身体,伸展着四肢。这热闹的景象衬得座落在公园一角的风景林格外宁静,那里林木蓊郁,枝叶覆盖下的长椅上坐着一个穿黑色风衣的阿姨,此时的她正在专注地看报纸,旁边放着一个黑色手提包。
但是,这难得的宁静就在这里一瞬间被打破。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悄悄地走近她,冷不防地拎走了她的包,等她缓过神来,那个男孩已经跑得很远了。阿姨赶紧大喊:“站住,给我包!我的包!”闻声跑来的人们当然不会让小偷得逞,几个人三下五除二,把男孩就地擒拿,“小小年纪,怎么不学好。”有人叹息,有一个男青年抡起拳头要揍他,而有人建议扭送到派出所接受教育与处分。
这时,那位阿姨赶了来,气喘嘘嘘的,她分开众人,从地上把那个男孩扶起来,并掸掸他身上的尘土,说:“你不是小偷,是吗?如果是小偷,你不可能在大庭广众下偷人东西。你是有特殊原因的,是吗?我这有100元钱,你先救救急,你走吧。”男孩显然没有被打动,而是用一种不驯的眼光打量着眼前这位刚刚被自己伤害过的和妈妈一般大的女人,在她风衣的袖子上轻轻扫了一眼后,将那100元钱塞进阿姨手中,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默默地离开了。人群里立刻炸了窝,都说不该让他这样离开,至少让他家长知道。那位阿姨轻轻地叹了口气,说“算了吧,毕竟还是个孩子。”
微风拂过,她风衣的袖子随风摆动了几下,人们吃惊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女人,我也震惊了,她渐渐远去的背影,在我心里突然高大起来。
再次遇到这位阿姨,是在去年的一家书店。依旧是那身风衣,她站在书店的里面正在引导每位买书人,忙得不亦乐乎。心想,她原来是卖书的。看到我,连忙打招呼,我对她微微一笑,表示只是随便看看,并没有决定买什么书。这时从外面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男孩,戴着眼镜,怀里抱着几本书,文质彬彬的样子,一看就是一个学习不错的学生。阿姨连忙上前打招呼,问她要买哪类书籍,男孩说要买高考复习资料,便一头扎进书堆里,翻弄起来。
也许摆放书的架子经历的时间太久,已禁不住丰富知识的重负,突然连书一起掀下来,向那个正在整理书籍的阿姨压下来,危险就要发生,可阿姨还蒙在骨里,眼看阿姨就要埋进书堆,人们惊慌失措,呆住了。这时,正在查找资料的那位男同学见此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飞快地来到阿姨身边,用尽全身力量把阿姨推出很远。“轰隆”,“啪”,阿姨在不远处还没缓过神来,而那个男同学被压在书堆里,书店里寂静极了,人们屏住呼吸,担心即将发生的事。好久,书堆动了几下,那个男学生从里面慢慢站了起来。幸运的是男孩除了身上有几处轻伤外,不无大碍,人们稍稍舒了口气。
男同学在人们的喝彩声中离开了,临离开时,他连连摆手拒绝了阿姨满含诚意的感谢,并反复重复着,这是应该做的。当他一眼看到阿姨空空的袖子时,脸色一变,愣了一下。突然对阿姨深深地鞠了一躬,又补充了一句:“这是他应该做的。”
阿姨在整理散落在地上的书时,发现男同学一本书落在这里,打开它,里面夹着一张相片,一个男孩的随身照,这是一张陌生的面孔,阿姨看了看就要放进书里,等那个男孩来取,正当她要合上书之际,猛然看到相片上的男孩的眼睛,那不驯的眼神,让她忆起什么,想到刚才救她的男学生,咀嚼着男同学刚才反复说的'话。阿姨似乎明白了什么,开心的笑了,
人们困惑了,我更困惑了。
当我倾听着阿姨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后,我真的被感动了。也不由地说:“这,确实是他应该做的。”
亲爱的朋友,当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们是怎样想的?是不是觉得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这美好的季节,让我们播下爱的种子,让它茁壮的成长,灿烂的开放,芬芳寰宇。“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还记得那一天。
那一天下午,我和妈妈去逛街,很开心。走着走着,我发现了一群人围着,聚在那里的人越来越多,我忍不住好奇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去看看。”“不要去!”我没有听妈妈的话,带着好奇心挤进了人群……
挤进去一看,我愣住了。一个老人躺在地上,一个破饭碗里没有一分钱,他的破饭碗被别人当球踢,没有人帮助他……那个老人腿似乎有些残疾,但他爬着向前进,拿到他的破饭碗,那个被人们称为破饭碗的东西,在老人眼里却是一个宝贝,老人好像把他的碗看作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弯下腰捡起那个碗,递给那个老爷爷,老爷爷看着我好像很感激的样子,想要对我说点什么。大家在笑,我在想他们在笑我还是老爷爷。这时妈妈挤了进来,我对妈妈说:“妈妈,给他一元钱好吗?”妈妈迅速拿出一元钱递给了老爷爷。我心里一时酸楚,想走,却感到脚下黏了胶水,根本走不动。
这时所有人愣住了,没有笑声。许多人都弯下腰拿出一元钱递给老爷爷。过了一会,人散了。老爷爷对我说:“谢谢!”我一时不知到怎么回答,只说了句:“这是我应该做的。”
那日晚上我与您发生了争执,孩儿本以为您会心平气和的与孩儿好好讨论一番,可您始终认为您的教育方式是对的,您是孩儿的父亲,是尊长,孩儿应当尊重您,可贤弟才是指数之年在您的教育下您没发现都不愿意和你多说话吗?孩儿当晚并非有意与您发生争执,恕孩儿冒犯。自孩儿离家至今已有一月,学习任务繁重,期间常于母亲联系,母亲嘱咐孩儿照顾好自己,还告诉孩儿多于您常联系,您虽嘴硬可心里还是挂念着孩儿,听母亲常说您因为我常与母亲联系吃醋,母亲说时孩儿笑了,不曾想父亲平时刻板,严肃,内心竟像孩童一般。孩儿其实不是不与您联系,只是孩儿不知要与您说点什么,孩儿感觉与您之间仿佛隔着一层透明的膜,谁都进不到另一个的区域。时间久了竟不知如何相处。由于父亲说话时言语激动,使得孩儿从小不喜欢争吵的场面,也使孩儿沉默寡言,不敢于表达,孩儿怕说错话做错事惹得别人不开心。孩儿深知社交障碍的不好,孩儿努力改正,但内心还是自卑。跨越不了内心的防线,但孩儿会慢慢变的更好。
上次回家,父亲告诉孩儿做事需谨慎,与同学之间勿要发生矛盾,做事三思,凡事多忍让,身无钱财时需马上告知,注意身体,孩儿谨遵父亲教导。想想父亲已到不惑之年,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您的头上都已出现几根银发,每次回家父亲都让孩儿把您把发间的银发拔掉,虽说您的头发还如青年时黑而浓郁,但冒出几根白发却很扎眼,您还是希望自己年轻一点,孩儿也希望您年轻一点。您一直都患有腰疾,每次看您痛的连路都走不了,孩儿心里十分难受,孩儿想替您分担一些,可不知要怎么做,原来孩儿一直都在您的`庇护下无忧的成长,然忘却了岁月不饶人,您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每次听别人说您老了您都会反驳说您还年轻,至少还能奋斗二十年。
您还一点都不服老啊,孩儿想不是您不服老是您不敢服老,您是家里的主心骨,您还有一个正在求学的女儿和一个指数之年的小儿,一切都要靠您,您怎敢老去。但孩儿想告诉您,身为长女的孩儿正在慢慢长大,孩儿会替您分担一些,不会让您太累,当孩儿长大成熟,您就可以放心的老去。子欲养而亲不待,多可惜,孩儿不想留下如此遗憾,孩儿日后定与您常联系,孩儿都能想象到孩儿出嫁之时父亲该是多不舍。望孩儿翻然悔悟之时不是太晚。在此问候母亲大人安好。颂祝长女叩上福安一八年三月二十六日
这天下午,正好我值日。我关好门窗后,就撑起雨伞,准备回家。忽然,我看到学校门口有一个熟悉的背影,我慢慢地走上前去,原来是朝华,她躲在屋檐下避雨,正呆呆地望着外面的雨帘,衣角都被雨丝打湿了。我正想上前去帮她,却想起昨天发生的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在进行数学时,我正要修改一道题,发现自己忘带橡皮擦了。我向她借,她装作没听见,我到现在还生她的气呢!我现在为什么要帮她?
我故意从她身边走过,走了大约十几步,我停了下来,想:她不借给我橡皮,一定有她的'原因,我不能为了这件小事而斤斤计较呀。再说现在天也快黑了,雨又下得这么大,她该有多着急啊,还是去帮帮她吧。
于是,我走到她身边,对她说:“小华,我带了伞,我们一起回家吧!”她惊讶得张大了嘴巴,然后使劲地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就共一把雨伞冒着雨回家了。
她的家到了,她红着脸拉着我的手,说:“小琳,你为了我,衣裳都被雨淋湿了。昨天的事,真是对不起。”“没关系,我们还是好朋友呢,这也是我应该做的事。”说完,我们互相道了别,我又撑着伞冲进雨里回家了。
虽然我身上湿漉漉的,但心里还是乐滋滋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