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看着,我的心被深深地感染了!特别是小林浩自己被压在废墟下的时候,表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冷静。经过两个小时的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九岁的他没有惊慌地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营救,他成功地将两名同学背出了随时会夺取他们生命的地方。在这个争分夺秒的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身上有多处受伤。他的冷静、勇敢、善良的品格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许多人从小林浩的身上看到了祖国新一代的希望。当我看到小英雄们戴上花冠,挂上奖牌的那一瞬间,我心里为他们的活着而感到快乐,为他们的行为默默地鼓掌。
看了这场颁奖晚会,让我更深切地懂得了在灾难降临时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害怕,要冷静、坚强、团结、互助,用智慧和知识来保护我们宝贵的生命。
飞舞的尘沙划过脸颊,霎时带来阵阵凉意。坐在石阶上的我被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到,不禁后退了几歩。
一辆陌生的奥迪汽车忽然由黑色车道直冲向台阶,飞驰、急速旋转、加速、前行···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多么绚丽的一个急转阿!可这种‘绚丽’却着实吓到了在一旁的我:这纵然可以充分展现其高超车技,可是,若稍有不慎,那后果,便无法预知了。
一念至此,本心情愉快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缓缓起身,拍了拍尘土,看了看那早已飞驰而去的汽车。
一切好如还是昨天--
“苹苹,苹苹,妈妈带你去玩好不好?”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好像正蹲在石阶上,苦苦哀求着她面前的女孩。女孩低着头,不说话,双手紧紧抱着白色棉布包裹着的手工娃娃。
“苹苹,苹苹,妈妈带你去买新衣服好不好?”在街的另一头,又是那个女子,同样的眼神同样的语气。但小女孩双手捂着耳朵,连说着不要不要。她身上粉嫩的蓬松裙越发变得褶皱,身后小书包里的还是那个娃娃,但它已经开始起球发皱。
“苹苹,苹苹,妈妈请你去游乐场玩好不好?”同样的女子同样的语气,看着同样的女孩。而女孩却挥舞着双手,推搡着那个鬓发已经开始泛白的女子,没有回答,只是冷漠地说着:“离我远点,离我远点—”
······
突然,一辆黑色的奥迪汽车出现了,径直撞向了那个一直躲避女子询问的女孩。那个鬓发泛白、衣衫褴褛的女子猛的推开了那个还在嘀咕的女孩,而她却倒在那黑色的飞影下。
我顿时惊呆了,顿时伤感了,顿时气愤了,顿时被那一抹伟大的爱震撼了。
我猜测着从石阶上急速地站起来,飞奔向那个已经混乱的现场。只有一声声熟悉而又惊颤着的哭叫“妈妈-妈妈--”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而那辆黑色的奥迪汽车早已消失不见。
放学后,当我再次走过这条时常行走的路,无意间听一位老爷爷很感叹地向路人解释说:“一个是为了女儿,一个是为了待产的妻子,都是为了家人,唉,真”
是啊,真不幸!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爱!
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可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要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按理说一个要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能形成学生的习惯了,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忘了做作业,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拒绝做作业。而手机这么一个他们接触不久的事物却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养成了每天给手机充电的习惯。甚至这个习惯有可能会持续终身。
从前的我不明所以,现在弄清楚了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才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要生每天做作业并不一定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共频共振。反之,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这件事情,所以想要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习惯简直是难上加难。而手机内或者说互联网上信息量极其庞大,其中总有信息能轻易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所以,使用手机就能非常轻易地变成他们的习惯。
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很好;不能,我们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我们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至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的习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在《习惯的养成与改变》这本书中,作者王晓春老师认真的解释了习惯这个概念。所谓真实的习惯,是指“诚于衷而形于外”的表里如一的习惯,是指非常稳定的、几乎自动化的、无须假以思索的习惯。这种习惯,不大可能完全是靠权威要求和外部训练形成的。它往往是“培养”“养成”“生成”“预设”等各种因素互动、整合,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它是化合物,或者换个说法,它是一种人的遗传信息与早期教育、学校训练共频的现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学校的行为训练恰好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了共频共振,那就能够形成教师希望得到的习惯,反之就不能。你的训练不能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他就只好在表面行为上顺从,或者干脆就反抗。
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了一丝释然。以前总是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可悲,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要求要每天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这个要求一直持续到了高中,甚至大学。按理说一个要求持续了这么长时间,总能形成学生的习惯了,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忘了做作业,甚至总有一部分学生拒绝做作业。而手机这么一个他们接触不久的事物却轻而易举地让他们养成了每天给手机充电的习惯。甚至这个习惯有可能会持续终身。
从前的我不明所以,现在弄清楚了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我才弄清楚其中的关键。要求学生每天做作业并不一定能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教育倾向发生共频共振。反之,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做这件事情,所以想要让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变成一种习惯简直是难上加难。而手机内或者说互联网上信息量极其庞大,其中总有信息能轻易引起学生灵魂深处的共鸣,所以,使用手机就能非常轻易地变成他们的\'习惯。
所以,做为教师的我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但要放弃幻想。尽管去创定和执行适当的规则,但不要打着“培养习惯”的旗号,也不要幻想这些东西一定能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习惯。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很好;不能,我们也不必焦虑,因为这并不是我们所能完全掌控的。我们不要患上“习惯培养强迫症”,徒然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失败连连。我们的任务只是积极提供各种情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成长。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习惯,哪些是不好的习惯,至于他们能形成哪些具体的习惯,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