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秦腔,是从孩提时代开始的。
那时候,农村经济还很落后,很多农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是,贫苦的乡村人对精神生活却有着执著的追求和向往,年关里红红火火唱村戏,春台会上请戏班子唱大戏是一年中必不可少的。每逢年关或春台会,舞台一搭,干鼓铜锣一响,大喇叭中便会有或激越或舒缓或悲愤或欢快的大秦腔吼起来,萦绕在山村,回荡在街道,激荡起庄稼人的希冀和向往。
在流淌着秦腔韵味的村庄里,我耳濡目染接受熏陶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秦腔戏。大喇叭里播放秦腔或在戏台前看戏时,只要演员一出台和亮嗓,我心里就一阵激动,敬慕和艳羡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每场戏,不管是文戏还是武戏我都不会错过,都会竖起耳朵一字一句仔细听睁大眼睛一招一式认真看,然后默默记心中。时间久了,一些折子戏的唱词和腔调我就烂熟于心,武把子文书生的架势也逐渐铭刻于脑,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了唱戏有了一种想在舞台上一展风采的冲动。但由于家庭贫寒无权无势和生来五官丑陋的缘故,我得不到村里剧团***的青睐难以粉墨登台,后来因村里一个演员演出前突然出了意外,没办法才让我临时顶替登台演出,终于遂了我唱戏的心愿。这些往事,前几年我写过一篇题为《村戏》的短文,做了细致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说来,我与秦腔颇有渊源,也该算是一个戏迷。然而,初中毕业三十几年来我几乎没有看过家乡春台会上的大戏,村庄里的村戏也停演了多年,繁重的学业和匆忙的工作,让我错过了好多机会,这么多年来没有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看过一本戏。
槐花飘香的日子,盐官盐井祠庙会开始,干鼓铜锣声中,一场大戏又开演了。昨晚恰逢周末,我早早吃过晚饭就赶往戏场想重温儿时的记忆。从8点到11点半左右,我终于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看了一本戏——歌颂母爱崇高和伟大的戏!
这本戏名为《慈母泪》,以前我从未看过,但演员在不断变幻的舞台背景烘托下在唱腔、架势、表情等方面出色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剧中主角普通妇女孙淑琳作为一个丈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夫离子散的悲惨遭遇和十八年千里寻亲的坎坷和楚痛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她为了寻找儿子历经艰辛向命运之神发出了凄惨的呼号和控诉,观之动容闻之变色,不觉让人心如刀割潸然泪下。看着这样一位坚韧、善良而伟大的母亲在舞台上顶风冒雪步履蹒跚呼天抢地,有好几次,我的记忆和情感如决堤之水在心头激荡翻滚,最后化作泪水润湿了我的双眼,沾湿了我过往的岁月。
这台戏接近尾声的时候,天下雨了,起初是牛毛细雨,后来越下越大,我的头发上衣都被雨水打湿了。一同看戏的的张老师、马老师要回去,我劝他们坚持看到最后,这么一出悲苦的戏不看到大结局怎么行呢?于是他们便和我一起,一直坚持到剧终。
散场的时候,雨还在下,我们的衣服都已被淋湿。但被淋湿的,应该还有大家的心灵。
从戏场回来,我迫不急待地上网查询,终于更加清楚地知道了《慈母泪》的剧情:《慈母泪》又名《三进士》、《寻儿记》,孙淑琳一家躲避战祸途中,已考中进士的丈夫张闻达被官府抓丁带走,慌乱中孙淑琳与二个儿子走失。十八年后两个儿子都在养父家长大成人,并同榜得中进士,分别官居洛阳知府和通判。孙淑琳历尽艰辛寻夫找子来到洛阳,适逢知府常天保(长子为庆寿雇佣做“八珍汤”之人,买其母为奴。通判周子卿(次子知兄买母为奴,气愤之极过府索母。常天保因利禄所惑,拒不认母,反诬胞弟认奴为母。弟兄争吵不休,纠缠去见巡按,巡按张闻达已认出堂下皆为亲人,乃劝常天保认母悔过,常死心塌地不认生身。张闻达伸张正义,严惩了常天保。孙淑琳和丈夫张闻达、次子周子卿相认团圆,常天保悔之晚矣。
看来,善恶终有报,美丑自分明,应该是所有戏剧表达的共同主题。但《慈母泪》较之其他剧本,在人性的本质上以一定的高度和时空彰显了母爱的崇高和伟大,彰显了人性的至善至美,这在我看过的所有秦腔戏里是独一无二的,也是让人永远难忘的。
看戏上,比世上,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昨夜,《慈母泪》的第二场,演员在饱含深情的唱腔和富有渲染力的动作中表现了深沉的母爱,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朱砂冠身染风寒咳嗽不止,睡梦中声声唤母。孙淑琳心急如焚向店家赊来汤药,熬好后用口吹凉再用汤匙喂儿子喝药,不料朱砂冠嫌药味苦不喝,孙淑琳只好口含汤药用嘴喂给儿子。儿子服药睡去后,身无分文的孙淑琳为偿还店家的钱,决心剪去青丝卖发换钱救儿性命,回来时利欲熏心的店家已将儿子卖给房客不知所踪。看到这一情节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曾经生病的时候母亲照看我的情景,心海翻滚之余心头一阵刺痛之后,我不觉泪水盈眶。泪眼婆娑中,我隐约看到,那个在风雪中弯着腰趔趄行走老人就是我的母亲,她正走在为我寻医问药的路上。
这一幕,和多年前母亲照顾我的情景是何其相似,怎能不勾起我对那些浸透着母爱的往事的回忆呢?
幼年时,生病多少次病吃过多少药母亲如何照顾我,这些我都不记得了。但成年后我生的那一场病以及母亲如同孙淑琳一样为我寻医问药照顾我的情形,到现在我还清楚记得,而且会永生难忘。
上高中时,我在校外住宿,由于不大会做饭,经常生一顿熟一顿饱一顿饥一顿导致营养不良,再加上缺乏锻炼,身体越来越差经常病怏怏的。师专上学的第一学期,我得病了,胸闷气短,多梦盗汗,胸部经常针刺一般疼痛,一出长气和咳嗽肋间就隐隐作痛。好不容易捱到放寒假回家,母亲一看我没精打采面黄肌瘦的样子,既心疼又吃惊,急忙请来村里的赤脚医生给我诊断,然后抓药、看着我服药,来来去去忙个不停。
村里的赤脚医生说看我的症候应该是神经衰弱,时间长了,身子很虚,打几天吊针补充些能量,再服几天谷维素之类补脑安神的药物,应该就好了。可几天过去了,我的病情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出现了发烧呕吐现象。母亲见此情状,心急如焚,急忙赶了好几里的山路哀求某村的一个据说不轻易出诊的老中医来给我诊治。
老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一番之后,很自信地得出结论,说我得了肺炎,须清热去火宣肺化痰,说着便大笔一挥开出几副中药。母亲照例给我来回十几里去抓药,然后在泥火炉上生火用树枝树皮给我煎药。柴火不离人,人离开一会儿火就熄灭了,火一熄灭,少不得要鼓起腮帮子吹火,烟熏得睁不开眼不说脸上头上还会落一层灰烬。每一次煎药,母亲的脸上都沾满灰烬活像戏台上的花脸。母亲煎好药,倒在碗里,一边用筷子搅药一边轻轻吹气,待药温热时就和嗽口的温开水一起端给我,看着我鸭子一般伸长脖子喝完药嗽完口,她才放心地离去。
由于长期服药,我的胃口也不甚好,特别是服西药时,药放到嘴里喝一口开水,还没咽下食管胃里就一阵作呕,咽下去的药粒就反了上来,再喝水,又呕吐,如此反复几次,才能勉强把药咽到胃里。西药如此,中药有时也一样难以下咽。每当我如此周折苦痛,母亲都会在一旁焦灼万分六神无主,只能背过身去偷偷地用衣袖抹眼泪。
老中医的中药还是有些效果,服用之后我不再发热发烧,饭量也有所增加,但胸闷胸痛依旧不见好转。母亲多少有些失望,又请来一位邻村在乡卫生院上班的一位大夫,中西并用,既吃西药打吊针又服中药诊治了我好些天。但我的病情还是那样不好不坏,一直拖到了年后开学。
也许有人感到奇怪:有病不去医院,为什么老是请乡村医生来看?究其原因,一则由于那时的医院医疗设施也不甚先进,二则是由于家庭贫困,去医院看病须支付现金,很多庄稼人支付不起,请乡村医生看病药费、出诊费等则可以赊账,先解燃眉之急,待经济宽裕时再去还账。我家经济困顿,当然只能选择请乡村医生看病了。
已换了几个乡村医生,转了几次手,我的病情依然如故,一向坚强地操持着家务的母亲似乎已精力交瘁疲惫不堪,蜡黄的脸上经常愁云密布,见人就唉声叹气揉眼抹泪。村里人听了,有些在私下里说,你看这孩子刚刚考上学校还没吃皇粮就得了这样的病,恐怕是家里土脉浅薄无福受用了。有些好心人拿着鸡蛋、糕点、白糖来看我,百般劝慰母亲帮母亲出主意,有人说:要子娘,你别太上心了,娃的病吃药打针不应,怕是招了晦气,你给他禳解一下看会不会好起来!
乡下人不仅有病乱投医,而且会有病乱求神,通过禳解驱邪祛病是乡村人遇到疾患时惯用的方法。好多天来母亲一直寻医问药抓药煎药,没工夫寻思禳解之事,经人一提,母亲方才记起,焦灼的眼光中似乎闪现出一丝希望的亮光。用这种愚昧落后荒诞不经的方法治病,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母亲觉得,不管有用没用都得试一试。准备好鸡蛋、香裱、冥钱等需要的相关物什后,母亲便开始了禳解。
禳解第一法叫招魂,意为人受了惊吓,丢了魂魄,必须把魂魄找回来。母亲把准备好的三色细线缠绕在鸡蛋蛋壳上,然后手拿鸡蛋从脚面往上沿小腿、大腿、腰部、手臂一直缓缓移动至头部,手开始移动时,母亲嘴里就呼唤,我娃回来了---头魂上身了---二魂上身了---三魂七魄都上身了---,此时我得随声应答,回来了---上身了---上身了---都上身了---,如此来回三遍才算结束。然后把招完魂的缠着三色线的鸡蛋埋在柴火的灰烬里烧。据说,如果三色线在灰烬里烧不断,鸡蛋外壳不破裂剥开鸡蛋后里面的蛋黄有人面形状,就说明招魂成功,否则就是魂魄还没招回来,又得重新招魂。母亲给我招魂第一次就成功了,三色线没断蛋壳没破蛋黄也有人形,但母亲似乎不放心,非得给我多招几次才算踏实。其实我明白,除了寻求心理安慰之外,母亲这样做的真正用意其实就是让我多吃几个鸡蛋,让我的身体尽快好起来。
禳解第二法叫祛晦,即去除人身上的晦气。据说人沾染了晦气,就会印堂黯淡无光,双目呆滞,疾病缠身,这是就必须以毒攻之,除却晦气。具体办法就是得有人用力吮吸患者额头唾弃口水连续几次直至额头出现红印,或者用手使劲猛揪鼻腰若干次直到鼻腰出现红印,额头鼻腰变红即为晦气尽去,阳气升腾。给我祛晦,当然还是离不开母亲,也唯有母亲才愿意吮吸儿子的额头捏揪儿子的鼻腰,给儿子带来温暖和安慰。
求医问药,禳解祛病,经过母亲的奔波和照看,尽管我的并没有根治,但身体慢慢恢复起来气色也好多了。年后开学,母亲要送我去学校,我虽不同意但拗不过母亲,只好和她一起去学校报到。然后,我又送她去长途车站坐上了返乡的客车。客车开动时,我看到母亲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她怕我看见把脸转在前面,只是一个劲儿的向我挥手。那一刻,列车在视线中愈去愈远愈远愈小,而母亲的身影在我眼前却愈益高大愈益清晰起来,一种浓浓的母爱汁液迅速流遍我的全身,让我温暖给我幸福。
开学后,我把母亲给我禳解祛病的经历写成《写作概论》课老师布置的一篇命题,得到了老师的好评并被推荐发表在了学校文学社的社刊上,给了我不少的写作信心。后来,我又感觉身体不适,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去市中医院进行了透视检查,检查报告显示我得了结核性胸膜炎,坚持在校医室(学生自己只负担百分之十的药费服用了差不多半学期的异烟肼,利福平等西药,到学期末的时候基本根治,到现在一次也没犯过。
以后的日子里,我的身体一直很好,但我并没有好了伤疤忘了疼,那一次生病的情形虽经多年我依然历历在目,无私博大深沉的母爱一直伴随着我的足迹我的成长,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昨晚,站在戏场里,看着舞台上迎着风雪趔趄行走的那位母亲孙淑琳,我怎能不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看秦腔大戏,念慈母浓情,学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把人间至善至真的亲情铭刻在心上。
由此说来,在夏日的夜晚花三个多小时时间,站在拥挤的人群里踏踏实实地看一台戏,品味戏剧中人生百味,感受秦腔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记忆的河水泛起涟漪让灵魂受到一次洗涤和激荡感受人间真情回味深沉的母爱,是值得的也是应该庆幸的,这比躺在床上打开电视看那些打扮得花里胡哨歇斯底里歪歪唧唧唱歌的流行音乐好多了。看来,传统文化有时候比时尚文化更能给人以震撼和力量,更能感动人塑造人,我们中年人,也希望青年人,应该多接触秦腔传统文化多看秦腔戏,在喧嚣中学会沉淀,在戏剧中感悟人生,充实人生,丰富精神世界。
踏踏实实地看一台大戏,真好!入夜了,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幕:干鼓铜锣声中,一位母亲正在顶风冒雪趔趄前行奔走在寻子的路上——
刚入一年级的时候,学校的课程表上安排上了象棋课,那时候的我还小,懵懵懂懂,每次老师去上课都会抬来一个教学象棋的板,识字不多的我看着那小格子好奇,上了第一节象棋课,才知道这是我国的象棋,认识了车马象士将炮卒,认识了
棋盘中所谓的楚河汉界。就是这样的一节象棋课打开了我兴趣的大门,让我和象棋有了不解之缘。
象棋像是给我施了魔法一样,让我很着迷,我感到象棋是那么的神秘,让人很难参透期中的奥秘,它像是一部平淡无奇又变化莫测的兵书,看似一模一样却又大相径庭。因为对象棋情有独钟,在学校设立象棋社团的时候我积极的报名参加,我在这里找象棋的秘密。
随着年龄的长大,在象棋老师的点拨指导下,我的棋技在不断地进步,在社团里也还有许多和我一样热爱象棋的同学,每到中午课外活动的时候,我们这些象棋爱好者齐聚学校餐厅,在这里切磋棋艺,如果有人挑战那就热闹了,你会看见里三层外三层,像包包子一样,对阵双方各有自己的粉丝团,对决开始,炮轰,马***,车进攻各种招数让你看的眼花,高手对决比的不仅是棋技,招数,比的是沉着,冷静,比的是心态。当然,到了最后关头双方都会十二分的小心,两方粉丝团都屏住呼吸,似乎空气凝固了一样。从对战开始到双方激烈厮***,粉丝没有指指点点,他们懂得观棋不语真君子这个道理。经过几年的积累。我在象棋社团中成为佼佼者,有象棋比赛我也会有幸代表学校去参加,在去年荥阳市举办的荥阳市中小学生象棋比赛中,我取得了荥阳市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了一套精装版唐诗宋词的奖励。我们学校的另一个学生是第一名,为他高兴之余,我也会反思自己,让自己更好。
我很开心,因为我的校园生活不再因单一的学习而感到枯燥,在学习之余,我可以在象棋社团中寻找快乐,在象棋的学习中,我也知道学科 学习和想起一样需要技巧与方法,纸上谈
兵是空话,只有不断地实践,总结才会提高。还让我懂得凡是要认真到底,越是接近成功越不能有所懈怠,要不然就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书是人类获取智慧的源泉,一本本好书是人生必的“调味剂”,读书就像交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朋友。自古以来,像名人爱读书的例子数不胜数。孔子以书为伴满腹经纶,流芳百世;伟人***,博览群书雄才伟略,振兴中华;身残志坚的张海迪,面对高位截肢,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发奋努力,创学……可见,书的魅力是多么之大呀!
我也不例外,我也是一个沉迷于书籍的“小书虫”。我至今也无法忘记年幼的我读的第一本课外书《伊索寓言》。当时,我把这本书视如珍宝,像善待自己一样去善待它,每天一有闲功夫,我就翻来覆去地看,完全沉浸在一个童话王国里,甚至晚上都要读一篇故事,才能安然入睡。书里讲述了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敌事,揭示出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正是这本书陪伴我成长,教会我做人。
现在的我,故事书已不是我的最爱,令我如痴如醉的是那些颇负盛名的文学名著,什么<<三国演义>>、《上下五千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每天一放学,我做完作业,就一头扎进书里,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游览祖国的壮丽山河,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与大名鼎鼎的作家谈心,与满腹经论的诗人对话……读书,不仅没有影响我的学习成绩,反而使我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
书是打开知识的钥匙,是人类的营养品,它指引我们走向生活,顽强奋斗。它是我人生路上比不缺少的伙伴,我要让它陪伴我到永远,读好书,是我终生的乐趣!
弹指间,已经六年了,这六年,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宽敞了;房屋变好了;绿化更多了……我和同学们也在阳光下成长了六年,这六年里,汇聚了欢声笑语;汇聚了辛勤汗水;汇聚了酸甜苦辣……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六年前一个对知识一窍不通的天真小孩儿,变成了一个成绩优异的.活泼少年,这六年,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家长的良好教育,和同学们的风雨同舟……
开学了
还记得六年前,那是九月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一年级六班的教室,只见教室里坐着好多与我同龄的小朋友,他们说着、笑着,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看到这一情景,我心里对小学的恐惧烟消云散,进入教室,加入了同学们的话题,大家都互相自我介绍着,似乎根本不当对方是只见过一次面的陌生人!大家自我介绍完,也就成了好朋友,一起谈论着天南地北,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已经过去的学前班生活……说着说着,披着一肩长发、和蔼可亲的班主任老师走了进来,大家都好奇的看着她在黑板上写下她的名字,看着那么漂亮的字,我心里一个愿望油然而生--有一天,我也要可以写出这么好的字!
加入少先队了
一转眼,便来到了六一儿童节,第一批少先队员就要诞生了,要知道,那时候少先队员可是我们班上至高无上的荣誉,再加上家长、老师的充分“诱惑”,几乎所有的人都想要拥有它,憧憬着当上少先队员!拥有那鲜红的红领巾,简直就像拥有了一栋别墅!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在老师、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作业完成得更认真了、上课发言更积极了、课间不再打闹了……很幸运,我荣幸地成为了第一批加入少先队的同学,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和其他同学骄傲地站在主席台上,傲视着台下所有的同学,似乎他们都变成了我们的阶下囚!接着,一群大哥哥大姐姐跑上主席台,熟练地为我们带上那梦寐以求的红领巾,看着飘扬在胸前的红领巾,我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同时,我也明白:“飘扬在胸前的红领巾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同学过生日了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经升入了高年级,不知什么时候,我们班上多了一种习俗:每个同学过生日时,都要拿东西与大家分享!这不,今天又有一个同学过生日了,大家都心潮澎湃,满怀期待地等待他与大家分享,要知道,今天肯定又有“大餐”吃了!转眼间,到了发食物的时间,他按照座位的顺序一个个依次发放,每个同学的心里都充满了欢乐,一些离得远的同学见大家都吃上了,不免也要心急火燎地抱怨:“快点嘛!”大家都叫着、嚷着,吃到同学的东西,大家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心情顿时无比舒畅,与同学们开玩笑、讲笑话……待过生日的同学发完东西,大家又一齐给他唱起生日歌“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在教室里久久回荡,瞧!那位过生日的同学笑得都合不拢嘴了!大家纷纷给他说出自己心里的祝福,那一刻,在这个幸福大家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同学们其乐融融,享受着同学的美食和分享的欢乐、幸福。幸福传递在整个教室,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幸福的气氛!
上课了
“叮铃铃!”上课铃又响了,它就像军队集结的号角,把正沉浸在课间欢乐中的我们唤醒过来,召回教室,从老师的讲授中汲取知识!上课时,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教室了鸦雀无声,当一个问题需要解答或者有歧义时,大家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发表自己的意见,经常争论得不亦乐乎,让人难分仲伯,随着下课铃的响起,大家又蜂拥着离开教室,回到欢乐的怀抱!
六年,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短暂,但对我们来说却是难以忘怀的六年,这六年,我们在阳光下成长,锻炼了身体,汲取了知识,这六年的阳光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脑海里,永不磨灭,伴随我在岁月的河流里流淌、徜徉,陪伴我在接下来坎坷的成长岁月里,克服困难,成为我今后最幸福、最阳光的美好回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