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尤其是沿着两旁长满各类花草树木的宁静小道散步,更是一种享受。
城里太喧嚣了,到处都塞满人群,每迈出一步都要十二分的小心,刺耳的喇叭声又绵绵不绝,扰得人心烦意乱,的确不是散步的好地方。
乡村,无论白天或是黑夜,总是宁静而安详。即使偶尔有几辆货车鸣着喇叭从村庄疾驰而过,也不会让人生厌,相反,你会觉得像一曲短暂而优美的曲子,使人愉悦。在这里散步,你会心旷神怡,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放松,在这里散步,你不仅能获得美的享受,还能得到某些启迪。
早晨,如果时间允许。我会独自一人踏着清新的晨露,沿着朝霞中的弯弯山道,开始我的散步。
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散发出阵阵幽香,夹杂着泥土发芬芳。苏醒后的鸟儿唱着新曲,开始了一天的觅食。村民们扛着锄头,背着犁铧,吆喝着牛儿,开始了一天发劳作。火红的太阳越升越高,绿叶上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光。是那么的玲珑剔透,那么的美丽,却转瞬即逝。阳光温暖着我,仿佛是在带给我什么启示或是要我去感受些什么。
山地冒着缕缕青烟,犁铧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卸了架的牛儿悠闲地啃着青草;村民靠着埂子坐下,卷上一卷旱烟,按下打火机的开关,旱烟便迅猛地燃烧开来,吐着烟雾的农民凝视着逞亮的铧口,似乎在沉思什么。
看到这一切,恍惚回到了人类的最初。这是多么自然多么和谐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啊 !可这又暗示着什么?
傍晚,做完功课后,又来到那条山道,继续我未散完的步。
鸟儿已经归巢,他们聚集在一切,唱着动人的旋律,舞动着优美的身姿,庆贺这一天的丰收。村民们唱着山歌,赶着牛群向家的方向走去。看到这些,早晨的疑问又再次浮现在脑海。在高科技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出现这种现象是可悲?可喜?还是可贺?可悲,人类的发展总要以牺牲某种原始美为代价。
“ 叽叽叽......”“蛐蛐蛐......”小昆虫们的歌声唤来了黑夜,月亮已爬上梢头,清冷而明亮。缀着点点繁星的夜空悠远而深邃,很美!
我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用收获的喜悦结束了一天的散步。
献上一份情意,献上一缕阳光;一切为了老人,一切为了健康……已到春天,但依然寒风刺骨,唯有那同阳光般的情意为老人带来了一句温暖的祝福,捎走了老人心中那一丝寂寞与冰凉…… ——题记
不是狂风大作,不是绵绵微风,在早晨,吹进了那早已打开的心窗,不知怎的,便有了那心中的一丝丝触动。
提着一包喜滋滋的年糖,我同张知涵一起来到了老年公寓。茫茫的一大片水泥活动场,不知是白还是灰,带来了一份从未有过的春日的凄凉。走进老年公寓,在***办公室中,我见到了一个两三年级的小姑娘,学生头,十分招人喜爱。她与坐在办公桌前的阿姨坐在一起,显然,她是领导的女儿。我走到办公桌旁报道,只见一张纸上用醒目的红色写了一行大字:“一切为了老人,为了老人的一切。”我顿生喜悦,也不只是为了老人们有一个好领导,还是为了阿姨有这片敬老的心意。“你们又带了什么东西?”一句冷冷的话在我耳边响起。我说着:“年糖!”心中却不知道为什么不安着。张知涵也回答着:“香蕉,还有一些水果。”阿姨并没有理会张知涵。只注意着我,阿姨又问我:“是软糖还是硬糖?”我看见阿姨一边说,她身边的女儿就边摇着她的手,边用眼睛直直地望着我手中的袋子。“是硬糖。”我又回答,本来是什锦糖,可还是怕被她女儿拿走,我撒了句慌,还加了一句:“怕软糖嚼不动。”“硬糖呀!那万一卡住了,卡死了就不得了啦!”她又编了一条并且把“死”字讲得很重。“来、来、来,放这咯。”张知涵拿的是香蕉,她不好意思也留着,便只将我带的糖留在了办公室。
跟随着内部工作人员,我们见到了许多老人,唯有一个门牙缺了两颗、头发惨白但显得十分健康的老爷爷,让我刮目相看。老爷爷的热情出乎我的意料,张知涵拿给了一根香蕉给爷爷,他就把我们拉拉扯扯的带进了一间朴素而不显得空阔的房间。我们左望望右看看,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爷爷的墙上有水墨画,也有刺绣。我走进房间一眼就盯中了一幅四只小狗的刺绣,便寻问:“爷爷,这是您绣的吗?”我一边问着,一边用照相机“咔嚓”地拍下来。“是的,以后常来,我教你!哎!年轻一点的时候,我也有这么一副好手艺啊!但是现在老了,就只留下了这么一点年轻时的回忆了……”望着爷爷那慈祥的目光,我不禁觉得那位阿姨是多么的自私。天空快要拉上夜色的帷幕,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回家,老爷爷走出门,拿着一大袋水果,放到了我们的手中,而目光中流露出的不只是慈祥,还有那份深深的难舍难分。
我走在走廊上,远远地看到了刚才的小女孩拿着那一大包糖,嘴中还甜滋滋地含着一颗,心中不禁为她们母女的贪婪心感到惋惜。又回忆起爷爷那目光与他的刺绣,不禁心存感叹:“人在江湖,不怕才多!”
为老人献上一份情意,献上一缕阳光……
导入:
第1段:提出一种现象或某个决定作为议论的话题
As a student, I am strongly in favour of the decision. (亮明自己的观点是赞成还是反对
The reasons for this may be listed as follows. (过渡句,承上启下
正文:
第2段:First of all... Secondly... Besides...(列出2~3个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结论:
第3段:In conclusion, I believe that... (照应第1段,构成\"总—分—总\"结构
1。 叙述的人称
英语的记叙文一般是以第一或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的。用第一称表示的是由叙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经历。它的优点在于能把故事的情节通过“我”来传达给读者,使人到真实可信,如身临其境。如:
The other day, I was driving along the street。 Suddenly, a car lost its control and ran directly towards me fast。 I was so frightened that I quickly turned to the left side。 But it was too late。 The car hit my bike and I fell off it。
用第三人称叙述,优点在于叙述者不受“我”活动范围以内的人和事物的限制,而是通过作者与读者之外的第三者,直接把故事中的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的客观性很强。如:
Little Tom was going to school with an umbrella, for it was raining hard。 On the way, he saw an old woman walking in the rain with nothing to cover。 Tom went up to the old woman and wanted to share the umbrella with her, but he was too short。 What could he do? Then he had a good idea。
2。 动词的时态
在记叙文中,记和叙都离不开动词。所以动词出现率最高,且富于变化。记叙文中用得最多的是动词的过去的\',这是英语记叙文区别于汉语记叙文的关键之处。英语写作的优美之处就在于这些动词时态的变化,正是这一点才使得所记、所叙有鲜活的动态感、鲜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叙述的顺序
记叙一件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无论是顺叙、倒叙、插叙还是补叙,都要让读者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顺叙最容易操作,较容易给读者提供有关事情的空间和时间线索。但这种方法也容易使文章显得平铺直叙,读起来平淡乏味。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文章的结构效果,让所叙之事跌宕起伏,使读者在阅读时思维产生较大的跳跃,从而为文章所吸引,深入其中。但这些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则容易弄巧成拙,使文章结构散乱,头绪不清,让读者不知所云。
4。 叙述的过渡
过渡在上下文中起着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过渡往往用在地点转移或时间、事件转换以及由概括说明到具体叙述时。如:
In my summer holidays, I did a lot of things。 Apart form doing my homework, reading an English novel, watching TV and doing some housework, I went on a trip to Qingdao。 It is really a beautiful city。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to see。 But what impressed me most was the sunrise。
The next morning I got up early。 I was very happy because it was a fine day。 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beach, the clouds on the horizon were turning red。 In a little while, a small part of the sun was gradually appearing。 The sun was very red, not shining。 It rose slowly。 At last it broke through the red clouds and jumped above the sea, just like a deep-red ball。 At the same time the clouds and the sea water became red and bright。
What a moving and unforgettable scene!
5。 叙述与对话
引用故事情节中主要人物的对话是记叙文提高表现力的一种好方法。适当地用直接引语代替间接的主观叙述,可以客观生动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和心理状态,使记叙生动、有趣,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具体。试比较下面两段的叙述效果:
I was in the kitchen, and I was cooking something。 Suddenly I heard a loud noise from the front。 I thought maybe someone was knocking the door。 I asked who it was but I heard no reply。 After a while I saw my cat running across the parlor。 I realized it was the cat。 I felt released。
这本来应是一段故事性很强的文字,但经作者这么一写,就不那么吸引人了。原因是文中用的都是叙述模式,没有人物语言,把“悬念”给冲淡了。可作如下调整:
I was in the kitchen cooking something。 "Crash!" a loud noise came from the front。 Thinking someone was knocking at the door, I asked, "Who?" No reply。 After a while, I saw my cat running across the parlor。 "It's you。" I said, quite released。
人的一生,都在行走。行走,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或奔波,或疾驰,带着朝气勃发,风风火火;或漫步,或闲逛,带着一份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心情,走过乡间小涧,步过林阴大道。
这个世界变的太快也太迷离,置身于拥挤的街头,梦幻的霓虹灯眩目闪烁,高耸的大厦似乎迎面压下……喧闹的生活,钢筋水泥构成的世界,人们迈着匆匆的脚步擦身而过,有的只是透着紧张气息,笼罩天空。快节奏似乎已经悄悄上演生活的主基调。行走,步伐快的让人窒息,迷离,麻木。慢点走吧,留一点时间看看天。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脚尖轻轻地拂过大地,缓缓地迈着步子,沐浴夏日夕阳的余辉,静听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的春夏秋冬,喜怒哀乐。一个人的散步,一个人的旅程,一个人的世界。
带着愉悦散步,感受到的是黄昏的美丽。双手插进口袋,嘴上哼着小曲,陶醉在无限遐想之中。没有了文言文,没有了方程,没有了ABC,把白天无尽的学习暂时抛在脑后,有的\'只是你自己简单的快乐。漫步,一路上看看道路两旁的风土人情,细细品味时代的变迁,也许你会欣然地发现你平常未曾挖掘的惊奇;漫步,一路上迎来熟人的笑脸,报之以淡淡的微笑,用目光进行简单的交流,即便只是擦身而过,也会铭记。郁闷的日子里,多散散步吧!一个人踏上没有目的的行程,用旅途的寂寞打发心中的单调,乏味。深深地呼吸户外的空气,抚摩叶片滑落的瞬间,想象自己已融入了自然的怀抱,抬起头,望望头上叶缝中的天空,零零碎碎,却有那么清澈。在天空的蔚蓝底下,烦恼会不知不觉地从指缝中消逝。
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散步,那又是另外一种滋味。大街上一群小鬼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大家走成一排,聊聊天,唱唱歌。在黑夜笼罩的世界里,几颗年轻的心互相沟通,互相撞击。华灯初放,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在大桥上来回漫步,昏黄的路灯下,影子忽长忽短交替更迭。我们看天上的皎洁明月,望水中浮动的月影,让人想起“疏硬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超然物外的意境。顷刻间,大家默默无语,彼此间的默契演绎得淋漓尽致。
晚饭后,没事的时候,一家三口便一起出去散步。我们会选择远离镇上的喧嚣,来到田野。这有条小溪,我们沿着溪水漫步而上,夏日的气氛总是这么热烈奔放,放眼望去,一片生机勃勃。和父母在一起,总能不由得感到别有的踏实。我说说学校里发生事情,爸爸妈妈拉拉家常,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幸福,在一瞬间,紧紧地包围了我。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步》中写道:“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拉起父母的手,幸福地走在中间,这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荣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散步的时候,悄悄地对自己说。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慢点走吧,留点时间看看天。不要吝惜这一会儿时间,停下手中的笔,关掉眼前的电脑,带着另一种心情,出去散散步。看看天空的飞鸟,飘动的白云,你会发现自己的视野一下子从一个高墙所包围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在蓝天里展翅翱翔。
散步,我衷爱的生活状态。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