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去南湖广场时,看见路口一位卖冰棒的老人。似乎有些面熟,却始终不能想起。结果在回来的路上妈妈妈妈刚要买冰棒时认出了他。他竟是爸爸的老乡!
在我的印象中,他不胖不瘦,日子虽不富裕,精神却很好。我一直叫他伯伯。而眼前这瘦骨如柴,黝黑的脸上爬满了皱纹,还续着胡须的老人却叫我怎么也回忆不起那个曾经的姚伯伯。而当他一开口说话时我才发现唯一没有变的是他对我们的热情。小时侯他总是亲热地叫我宁宁然后包我抱在怀里。让我吃他们家卖的烤红薯时,我也总拿到最大的。如今他又见到我和妈妈时又惊又喜,还一直怪妈妈没有常来玩玩。而我知道这是因为爸爸妈妈怕他们因为我们来了多花钱,增加负担。看着我,姚伯伯又不禁感叹光阴如梭,小女孩儿如今长成大姑娘了!突然他拍着脑袋说道:看我这记性,你们渴了吧?来吃两根冰棒!妈妈说完她不吃后,他便把冰棒递向了我。可当他决定给我哪一只是,我分明看到那苍老的眼神里滑过一丝犹豫。可他还是把贵的那一只给了我。可我怎么忍心接受呢?再三推辞后,我不得不说:伯伯,我不渴!我就拿个小的吧!”于是他才放回了另一只贵的。
之后妈妈又询问了他家中的近况。似乎比以前个糟了。家里老爷子去世了,老太太痴呆还要人照顾,儿子整日游手好闲,还有一个正上学的孙子。这一家的\'重担全压在了他和大妈身上。而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去只有几百元的退休金。但对于这样一个不小的家庭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生活的困窘在他的脸上刻下了太深的烙印,条条都写满了无奈与惆怅!
几句家常之后我们离开了,可始终没能见到大妈(她还在宾馆里打工)。走了几步我又回头了,希望还能看到从前大妈脸上那灿烂又朴实的笑容。可我却只看到姚伯伯瘦弱的身影。他似乎想着什么,是他和他家庭那迷茫的未来,还是仅仅只是第二天的午饭?
今年暑假,我在补习班看了许多书籍。其中,我最喜欢《笑猫日记绿狗山庄》了。
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笑猫与球球老老鼠,还有地包天一起去寻找朋友小白。但到了那里他们却发现那里的狗都是绿色的。就在他们沮丧不已的时候,一瓶有魔力的红酒让球球老老鼠有了不可思议的能力。于是,在一个深夜,他们俩展开了一次危险的拯救行动。历经艰险,他们终于成功救出被困的小狗。
文中的笑猫非常勇敢,他为了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遇到困难还能想尽办法解决。再回想自己从前,感觉自己太渺小了,太自私了。一次美术课上,同桌没带水彩笔,而我刚好有一盒新的\',但我怕被她用完,就低着头一声不吭地画着自己的画,心里还不时的想着如何去拒绝她向我借水彩笔。现在在回想起来,我真是无地自容。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再看看电视中一幕幕感人的瞬间,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他们都有着一股敢于救助别人的勇气,而我连“借笔”的勇气都没有,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向笑猫学习,向身边的最美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救助他人的勇气。因为只有那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班长,让大家值得信赖的朋友。
教师点评:虽然字数不多,但我能从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自己曾经的诸多不是,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只要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能从一本书中,渐渐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来,再联系身边的《最美的人》,也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我推荐此文。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笑猫日记之幸福的鸭子》,是我喜欢上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只幸福的鸭子。讲的是在一个暑假,笑猫和马小跳他们一道,来到了乡下张达外婆的家。他们见到了巨人阿空、腊肠狗拖拖,和一只名叫麻花儿的女鸭子。
读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除了那只会笑的猫之外,就是这只名叫麻花儿的幸福鸭子和一只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
麻花儿之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好像没有边际。她所有的幸福都来自她对生活智慧的态度。在我心中,认为门门功课都能考到100分时,才是最大的幸福。看完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幸福“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我们。
还有一只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他经常一路闻着马小跳他们的孩子味儿找到小猫的。它和麻花一样,经常乐于助人,我真想学一学他的本领!在这本书里,我发现了幸福,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鲁迅不愧是文学大师,写的文章不但面上有一种意思,更多的是内在的含意,他写的文章很有味道,让人细细品味,能让人悟出道理,但他字面上不表达,全藏在里面。所以读他的文章能让人提高一个档次。
我读的《狂人日记》便是他的作品之一,故事是这样的:某人的村子里一人被吃了,吃人的那伙人便盯上了他,后来他发现吃人的那伙人中有他的哥哥,他记得他哥哥曾经说过人肉多么好吃,最后他发现一些小孩也盯上了他,他便呼喊:一定还有小孩没吃过人肉,救救哪些小孩吧。
我觉得吃人的那伙人就像当时的日本鬼子,一些跟着那伙人的人就是汉奸,那些没被吃的人就是当时的中国人,这篇文章的深处充分表现着当时中国人的软弱和日本鬼子的嚣张,人们人心惶惶就像当时中国上下的情景。这样的文章能让人深受启发,是非常值得我们读的好文章。
作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的《狂人日记》,初中时就曾被老师要求读过,但那时尚小,不曾懂得鲁迅先生的意图。头一回看的时候,都觉得背后阴阴阵阵,有一种看《十宗罪》的感觉,上了高中,再读此文,感觉自己读懂了一部分。
我觉得小说主人公“狂人”,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来,他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害怕,多疑。用现在的医学术语来说,也叫作“迫害妄想症”患者。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认为那是把他养肥好吃肉。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只是个心理变态。然而,鲁迅先生并不是在写一个精神病人的犯病史。“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知识分子,一个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这些才是“狂人”形象的真正内涵。
据鲁迅先生说,这篇小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何为“弊害”?乃在“吃人”。对于这篇文章,我最钦佩的是鲁迅先生的构思,竟能想出用“吃人”来表现封建制度的害人之处。也确实,那时候的社会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黑暗笼罩,人们整天惶恐不安,他们无法起来反抗,因为在日夜不停的恐吓下,双腿早已发软,内心也丧失了站起来反抗的勇气,只能顺从地任人宰割,什么时候,自己的肉被吃完了,血也被喝光了,骨头都没剩下多少,才是一种解脱。
鲁迅的《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我安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在《狂人日记》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就像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潮》杂志着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