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伦坡做引子挺让我惊喜的,可惜没想到引用的那么浅。对于一部连续剧来说我也没指望会像达芬奇密码引用圣经那么巧妙缜密和曲折有趣。但是至少来点好玩的谜题吧。厄舍府的倒塌是我最喜欢的一篇,结果编剧让一个蠢的一无是处的人顶着Roderick的名字四处招摇撞骗,掀桌啊!
看爱伦坡是在看了超脱那部电影以后,末尾就是引用了厄舍府的倒塌里面的句子,然后我才又翻出了好多年前买了放在那都发黄了的书出来看,虽然译者是国内的一些文学翘楚,但是不得不说他们的思路和手法真的老了,在我看来竟然不如区区一部电影里的台词翻译精彩。不过也许是我没有看懂译者的表达意图。然后想找原文版本来看,但是中文版本的已经看的够累了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对于这种满是隐喻而且作者的环境背景复杂的文学,如果没个良师益友跟你一起解读一起讨论,要很好的理解作者的有些意图真的很难。爱伦坡是个纯粹的`疯子,用来表现Joe Carroll其实是个很不错的点子。只是可惜编剧没有做足功课。
看到有人质疑剧里人的精神信仰,这没什么好讨论的。我只是觉得精神信仰是件强大到让人没办法相信的事,尤其是性格扭曲的人把这种扭曲当成信仰的人来说,太可怕了。其实我不应该用扭曲这个词,只是这些人找到了他们的生存和存在方式而已。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好和坏不是他们的准则,他们的准则是找到存在感和认同感,一旦他们找到能引导他们在混沌的黑暗中找到出口的人时,那个人便成为了这片混沌中唯一的光,神一样的存在,这就好像电锯先生和小丑先生一样。
这注定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难以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放弃自己的心灵创伤。这里的无解,并不是故事的无解,而是人性的无解。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对的难题。父亲死了,眼睛永远的闭上了;母亲和女儿虽然活了,但内心的伤口却一直张开着。人们在电影院中留下的泪水,不仅是为这对母女,更因为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与扭曲。
在观看这部电影时我流下了泪水,很多年没有这种观影的感觉了。电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自己人性的一次净化,流出的不过是那些遮蔽人性的杂质。
《学学名师那些事》这本书放在枕边已经有两年了,每每躺在床上都会翻开看看里面精彩的老师如何精彩的教育学生。在这本书里,通过一个个范例,让我走进一位位名师的课堂,让我领略到他们高操的教学艺术和高尚的育人情怀。他们的教学教学风格值得每一位老师细细品味。
窦桂梅老师:情感体验课堂来自激情教学。她的课堂总能激发学生情绪,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着走入教学内容中,而且很多时候连听公开课的教师都会被感染。授课过程由此也就变成了情感体验过程。学生之所以喜欢窦老师是因为她的眼睛里有光、有韵、有神,她的眼光能“抓人”。窦老师还提醒年轻教师:激情不要表现在动作上的张牙舞爪和姿势上的“孔雀开屏”。因为学生注意的是我们的眼睛,手势不过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
于永正老师:开点儿幽默,让课堂快乐起来。他的课堂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他的幽默简直是屡试不爽:学生注意力集中、情绪高昂,思维和老师高度合拍,课堂学习效果惊人。于永正老师告诉我们:运用幽默一要把握好时间,二要把握好分寸,课堂上老是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
魏书生老师:赏识,让星光灿烂。在他的心里压根就没有差生这个字眼儿。很难想象,一些令很多老师头痛不已的“差生”,被他纳入麾下之后,竟都“脱胎换骨”,成了优秀生。魏老师说:“当班主任就是为学生服务,要发现每个学生人性中最美的地方,启发激励他让他成才。”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好教师,第一要树立正确的育人思想,第二要有耐心、爱心、信心,第三要以激励为手段,以转化为目的。
仅仅是前三位名教师,我们学习的就有很多很多,学习他们的激情,学习他们的幽默,学习他们的赏识,最后转化称自己的力量,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