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瀑涧有七折不同气势的瀑布,这七折瀑面一折高一折,一瀑胜一瀑。
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七瀑涧的第一折瀑布——深箩漈。这里的“漈”是瀑布的意思,也是一种麻绳的谐音,传说这深箩漈的深潭与江心相通,有人将一箩筐的麻绳挂在石头上,放到深潭还见不到底,深箩漈就是由此而得名。深箩漈在水势大时非常壮观,在这里大家可以划船、乘竹筏、但千万要注意安全,切不可下水游泳。
穿过象鼻洞,看到了七瀑涧的第二大瀑布,这是七瀑涧中落差最小的瀑布,但有它自己的特色,从这里看,瀑布口的石头犹如一只大青蛙,瀑布的水就好像是从青蛙口里喷出来似的,所以这折瀑布叫“青蛙瀑”。瀑布下面碧绿的深潭形状酷似鳄鱼所以称“鳄鱼潭”。
每次从一折瀑布到另外一折瀑布,都要经过一段山路或小坡,俗称“好汉坡”,常言道:“曲径通幽”,经过曲折的上坡、下坡,我们终于来到了通幽峡,历经悬崖峭壁的胆战心惊,我们在观瀑桥上难得欣赏到了第三折瀑布,这折瀑布的水势顺着斜坡,飞泻而下,给人一种柔顺的感觉,这折瀑布还有个很诗意的名字,叫姗姗瀑。
这就是气势的七瀑涧。
可是在最后结尾时点明主题时却是“打网球是快乐的”,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主题,细想起来也挺有趣的。“在打网球的过程中不断的进步,赢得比赛,打败对手,可我们都忘记了初次邂逅网球时的心情:网球是快乐的。”
我们又何尝不是,虽然我不会打网球,可是我知道那种感觉。小时候刚上学拿到新书时开心的感觉,总会把新书用书皮包起来,好好保护。还有刚刚跟着老师念汉字拼音,认识阿拉伯数字时的兴奋的心情,那种想把所有的汉字拼音都学会,认识所有数字的感觉,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而现在却是动不动就逃课,把书本抛在脑后,沉迷于游戏,或者是无所事事,甚至厌倦了学习。或许有点的人会说现在的学习完全没有意义,因为没有用,可是想想刚学习时你想过学习的作用吗?为什么那时候不说学习没有,没有意义?
同样很多人会说生活很无聊,对生活没有激情。那是因为慢慢地他们忘记了小时候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而且承受打击挫折的能力太弱,一遇到高一点的砍就过不去,没有跨越障碍的勇气和毅力,缺乏那种“倔”劲儿,所以很容易气馁,很容易放弃,很容易一蹶不振。
虽然他们不是现实中的人物,可是我很佩服他们,他们不仅带给我快乐,同时也在不断的让我反省自己,不断地向他们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
今年寒假,我和范布宁等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报了一个“素描班”,除了画架等材料,学费全免,连“学生”也是“老师”组织起来的。哈哈,其实是我想学素描,妈妈帮我组织的,因为她就是老师。
第一节课是教画圆柱。在正式画之前,先需要整理用品:铅笔要削好,画架要搭好,纸要铺好……我高兴得不得了,恨不得直接动手画,还得先看示范吧。先打一个框架,再打线条,深深浅浅……转眼间,一个漂亮的圆柱就诞生了,好像是放在纸上的,超有立体感。因为素描有高光点、亮面、灰面、阴影、明暗交接线五调子,把这五调子表现出来就有立体感了。看着妈妈画,我想:“这简单,看我的!”于是开始学妈妈的样子打框架。但有句话说的好:看事容易做事难。
刚开始打圆柱上面的那个扁圆时就发现:原来这么难!笔好像故意在和我作对似的,怎么也打不圆。而妈妈要求用直线组成圆,我却直线画成了圆弧。这时我一开始的高兴劲全像天边的云被风吹走了一样,无影无踪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勉强画好了我的框架,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妈妈说我画得:1、太小;2、结构不对。两个原因就把我的这幅“佳作”PS掉了,并让我在反面重画。这真让我“欲哭无泪”啊!我只好老老实实地看妈妈是怎么画的,然后学着妈妈样用心去临摹,终于又一次勉强把框架画好了。看看范布宁:哇,她画得真快!但我告诫自己:不能急,画得太快会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框架搞糟的。
接下来是在框架里用线条画出明暗,这样就有立体感了。打线条也是有讲究的,线条要打得两头一样粗细,做到“两头轻,中间略粗”为最高境界。但这种线条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这是一点;第二点更重要的是打线条千万不能乱,打出来要一组一组的,并要有在角度的交叉。如先打横着的一组,再打斜着的一组;第三点是线条的深浅关系,如果要浅,则既可以减少线条数量,也可以把线条加深或变浅,除了手上用力不一样,加深或变浅可以用不同软硬度的.铅笔。
最后,我完成了那张作品。看着有些模样的圆柱,我颇有些自豪:这可是我的第一张作品哦!当时自以为画得不错,等到“培训班”结束,看看真是实在比较糟糕的。我的素描旅程作文青春人物素描作文课间十分钟素描作文
在素描绘画当中,最关键的当然是结构。
现实中很多画家,由于对人物或物体结构缺乏了解,最后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创作中很难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方便的照相机(现在都使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可以在电脑中处理图形,能够省却很多造型的麻烦,但是,形是形,结构是结构,并不是一个概念。对绘画的过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结构之上的表象,而结构才是对象的支撑;外在形的轮廓无法真正表现对象的内在美。
我们所观察到的对象的外形,那是一种表象,一种轮廓。当对象一旦变换位置,而我们又缺乏对结构的了解,就很难着手。在初学阶段,几乎每个人都经历了利用稳定的三角形来确定形体的大体位置和构图,然后再用小的虚拟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画对象局部的位置,这样的方法最后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相般描绘对象。
就像我们已经走过了充饥的年代一样,我们已经走过了缺图的年代,正跨入一个读图的时代。各种图形、图像、图库层出不穷,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现对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摄影算了,那我们还不如照相机来得客观。对画家来说,最难以接受的便是被人夸奖为:看画得多好,像照片一样。也就是说,那些个作品没有强烈、强调和更深层次的东西,缺少画家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和对对象的内涵表现的创意,这又怎么能算得上绘画的艺术作品呢?
艺术的真实,并不是纯客观的真实,而是画家通过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现画家内心的感受的一种艺术的真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刻画与刻划。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