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所有的戏剧中,秦腔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为一种文化现象,秦腔在以历史文化见长的陕西旅游业中大有发掘空间。所憾由于传统秦腔演出的舞台背景略显单调、表演节奏颇慢,不适应以欣赏多媒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青年一代观众。秦腔在一段时间内也面临着演员及观众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地。
所幸在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背景下,西安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人文奥运、旅游西安”的口号,旨在以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陕旅游。做为配套工程之一,《人文奥运、旅游西安》系列活动领导小组,组织了一大批文化及秦腔界的专业学者,以秦腔为元素,以交响乐和歌舞影象为载体,以陕西周秦汉唐历史为内容,组织15位荣获国家梅花奖的秦腔名家,汇聚现代高科技术手段打造的一台集秦腔、交响歌舞、诗词、影像为一体的大型艺术演出。我个人认为,在大型电子屏幕上显示唱词这一小小的举措,给观众欣赏名家唱段带来了非常大的方便。这场特殊的文化大餐今后每晚将在西安市中心的易俗大剧院定点上演。
前几场演出的赠票票面价在1000元,预计在半个月演出进入正常化后,绝大多数票价将定在20xx年,这里是农耕文明的基础,有了炎黄子孙的`大繁衍。100多位演员体现出的“亿万后裔拜桥山”气势磅礴,场面壮观,撼人心脾。
第一乐章《穆穆周礼》:钟鼎齐鸣鼓瑟吹笙,周公作礼尊卑有序。伴以星云飞驶,白云舒卷的蓝色彩幕,先后登场的是秦腔经典唱段《文王访贤》与《黑虎坐台》,周公庙、丰镐遗址、终南山、公明陵、楼观台、老子祠等著名景点在大型LED屏上一一再现,青铜器上的金文,武王伐纣的绘画……历史的画卷在观众眼前铺展。
第二乐章《赫赫秦制》:彩幕上的团团火焰寓意着秦始皇气吞六合的雄心霸业,三个经典唱段《千古一帝》《孟姜女》《宇宙锋》亦真亦幻、亦实亦虚,昂扬的秦腔将陕西大文化的概念一曲贯之。
第三乐章《泱泱汉风》:明快的色调情趣盎然,百业复苏独尊儒术。《霍去病》《苏武牧羊》《昭君出塞》三大唱段既有旌旗猎猎、战马嘶嘶;又有清冷悲苦、孤独寂寞。舞台后壁高悬的巨大屏幕上依次滑过的是霍去病墓,马踏匈奴雕塑,是苏武墓,是奇幻的塞外风光。
第四乐章《煌煌唐韵》:大长安的豪气、大唐的盛世,民族大融合,百戏图在舞台上生动再现。《乾坤带》《华清池》《王宝钏》,前者是豪情万丈,中者是销魂婀娜,后者是岁月艰辛,强烈的对比让观众的心里也是忽而激动忽而陶醉忽而哀叹,上下起伏,波澜变化。
尾声《锦绣长安》,集中了戏迷们广为流传的《三滴血》《火焰驹》《借水》《梁秋燕》《洪湖赤卫队》等秦腔唱段,彩幕上的梅花凌寒盛开有着美好的意向,和整场演出交相呼应,互为依托,共同催生出了秦腔演出的新变,炫亮多彩令观众称道叫绝。
我很兴奋的洗脸、刷牙、准备我的小背包:“爸爸,爸爸抓紧时间吧。”爸爸愉快地说:“好了,出发吧。”
到了长安公园,我说:“爸爸,爸爸,您看,您看那里的草有‘长安公园’四个字耶。”爸爸说:“这是工作人员剪的\'。”
我们继续向前行,看到了许许多多小树上被人刻上名字,我心里嘀咕:谁这么无聊,没爱心啊!它也是有生命啊,真是的。看到一棵长得古怪的树,我问爸爸:“这棵树怎么这个样子?”爸爸答非所问地说:“你观察的真仔细。”
一上坡,看到前面有房子,我就奇怪了,问爸爸这里怎么会有房子。爸爸好像有点不喜欢我提太多问题,就没有回答我,我只自己走过去看。哇,这里有池塘。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金鱼、还有五颜六色的颜色,可漂亮啦。池塘还有荷花,可惜我去那里春天,所以看不到美丽的荷花。
前面房子很特别,进门的墙壁上刻着一个大大正楷“茶”字。桌上有茶具,我才知道原来这一间房子的主人是卖茶叶的。
回到了原点,我无意中看到一匹马,高大威猛,爸爸说:可以到马背上拍照,想不想去?可我又想又害怕,“想”是因为想尝试一下有什么感受,“害怕”是因为怕从马背上掉下来。爸爸说这马是经过人训练过的,跟人一样有灵性的。经过爸爸的鼓励我就骑到马背上拍了照。感觉坐到马背上自己更上一层楼了。后来爸爸叫我下来,当时有点恋恋不舍下了马。
开心充实的一天结束。
国庆节假期我们要去天安门广场游玩,今天天气格外的好,我的心里也异常兴奋,我从来没有去过天安门,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国庆节阅兵的时候我就很想到天安门去看看,今天终于来了。
我们在东长安街下了车,这里已是人山人海了。我们随着长长的人流向前挪动,游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挤。“到了,到了!”各种各样的皮肤,各种各样的装束,各种各样的语言,人们像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一样,聚集在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真是美不胜收啊!广场中心花团锦簇,花坛中央喷涌而出的喷泉,就像一只巨大的白孔雀,开屏展示着自己的神奇。最醒目的要数天安门城楼,它光彩夺目,城楼上的红旗迎风飘扬,更显得节日的广场喜气洋洋!
广场的东面是奥运主题景观。雅典神庙被清澈见底的河水环绕着,巨大神圣的\'奥运火炬将雅典神庙和宏伟的长城连接在一起。奥运五环下,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子正在邀请一位年迈的中国老太太合影留恋。
广场的西侧有祁年殿、延安宝塔等微缩景观,它们个个玲珑精致,令游客们流连忘返。
天渐渐黑了,我们不得不离开了,我依依不舍地来到天安门城楼下,系上红领巾,敬上队礼,在心里默默地说:“祖国,今天是您的生日国庆节,见到您灿烂的容颜,我感到无比的激动!祖国,祝愿您更加繁荣昌盛!”
耿翔与我既是陕西老乡、又是同龄人,而且是多年来无话不说的挚交好友。他咸阳师专中文系毕业,当了中学教师,因为才华横溢,先后调到咸阳市文联、陕西日报社工作。作品曾多次在全国获奖。
这些年耿翔一直走着一条卓然不群的道路,他坚实有效的写作,使他成为新乡土的领军人物。耿翔的诗,绝大部分是写长安的,纵横驰骋,上下几千年,长安成了他怀古的神圣之地。其实,长安所有的生命,都折射着文明的曙光。每一块秦砖汉瓦,都是长安文明的一部分。他通过对现代长安的观察,以及对长安古遗址的理性思索,从而引起了他对长安一种历史变迁的深度思考。长安的进化,或多或少影响着生活在长安的人们,包括思想、神态、性格、灵魂等。而在耿翔的诗歌里,发掘的是长安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历史与文明的对比。耿翔的《长安书》《马坊书》系列组诗对生命内在疼痛的悲悯与体恤、对民间情绪和乡土气息的把握上表现出良好的诗性品质,在喧嚣的尘世作生命的还乡。
长安,是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如果每一个旅行者都想融入长安这座城市文明的记忆里,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当长安积淀着文明的种子时,它将在历史的古城墙下生根发芽结果。而耿翔却以一种精湛绝伦的诗歌艺术,来呈现长安沉积的美感和文明。
耿翔的诗歌从早期的现实关怀,逐渐转向对更为深广悠久的民族文化和生命意义的寻根,在自然、历史、现实、文化建构的心灵空间的感应契合中,在对民族文化,民间文化资源的体认和提升中,交织碰撞出独到的体验与思想的亮光。对于向往长安的人来说,这是怎样的一种梦想?
而一只飞鸟
读破天空的隐痛,让我躲开
一些人的目光,去看另一些人
从怀中掏出远行的灯火。这些年在长安
只要我抬头,就有一个人的影子
或一个人,执意诵诗的声音
穿过上帝手种的粮食,占满我
丰收的天空
——《这些年在长安》
耿翔如一只飞鸟,漂游在长安的天空里。隐藏在天空里的疼痛,还是在他的目光里蜷缩在另一些人怀中的灯火。他在长安的这些年里,总是有一个人的影子穿过诗歌的天空,沾满耿翔丰收的天空。一个人的影子是谁呢?应该是这些年漂泊在长安的耿翔吧。这些年在长安,耿翔又是怎样读懂长安的隐痛呢?又是怎样在长安的天空上诵出诗歌的声音?
耿翔回到了另一个长安。这是他给予古都长安最大的构想,这也是他关于对长安最好的钩沉。走过长安的人,或许都是以一种虔诚的心态去观察和崇拜一座城市,然而耿翔不,他以独特的文学思维和心灵感悟,写出的是一座文明结合的古今城市。在长安的土地上,他是一个默默的旅行者,以细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视觉,用诗歌传神般地叙述出一座城市的旧梦与现实。他的诗里处处流露出对一座古城细细的意象剖析。
我不得不说耿翔是一个天生的音乐聆听者。他对音乐的敏感,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敏感以及对生活的积累。这种敏感来源于他童年时代放羊的经历。童年的往事,没有被一阵一阵的风吹走,而是被一阵一阵的风吹回到长安的黄土上。音乐来源于哪里?音乐里唱叙着怎样的故事?在荒凉贫瘠的黄土上,音乐来源于黄土高原上从羊鞭上发出的声音。他感动于顺着羊鞭末端流淌出来的声音。他感动于对童年往事深刻的沉积。
“我坐在被雪埋得很虚的山坡上,除了羊蹄踩雪的声音,万物中更多的声音,几乎都被雪冻僵了。羊有多少寂寞,我就有多少寂寞。我只有倾听,在羊蹄踩雪的声音之外,挣断头发地倾听。就在我鞭子一扬的时候,一种隐秘的声音,通过长长的鞭梢,传至我的耳朵。那是我从未听过的一些声音,它让我坐立不安,它让我血流加快,它让我骨头发热,它让我神不守舍。我不知道,宇宙的深处,也有自己的声音,也有用声音,构架生命的信息桥。”(耿翔散文集《采铜民间》)。
当我读完这段绝妙的美文后,我被耿翔身处的雪景深深吸引住了,在他放羊的童年里,当他扬起羊鞭的时候,他便聆听到一种隐秘的声音,这种声音来自雪原上没有被寒雪冻僵的声音。一个放羊的少年,在茫茫的山坡上是如此的寂寞和沉静。寒冷的雪坡上,留给他的是多种声音。而通过鞭梢打出来的响声,却引起了一个少年深沉的细细聆听。这种特别的羊鞭声,在风雪交加的山坡上,转化成耿翔心灵深处天籁般的音乐。这也足以看出耿翔对声音的敏感和独特的挖掘。当他沉浸在这种隐秘于羊鞭末梢的声音时,他发现了声音里所隐藏的音乐情感。这种声音也构成了生命里对音乐的欣赏艺术。
耿翔近期的诗歌超越地域特征和故土情感的表层特征,进入生命和哲理的叩问。其独特的视角、宽广的情怀,使古老的“长安”这一诗歌题材进入一个更为宽阔的审美地带。在他的作品中,还蕴涵着一份浓厚的乡土情结。他对故乡的爱和回忆,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故乡是他的根,始终是他梦里的影子。耿翔说:“遍地响动的庄稼杆,有一棵,就是我咬牙站着的父亲。抬起头,为你泪流满面。”我不得不为他这样的陈述而沉思不语,而且在他的诗歌里获得一种高度的乡土之情。当他远离故乡,踏进长安的土地时,他就把故乡带到了长安,也把那些久远的往事带进了长安的背影里,也把那些忧伤的诗歌带进长安的残缝里。
他用史诗般的语言,讲述一座古城沉积的文明遗址和内心深处情感的感受。作为一个从秦岭黄土上成长起来的男人,他把童年的记忆埋藏在黄土的深处,他把诗歌插在长安的瘦骨里,他把长安沉积在灵魂的血液里,他把唐朝演绎成一曲哀伤的秦歌,他把丝绸披在长安裸露的骨架上。
在耿翔的心灵中,诗歌成了灵魂的依托。诗歌可以无声,但他却把无声的诗歌插进长安的缝隙中,挤出另一个长安。他总想回到过去的长安,寻找唐朝、寻找诗歌、寻找丝绸、寻找大雁塔、寻找半坡遗址。
雁已离去。仓皇之中
我被一位僧人,锁在露出黄昏的
塔顶上
风的冰冷,把长安的影子
突然吹回到唐朝
把我一直疼痛的目光,也撒盐般吹到
一卷羽毛和经书上
守在清净的塔顶,我想借一双佛手
独自抚摸,唐人的喧哗
与***动
——《雁塔,雁已离去》
读到这样如此史诗般的精品,不得不说是一种历史的重现。雁已离去,只有留下黄昏里的耿翔,让他在塔里抚摸唐朝。风把长安的影子吹回到唐朝,把他的目光锁住在一卷飘落的羽毛和尘封的经书上。这也隐隐约约折射出耿翔对唐朝的追忆以及对唐朝的沉思。唐人的喧哗与***动,也反映出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之痛。
如果一座城市的文明遗址,只是单一地呈现给人们一种视角上的独特,那么,文明古址的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在古城遗址文明的背后,用一种有价值的东西去还原的话,那么,遗址里藏有的文明就必然有了另一种生命力。而耿翔的诗歌就能这样,体现一座古城文明的物质价值和精神深度。
西望长安的
一道大门,被一群怀抱丝绸的人
最先推开,也被一群放下
土地的人,接着推开
我的怀中,没有一卷丝绸
我的背上,没有一垄土地
谁能替我,指点消失的土门
而一片被雨雪,淋出一个人泪水的长安
流落在一页纸上,有我推开
土门时的手印
也有我,开怀坐在城墙上
吹皱的一段埙声
——《土门》
读这样的诗歌似乎回到长安的土门下。土,作为长安厚重的自然之物,它本身就是历史的印证。怀抱丝绸的人,最先推开长安的大门。接着是放下土地的人。而耿翔却没有丝绸和一片土地,只是在一张纸上流落泪水,借助一片雨雪推开长安的土门。然后又怀坐在长安的城墙上,吹皱一段埙声。当耿翔打开土门后,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呢?又是怎样一种在诗歌里述说长安的土门呢?
耿翔的诗句,极具穿越时空的能力。在长安的时空里,寻找另一个长安。他找到了,并写成诗歌,让长安在一张张白纸上压缩成一幅苍凉浪漫的诗卷。长安,是一部历史的史书,更是耿翔灵魂里挥之不去的梦。他对长安的深度思考,延伸为一种对历史文明和现代文明的史学剖析,延伸为一种对灵魂和生命的独白。
两个误了,返回乡下收麦的人
抹一片长安的夜色,把身上最刺眼的
伤口,包扎起来
——《两个误了返乡的人》
当他行走在长安的夜里,他却发现了两个误了返乡的收麦人,用一片长安安静的夜色,把身上最刺眼的伤口,在返乡的时候包扎起来。作为返乡的人,而在古老的长安城里,折射游荡在长安的艰辛和繁重。
在他的诗歌里,总是会提到唐朝的诗歌。诗歌,是唐朝的诗歌。他把唐朝诗歌里的意象转化成长安的意象,而且嫁接到一个时代的盛世哀痛声中。唐朝的诗歌,蕴藏了一个朝代兴亡的缩影。他对长安的历史情感是深厚的,也是真挚的。诗歌里的长安,在耿翔的印象中,封存了关于一座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当他读到唐朝的诗歌时,他也就读懂了一个时代的乱世与繁华:
一卷丝绸,又一卷丝绸
从一群舞蹈者手上,我奋力接过来的
长安,像一卷写在丝绸上的
唐诗——《长安:丝绸或唐诗》
唐朝的诗歌是一个时代的亮点。而一卷卷丝绸则是长安亮丽的嫁衣。丝绸,也是高贵的象征。当耿翔接过丝绸之后,长安却又像是一卷刻在丝绸上的唐诗。在他的诗歌里,丝绸或唐诗,深深地沉积了一个时代的文明和繁华。丝绸或唐诗,都是长安文明的存证,同时也是耿翔诗歌里的意象。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是一个朝代文明高贵的象征。在耿翔的诗歌里,丝绸闪耀着温暖的光芒,也紧裹着一个朝代的疼痛。他把丝绸当作长安的彩缎,覆盖遍体鳞伤的秦岭古道。把一卷卷丝绸披在长安的城墙上,弥补一种残缺的文明。而他却用理性的诗歌,叙述一卷卷丝绸沉积的物质文明。
沿着平原的出口,长安春蚕
在谷雨中铺开的桑叶上,尽情倾吐着
东方的丝绸,并且向西
吐出一条丝绸之路
千年过后,吐丝者的灵魂
还在平原上转世?寻着长安
失去的机杼之声,我大声责问
满脸苍茫的关中。在它断流的河湾上
一棵桑树,像一位幽怨的
蚕妇,只有守在荒芜里
而我抚摸过,丝绸的目光
也被她刺疼
——《长安春蚕》
丝绸是被春蚕吐出来的。在历史的文明中,丝绸披上了东方文明的颜色,沿着丝绸之路走进另一个繁盛的国度。一条向西向西的丝绸古道,衍生了东方文明的亮光。蚕妇,只是守在荒芜的桑树下,把丝绸的目光刺痛。他由一卷卷丝绸,联想到桑树和幽怨的养蚕妇,从而说明丝绸的文明里沉积了太多太多的沧桑。
耿翔,回到另一个长安。在他的诗歌里,始终没有偏离关于长安真实的叙述。他笔下的长安,永远是一座最好的精神家园。历史的烟云,在长安的天空里残照着梦中的古城墙。长安的箫笛里,吹奏的是恨一场痛一场爱一场梦一场的秦剧。而他在长安的土地上,始终是一个用诗歌素描的隐者。
我不是旁观者,执意跟在
这群外乡人的身后
听见他们,裂成瓷片的嘴唇里
浓重且急促,是保存完整的乡间语言
藏下伤疤,我贴紧骨头的温暖
此刻,被身边的黄昏点燃
又被身边的\'
乡音,彻底熨平
——《打工者的黄昏》
黄昏的长安,留下一群打工者的黄昏。在耿翔的视线里,一群打工者,竟然吸引了他的灵魂。在一群打工者的身上,突显一种语言上的隐痛,隐现出一种乡情乡音的痛感。在耿翔与一群打工者之间,由一种语言而引起灵魂的自责。浓浓的乡音,拉近了耿翔与一群打工者之间的情感沟壑,却让长安的黄昏多了一群打工者的身影和疼痛的意象。
他对长安的叙述和追忆,通过沉重的诗句娓娓道来,而且把长安写得如此富有美感。他诗歌里的意象,真实地折射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厚重。长安留存的遗址,在他的诗歌里衍生为一种厚重浓郁苍凉的意境。长安古城堆积了文明的残片,而当一种理性的诗歌,叙述长安的文明和遗址,从而使他的灵魂带上沉重的伤痕。
耿翔的诗里,总是蕴涵着对长安的敬仰和感怀,总是蕴藏着对长安文明的理性思考。他依靠诗歌,把灵魂裸露在长安的呼吸里,聆听一种久远的唐音。他不仅想回到唐朝的长安,而且还想用丝绸缝补唐朝缺漏的天空。他把丝绸和经书当作长安的载体,通过丝绸来裁剪一件长安的嫁衣,通过经书来净化灵魂的杂尘:
西风古马
告诉我那个诗歌的长安
很像丝绸一样被风吹落
只留下一幅唐诗的地图
让我打开不同于今天的
田园或者酒肆
找到一些诗人
该种谷时种谷
该饮酒时饮酒
该吟诗时吟诗
——《长安杂记》
诗歌的长安与耿翔的长安相距千年。而且唐朝的诗歌在历史上永远是一座文学高峰。而丝绸却也是历史文明的产物,可以与唐朝的诗歌一起构成历史的地图。而耿翔通过时空的转化,从而拉近了诗歌与长安的距离。唐朝的诗歌意境丰富,在耿翔的诗行里,找到了一些种谷饮酒吟诗的诗人。从而使西风古马在诗歌的长安,成为历史的又一种意象。
耿翔把长安的历史转化成一种诗歌影像,而且交错着现代长安的素描。在他的笔下,似乎能找到关于长安所萌生的历史旧事,似乎能找到关于对长安所沉积的文明残证。历史留下来的都是沉默不语的古迹,而长安留下来的却是一种古老和现代之间的较量和对比。而在文明的影子里,长安始终是一座亮丽的东方古城。
他在大雁塔里构造的意境,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景。梦回唐朝,梦回到半坡遗址。在长安古城堆积了历史的残证,那些久远的岁月,在长安没有留下什么,都从大雁塔顶的黄昏里飘走。大雁塔里的佛语经书,究竟隐藏着一方怎样的灵魂净土?究竟隐藏着一个怎样的神密往事?究竟隐藏着一种怎样的文明演变:
半坡,盛在陶罐里的半坡
画在鱼纹里的半坡,被谁抱在怀里
又放置在水边?借助雨声
一块残缺的人面鱼身陶片,告诉我
半坡上的秘密
一只泥做的埙,藏在
斜织的雨丝里,一曲比一曲
吹奏得隐秘
而雨中的半坡,献出睡莲
把一位女子的身影
锁定在独木桥上。她骨质的手镯
在河流拐弯的地方,碰响我的目光
碰响,半坡上的草木
开出的花朵。沿着雨丝的角度
我发木的手指,从他身后
触摸天空的高度
——《雨中的半坡》
这样的诗歌艺术不仅蕴涵着文明的伤逝,以及陈述了半坡遗址里所呈现的景象。他把雨中的半坡加入了诗歌的元素,并且把自己的感受逐渐升华。由一种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和心灵美。而使雨中的半坡构成一幅沉积多元意象的诗歌组图。半坡遗址本身就是历史的存证,而当耿翔走进半坡遗址的时候,他却由眼前的景物逐步扩大半坡的深度,然后在文字描摹下,通过真实的视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打造雨中半坡的诗歌之美。吹奏的埙歌,又会刺痛谁的目光?通过一个独木桥上的女子来刻画半坡遗址历史文明的魅力。而耿翔的目光被一个伫立沉思的女子所吸引,半坡上飘起的雨丝,半坡上的秘密,最后他用一双发木的手指触摸到天空的高度。
耿翔在他的诗歌里,让我读懂了古城长安,也让我读懂了耿翔。
今天,我和妈妈去长安公园玩。从西门进去,没走几步,就看到了一片荷塘。碧绿碧绿的荷叶间伫立着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微风吹过,那些荷花简直就是舞蹈在绿地毯上的穿着粉红纱衣的少女,硕大的荷叶像一把把精美的小绿伞,我好想拥有一把!我努力地够了几次,都失败了,只能怏怏而去。
我们在公园里随意浏览,花卉市场吸引了我。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仙人掌、巴西美人、百合、铁树等等,许多花木,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市场门口有几家卖龟卖鱼的。小龟小得只有一元硬币那么大,壳翠绿翠绿的,很柔软,可爱极了!稍大点的龟有金钱龟、巴西龟,还有一种特别丑的龟,他的身体是深黑色的,头和脖子疙疙瘩瘩的,脖子又肥又长,长得像鳄鱼似的,它尾部的壳像正绽开的`莲花花瓣,它的尾巴比一般的龟粗,也比一般的龟长,“这是什么龟呀?”妈妈问。“鳄鱼龟。”我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妈妈到龟的主人那里证实了一下我的猜测,果真是没错。
我们准备回家了,路过荷塘时,妈妈破例做了一回破坏公共花草的举动,帮我摘了一片荷叶,圆了我的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