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拿着其中的一根,要我给她点燃,还说要让我看她的'一门绝技,“她,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能有什么绝技呀?”我心里虽这样想,但还是很期待到底是什么绝技。
点燃的烟花无比漂亮,一点也不比大型烟花逊色,光芒像星子般闪耀着,闪耀着。
“姐你看好了啊!”表妹声势很大的对我说。“嗯好……”我有些小小的不耐烦。说着,她把另一只手伸到烟花附近,而烟花上的光芒也已经射到了她的手上,可她作一副轻松状:“啊真暖和,姐你要不要来暖暖手啊?”她热情的向我发出邀请。尽管我心里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两年前,哥哥向我展示过这门“绝技”。当时很好奇,也没有多问,便模仿着学会了。但是为了不使妹妹灰心,我还是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哇!你怎么这么厉害呀!那儿一定很烫手!”妹妹看着我自豪的笑了。
回到家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不烫手呢?烟花温度一向是很高的呀,可为什么呢?疑团使我的好奇心愈发重了,便打开电脑查了一下。
哦,原来这种烟花叫做“冷光烟花”。 冷光烟花(又称冷焰火、冷烟花)冷焰火就是采用燃点 冷光烟花常用于制造舞台效果较低的金属粉末,经过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冷光无烟焰火,冷焰火燃点低,燃点在60℃-80℃ ,外部温度30℃-50℃,对人体无伤害。适用于舞台表演和各种造型设计。而普通焰火燃点在500℃-800℃之间,燃烧时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冷焰火科技含量高,以环保无污染而倍受人们青睐。冷焰火是近年来烟花发展新趋向,曾在上海APEC会议、悉尼奥运会、2002年日韩世界杯、全国九运会上崭露头角,冷焰火是现代烟花的高科技结晶。
查阅网上详细的资料,我终于知道这种名叫“冷光烟花”的烟花为什么离它很近也不会烫手了,博友们,你们明白了吗?
附:查阅资料
它的主要性能与特点有:
(1)产品依靠自身药剂燃烧时产生的声、光、色、火花和分支火,形成绚丽多姿的烟花效果及艺术造型,观赏效果极佳。
(2)燃放时无烟、无毒、无刺激性气味、无残渣,对人体无害。因此,不污染环境。
(3)生产和燃放时不产生爆炸,火花区不易引燃其它可燃物。因此安全性较高。
(4)单个产品可根据需要灵活设定燃放时间。
(5)生产工艺简单。一般情况下比传统烟花工序减少一半以上。
(6)燃放时气氛热烈欢快,效果独特,可控性强。广泛适用于节日庆典、生日等各种联欢会,可烘托出欢快的气氛。非常适合在家庭、酒吧、卡拉OK厅、舞台等室内室外场所燃放。
(7)性能价格比高,与国外同类型的产品相比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某天放学后,我随着拥挤的人群一路“挤”到了车站,我在人山人海之中以我瘦小的身体穿过人群,终于上了公交车,找到一个凉爽靠窗的位置坐下。这时,车上来了一个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戴着耳机,口里还嚼着口香糖,坐在了我的对面,恰巧,在年轻人身后还站着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太太,看她瘦弱的身体,似乎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
哎呀,真是天公不作美!公交车上早已没了位置,老太太只能站立着。随着公交车的移动,她跳起了“迪斯科”,一路上跌跌撞撞,年轻人却无动于衷,依旧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美丽的景色,听着音乐,嚼着口香糖,还用脚打着拍子。我一见他的举动,顿时火冒三丈,紧握双拳。又是一个急刹车,老太太不小心扑在青年的身上,青年一生气,不耐烦地将她推开,老太太差点摔倒。我再也忍不住了,真想上去和青年理论一番,马上,我把我的位置让给了老人,可那青年呢?一点儿也不害臊,装作若无其事!
青年呀,你为什么不让座呢?难道你忘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了?还是你认为这位置本来就是你的,不能让给别人?希望你以后能够有所感悟!
近日,听了几节新课程展示课,关汉卿《窦娥冤》(节选)、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钱钟书《谈中国诗》,三节课敦促我渐渐厘清了对于问题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上课?”
首先,为了学生的需要。课堂的存在不是因为我们要“展示”什么,而是学生有需要,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尤其母语的学习,尤其是高中生的学习。因为是母语,人人都懂一点,并非零起点,并非空白,因为是高中生,知情行意“不必不如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了两个问题:学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简而言之,就是研究学情。从学情入手,立足文本,研究学生的已知和未知,研究学生的需要,研究文本的价值方向和利用点。这里的研究不是备课时的单相推定,而是基于细致的了解、征询,尤其是课堂现场的因势象形。要让学生自己知道自己的需要,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给时间、给空间,给指导、给方法。备课的着力点不在于怎样教,而在于让学生怎样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基于“学”,定乎教。课堂的起点应该始于学生的阅读、思考、体验,以及随之而来的疑惑和需要。这才是“教-学”的本义。
钱钟书《谈中国诗》一文处在必修五第三单元,该单元是必修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阅读有一定的难度,但因为“唯一”其教学价值更重要。单元提示即要求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学习关于欣赏、评论文艺作品的规律的知识,参照文章的写法尝试作一点分析和评论,以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能力。研究学生的需要就是研究学生的“能”与“不能”,作为高二的学生是能够理清本文思路把握基本观点的,也就是说不需要我们帮助。本文所谈的中国诗的四个特点以及最后的观点是很明朗的,如果作为重点,可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之,这一点倒是学生未必都“能”的。对于其中的“不能”也未必都是我们教学的目标,有些是我们“教也不能”的,比如本文的钱式语言的幽默智慧。而有些是我们“能教”的,也是必须教的,否则文本的教学价值将被流失。比如本文作为“唯一”的文艺评论性随笔,其比较文学的立场,(谈中国诗的传统方法一般是纵向的,而钱钟书先生则从横向的角度,在全球诗境中谈中国诗特征,具有很高的智性)对于诗歌等文艺作品欣赏评论的规律方法,以及此类随笔的写法(开篇取其大意,卒章显其精神,中间横加铺排,一以贯之,形成一个整体)是值得我们研习追摹的。此外,大家学者严谨周密的论述风格也是“需要”追随的。学生的“不能”在此,需要在此,我们的价值也在此。
其次,为了课程的目标。准确地说,是课程目标的分解细化与落实。具体到文本,应该就是其教学价值的设定。尤其当文本的价值因为学生的未知而不知道“需要”的时候,我们必须“强加”,否则就是“”。当前,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非指示、课堂的生成等等概念常常被误解,造成课堂的媚俗与低就,丧失教学的引领拉动功能。我们之所以“教”不仅基于学生的“不能”还要着力于学生的“不知”,目的之一就是对学生的空白有所填补。
关汉卿《窦娥冤》(节选)出自必修四第一单元,节选的是《窦娥冤》第三折。应该认识到,戏剧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盲区”或者说薄弱环节,尽管新课程设计了《中外戏剧名作欣赏》选修,但我们实际上未必“选修”,这就造成学生对于戏剧这一悠久艺术门类认识的空白,不能不说这是极大的缺失。所以,必修中的`这一单元显得尤为难得,值得重视。但我们处理戏剧文本时常常把它混同于小说和诗词教学,分析其情节设计、人物形象无异于小说,欣赏曲词又几近乎诗词鉴赏,全然不关乎戏剧文本的特点,失去了“这一篇”的教学价值,即教会学生读剧本,看出剧本的特殊“门道”。本文属于元杂剧,对诸如结构设计、情节推进、人物塑造、舞台布置等分析,都应体现这一“类”的不同。譬如,剧本中的说白主要是为了推进故事情节,曲词只是辅助,曲词主要为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对于戏剧(剧本)这一文学样式的认识是本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需要”。当然,不能陷入知识性讲座的误区,也不必上升到专业的高度。结合文本,接触样式,认识规律,就是“门道”。
此外,更深远的取向是为了学生的“不需要”。教学上,牵手就是为了放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课的教学几乎就是大包大揽,从作者简介到注音解词、从词意概括到即兴写作。这首词出自教材必修四,单元目标设定为品味赏析,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两点都没有完成,至少没有到位,尤其品味语言这一目标。这里,我想说的是,所谓文本只是一个例子,长期误导了我们。因为把它当例子,只顾迁移拓展,举一反三,忘却了文本、语言本身,大而无当,玄远缥缈。基础教育的语文学习在于培养语言的敏感、美感,在于深入、细读,语文教师惯常以似是而非、若即若离的东西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顺便显示自己的“渊博”、“高深”。正是这种游离使得我们的学生长不大、放不了手,高三备考时的窘迫即全线暴露。就本课而言,并不是教学内容的问题,而是达成方式的问题,主要是结论给出得太快,课堂陷入“听讲”的窠臼,学生只是被动的受众。当然,这与课堂内容“太满”有关。诗词的学习关键在于让学生静心、尽力地深入文本、深入语言,体察、还原作者的情绪,进而了解诗词。
表现情感的特殊体式和方法,最终达成“不需要”我们也会读诗词这样的目标。为此,根本在于还给学生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为了把自己的“准备”尽数倾泻。日常教学的“慢”功,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且为之计深远。
我们为什么上课?为了学生的“不知”、为了学生的“不能”、为了学生最终的“不需要”。所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直是一个口号。学生是我们课堂的服务对象,而不是被动的受众,我们不知道所服务对象的需要,或者根本不管不顾对象的需要,只是一味地灌输下去,不管其已知还是未知。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被动充当老师“多情”的受众,作虔诚状,作欣欣状。坐在课堂上,面对母语的学习,居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是我们语文课堂最大的悲哀,但学生是无辜的。我们让学生忍受这样的“被服务”时日久矣。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