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类似于回忆录,是由书娟回忆作为旁白,我以为当贝尔饰演的“神父”开车将女学生们送走后,会描述一段这些秦淮河女人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剧情,很遗憾,电影在贝尔驱车护送女学生们离开后便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电影和国产的其他影片不同在于贝尔,因为他的出现使这部影片多了些国际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连渡边笃郎饰演的日本军官也都是用英语交谈。可以这么说吧,我之所以去看这部影片也是由于贝尔,他诠释的蝙蝠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国拍戏,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现,真的没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莱坞一线巨星,他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playboy令人捧腹,也可以瞬间变成庄重的神父,义正言辞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钗,听到这名字肯定是讲女人的。十三个“女人”(电影其实是十四个,只有看过电影的才知道内涵。但是一部戏只能有一个女主角,故焦点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转身走路的妖娆姿势,这绝对是这个角色的招牌动作。每个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绎的入木三分。虽说是青楼女子,这些女人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许就是影片的亮点。豆蔻为了给浦生谈好听的琵琶曲,返回满目疮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残忍的刺死了;香兰仅仅为了漂亮的玉耳环返回妓院无疑说明这个女人贪财爱慕虚荣的,而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帮助豆蔻逃脱时,她的善良倔强令人生敬。这些女人们替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环的最大亮笔。
在这一座破旧的教堂里,真正的神父死了,当女学生们把贝尔作为唯一的依靠时,他做的只能是朝着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手无寸铁他做得已经够多了。贝尔驱车送女学生们离开时的热泪盈眶令人回味,那时的脑海里他想的是什么。是玉墨的安危,是战争残酷的无奈,还是自己身临其境的凄凉?这部电影总体气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为领导的军队和鬼子负隅反抗的时候确实是情绪的最低点,但是没有泪眼朦胧。反正看了这部戏更加痛恨日本人了,这些狗日的上辈子一定没见过女人。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是导演心血的结晶,比三枪拍案好几千倍甚至几万倍,可以当做导演最有代表的作品,冲奥的机率那就看专业人士的评定了。
其实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一定票房高就是佳作,口碑更加重要吧。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当年不一定就是票房冠军吧,但是时隔多年你在电视或是网上再看到它的时候,还是愿意去回味一下,百看不厌;而有的电影你花钱看过一遍,等有机会免费看的时候却不想看第二遍。好的作品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推敲。
俗语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纯属个人观点,牢***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对得起偶的60元大钞。
其实,我对中国电影的感情,还是很好的,毕竟是本土的东西,更有亲和力,可是对于近些年来那些不升反降的制作水准,我实在是很想喷一喷,可是还是有点恻隐之心,于是就手下留情了。不过去年的《战国》我实在是憋不住了,小喷一下。没有想到,前几天看了中央六台的《马石山十勇士》后,我内心中这股骂气又一次腾腾地网上窜,实在是不骂不足以平心境了。
其实,其它的影片拍得如此之烂,我还能忍受,可是这部影片却完完全全不应如此之烂!
马石山位于威海乳山境内,现在是一个风景区。1942年,日军对胶东进行“扫荡”,曾经制造了大量血案、惨案!胶东军区和群众在合围圈内开展了殊死反抗。在马石山,第五旅第十三团七连二排六班10名战士在掩护群众转移时,全部壮烈牺牲,被群众称为“马石山十勇士”!
现在开骂!就是这样一个可歌可泣的群雄故事,被拍成了垃圾。是不是对我们英雄最大的不敬和侮辱?先说编剧,这样一个历史史实,这样有着那么多真情实感的故事,为什么尽是编一些假的不能再假的情节?高、大、假主旋律不仅没有将我们勇士的顾大家舍小家、为人民牺牲的精神表现出来,反而令人作呕!导演也是垃圾,煽情也要有技术含量呀。打仗的时候,有必要有那么多的“回首一眸”的做作吗?感情是要真实的,不是程式的。真不知到这个倒霉导演跟谁学的。八路军的技战术水平真就那样高吗?十个人干死了几百鬼子兵,如果是这样,就不用抗战八年了,估计十勇士也牺牲不了了。枪不用瞄准,打出去子弹就能干死小日本。演员也是垃圾,演技就不用说了,守着这样的导演、编剧有演技也白搭。可是那个女演员,我绝对有理由怀疑,她是被潜了。如果这样,我们的英雄可真就是被玷污了,糟蹋了。我们的英雄就这样被这些王八蛋变成了“皮条客”。这样一来,我能不上火吗?
特别是当过兵的我,对前辈、战友都是有着深刻的感情的!我毫不怀疑,我们的英雄们当时处境的艰险,和他们抵抗的顽强。但是这些不应该是儿戏!
这些主创们,你们还是去一边吧。不要拿着地方政府的钱,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了!中国电影让你们毁了,我们还能再培养,在摸索。可是我们的英雄被你们毁了,我们就没有英雄了!
10月27日下午,在省法制办机关党委的组织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十八洞村》的观影活动。观影前,就《十八洞村》的内容作过简单了解,期待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之战。观影后,镜头的朴素反而让我生出更多感慨。
影片以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退伍老兵杨英俊当初复员时因眷恋自己的一方水土,因苗歌的余音萦绕,因守护自己的妻子和呆傻的孙女,而没有和战友一起外出打拼,在资源短缺的十八洞村,用祖辈留下来的田地和插秧,经营着务农的'故事。当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杨英俊和几个堂兄弟家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面对该状,他们虽心态各异但内心深处都有摆脱贫困的期盼。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杨英俊带领杨家兄弟立志、立身、立行,在完成精神脱贫的同时团结一心地打了一场脱贫攻坚战。影片镜头很朴实,很接地气,能够感受到祖辈务农家族的乡土情和脱贫致富之间的融合,也能感受到影片弘扬的主旋律和传递的正能量。
观影中,自己偷偷抹了好几次泪,因镜头的朴素展现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想来,自己的家乡也是经历了一个脱贫的过程。在几重大山阻隔的一个小村落,生活着一百来户的苗家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他们依旧用古老的耕作方式,经营着祖辈大山里的村落家族。这样落后的村寨,也是在党的带领下,逐步实现思想脱贫,生活脱贫。
或是生为农村人,经历过贫苦,才会如此感同身受。有时候人们只看到脱贫的结果,而忘了脱贫的过程。脱贫是一个艰难长久的过程,很多时候需要从当地群众的思想上入手,而仅是这一过程就足够长久。实质来看,即是当地群众欲保留世俗传统的思想与现代化之间还不能很好地融合,而改变当地群众的想法则需要扶贫工作人员长期的思想工作服务。
不论是十八洞村,还是偏僻落后的村落,在党的带领下,在扶贫队帮助下脱贫致富固然可喜,但需开展脱贫工作的地区依然甚多,任务艰巨。脱贫攻坚工作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贫困现象的存在,就是此种矛盾的具体体现。攻克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投入更大力量到扶贫工作中,还需高度重视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
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无疑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我想,《十八洞村》弘扬的主旋律和传递的信息,可以成为我们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借鉴,结合实际,不同类型,对症脱贫。现今的我虽不能为小康贵州作出多么惊天动地的贡献,但我仍满怀信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期盼在未来岗位上能为我省扶贫工作奉献一份绵薄之力。
作为一部以对白驱动故事的极端电影,《十二公民》的完成难度可参考鲍比-奥斯廷在《看不见的剪辑》里的苦心揭秘:大师西德尼-吕美特当年如何在《十二怒汉》中将“轴线法则”玩疯,《十二公民》如今也同样面临这一挑战。令人惊喜的是,话剧导演徐昂不仅落实了一次极罕见的银幕实验,且在经典文本的本土化改造方面交出了一个示范级作品。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改编《十二怒汉》对中国影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在小成本室内群戏领域,《十二怒汉》与任何一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暴风雪山庄式文本都迥然不同,其封闭的推理格局,并不依附于一群虚构角色与一个神探,而植根于“陪审团”——这个只存在于西方世界的法律规制。既然中国没有陪审团,那么你很难想象去设计一个合理理由,将12个男人圈进同一空间,进而蕴蓄一场滔天舌战。
《十二公民》最硬气的地方在于,它从未刻意规避“陪审团”这道天然屏障,而是创造性地让一群法学院学生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学分而投入到一场虚拟的'陪审团辩论中。这种设定在很多人看来并非万无一失,但12位中国怒汉也确实因此拥有了与“老白男”类似的人设肌理。中国的大学生家长,多半属于社会中坚,阶层的差异化亦体现得最为明显。让这样一群男人面对一个关乎性命的真实案件,在视角上具备了多元化的开掘潜质。
案件还是当年那个案件,但《十二怒汉》与《十二公民》的内在核心却出现了有趣的变化。前者强调的是以一服众的法律体系的可贵,倾向于美国精神的礼赞式的回归;后者则着意突显出真相本身的价值,并以追寻真相的过程为载体,将当下中国的无数社会问题摆上台面。这群男人或虎视眈眈,或义愤填膺,或冷漠虚无,或脆弱敏感,但每个角色的功能却又不仅仅停留在为辩而辩的戏剧层面,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他们身后站着的每一类人的生存状态。从底层小生意人到地产大亨,从出租车司机到医院大夫,从存在感极低的保安到被人严重忽视的退休老头,各种百口莫辨、泣血吐槽、相互挤兑,让凶手是谁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12个男人从各自的人生深渊爬出后,总结出了昭然若揭的社会真相。
《十二公民》超越普通翻拍片的另一明证,是它并未满足于将热门话题与角色的职业身份进行简单融合,我们看到的富商勾搭大学生女友、遭遇冤狱的“前科”男子、与校方艰难相处的小贩、憋尿拉活的司机、因生存危机而对外地人充满怨恨的土著等等,在片中都还只是构建讽刺与幽默的调味剂罢了,更加振聋发聩的,是编剧深谙人性,让这场辩论彻底摆脱了吐槽大会的嫌疑。譬如,经历过反右噩梦的老头,讲述的那个“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故事,为被嫌疑者争取基本权利提供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声讨;而与儿子分崩离析的父亲,则用累积了多年的悔恨和痛苦,对被嫌疑者产生了报复性定罪,以被***父亲的立场坚决站在了真相的对立面。这两个角色极大提升了全片厚度,让我们更加肯定这是一次成功的翻拍。
《十二公民》在剧本上的精彩改造,为演员提供了一次足够兴奋的表演机会。从群戏表演质量上看,舞台感相对较强,个别演员表现稍显夸张,但这并不影响整部影片的观赏性,韩童生扮演的老出租车司机,将一个背负个人秘密,深受内心折磨的父亲演绎得精确生动,当他伏案哭泣而最终缓缓举起右手时,每个人都想为他欢呼。相对而言,何冰扮演的“支点”人物,在这场推理风暴中并未贡献出让人惊喜的表现,我们对这位真理捍卫者的牵挂程度,远不及50多年前的亨利-方达。当然,《十二公民》一定是这个严肃电影最坏时代的最佳影片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导演勇气可嘉,而是他委实戳中了多数人的痛点。
电影《马石山十勇士》(原名战士已经顺利通过了厂审和广电总局的最后审查通过,不久,它将以数字和胶片的双重形式在电影频道和影院先后与观众见面。这对于我和参与这部电影创作的所有朋友来说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虽然我们这部片子的宣传和发行面临经费的困境,但是作为导演,我依然坚信《马十山十勇士》会被看到它的观众所喜欢,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喜爱。
从今年2月接受并运做这部戏开始,我就把自己和那些历史中的十勇士紧紧的联在了一起,马石山十勇士的真实故事仅管留下的文字不多,但其最普通战士自觉营救百姓而付出生命的这一壮举始终激动着我的心!当我向老将军王济生老人当面请教采访这段故事的时候,这位“十勇士”当年的战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激情和“不忘历史,以示后人”的责任心再次触动了我,尤其是说到十勇士救人被困,与日军最后一博的生死关头所喊出的“中国爷们,要死鸟朝上!”一句平实的山东话,使我看到那种真正战士的男儿血性和另人震撼的生死态度!于是,我放下了自己要启动的电视剧《大玉米》,转而义无返顾的投入到这部电影的创作之中。
最初,我对原剧本很不满足,受合作方之托,我对剧本进行了大胆的修改,从电影的双重效益出发,我本能的把这个故事和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联系起来,想做一个在主题意想和故事线索与“拯”片反向比较的电影,就是关于“救人”和“价值”思考的故事。我把电影主人公的生命价值界定为“自觉营救无辜者性命”,主题思想是:“真正的英雄只能是那些为人民和民族而战的勇士,他们在艰难绝境中的选择和牺牲使他们成为永恒和象征!”在改写的剧本中,我强化了对“军民关系”过去与现在的对接思考,设计了现实和过去两个时空,故事的一开始就是一场现代化的军事演习,也是十个战士,他们在演习地域发现了可疑目标,继而一个意外的“伤民事件”出来,负责处理这一事件的演习总指挥在面对受了处分而不服气的年轻班长的委屈申辩后,对他讲述了“马石山十勇士”的故事----在故事的发展段落中始终穿插现代这一事件的对应和交叉,直到片尾战士和被伤的村民一起参加“烈士碑”的纪念仪式…这稿反思“军民关系”有一定商业片元素的剧本得到很多朋友的赞同,但是由于某种原因,此稿没能最后呈现。
完成一部电影你最大的就是“人的关系大于一切!”对于八一厂这个英雄辈出人才济济的地方,一个年轻导演要想被人认可是需要“艰难过程”的!幸运的是我得到了来自生产部和厂领导的最真实重要的关心和认可,当我再次以厂里的名义接受改写剧本的“任务”时,我已经对剧本进行了三种不同版本的改稿,我主动提出不挂编剧之名,避免了某种可能的矛盾,最终在一周内争取到来自广电局和厂内对剧本的认可,但是一波三折,本来按电影胶片来制作的计划临时改变,我们放弃450万的计划,立即改为高清数字拍摄,资金变成一百五十万,而其中三十万用来做磁转胶,实际资金120万,这对我来说也许是个好事,我只能在这个限制内去做。从建组到拍摄一个月,拍摄周期15天,我迅速改变策略,把剧本朝“小”走,场面减少,事件集中,突出人物,强化细节,我选择了“以小见大,平中出奇”的创作思路。
我过去是搞舞台剧的,从戏曲到歌舞晚会再到话剧,我乐此不疲的作过很多的艺术尝试。人的自身环境和生活空间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别人无法替代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一定会不自觉的渗入你的作品中。在军艺和中戏读书的日子里,我们学生会做无数的“小品”,而做各种小品的最大好处是你要会在一个极其有限的时空中去讲好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所谓“一滴水能折射出七色阳光”。因此,我的这部电影处女作无疑在我来操控的时候,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我积累很久的东西,尽管外部条件困难重重,但我早已胸有成竹,何况我这个新人已经在连续五年的影视剧创作中从事了从副导演到制片人的多种角色体验。我知道,我要带领我的团队和战友从这次“小制作”中去拼***出一条路,只有把全部的情感和智慧融入其中并把所有人的创作热情调动出来,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任务作出有意思的东西。
我们做到了!尽管有许多的遗憾,从开机我们就没有试机和磨合的时间,我们每天都有重场戏,在艰难的环境中,在资金紧张的连一个炸点都要考虑钱的情况下,我们每天至少工作十几个甚至二十多个小时,包括路程转场,仅仅用了15天我们就完成了拍摄,而实际拍摄时间只有13天半!感谢我的合作者!感谢摄影师汪洋,美术许峰和作曲胡琨,他们对我的信任支持和创作性劳动使我们的电影得以质量保证!感谢所有的参与者!我们并没有因为时间短就失去质量,我们尽可能的把我的构想和追求体现多一点,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没有抱怨,而是把精神和心思用到了创作上。当我们的电影一个月的后期制作完成后,我们所请的每一个领导,专家,朋友和观众都对于这部电影给予了真诚的评价和激动的褒奖!我知道很多是鼓励,但在看片后很多人的泪水和无法控制的激动是对于故事和先烈最好的告慰,也是我们这部低成本电影的真正价值所在。
“小中见大,平中出奇”----我首要的任务是把这个电影的`线索集中精练,同时在相对单纯的故事线索中去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次情节和有意思的细节。我首先把故事的激烈事件放到开场,由英子的奔跑“报信”引出“日军大扫荡”的紧张局势,继而满堂的受害,莲嫂的惨死,村民的集体枪***作为悬念和铺垫;接下来是把主要人物的出场和任务进行个性化的提炼;而后在“村民面临***害危险“的消息提供者中重新设计了一个“中性”人物---冯源书,这个人物的任务不仅是报信,更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全民抗战一致对外的一个人性化人物而强化“同仇敌忾”的力量。而英子的重新设计和加戏,目的是使十勇士冒死救村民的行动增加“过去时”的军民关系,同时为文化的转变和救最后一批群众提供一个合理的依据;而我着重编写的“山上吹唢呐”和“赵亭茂与狼少佐较量”“小弹弓与敌同归于尽”的情节主要是增加一种血性的浪漫和震撼的诗意!特别是结尾戏王殿元等三人高唱的“山东快书《杨令公》”,我很坚持的把这种在电影里不太出现的说唱融入到人物的命运和情境之中,以此作为一种探索把自己擅长的戏剧化情结释放为一种激越的场面,去影响观众与此时的英雄一起去笑看死亡!
这是一部反映生与死的电影。电影中无辜的生命被侵略者践踏和***戮,而八路军战士自觉的营救百姓是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强势与邪恶的抗争与宣战!正义的行为并不一定以正义的胜利为结束,而是在悲壮的死亡中让人看到正义的永恒与不朽!英子和众多的村民被解救,战士们却必须为自己视为亲人的生命安全而冲锋在前,以死抗击。他们牺牲生命,但灵魂精神却如同再生…“流血流汗留忠魂,百姓念你一万年…”如同我在主题歌中写的这句词,百姓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
英雄首先是人,他们本来是普通人,是特定的情境中他们的行为和选择使他们成为英雄。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换取他人的生命,只有真正的战士和特殊信念支撑的人才能具有这样的血性和勇敢,而他们的死亡永远可歌可颂,他们的行为永远具有震撼的力量。在看到和选择这样一个似乎“老故事”的素材作为我的电影处女作时,不仅仅是抓住“机遇”,更重要的是我身上的血性被勇士们所点燃。如果我们生于此时,我想自己肯定是其中的一员。所以在创作电影的那段日子,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不断的对话见面,他们进入我的梦中。在很多的时候,我会在写他们的时候和他们一起感受呼吸,我也多次的为他们激动流泪甚至喊唱。我想我至少抓住了我戏中人物的“灵”!
电影制作钱是重要的,但外因不是唯一的。少有少的做法,小有小的巧妙。我们首先是在演员的选择上下功夫,“有型,特质,朴实,敬业”是我选择剧中角色的首要标准,我要求所有演员和我一起做角色分析,人物小传,拭戏,演小品,提前进行军事训练等等,我的演员们和主创们一样在精神上认可我们是在做一件特别重要的艺术创作。我们的摄制组从开始就被一种正气和创作的冲动而集结了一种少有的力量,这力量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前提保证,大家觉得自己就是在做一部“大片”!从精神上我们在小中求大,在拍摄和设计上,我们强化造型的真实,厚重,回避花钱费时间的拍法。70人是我们的大场面,120人是我们最大的场面,但我们在拍法上多角度,多运动,多局部的巧拍,在气氛和节奏上下功夫,在状态和情绪上要力度。实践证明,我们的片子一点不觉得小,我们的切角小,主题思想大,群众场面小,动作场面大;特技镜头少,镜头内涵多;小中见大的主要表现还在于我们对十个战士的塑造,他们几乎都是主演,我没有只突出个别人,而是坚持自己当初《战士》这部片名创作的初衷,把十个战士作为个性化的群体,在他们的争论和集体战斗中,通过他们的语言,个性和不同的死亡去营造他们不同他人的鲜明性格,尽管戏好象有些平均,但最后所有的观者都记住了我们的勇士,不仅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还记住了他们最闪亮的那些个性和场景。
所谓“平中出奇”,就是我选择和坚持的影调色彩,我坚持用黑白作为主要色调,只有头和尾的现代部分用彩色钩联历史,在电影片头结束前,英子的跑动从彩色渐变为黑白后,其主要故事全部是用黑白来做。这个至今还有争议。但我依然认为,这是我平中出奇的一个“试探”。我想故意使观众在看到电影的时候,感觉是个“老电影”,有久违的陌生感,但更有亲切感,我想向我们的老电影致敬。同时,在看似“老电影”的背后是不断涌现的新思路新手段,新的视觉感受。黑白首先营造了“纪实性”,但我们的动作戏和许多的场景镜头决不可能是“老”的,我们的节奏是紧张快捷的,情节是环环相扣的,气氛是昂扬激越的,风格是诗情浪漫的…特别是我们强化的几场主戏----“吹喇叭与敌拼***”“小弹弓策马炸敌营”“文化与英子的浪漫”,“亭茂与狼拼***”,“山峰唱山东快书”这些场景,是我们在“平中出奇”的重要之处。我把浪漫诗意融入最惨烈的情境之中,黑白影调反倒帮了忙,它有种质朴的诗意,真实的浪漫!
电影实在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自己我有很多遗憾和值得总结的东西,但对于我的领导和合作者我惟有感激和敬意。对于资金和我的摄制组我是欣慰的,想想当初那些个困难,今天这部电影的遗憾已经降低到最少了,我们在十来天的时间和那么紧张的资金下,能完美吗?我只能把遗憾留在以后的创作中去弥补。
“小中见大,平中出奇”这是我们的追求和创作导向。能否做到要有更多的观众和专家去评定。我感谢很多的朋友特别是一些同行朋友对这部电影的厚爱,他们的喜欢和褒奖将是我继续努力的动力。同时我依然相信,在战争片的创作中,我们具有了一种探索的精神和大胆的试探,我们从英雄先辈的行为和故事中,承继和延续了一种精神力量,那就是我们是男人,我们是战士,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血性和智慧凝结成一种责任和力量,去克服困难,去为我们热爱的电影,为我们共同的的荣誉和责任而战!
电影《十二公民》讲述的是暑期一所政法大学内,未通过英美法课程期末的学生迎来补考,他们组成西方模拟法庭,分别担任法官、律师、检察官等角色,审理的正是一桩社会上饱受争议的“20岁富二代弑父”案。12位学生家长组成了陪审团。这些人来自社会不同阶层,有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教授、保险推销员等。他们在听取学生法庭审理后,将对本案做出最终“判决”。这12名陪审员互不相识,但按照规则,他们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第一轮投票,就有11人认定“富二代”有罪,在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的情形下,这位年轻的嫌疑犯离舆论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好在8号陪审员提出了大胆的怀疑,让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随着审判的进行,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经过多方长时间角逐,最终十二个人达成一致意见,认定该富二代无罪。
影片虽短,但发人深思。我国虽没有像英美法国家那样的陪审团制度,但剧中陪审团的整个讨论过程还是能够给予我很大启发,特别是作为将来可能成为决定他人自由乃至生命的法官队伍中的一员,更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一、对待证据要有吹毛求疵的态度。任何证据都要经过详实的推敲论证,形成证据链,案中关键证人有被害者楼下的老人以及窗户对面的女子。一个凭借“听觉”,一个凭借“视觉”让众人都坚信是富二代***死了其父亲,但通过8号陪审员的推敲发现,其实作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只是根据自己的(楼上经常有父子争吵声)断定死者就是富二代所***,窗户对面的女子也是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只是根据模糊的音像而草率断定是富二代所为。他们在作证时也许并未想到,这种“言之凿凿”的证据如果被法官采信将意味着什么,这就告诫法官,在审查证据的时候,要多考虑证据可能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二、要用理性的思维对待案件。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对同一件事的评价就会存在差别。法官在裁判案件的时候应尽量做到凭借事实与法律判案,不受个人情感左右。剧中十二个人,每个人都从事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刚开始之所以有11个人都判定富二代有罪,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对证人的话毫无怀疑。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存在严重的仇富心理,他们认为富二代就是不学无术,特别是在一个父亲坐过牢,继父一夜暴富的家庭长大的孩子更是什么事都可能做的出来。撇开证据不谈,他们内心就已经预存了偏见。作为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如果不能坚持理性判断,那么又会造成多少冤假错案。
三、任何一件错案对当事人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应避免冤假错案。剧中给我震撼最深的莫过于五号陪审员的一句话:“万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一个错案对他人来说可能无所谓,但对当事人来说那将是毁灭性的,即使有遭一日被平反,被冤者回到社会同样会遭到异样的眼光,也会严重消弱司法的公信力,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司法》中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审判则是把水源破坏了。”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作为法律人我们不仅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同时也要担起普法的重担,加大法制宣传,提高群众法律素养,让正义以看得见的形式得以实现。
《十二公民》这部电影是个令人深思的好电影。它的演员班子和导演与其他电影的不一样,他的导演徐昂和演员何冰、韩童生等主要演员都是话剧界的老戏骨。他们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与表现更加深刻。
在这次讨论中经历大大小小的讨论12次,第一次与最后一次投票结果更是天差地别。最开始一个人认为富二代无罪,其他11个人都认为有罪,最后一次全部认为他无罪。在第一次投票的时候,3号陪审员问8好陪审员为什么投无罪,8号陪审员这样回答:"我是觉得,这事我们不说清楚,想明白了,随随便便把手一举,就把这孩子推到了死路上,这样不行。"我们为何对生命如此苛刻?因为我们总是去相信,或者是选择相信别人说的"事实",而不做深入的思考,而不做质疑了?就因为如此,一条生命可能在无知的口水中淹死!10号陪审员说8号陪审员吹毛求疵,8号陪审员说:"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这不该吹毛求疵?"虽然这是令人震惊的"弑父案",但是人们好像只顾得去跟随大众的观点,作为谈资,而忘了去关心事件中的人到底发生了什么,只相信"既定的事实",而对真正的剖析却当作没事找事,都成了热情的陌生人。
12位陪审员素不相识,职业也十分广泛,有教授、出租车司机、房地厂商、保安等。在讨论的过程中,也都牵扯出很多人的伤心事。3号陪审员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离家出走的儿子、4号做一年半冤狱,7号卖东西被保安追赶……一件案件的讨论触发了如此多的个人不愿言说的事,而这些被引发出来的事有令人唏嘘感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楚呀!除此之外,讨论过程中还引发了地域歧视、冤假错案、女大学生等敏感话题,使这部影片提供给我们更深刻的思考。
在第12次投票时,坚持认为有罪的3号放下了个人的情感因素,投了无罪。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宣布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据确凿!"这应该是我们看待事情的立场。
这是一部爱国的电影,虽然不是什么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但很多动人的地方,会让我们不禁流下辛酸的眼泪。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金陵十三钗”。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发生在我们中华民族最难忘的那场苦难——南京大屠***时的故事。在1937年,日本入侵南京时,有一位李教官带着他只有十几个人的小部队,护送一群女学生去文彻斯特教堂避难,因此错过了出城的机会。在约翰“神父”的保护下,女学生们脱离了危险。这时,恰遇秦淮河上的一群风尘女子,她们为救女学生,自愿顶替她们去参加日本人占领南京的庆功会。这样,女学生们就顺利地逃脱了虎口,可是这十三个女人(其中有一个是男扮女装的男学生却再也没有回来,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血泪史……
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当李教官为保护女学生,被日本人发现的时候,孤军zuowen.zk168.com.cn奋战。虽然把敌人消灭了不少,但由于寡不敌众,在日本人强烈的狂轰滥炸下,英勇牺牲了,但他那坚韧不拔,拼死保护女学生的精神,把我感动了。
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在非常艰难时期,具有正义之心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信赖和支持;也深切痛恨日本人的邪恶、虚情假意、下流无耻……有一个叫书娟的女学生,为了不让日本鬼子发现那些女子,不惜以牺牲自己来引开敌人的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那时候的孩子们勇敢和不畏牺牲的侠肝义胆的牺牲精神。还有一个叫豆蔻的女子,她为了能让一个貌似她弟弟名叫浦生的人在临死前聆听一曲家乡的《秦淮景》,不顾个人安危跑回妓院取琴弦,不巧被敌人捉住,可想而知……这让我感受到她的那种信守承诺的好品质。也更让我发现了日本人的那种可恨和可憎。
听完了这部电影的简介,你有兴趣去看看吗?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