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上午,我爸爸带我去电影院看《夺冠》而写下这篇观后感。
电影中我深有感触的是三场排球大战,中日,中美和中巴。
中日之战:老女排时代的中日之战,更像是一部抗日剧,教练和运动员们心中的国家荣誉,以及极度渴望被全世界认可期待。那个时代的运动员都是“憋着一口气”的,尽管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但是为了“这口气”,都愿意豁出命去拼。
中美之战:原来国家队的主力郎平摇身一变,成了美国的主教练。而在面对中国队,面对陈中和时,却又不得不认真打。尽管郎平心里希望中国赢,但是身为职业教练,却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当美国队赢下比赛后,随之而来的是观众对她说的“叛徒”二字。
中巴大战:最后一球,是巴西队发球,中国队一传到位,朱婷后攻打手出界,球重重落地,比分落在15—13——中国队赢了!
观看《夺冠》学会了迎难而上。逆境中抬起头迎接苦难,不服输不气馁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奥运赛场上遇到劲敌巴西队,女排姑娘们没有退缩,不慌不忙,坚持自己的战术,一分一分的将比分拉回来最终实现逆袭。在工作中面对难题,我们应该勇于承担,勇于担责,将困难当作自己前行路上的一道坎儿。跨越这道坎儿,我们才能离终点更近一步。
我看过很多电影,但我这次看到了更好的电影——《夺冠》。
这部电影让我了解了“
不管他国最强,在我眼里,
现在走到国外,别人问我是什么人,我都能自豪的说:“我是
9月28日,20xx年女排世界杯第10轮角逐在日本大阪展开。面对二线阵容出战的塞尔维亚,尽遣主力的中国女排攻拦优势明显,直落三局横扫对手,三局比分为25—14、25—21和25—16。豪取10连胜斩获29分后,中国队提前1轮成功卫冕,夺下本队的世界杯第5冠,三大赛冠军头衔也增至10个。
夺冠后,举国欢腾,很多在现场观战的中国球迷们都非常开心,这其中就包括很多追了女排四十多年的“阿姨粉”。
“太棒了,简直就是完美,没有再能赞美她的语言了!”一位中年女粉丝激动地说道。
“专门来(日本)看的,从81年大四的时候就开始看,看了四十多年了。”这位女粉丝一追女排就是四十多年,这一次还是特地前往日本为中国女排加油。
“逆转的时候非常非常的激动!”“郎指导的指挥特别镇定,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在现场的粉丝们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
“祝中国女排越来越好,20xx拿冠军,拿奥运会的冠军,再次卫冕!”一位女粉丝献上对中国女排未来的祝福。
电影《夺冠》中,有这样一幕80年代的中国女排,没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训练,而美国队却能通过数据分析中国队员的技术特点。当时的国家队教练把球网升高了15厘米,说:“我们的这种训练方式,计算机能算出来吗?”苦练加苦练,坚持再坚持,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就了中国女排。
没有一场胜利可以唾手而得,没有一个冠军无需风雨洗礼,通向胜利的道路,从未缺少过艰难险阻,女排姑娘们也曾经历过失败与挫折,我想,在那个时刻,支持着他们的一定是国家与集体的荣誉,正是有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才有一路歌猛进,气贯长虹的中国女排,女排姑娘们就是凭借这股精神在赛场上一次次绽放光芒。
说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两次胜利,也不是一两个冠军就能证明的,它并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正如郎平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时代在变,女排精神不会变。对我们每一位普通人来说,学习女排精神,不该只是放在嘴边,而应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提升专业技能。将女排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