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需要通过情感的阳光以及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将孩子潜能的屏蔽捅开,比如贴近自然。总之,要培养孩子的丰富感情世界,从而导入良好的心情,有了好心情,就会自觉地输入积极因素,从而调动潜意识进行工作。
说到生动的课,也许我会想起那一次次有声有色的语文小说讲解;说到有趣的课,也许我会想起那一个个各式各样的化学试验;说到快乐的课,也许我会想起那一次次物理课上的学术争论……而说到难忘的课,我会毫不犹豫地想起小学时课外班的那堂语文课。因为那是我最难忘的一堂课。
“铃铃……”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便安静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语文张老师笑眯眯地走了进来,神秘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未来的科学家的照片。”话音刚落,同学们便议论纷纷,“未来的科学家我们怎么会看见呢?”“老师怎么会有未来科学家的照片?”我也十分疑惑:既然是未来的科学家,现在怎么会知道呢?老师等我们安静下来后,讲了一下看照片的顺序:“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一个同学先上讲台去看,看完后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后下一个同学再上去。要注意的是,回来的同学不许说话。”
在我们还都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第一个同学走上讲台。他向讲台桌下看了看,然后便笑眯眯地走回了座位。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呢?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同学都走了回来,也都是笑眯眯地看着后边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感到疑惑:未来科学家到底是谁呢?
终于轮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走上讲台,好奇地向讲台桌下看了看:里边有一个足球,足球旁边有一面镜子,哪里有什么照片啊?我站了起来,正准备走回去时,耳边传来老师的声音:“你看仔细了吗?”我看看老师,摇了摇头,又蹲下看了看讲台桌:里边还是只有那几样东西。我仔细看了看,惊奇地发现:那镜子里的,脸上充满好奇的人,不正是我吗?原来未来的科学家就是我呀!我高兴地站了起来,老师也微笑地对我说:“看清楚了吗?可不要说出去呀!”我点点头,走下讲台。看着后边同学好奇的眼神,我也像前几个同学一样,对他们笑了笑,走回了座位……
活动结束了。张老师做了总结:“这次课,大家应该都看到未来的科学家了。那位‘科学家’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一切事物的乐观精神。希望大家也都能成为科学家!”
晚饭后,我躺在床上,怎么睡也睡不着。的确,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也拥有科学家具有的品质。但为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科学家呢?应该是因为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丧失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我不能这样。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我处在什么环境,无论发生了什么,我都不能丧失这种精神。
从学校图书室借来相关图书并定期更换。
有了这个图书角,大家也就有了一个资源共享、自由阅读、讨论交流的平台,课外阅读也就有了保障。
时间是课外阅读的保证。【摘录:调查表明:大量的课外作业不仅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还造成了学生身心疲乏,降低了读书的兴趣。为挤出阅读时间,我们按照新课标“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读整部书”的要求,对课堂结构做了调整:首先,改革作业方式,将所有作业都在课堂完成,课间不留作业,家庭作业就是读书。其次是按排读书时间,午饭后的30分钟设定为读课外书时间。另外,我们还把每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定为自由读书课,学生从班级书角中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不出班级自由阅读,看不完也可以带回家继续读;也可以到学校网络教室,去畅游学校网上“书库”。至于阅读方式,不做特别要求,他们可以一个人静静地读,也可以几个人一块读;可以边读边议,也可以边读边记。】
《校园中的一件事》校园中一件事 又是一个下雨天,中午放学后,我打着伞走出了教室。 头的瞬间,我看到一个同学站在走廊下为难地看着外面的雨。我的思绪回到了半年前…… 也是那样的雨天,也是到了中午用餐的时间,我和同行的同学都因为没有带伞而苦恼。正巧被花老师看见了∶“没带伞?真是巧了,我刚好多了一把,拿去吧!”“真是雪中送炭啊!”谢过花老师,我和同学拿着伞高兴的下楼了。 这不是花老师吗?在去食堂的路上,我却分明看到了花老师和其他两位老师挤在一把伞里,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感动。 饭后回到教室不久,花老师就进来了,他拍着衣服说:“哎呀,好久没有享受在雨中过天桥的乐趣了!”他的话惹来了同学们的一阵笑声。看着湿漉漉的花老师,心中原先的那份感动又多了很多。 课后,我和同学去还伞。一进办公室,花老师就关心的问道:“你们有没有淋湿?”我们摇摇头,,花老师笑了,从我们手中接过伞。就在我们要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花老师又叫住了我们:“哎,晚上要是下雨,自己到办公室里来拿伞。”“嗯。”我们点了点头。我的心里充满了感动,花老师的行为似乎触动了老天爷。下午,天就放晴了。 “哎,发什么呆呢?”身旁的同学推推我。“啊?”我这才反应过来。“我们一起走吧!”我招呼着身边尴尬的她。于是,我们俩和撑一把伞向食堂走去。 看着手中的伞和伞下的女孩,我觉得十分欣慰。我暗暗发誓:我要把这份关爱与帮助不断传递下去!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孩子,怎么样可以最大地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呢?
在亲子沟通上,很多家长都很苦恼如何才能让孩子接收和接受自己的方法。亲子关系的核心点是亲子沟通,这一点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线,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再好的方法也难以落实到实处。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能理解和接纳他们,才能对他们有包容心,特别是孩子出现问题时。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