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书中的主人公查理让我记忆深刻,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逐渐高大了起来,成为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查理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查理家非常贫穷,只有一点可怜的饭菜,小查理却把痛苦留给了自己,每次都把饭菜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尽管他们都不要;并且查理只有在生日里才能见到他最想要的一份东西——巧克力糖,可我们天天能吃到美味的佳肴,吃到自己喜欢吃的巧克力,比查理的生活好上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却没有查理乖巧、孝顺,难道我们不应该向查理学习吗?在如今优越的条件下,父母还为我们付出很多,而我们却认为理所当然,稍不如意,就会对父母任性发火!难道我们就不觉得脸红吗?
查理不仅是个孝顺的孩子,更是一个遵守规则的孩子。
一次,查理奇迹般地得到了参观旺卡巧克力工厂的金奖券,在参观的过程中,查理在5位孩子中脱颖而出,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查理十分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旺卡先生曾经说了一遍又一遍的规则,只有小查理不折不扣地做到了,而其他的孩子在参观的过程中,因禁不住种种诱惑而被淘汰!最终旺卡先生居然把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送给了查理。
虽然查理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能够将这些小事做得井井有条,赢得了旺卡先生的尊重和信赖,成功继承了旺卡先生的事业——巧克力工厂。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真正该做的本分,好高骛远,最终一事无成!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查理正是将这些我们看着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得淋漓尽致,散发出独特魅力。
查理,您真是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英雄!我要为您点赞!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陬邑人。还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论语》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孔子学识渊博,人称孔圣人,但孔子依然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有一回,跟随当时鲁国的乐管师囊古琴,学的是《文王操》。孔子专心学了一段时间后,师囊说可以了。孔子觉得不够,又继续学。一段时间后,师囊说可以了。可孔子仍觉得不够。又过了一段时间,师囊认为真的可以了。可孔子仍觉得不够。直到孔子能够再乐曲中表现文王的形象,孔子才觉得真的可以了。"
在跟师囊学古琴,弹奏《文王操》时,师囊曾三次对孔子说:"可以了。"但孔子始终觉得自己还得再学,直到能够在乐曲中表现文王的形象,孔子才罢休。又有一回,孔子去太庙祭祖,见到新奇的事物就向人问这问那。有人笑着说:"孔子学富五车,懂得礼仪,怎么还要问别人?"孔子听了后回答说:"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一个虚心好学,不耻下问的人!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孔子心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孔子以好学著称,对各种知识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却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谁他那里有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到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与人为善,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面,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他让我们懂得他"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道而行"的精神品质。
同孔子的仁说和礼说联系,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体现了孔子德治主张的政治思想。
通过以上的资料,我对孔子的精神品质和政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孔子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是我心中的伟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