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里的育人契机(作文育人训练的方法)

作文教学里的育人契机(作文育人训练的方法)

首页读后感更新时间:2024-03-17 02:35:43
作文教学里的育人契机(作文育人训练的方法)

作文教学里的育人契机【一】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主要体现在词汇量不足,学习效率低,英语学习存在畏难心理。这要求我们要采用一种更适合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合理、自然、恰当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实际情境的模拟演练,使学生从中学习,更快更牢固地接受学习内容。

作文教学里的育人契机【二】

《育人三部曲》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着作,它由苏霍姆林斯基的三部名著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二是《公民的诞生》;三是《给儿子的信》。在此书中,我充分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对教育真诚而持之以恒的爱。他对孩子的爱,不仅是一种教育艺术,或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更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

苏霍姆林斯基对我影响较大的教育观点是“集体的爱抚和善良情感,集体的良好意愿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它犹如汹涌的巨流把那些最不容易动情的人也触动了。”

书中提到曾有一位波兰学者参观了巴甫雷什中学后说“我在这所学校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个学校的孩子是不怕校长的!无论苏霍姆林斯基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总会有一群孩子围上去,而这个时候,苏霍姆林斯基的脸上就会呈现一种孩子般纯真的笑脸”。而在我们所熟悉的校园中,最常见到的是学生们毕恭毕敬的向老师们问好,老师布置的作业会很认真的完成,但是孩子们生活的并不快乐,他们没有机会和老师推心置腹的交谈,老师们不了解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感受,老师们只是按照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实施自己的班级管理,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一种桎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跟孩子没有精神上的经常交流,彼此在思想、情感和感受上不互相渗透,就不能想象会有情感与教育修养血肉相连的修养” ,他认为教育者是孩子们的朋友和同志。

下面仅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体会。

作文教学里的育人契机【三】

开学初,学校下发了本学期的必读书本《育人三部曲》。“比砖头还厚,封面样式平凡,估计又是一本枯燥的纯理论书籍。”这是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

某个周末的早晨,闲来无事,我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开始翻阅,一页,两页……第30页,60页……作者的文笔犹如魔法中的魔杖一般将我深深吸引。终于明白,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育人三部曲》依然魅力四射。它的魅力源于它不是枯燥的教育书,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我们很多教师都在追求的“理想”教育境界——那里有“幻想角”、“童话室”……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不可思议;那里有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热爱学习的学生;那里有不管出现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总会被一群孩子主动围上前的校长 和老师……

对比我们现在的校园和课堂,学生学习的地方是那么的狭隘;学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在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们期盼着下课铃声的响起;(许多老师追随着“立规矩,收骨头”的陈旧教育理念,对学生严加管教,使学生们害怕,课余时间看到老师甚至会逃跑,等等。

在《育人三部曲》中,苏霍姆林斯基突破了这些传统的刻板教育模式。他坚信人的正确认识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因此他设计各种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活动,让孩子自己在实践中经历磨练,增长才干,得到体验,而不是只靠片面的灌输。

他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贵的积极因素,通过发扬这些积极因素来克服消极因素。他也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并且善于培养这种积极因素。

他热情鼓励孩子树立自信,把这种自信看做克服困难、挫折,抵御不良诱惑的强大动力。

他对孩子充满爱,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他也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育孩子的爱心。

他不仅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而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把一切告诉他。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我受益匪浅。教育需要智慧,教师需要思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总结和提升自己。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最初认识他的书是《给老师的100条建议》,给新老师多好的启发建议,受益匪浅,教学过程中处处有用,使我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添了翅膀,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这部《育人三部曲》,该书由三部名著构成:一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它涉及的是小学儿童阶段的乐学生活;二是《公民的诞生》——它涉及的是中学少年阶段的和谐发展;三是《给儿子的信》。 我通过阅读收获到了很多未知的东西,有些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他不但给老师提供了教育的理论指导,也给家长指了一条教育的明路。我从中充分感受到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对教育真诚而持之以恒的爱。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部《育人三部曲》,我对“教书育人”又有了新的理解。他的所谓“和谐教育”意味着:一是处理好认识世界(即理论学习)与改造世界(即实践活动)这两者的关系,使之处于相互促进的和谐之中;二是处理好各个表现领域的和谐关系,使每个学生在其天赋所在的一切领域中(而不只限于学习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且出类超群;三是使学生因某事取得成功而带来的自尊、自信、自豪感,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并取得同样的成功。总之,要找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确认自己是“大写的我”,以此找到并打开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个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成了每一个学校最响亮的口号,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一生的每一天的具体实践。

全书语言生动,精湛的教育思想通过丰富的事例层层展开,使本书具有了通俗易懂的特点。读着他的书,情不自禁地被这位教育同仁景仰的老人的教育机智和教育灵性所打动。但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充盈于字里行间的、那浓浓的——爱。包括他对教育事业执着的爱,对孩子真挚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他说:“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当初也只不过是一个乡村小学的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的确应该反思自身,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得更好的成长。

他对孩子对教育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保持的一颗纯真透明的赤子之心。他对孩子没有半点私心,他对教育没有半点功利之心。从没有想过要通过孩子来发财,从没有想过要通过教育来谋取教育之外的东西。教育就是他的宗教,孩子就是他的上帝。他对孩子的爱,不是一种教育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或技巧,而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纯真的人,面对纯真的孩子,从事着纯真的事业,从没有想过要借教育而名扬天下,流芳千古,但他的名字和事业却因此而不朽。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所谓“教育”,并不教师单方面地往学生空荡荡的大脑中灌注“美好的思想道德”,而是尽量设法点燃儿童心灵深处“想做好人”的愿望;甚至他认为儿童心中本身就蕴含有许多美好善良的道德萌芽,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扶持,让其茁壮成长。

在他那里,这种教育决不是教条口号式的灌输,而是针对学生的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润物细无声”一般的潜移默化。我们应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不能把科研的目光老盯着“上面的精神”,而应该把教育科研的目光对准具体的学生,对准学生的心灵。

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始终如一的,坚持不懈的,面向全体的。更重要的是,他爱的纯粹、爱得慷慨、爱得真诚、爱得投入,不是施舍,毫不吝啬,不虚情假义,不掺杂功利。正如大家书中所言:“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教师,而这时,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正因为这样,他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怜惜、爱护,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忧伤,才赢得孩子们的心,才真正到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作文教学里的育人契机【四】

一日放学后,学生小宇为班主任张老师传话,话没表述清楚,引起了我的.误会。我灵机一动,以这次误会为契机,导入相关知识点。

课初,我说:“我想给你们讲一个因小宇引起的误会。”全班同学兴奋起来,坐直身子期待下文。当事者小宇知道我要讲什么,不好意思地抿嘴笑,我讲述起来:

昨天下午,我上你们最后一节课,张老师说要留几个学生给他们讲题,放学后让我提醒她一下。放学铃响了,我让小宇去叫张老师,小宇回来对我说:“张老师说,我不留了。”我很奇怪地对小宇说:“我没留你啊?”小宇着急地强调说:“她说,我不留了。”我还是一头雾水,说:“你给张老师说:李老师没留你。”

听到此,班上同学哈哈大笑。有几个学生已听出了端倪,分析道:“小宇说错了,她该说‘张老师说,她不留了。’”小宇脸红了。

“对,后来我问张老师,情况的确如此。”我说。

见时机幼稚,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

张老师说:“我不留了。”

张老师说,她不留了。

我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我发现了第一句是直接引述,第二句是间接转述。”“我发现了直接引述引号内的内容就是说话人说的内容,一点也不作改变,而间接引述引号中的人称要变。”“我发现标点也要变。”“我还发现小宇在传他人的话,所以她要用间接转述的句式。”

对他们的话作了肯定和归纳后,我补充:“你们看,假如你们学知识学得不牢,在生活中会闹笑话。”

小朋友们嘻嘻笑,都有点不好意思,特别是小宇,脸红红的。

“下面,我在黑板上写下说话人说的内容,你们来传话,看看谁还会闹笑话。”

小朋友们自信满怀,跃跃欲试。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6道直接引语改为间接转述的题。学生拿练习本在下面认真地做着。

收上作业一看:全班无一人出错。

以后的作业标明:这一知识点真的无人出错了。

借助故事来讲解,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原来的教法是老师让学生死记改句型的方法,并按此方法来改。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没去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改,过一段时间就会忘。

而借助故事来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知识的笼统性化为故事的形象性,化难为易,学生结合事例,形象感知了这两种句型的特点、用法,并自身归纳出该如何改换句型。整个过程不是老师教授,而是学生参与体验,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了知识,且印象深刻。

这一设计,也注重了知识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知道知识没掌握好会在生活中闹出误会,知识的实用性促使其强烈的求知欲,所以学习这一知识特别认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